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便携式咖啡机使用时,因为马达的工作会产生振动。当人手手持咖啡机较长时间后,人手会产生麻木的感觉,操作及使用不方便;有些便携式咖啡机配有支架,但支架不可折叠,收纳不方便,不方便随身携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便携式咖啡机能放在支架上,工作时无需人手手持,支架可折叠,折叠后呈类“一”字形,方便随身携带,使用方便。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5.
支撑架;在
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有下转动座,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上转动座;
6.
底座;在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底座转动部,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转动部旁设有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所述底座转动部转动的安装在下转动座上,当底座向右转动,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支撑架的下部配合使支撑架与底座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当底座向左转动,底座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上或咖啡
机座上;以及
7.咖啡机座;在所述咖啡机座上设有插装便携式咖啡机的插装孔,在咖啡机座的左侧设有机座转动部,在咖啡机座上且位于机座转动部旁设有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机座转动部转动的安装在上转动座上,当咖啡机座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的上部配合使咖啡机座与底座形成
“┌”
形并定位,当咖啡机座向左转动,咖啡机座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上或底座上。
8.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是两底座凸沿,两所述底座凸沿分别设在在底座的前后两侧,当底座向右转动,两所述底座凸沿可抵靠在支撑架的下部从而使支撑架与底座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9.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转向定位结构是两机座凸沿,两所述机座凸沿分别设在咖啡机座的前后两侧,当咖啡机座向右转动,两所述机座凸沿可抵靠在支撑架的上部从而使咖啡机座与底座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10.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底座的右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支撑脚。
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有下转动座,在支撑架的下部并位于下转动座旁设有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上转动座;
13.底座;在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底座转动部,所述底座转动部转动的安装在下转动
座上,当底座向右转动,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底座的左部配合使支撑架与底座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当底座向左转动,底座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上或咖啡机座上;以及
14.咖啡机座;在所述咖啡机座上设有插装便携式咖啡机的插装孔,在咖啡机座的左侧设有机座转动部,在咖啡机座上且位于机座转动部旁设有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机座转动部转动的安装在上转动座上,当咖啡机座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的上部配合使咖啡机座与底座形成
“┌”
形并定位,当咖啡机座向左转动,咖啡机座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上或底座上。
15.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是呈
“┌”
的定位凹槽,当底座向右转动,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抵靠在可抵靠定位凹槽的侧部或上部,从而使支撑架与底座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16.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转向定位结构是两机座凸沿,两所述机座凸沿分别设在咖啡机座的前后两侧,当咖啡机座向右转动,两所述机座凸沿可抵靠在支撑架的上部从而使咖啡机座与底座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17.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底座的右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支撑脚。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便携式咖啡机能放在支架上,工作时无需人手手持,支架可折叠,折叠后呈类“一”字形,方便随身携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21.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5的俯视图;
25.图7是图6的b-b剖视放大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28.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
ꢀ“
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包括:
31.支撑架2;在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设有下转动座22,在所述支撑架2的上部设有上转动座21;
32.底座3;在所述底座3的左侧设有底座转动部33,在底座3上且位于底座转动部22旁设有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所述底座转动部22转动的安装在下转动座22上,当底座3向右转动,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下部配合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当底座3向左转动,底座3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咖啡机座1上;以及
33.咖啡机座1;在所述咖啡机座1上设有插装便携式咖啡机的插装孔11,在咖啡机座1的左侧设有机座转动部13,在咖啡机座1上且位于机座转动部13旁设有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机座转动部13转动的安装在上转动座21上,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上部配合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形成
“┌”
形并定位,当咖啡机座1向左转动,咖啡机座1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底座3上。
34.工作时,当需要使用支架时,底座3向右转动,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下部配合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上部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从而形成“[”字形,便携式咖啡机插装在插装孔11中,杯子摆放在底座3上并位于插装孔11的下方;当无需使用支架时,底座3向左转动,底座3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咖啡机座1上,咖啡机座1向左转动,咖啡机座1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底座3上从而形成类“一”字形结构紧凑,体积小,收纳方便。
[003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是两底座凸沿31,两所述底座凸沿31分别设在在底座3的前后两侧,当底座3向右转动,两所述底座凸沿31可抵靠在支撑架2的下部从而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003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转向定位结构是两机座凸沿12,两所述机座凸沿12分别设在咖啡机座1的前后两侧,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两所述机座凸沿12可抵靠在支撑架2的上部从而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0037]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3的右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支撑脚32。
