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具有它的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具有它的温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用户越来越关注空调器的运行噪声,空调器的运行噪声主要来源于压缩机,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低压冷媒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可将冷媒压缩,以排出高压冷媒,排出的高压冷媒伴随着气体噪声,噪声过大将使人烦躁,严重影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可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温度调节装置。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和上轴承,所述气缸设有压缩腔,所述上轴承设有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口;消声器,所述消声器套设于所述上轴承的轴瓦,且所述消声器与所述上轴承共同限定出消声腔,所述消声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消声器与所述轴瓦间隙配合以在所述消声器和所述轴瓦间形成与所述消声腔连通的出气通道。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消声器套设于上轴承的轴瓦,消声器与轴瓦间隙配合以在消声器和轴瓦间形成与消声腔连通的出气通道,从而可使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在消声腔内产生涡旋以进行降噪,进而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声器与所述轴瓦间隙配合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气缸延伸的内翻边,所述内翻边与所述轴瓦间隙配合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8.进一步地,所述内翻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轴瓦的轴向方向。
9.进一步地,在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内翻边的高度h与所述消声器的高度h满足以下关系式:h>1/3h。
10.进一步地,所述内翻边靠近所述上轴承的端部与所述上轴承间隔开。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声腔为环绕于所述轴瓦的环形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气通道沿所述轴瓦的周向方向围绕所述轴瓦。
13.进一步地,所述出气通道为闭环型的通道。
14.进一步地,沿所述轴瓦的周向方向,所述出气通道从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位置至远离所述排气口的方向上所述出气通道的纵截面积逐渐减小。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其压缩机的消声器套设于上轴承的轴瓦,消声器与轴瓦间隙配合以在消声器和轴瓦间形成与消声腔连通的出气通道,从而可使
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在消声腔内产生涡旋以进行降噪,进而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声器的立体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声器的一个断面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一个断面图;
2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声腔能量传递损失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泵体组件1、气缸11、上轴承12、排气口121、轴瓦122、下轴承13、曲轴14、滚子15、消声器2、消声腔21、出气通道22、内翻边23、压缩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结合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和具有它的温度调节。
30.参照图1和图2所示,压缩机10,包括:泵体组件1和消声器2,其中:
31.泵体组件1包括气缸11和上轴承12,气缸11设有压缩腔,上轴承12设有与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口121,压缩机10外部的冷媒可进入压缩腔,冷媒在压缩腔被压缩成高压气体,并通过排气口121排出,压缩机10可为冷媒的循环提供动力。
32.消声器2套设于上轴承12的轴瓦122,且消声器2与上轴承12共同限定出消声腔21,消声腔21与排气口121连通,消声器2与轴瓦122间隙配合以在消声器2和轴瓦122间形成与消声腔21连通的出气通道22,可以理解的是,由排气口121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伴随着气体
噪声,高压气态冷媒通过消声腔21后才可由出气通道22排出,消声腔21可以在噪声在传递路径上形成截面突变的结构腔,从而可使一些频率的声波在消声腔21内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进而降低压缩机10的排气噪声,同时,由于出气通道22形成于消声器2与轴瓦122的间隙,以使排气口121的排气方向与出气通道22的进气方向在在泵体组件1的径向方向上错开,从而可使消声腔21内的冷媒产生涡旋,气体噪声在涡旋下耗散能量,以进一步地降低压缩机10的排气噪声。
3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消声器2套设于上轴承12的轴瓦122,消声器2与轴瓦122间隙配合以在消声器2和轴瓦122间形成与消声腔21连通的出气通道22,从而可使排气口121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在消声腔21内产生涡旋以进行降噪,进而有利于降低压缩机10的排气噪声。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为旋转式压缩机10,压缩机10还包括用于驱动泵体组件1的电机,泵体组件1包括:上轴承12、气缸11、下轴承13、曲轴14和滚子15,上轴承12设于气缸11的上端,下轴承13设于气缸11的下端,滚子15设于气缸11的压缩腔内,曲轴14可转动地穿设上轴承12的轴瓦122、气缸11和下轴承13,滚子15套设于曲轴14,电机可驱动曲轴14转动,从而使曲轴14驱动滚子15在压缩腔内运动以对冷媒进行压缩。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消声器2与轴瓦122间隙配合的一端设有朝向气缸11延伸的内翻边23,内翻边23与轴瓦122间隙配合以形成出气通道22,内翻边23可提升高压气态冷媒在消声腔21的涡旋效果,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消声腔21的消声量,降低压缩机10的排气噪声。
