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件,特别涉及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蒸汽发生器是广泛的用于工业、民用等领域,常见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是在后部的出烟部位安装有余热回收换热器,在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前方具有燃烧室,燃烧室的前方配置燃烧机,燃烧室壁及燃烧室内布置换热管,换热管同时作为蒸发管,上部连接在汽包上,这种蒸汽发生器在前后方向上一般换热管(蒸发管)布置长度较长,这就需要需要相应的较长的汽包长度,导致汽包的容积较大,因为设备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压力监测、控制失败,所以较大的汽包容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比较大,还有目前这种蒸汽发生器在运行时蒸汽发生器中的存水量大,与国家对蒸汽发生器的要求方向相悖,所以在蒸汽发生器中需要更为集成、安全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蒸汽发生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前部的燃烧室,燃烧室上具有燃烧机接口,在后部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换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进水位于余热回收器上,燃烧室内具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的上端连接在上集管上、下端连接在下集管上,所述的上集管、下集管均为多根,多根下集管之间连通,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出水连接至下集管,在上集管上方固定左右方向上具有多个汽水分离包或多个多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所述的多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是由多个汽水分离包依次串联形成的多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各上集管均连接在上方的汽水分离包上,末端的各汽水分离包均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上,上蒸发集管通过多根蒸发换热管连接下蒸发集管,下蒸发集管通过多根换热蒸发管连接集汽管,出汽管连接在集汽管上,蒸发换热管位于燃烧室后,最下部的汽水分离包与下集管之间通过沉降管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集管上方具有三个汽水分离包。
6.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集管上方具有三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每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由相互串联的两个汽水分离包组成,相互串联的两个汽水分离包上下布置,三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中上部的汽水分离包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
7.进一步的;喷淋管的伸入上蒸发集管内,喷淋管的末端周壁上具有多个喷淋孔。
8.进一步的;每一级的多个汽水分离包相互连通。
9.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技术效果在于:本蒸汽发生器在燃烧室内的换热管形成汽水混合物进入汽水分离包内,经过汽水分离包大部分水沉降回流至下集管循化加热蒸发,水蒸气携带部分水通过喷淋管进入蒸发换热管后完全变为蒸汽输出,本蒸汽发生器的
汽水分离包处不会形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安全性较高,在蒸发换热管部位形成蒸汽,因为蒸发换热管的容积小,形成的安全隐患相应的低了很多,采用多个汽水分离包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使水汽混合物在上蒸发集管内分布均匀,避免了蒸发换热管内的热媒分布不均产生干烧和温度不均现象,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蒸汽输出,喷淋孔能够更好的均压,使热媒在上蒸发集管内分布更为均匀,本蒸汽发生器的燃烧机接口上可配置现有的各种燃烧机。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侧的示意图。
11.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12.图3是上蒸汽集管去掉后该部位的示意图。
13.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余热回收换热器;2:蒸汽发生器的进水;3: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出水;4:出烟管;5:换热管;6:下集管;7上集管;8:汽水分离包;801:两级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9:喷淋管;10:上蒸发集管;11:蒸发换热管;12;下蒸发集管;13:集汽管;14:出汽管;15:与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出水连接口;16:燃烧室;17:燃烧机接口;18:液位计安装管;19:沉降管;20:喷淋孔。
16.图1、图2示出的是左右有三个并列的相互连通的汽水分离包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的示意图,也可以称为只具有一级汽水分离包,一级汽水分离包中的各汽水分离包即末端的汽水分离包,该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前部的燃烧室16,燃烧室位于底座上,燃烧室上具有燃烧机接口17,燃烧机可以是燃气燃烧机、还可以是生物质燃烧机,还可以是目前的蒸汽发生器上配置的其它类型的燃烧机,在后部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的进水2位于余热回收器上,在燃烧室20内具有多根换热管5,多根换热管分为前后多行,换热管的上端连接在上集管7上、下端连接在下集管6上,所述的上集管、下集管均为多根,多根下集管6之间连通,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出水3连接至下集管,图中15所示与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出水连接口,以上均为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中现有的结构。
