一种图册装裱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装裱字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册装裱工艺。


背景技术:



2.中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书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字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周嘉胄着有《装潢志》,清代周二学着有《一角篇》,均是我国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著作。
3.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品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明代周嘉胄所著《装裱志》,清代周二学所著《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所著《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著作。
4.中国画装裱程序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折页四大类。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潢工艺中的重要工序。
5.目前,手札、信函、拓片等一般均为单页或单页文献作品,需要经常翻阅,在展示、携带、转移的过程中,经常散落或损毁,需要将其进行装裱,以便更加牢固和美观。目前没有规范的装裱工艺,或者装裱不牢固,视觉美化功能差。
6.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册装裱工艺,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将单页的手札、信函、拓片或文献连续呈现,防止散落、丢失,同时起到保护和视觉美化的功能,本发明的工艺装裱更加牢固。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0.(1)整理画芯:将需要装裱的纸张进行润湿、展平,得到单张平整的画芯,再对画芯进行标记顺序号码;
11.(2)制作册页内芯:根据册页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中性白或米白艺术纸,将所述的艺术纸进行双层叠加,再将所述的画芯背面涂刷浆糊,平贴在上层艺术纸上,熨平,按作品的开本顺序内折成册状:
12.(3)制作封面封底:用仿古木条制成封面和封底两个框状外形,框内嵌入宋锦包裹
的木板,制成封面和封底,用粘合剂将册页内芯分别与封底和封面粘结;
13.(4)制作外部函套:采用荷兰板制备函套,正背面粘贴所述的宋锦;
14.(5)粘贴画签和盒签,成品进行抽湿定性处理。
15.进一步的,步骤(1)中采用高温展平机压平画芯25-35s。
16.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艺术纸的厚度为0.8-1.2mm,所述的艺术纸为无酸艺术纸,ph值大于7.5。
17.进一步的,在双层艺术纸折线处进行粘合。
18.本发明的册页内芯采用承载背纸双层连续设计,中间仅仅折线处实施粘合,可防止纸张膨胀收缩时断裂,展开和收纳均不会破坏作品本身。常规册页都是单层折叠,没有承载背纸,展看使用时,容易撕裂,而且折痕处受力频繁,容易断开。本发明采用承载背纸双层连续设计,所述艺术纸的厚度为0.8-1.2mm,所述的艺术纸为无酸艺术纸,ph值大于7.5,而且不含磨木浆。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纸张性能,文献粘附在艺术纸上,适合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和保存。另外承载背纸长度连续至整个册页,整个册页内芯的抗损强度得到提升,伸展和折叠的耐用次数比常规册页提升数倍。
19.进一步的,步骤(3)中仿古木条的厚度为0.8-1.2cm。
20.进一步的,步骤(3)中粘合剂为白皮小麦粉制成。
21.进一步的,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a)清水洗粉:将白皮小麦粉在水中清洗,得到面筋和面汤;
23.(b)将所述的面汤中加入凉水,静置,淀粉沉淀后,倒掉上层黄,再加水,直到水变清,收集浓稠的淀粉糊;
24.(c)将适量开水加入淀粉糊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直至可以拉起长丝,再加入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粘合剂。
25.进一步的,步骤(c)中淀粉糊和韩城大红袍花椒水的质量比是280-320:1,所述的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是指500g韩城大红袍花椒浸泡在100kg水中70-74小时得到的。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粘合剂,具有如下的优点:强粘合力及弱胶性,连接面牢固,但不发脆,不变硬,能保证页面平整,花椒水具有杀菌防虫的作用,防虫蛀,防霉点。
26.进一步的,步骤(5)中盒签尺寸比花签尺寸大18-22%。
27.进一步的,步骤(5)中抽湿处理为将图册放入抽湿房内70-74小时。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9.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将单页的手札、信函、拓片或文献连续呈现,防止散落、丢失,同时起到保护和视觉美化的功能,本发明的工艺装裱更加牢固。本发明采用承载背纸双层连续设计,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纸张性能,文献粘附在艺术纸上,适合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和保存。另外承载背纸长度连续至整个册页,整个册页内芯的抗损强度得到提升,伸展和折叠的耐用次数比常规册页提升数倍。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图册函套及册页正面效果图;
