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屏蔽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屏蔽泵是由屏蔽电动机和泵组成一体的无泄漏泵,屏蔽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空调制冷、冷却液冷却系统、医药食品、原子能等领域的众多场合,也被用于饮用水输送的增压。
3.现有的屏蔽泵,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磁力泵[申请号:202122676312.2;授权公告号:cn216111308u],其包括固定连接的泵壳体和隔离罩,泵壳体和隔离罩连接后形成泵腔,磁力泵还包括固设在泵腔内的泵轴、转动设在泵腔内的内磁转子和叶轮、设在内磁转子和泵轴之间的滑动轴承,泵壳体上设有第一入口,滑动轴承的内侧周面上设有螺旋槽,螺旋槽沿泵轴的轴线方向从滑动轴承的一端面延伸到另一端面,泵腔内形成供泵介质流通的循环回路,循环回路从第一入口依次顺序经过叶轮、内磁转子外侧、内磁转子内侧、螺旋槽后返回第一入口。
[0004]
该种结构的磁力泵,隔离罩内的顶部固连有静环,泵轴的底端与叶轮相固连,顶端穿设在静环中,泵轴外套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穿设在转子中且滑动轴承与转子相固连,转子转动时会带动叶轮旋转,叶轮旋转会带动泵轴一起旋转,泵轴旋转会降低该种结构的磁力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屏蔽泵包括泵头和固连在泵头上的屏蔽罩,所述泵头中具有流动通道,安装结构包括泵轴和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安装结构还包括一对垫片和固连在流动通道中的引流支架,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与引流支架和屏蔽罩相定位使所述泵轴固定,所述润滑轴承穿设在转子中并与转子相固连,所述润滑轴承套在泵轴外,一对所述垫片均套设在泵轴外,且一对所述垫片分别位于润滑轴承的两端。
[0007]
泵轴的两端分别与引流支架和屏蔽罩相定位使泵轴固定,泵轴是固定不动的,提高泵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一对垫片的设置,对润滑轴承和转子沿泵轴轴向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润滑轴承和转子出现轴向跳动的问题,提高润滑轴承和转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引流支架的设置,对絮流和呈螺旋状的水流进行梳理、引流,使水变成直流,降低冲击,从而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
[0008]
在上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引流支架的顶部具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一定位面,所述屏蔽罩中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二定位面,所述泵轴的两端均具有第三定位面,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嵌
入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且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定位面相贴合使泵轴固定。该种结构,实现泵轴的轴向和周向的定位,定位简单,定位的牢固程度高,提高泵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
[0009]
在上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三定位面均呈平面状或者均呈波浪状。
[0010]
在上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中,一对所述垫片的内侧壁上均具有第四定位面,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垫片且所述第四定位面与对应的第三定位面相贴合使泵轴和垫片周向定位。该种结构,使垫片周向定位,防止垫片转动,提高垫片周向的稳定性,同时降低垫片的磨损,提高转子和润滑轴承的轴向定位精度,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
[0011]
在上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中,所述润滑轴承的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且呈螺旋状的润滑槽,所述润滑槽的两端贯穿润滑轴承的两端。润滑槽的设置使水可以进入到润滑轴承和泵轴之间,对润滑轴承和泵轴起到润滑的作用,降低磨损,提高转子和润滑轴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
[0012]
在上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中,所述润滑轴承两端的端面上均具有若干个凹入设置的过渡槽,所述过渡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润滑轴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润滑槽的两端至少与一个过渡槽相连通。过渡槽的设置防止垫片贴靠的过紧导致水不能进入到润滑槽中,保证润滑轴承和泵轴之间的润滑。
[0013]
在上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屏蔽泵还包括叶轮,所述叶轮固连在转子的底部,所述叶轮底部的中心具有进水口,所述引流支架部分从进水口伸入到叶轮中。引流支架的设置,降低水流对叶轮的冲击,提高叶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的泵轴是固定在屏蔽泵中的,不随转子一起转动,同时垫片的设置对润滑轴承和转子沿泵轴轴向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润滑轴承和转子出现轴向跳动的问题,提高润滑轴承和转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屏蔽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屏蔽泵转子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6]
图2是本安装结构泵轴、润滑轴承和垫片的爆炸图。
[0017]
图3是本安装结构引流支架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安装结构屏蔽罩内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泵头;2、屏蔽罩;3、流动通道;4、泵轴;41、第三定位面;5、润滑轴承;51、润滑槽;52、过渡槽;6、垫片;61、第四定位面;7、引流支架;8、转子;9、第一定位槽;91、第一定位面;10、第二定位槽;101、第二定位面;11、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