[0038]
实施例二
[0039]
如图5至图8所示,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包括:
[0040]
支撑架2;在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设有下转动座22,在支撑架2的下部并位于下转动座22旁设有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在所述支撑架2的上部设有上转动座21;
[0041]
底座3;在所述底座3的左侧设有底座转动部33,所述底座转动部22转动的安装在下转动座22上,当底座3向右转动,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底座3的左部配合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当底座3向左转动,底座3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咖啡机座1上;以及
[0042]
咖啡机座1;在所述咖啡机座1上设有插装便携式咖啡机的插装孔11,在咖啡机座1的左侧设有机座转动部13,在咖啡机座1上且位于机座转动部13旁设有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机座转动部13转动的安装在上转动座21上,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上部配合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形成
“┌”
形并定位,当咖啡机座1向左转动,咖啡机座1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底座3上。
[0043]
工作时,当需要使用支架时,底座3向右转动,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底座3的左部配合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上部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从而形成“[”字形,便携式
咖啡机插装在插装孔11中,杯子摆放在底座3上并位于插装孔11的下方;当无需使用支架时,底座3向左转动,底座3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咖啡机座1上,咖啡机座1向左转动,咖啡机座1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底座3上从而形成类“一”字形结构紧凑,体积小,收纳方便。
[004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是呈
“┌”
的定位凹槽23,当底座3向右转动,所述底座3的前后两侧分别抵靠在可抵靠定位凹槽23的侧部或上部,从而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00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转向定位结构是两机座凸沿12,两所述机座凸沿12分别设在咖啡机座1的前后两侧,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两所述机座凸沿12可抵靠在支撑架2的上部从而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0046]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3的右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支撑脚32。
[0047]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2);在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设有下转动座(22),在所述支撑架(2)的上部设有上转动座(21);底座(3);在所述底座(3)的左侧设有底座转动部(33),在底座(3)上且位于底座转动部(33)旁设有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所述底座转动部(33)转动的安装在下转动座(22)上,当底座(3)向右转动,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下部配合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当底座(3)向左转动,底座(3)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咖啡机座(1)上;以及咖啡机座(1);在所述咖啡机座(1)上设有插装便携式咖啡机的插装孔(11),在咖啡机座(1)的左侧设有机座转动部(13),在咖啡机座(1)上且位于机座转动部(13)旁设有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机座转动部(13)转动的安装在上转动座(21)上,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上部配合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形成
“┌”
形并定位,当咖啡机座(1)向左转动,咖啡机座(1)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底座(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是两底座凸沿(31),两所述底座凸沿(31)分别设在底座(3)的前后两侧,当底座(3)向右转动,两所述底座凸沿(31)可抵靠在支撑架(2)的下部从而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是两机座凸沿(12),两所述机座凸沿(12)分别设在咖啡机座(1)的前后两侧,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两所述机座凸沿(12)可抵靠在支撑架(2)的上部从而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3)的右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支撑脚(32)。5.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2);在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设有下转动座(22),在支撑架(2)的下部并位于下转动座(22)旁设有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在所述支撑架(2)的上部设有上转动座(21);底座(3);在所述底座(3)的左侧设有底座转动部(33),所述底座转动部(33)转动的安装在下转动座(22)上,当底座(3)向右转动,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与底座(3)的左部配合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当底座(3)向左转动,底座(3)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咖啡机座(1)上;以及咖啡机座(1);在所述咖啡机座(1)上设有插装便携式咖啡机的插装孔(11),在咖啡机座(1)的左侧设有机座转动部(13),在咖啡机座(1)上且位于机座转动部(13)旁设有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机座转动部(13)转动的安装在上转动座(21)上,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机座转动定位结构与支撑架(2)的上部配合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形成
“┌”
形并定位,当咖啡机座(1)向左转动,咖啡机座(1)可直接抵靠在支撑架(2)上或底座(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转向定位结构是呈
“┌”
的定位凹槽(23),当底座(3)向右转动,所述底座(3)的前后两侧分别抵靠在可抵靠定位凹槽(23)的侧部或上部,从而使支撑架(2)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是两机座凸沿(12),两所述机座凸沿(12)分别设在咖啡机座(1)的前后两侧,当咖啡机座(1)向右转动,两所述机座凸沿(12)可抵靠在支撑架(2)的上部从而使咖啡机座(1)与底座(3)配合形成
“┌”
形并定位。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3)的右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支撑脚(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咖啡机的可折叠支架,包括:支撑架、底座及咖啡机座;在支撑架的下部设有下转动座,在支撑架的上部设有上转动座,在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底座转动部,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转动部旁设有第一底座转向定位结构,底座转动部转动的安装在下转动座上;咖啡机座上设有插装便携式咖啡机的插装孔,在咖啡机座的左侧设有机座转动部,在咖啡机座上且位于机座转动部旁设有机座转动定位结构,机座转动部转动的安装在上转动座上。其具有便携式咖啡机能放在支架上,工作时无需人手手持,支架可折叠,折叠后呈类“一”字形,方便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曾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顺德区班利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5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