32.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册页正面展开效果图;
33.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册页背面展开效果图;
34.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函套正面展开效果图;
35.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函套背面展开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37.如图1-5所述为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进行装裱的图册的效果图。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0.(1)整理画芯:将需要装裱的纸张进行润湿,采用高温展平机压平画芯25s,晾干画芯,得到单张平整的画芯,再用2b铅笔对画芯进行标记顺序号码;
41.(2)制作册页内芯:根据册页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中性白艺术纸,将所述的艺术纸进行双层叠加,所述艺术纸的厚度为0.8mm,所述的艺术纸为无酸艺术纸,ph值大于7.5,在双层艺术纸折线处用浆糊进行粘合,再将所述的画芯背面涂刷浆糊,平贴在上层艺术纸上,用手工烙铁熨平,按作品的开本顺序内折成册状:
42.(3)制作封面封底:采用框状内嵌式设计,按成品大小,用宽度为0.8cm的仿古木条制成封面和封底两个框状外形,框内嵌入苏州宋锦包裹的厚度0.8cm的木板,制成封面和封底,用粘合剂将册页内芯分别与封底和封面粘结;
43.其中,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4.(a)清水洗粉:将白皮小麦粉在水中清洗,由于面粉里的淀粉溶于水,会被洗在水里成为面汤,而蛋白质不溶于水最好洗成面筋;
45.(b)将所述的面汤中加入凉水,静置,淀粉沉淀后,倒掉上层黄,再加水,直到水变清,收集浓稠的淀粉糊;
46.(c)将适量开水加入淀粉糊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看到淀粉糊变成稀稀的透明糊状,直至可以拉起长丝,再加入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粘合剂,淀粉糊和韩城大红袍花椒水的质量比是280:1,所述的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是指500g韩城大红袍花椒浸泡在100kg水中70小时得到的;
47.(4)制作外部函套:以封面、封底、双脊高度、外沿飘口计算好函套整体尺寸,采用厚度3mm的荷兰板制备函套,正背面粘贴与册页封面、封底同款的苏州宋锦;
48.(5)粘贴画签和盒签,盒签尺寸比花签尺寸大18%,将图册放入抽湿房内70小时,确保册页内的水分达到稳定的状态,防止走形变样。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51.(1)整理画芯:将需要装裱的纸张进行润湿,采用高温展平机压平画芯30s,晾干画芯,得到单张平整的画芯,再用2b铅笔对画芯进行标记顺序号码;
52.(2)制作册页内芯:根据册页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中性白艺术纸,将所述的艺术纸进行双层叠加,所述艺术纸的厚度为1mm,所述的艺术纸为无酸艺术纸,ph值大于7.5,在双层艺术纸折线处用浆糊进行粘合,再将所述的画芯背面涂刷浆糊,平贴在上层艺术纸上,用手工烙铁熨平,按作品的开本顺序内折成册状:
53.(3)制作封面封底:采用框状内嵌式设计,按成品大小,用宽度为1cm的仿古木条制成封面和封底两个框状外形,框内嵌入苏州宋锦包裹的厚度1cm的木板,制成封面和封底,用粘合剂将册页内芯分别与封底和封面粘结;
54.其中,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5.(a)清水洗粉:将白皮小麦粉在水中清洗,由于面粉里的淀粉溶于水,会被洗在水里成为面汤,而蛋白质不溶于水最好洗成面筋;
56.(b)将所述的面汤中加入凉水,静置,淀粉沉淀后,倒掉上层黄,再加水,直到水变清,收集浓稠的淀粉糊;
57.(c)将适量开水加入淀粉糊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看到淀粉糊变成稀稀的透明糊状,直至可以拉起长丝,再加入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粘合剂,淀粉糊和韩城大红袍花椒水的质量比是300:1,所述的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是指500g韩城大红袍花椒浸泡在100kg水中72小时得到的;
58.(4)制作外部函套:以封面、封底、双脊高度、外沿飘口计算好函套整体尺寸,采用厚度3mm的荷兰板制备函套,正背面粘贴与册页封面、封底同款的苏州宋锦;
59.(5)粘贴画签和盒签,盒签尺寸比花签尺寸大20%,将图册放入抽湿房内72小时,确保册页内的水分达到稳定的状态,防止走形变样。。
60.实施例3
61.本实施例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2.(1)整理画芯:将需要装裱的纸张进行润湿,采用高温展平机压平画芯35s,晾干画芯,得到单张平整的画芯,再用2b铅笔对画芯进行标记顺序号码;