如图1所示,屏蔽泵包括泵头1、屏蔽罩2、转子8、叶轮11和转子8的安装结构,安装
结构包括泵轴4、润滑轴承5、垫片6和引流支架7。
[0022]
屏蔽罩2固连在泵头1上,泵头1中具有流动通道3,叶轮11设置在流动通道3中,引流支架7固定在流动通道3中。润滑轴承5穿设在转子8中并与转子8相固连,润滑轴承5套在泵轴4外,叶轮11固连在转子8的底部,叶轮11底部的中心具有进水口,引流支架7部分从进水口伸入到叶轮11中。
[0023]
如图2、图3、图4所示,引流支架7的顶部具有第一定位槽9,第一定位槽9的槽壁上具有第一定位面91,屏蔽罩2中具有第二定位槽10,第二定位槽10的槽壁上具有第二定位面101,泵轴4的两端均具有第三定位面41,一对垫片6的内侧壁上均具有第四定位面61,泵轴4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垫片6且嵌入到第一定位槽9和第二定位槽10中,一对垫片6均套设在泵轴4外,且一对垫片6分别位于润滑轴承5的两端,第一定位面91和第二定位面101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定位面41相贴合使泵轴4固定,第四定位面61与对应的第三定位面41相贴合使泵轴4和垫片6周向定位。
[0024]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91、第二定位面101、第三定位面41和第四定位面61均呈平面状,在实际生产中,第一定位面91、第二定位面101、第三定位面41和第四定位面61可以均呈波浪状。
[0025]
润滑轴承5的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且呈螺旋状的润滑槽51,润滑槽51的两端贯穿润滑轴承5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润滑轴承5两端的端面上均具有四个凹入设置的过渡槽52,过渡槽52的两端分别贯穿润滑轴承5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润滑槽51的两端与一个过渡槽52相连通,在实际生产中,过渡槽5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六个,润滑槽51的两端与两个或者三个过渡槽52相连通。
[002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7]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泵头1、屏蔽罩2、流动通道3、泵轴4、第三定位面41、润滑轴承5、润滑槽51、过渡槽52、垫片6、第四定位面61、引流支架7、转子8、第一定位槽9、第一定位面91、第二定位槽10、第二定位面101、叶轮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屏蔽泵包括泵头(1)和固连在泵头(1)上的屏蔽罩(2),所述泵头(1)中具有流动通道(3),安装结构包括泵轴(4)和润滑轴承(5),其特征在于,安装结构还包括一对垫片(6)和固连在流动通道(3)中的引流支架(7),所述泵轴(4)的两端分别与引流支架(7)和屏蔽罩(2)相定位使所述泵轴(4)固定,所述润滑轴承(5)穿设在转子(8)中并与转子(8)相固连,所述润滑轴承(5)套在泵轴(4)外,一对所述垫片(6)均套设在泵轴(4)外,且一对所述垫片(6)分别位于润滑轴承(5)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支架(7)的顶部具有第一定位槽(9),所述第一定位槽(9)的槽壁上具有第一定位面(91),所述屏蔽罩(2)中具有第二定位槽(10),所述第二定位槽(10)的槽壁上具有第二定位面(101),所述泵轴(4)的两端均具有第三定位面(41),所述泵轴(4)的两端分别嵌入到第一定位槽(9)和第二定位槽(10)中且所述第一定位面(91)和第二定位面(101)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定位面(41)相贴合使泵轴(4)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面(91)、第二定位面(101)和第三定位面(41)均呈平面状或者均呈波浪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垫片(6)的内侧壁上均具有第四定位面(61),所述泵轴(4)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垫片(6)且所述第四定位面(61)与对应的第三定位面(41)相贴合使泵轴(4)和垫片(6)周向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轴承(5)的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且呈螺旋状的润滑槽(51),所述润滑槽(51)的两端贯穿润滑轴承(5)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轴承(5)两端的端面上均具有若干个凹入设置的过渡槽(52),所述过渡槽(52)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润滑轴承(5)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润滑槽(51)的两端至少与一个过渡槽(52)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泵还包括叶轮(11),所述叶轮(11)固连在转子(8)的底部,所述叶轮(11)底部的中心具有进水口,所述引流支架(7)部分从进水口伸入到叶轮(11)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泵转子的安装结构,属于屏蔽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屏蔽泵转子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屏蔽泵包括泵头和固连在泵头上的屏蔽罩,泵头中具有流动通道,安装结构包括泵轴和润滑轴承,安装结构还包括一对垫片和固连在流动通道中的引流支架,泵轴的两端分别与引流支架和屏蔽罩相定位使泵轴固定,润滑轴承穿设在转子中并与转子相固连,润滑轴承套在泵轴外,一对垫片均套设在泵轴外,且一对垫片分别位于润滑轴承的两端。本安装结构具有提高屏蔽泵稳定性的优点。构具有提高屏蔽泵稳定性的优点。构具有提高屏蔽泵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王陈 管敏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豪贝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5

技术公布日:

2022/11/4

本文发布于:2022-11-30 11:50: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5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转子   所述   轴承   垫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