36.参照图2所示,由排气口121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在进入消声腔21后,先沿排气口121的排气方向向上流动,然后在消声腔21的顶壁和内翻边23朝向消声腔21一侧壁面的作用下产生涡旋,最后由出气通道22流出。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翻边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轴瓦122的轴向方向,以使内翻边23朝向消声腔21一侧壁面对消声腔21内的高压气态冷媒具有较好地导向作用,提升高压气态冷媒在消声腔21的涡旋效果。参照图2所示,内翻边23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轴瓦122的轴向方向也为上下方向。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在泵体组件1的轴向方向上,内翻边23的高度h与消声器2的高度h满足以下关系式:h>1/3h,以保证内翻边23的有效长度,使消声腔21内的冷媒产生涡旋耗散能量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理解的是,若h≤1/3h,则内翻边23的高度h较短,内翻边23对于消声器2消声效果的提升不明显。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翻边23靠近上轴承12的端部与上轴承12间隔开,也就是说,内翻边23的自由端(下端)与上轴承12间隔开,以使出气通道22与消声腔21连通,并防止内翻边23与上轴承12发生干涉。
40.在本方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消声腔21为环绕于轴瓦122的环形腔,以充分利用轴瓦122外圈的空间,提升消声腔21的容量,从而增大高压气态冷媒在流动方向上的扩张比,提升消声腔21的消声量。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气通道22沿轴瓦122的周向方向围绕轴瓦122,以使消声腔21内的高压气态冷媒可顺畅地排出消声器2,减少高压气态冷媒在流过出气通道22时产生噪声。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气通道22为闭环型的通道,可选地,出气通道22的形状可以是圆环形、椭圆环或其他环形,以使消声腔21内的高压气态冷媒顺畅地排出消声器2,减少高压气态冷媒在流过出气通道22时产生噪声。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轴瓦122的周向方向,出气通道22从靠近排气口121的位置至远离排气口121的方向上出气通道22的纵截面积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在沿轴瓦122的周向方向上,消声器2与轴瓦122的间隙逐渐变化,参照图5所示,消声器2在靠近排气口121处与轴瓦122的间隙较大,消声器2在远离排气口121处与轴瓦122的间隙较小,出气通道22相对轴瓦122的轴线偏心设置,出气通道22的在靠近排气口121处可呈现月牙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消声腔21靠近排气口121处的高压气态冷媒流速相对更快,消声腔21远离排气口121处的高压气态冷媒流速相对更慢,由此,出气通道22在高压气态冷媒流速快的位置具有更大的流通面积,以使高压气态冷媒在排出消声器2时压力更加均匀,降低排气损失,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噪声。
44.需要说明的是,出气通道22的纵截面积为泵体组件1轴线所在平面对出气通道22的截面面积。
4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经仿真模拟计算,高压气态冷媒在流过消声腔21时能量传递损失如图6所示,其横坐标为噪声频率(单位hz),纵坐标为传递损失(单位db),消声腔21在在1000hz-1250hz频段内对噪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压缩机10的使用体验,提升用户满意度。
46.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10,其中,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是空调器。
4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其压缩机10的消声器2套设于上轴承12的轴瓦122,消声器2与轴瓦122间隙配合以在消声器2和轴瓦122间形成与消声腔21连通的出气通道22,从而可使排气口121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在消声腔21内产生涡旋以进行降噪,进而有利于降低压缩机10的排气噪声。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4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和上轴承,所述气缸设有压缩腔,所述上轴承设有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口;消声器,所述消声器套设于所述上轴承的轴瓦,且所述消声器与所述上轴承共同限定出消声腔,所述消声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消声器与所述轴瓦间隙配合以在所述消声器和所述轴瓦间形成与所述消声腔连通的出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与所述轴瓦间隙配合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气缸延伸的内翻边,所述内翻边与所述轴瓦间隙配合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轴瓦的轴向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内翻边的高度h与所述消声器的高度h满足以下关系式:h>1/3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边靠近所述上轴承的端部与所述上轴承间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腔为环绕于所述轴瓦的环形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沿所述轴瓦的周向方向围绕所述轴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为闭环型的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瓦的周向方向,所述出气通道从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位置至远离所述排气口的方向上所述出气通道的纵截面积逐渐减小。10.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和具有它的温度调节装置。该压缩机包括:泵体组件和消声器,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和上轴承,气缸设有压缩腔,上轴承设有与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口,消声器套设于上轴承的轴瓦,且消声器与上轴承共同限定出消声腔,消声腔与排气口连通,消声器与轴瓦间隙配合以在消声器和轴瓦间形成与消声腔连通的出气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消声器套设于上轴承的轴瓦,消声器与轴瓦间隙配合以在消声器和轴瓦间形成与消声腔连通的出气通道,从而可使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在消声腔内产生涡旋以进行降噪,进而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于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于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


技术研发人员:

张里华 高斌 刘文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7

技术公布日:

2022/11/4

本文发布于:2022-11-30 11:5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5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轴瓦   消声器   压缩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