63.(2)制作册页内芯:根据册页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米白艺术纸,将所述的艺术纸进行双层叠加,所述艺术纸的厚度为1.2mm,所述的艺术纸为无酸艺术纸,ph值大于7.5,在双层艺术纸折线处用浆糊进行粘合,再将所述的画芯背面涂刷浆糊,平贴在上层艺术纸上,用手工烙铁熨平,按作品的开本顺序内折成册状:
64.(3)制作封面封底:采用框状内嵌式设计,按成品大小,用宽度为1.2cm的仿古木条制成封面和封底两个框状外形,框内嵌入苏州宋锦包裹的厚度1.2cm的木板,制成封面和封底,用粘合剂将册页内芯分别与封底和封面粘结;
65.其中,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6.(a)清水洗粉:将白皮小麦粉在水中清洗,由于面粉里的淀粉溶于水,会被洗在水里成为面汤,而蛋白质不溶于水最好洗成面筋;
67.(b)将所述的面汤中加入凉水,静置,淀粉沉淀后,倒掉上层黄,再加水,直到水变清,收集浓稠的淀粉糊;
68.(c)将适量开水加入淀粉糊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看到淀
粉糊变成稀稀的透明糊状,直至可以拉起长丝,再加入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粘合剂,淀粉糊和韩城大红袍花椒水的质量比是320:1,所述的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是指500g韩城大红袍花椒浸泡在100kg水中74小时得到的;
69.(4)制作外部函套:以封面、封底、双脊高度、外沿飘口计算好函套整体尺寸,采用厚度3mm的荷兰板制备函套,正背面粘贴与册页封面、封底同款的苏州宋锦;
70.(5)粘贴画签和盒签,盒签尺寸比花签尺寸大22%,将图册放入抽湿房内74小时,确保册页内的水分达到稳定的状态,防止走形变样。。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理画芯:将需要装裱的纸张进行润湿、展平,得到单张平整的画芯,再对画芯进行标记顺序号码;(2)制作册页内芯:根据册页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中性白或米白艺术纸,将所述的艺术纸进行双层叠加,再将所述的画芯背面涂刷浆糊,平贴在上层艺术纸上,熨平,按作品的开本顺序内折成册状:(3)制作封面封底:用仿古木条制成封面和封底两个框状外形,框内嵌入宋锦包裹的木板,制成封面和封底,用粘合剂将册页内芯分别与封底和封面粘结;(4)制作外部函套:采用荷兰板制备函套,正背面粘贴所述的宋锦;(5)粘贴画签和盒签,成品进行抽湿定性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高温展平机压平画芯25-35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艺术纸的厚度为0.8-1.2mm,所述的艺术纸为无酸艺术纸,ph值大于7.5,优选的,在双层艺术纸折线处进行粘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仿古木条的厚度为0.8-1.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粘合剂为白皮小麦粉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清水洗粉:将白皮小麦粉在水中清洗,得到面筋和面汤;(b)将所述的面汤中加入凉水,静置,淀粉沉淀后,倒掉上层黄,再加水,直到水变清,收集浓稠的淀粉糊;(c)将适量开水加入淀粉糊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直至可以拉起长丝,再加入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粘合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淀粉糊和韩城大红袍花椒水的质量比是280-320:1,所述的韩城大红袍花椒水是指500g韩城大红袍花椒浸泡在100kg水中70-74小时得到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盒签尺寸比花签尺寸大18-2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册装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抽湿处理为将图册放入抽湿房内70-74小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册装裱工艺,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将单页的手札、信函、拓片或文献连续呈现,防止散落、丢失,同时起到保护和视觉美化的功能,本发明的工艺装裱更加牢固。本发明采用承载背纸双层连续设计,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纸张性能,文献粘附在艺术纸上,适合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和保存。另外承载背纸长度连续至整个册页,整个册页内芯的抗损强度得到提升,伸展和折叠的耐用次数比常规册页提升数倍。展和折叠的耐用次数比常规册页提升数倍。展和折叠的耐用次数比常规册页提升数倍。


技术研发人员:

陈明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久明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1.23

技术公布日:

2022/2/11

本文发布于:2022-12-01 05:3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7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册页   韩城   封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