17.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上集管上方固定左右方向上具有三个汽水分离包,三个汽水分离包连通,各上集管均连接在上方的三个汽水分离包上,三个汽水分离包均通过喷淋管9连接至上蒸发集管10上,喷淋管的伸入上蒸发集管内,喷淋管的末端周壁上具有多个喷淋孔20,上蒸发集管通过前面一行的多根蒸发换热管11连接下蒸发集管12,下蒸发集管通过另一行的多根换热蒸发管连接集汽管13,出汽管14连接在集汽管上,蒸汽从出汽管整输出,蒸发换热管位于燃烧室后,汽水分离包与下集管之间通过沉降管19连通,分离出的水通过沉降管进入下集管循环加热蒸发。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4中上集管上方具有三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801,每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由相互串联的两个汽水分离包组成,图4中的相互串联
的两个汽水分离包上下布置,除了图4中示意的两个串联的汽水分离包上下布置外,相互串联的两个汽水分离包还可以采用前后布置,前面的(靠近上集管的)汽水分离包采用卧式、后面的汽水分离包采用立式,三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中上部的汽水分离包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第二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的汽包是末端汽包。
19.与现有的蒸汽发生器相同,本蒸汽发生器上具有液位计安装管18用于安装液位计。蒸汽发生器上配置的水泵在图中没有示出。
20.本蒸汽发生器可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燃烧机、不同级数的汽水分离包(汽水分离包组合体)形成不同组合的蒸汽发生器。
21.本蒸汽发生器进水通过预热回收换热器预热后进入下集管,通过进入换热管换热后形成汽水混合物进入上集管后在进入汽水分离包,经过汽水分离包大部分水通过沉降管回流至下集管,蒸汽携带部分水通过喷淋管喷入上蒸发集管,然后在进入蒸发换热管、下蒸发集管、蒸发换热热管、集汽管,从出汽管输出。
22.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前部的燃烧室,燃烧室上具有燃烧机接口,在后部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换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进水位于余热回收器上,燃烧室内具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的上端连接在上集管上、下端连接在下集管上,所述的上集管、下集管均为多根,多根下集管之间连通,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出水连接至下集管,其特征在于:在上集管上方固定左右方向上具有多个汽水分离包或多个多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所述的多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是由多个汽水分离包依次串联形成的多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各上集管均连接在上方的汽水分离包上,末端的各汽水分离包均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上,上蒸发集管通过多根蒸发换热管连接下蒸发集管,下蒸发集管通过多根换热蒸发管连接集汽管,出汽管连接在集汽管上,蒸发换热管位于燃烧室后,最下部的汽水分离包与下集管之间通过沉降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集管上方具有三个汽水分离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集管上方具有三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每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由相互串联的两个汽水分离包组成,相互串联的两个汽水分离包上下布置,三个二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中上部的汽水分离包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喷淋管的伸入上蒸发集管内,喷淋管的末端周壁上具有多个喷淋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级的多个汽水分离包之间连通。

技术总结


一种多组合式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前部的燃烧室,燃烧室内具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的上端连接在上集管上、下端连接在下集管上,在上集管上方固定左右方向上具有多个汽水分离包或多个多级汽水分离包组合体,各上集管均连接在上方的汽水分离包上,末端的各汽水分离包均通过喷淋管连接至上蒸发集管上,上蒸发集管通过多根蒸发换热管连接下蒸发集管,下蒸发集管通过多根换热蒸发管连接集汽管,出汽管连接在集汽管上,蒸发换热管位于燃烧室后,最下部的汽水分离包与下集管之间通过沉降管连通。本蒸汽发生器安全性较高。汽发生器安全性较高。汽发生器安全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

李鲁信 王永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李鲁信

技术研发日:

2022.07.01

技术公布日:

2022/9/16

本文发布于:2022-11-30 17:55: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6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汽水   蒸汽   发生器   上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