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空气流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机动车辆的空气流调节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在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中循环的空气流的装置以及一种设置有这种装置的冷却模块。本发明特别地旨在设置在机动车辆前端中。
2.已知的做法是在车辆前端中使用由致动器控制的百叶窗,以便降低阻力系数以及提高冷却和空调性能。这种系统通常由表述“主动式进气格栅(active grille shutter)”的首字母缩略词ags表示。ags优选地安装在机动车辆格栅上。在进气口的打开位置,空气可以流过格栅并且特别地有助于冷却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在进气口的关闭位置,空气不会经由格栅进入,这降低了阻力,从而使得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此,ags使得可以在发动机不需要通过外部空气进行冷却时降低能量消耗并减少污染。
3.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不合适的环境、客户的意愿或其他原因,可能无法将ags定位在交换器前面的格栅上。
4.包括两个热交换器的机动车辆冷却模块是已知的。第一热交换器具有冷却车辆的辅助回路(比如空调装置或增压空气冷却装置)的功能。需要第二热交换器来冷却车辆的发动机。这些热交换器定位在车辆的前端中,串联组装和对齐,使得穿过车辆格栅进入的空气流相继地穿过这些热交换器。这些热交换器典型地包括热交换管束,该热交换管束包括管子,要冷却的流体在这些管子中循环并且来自格栅的空气穿过这些管子。
5.为了分离两个热交换器的冷却并优化每个热交换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申请人最近在申请人的未公开的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调节旨在在热交换器中循环的空气流的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卷帘,这两个卷帘安装在框架中并且能够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交替地平移移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通过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卷帘允许调节装置交替地允许或阻碍空气流穿过机动车辆的格栅。卷帘借助于引导所述卷帘的平移移动的传动系统和使传动系统移动的致动器而移动。
6.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旨在循环通过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卷帘,该至少一个卷帘能够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在阻碍空气流通过的关闭位置与允许空气流(f)通过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卷帘被布置成围绕卷绕轴卷绕和展开,该装置包括运动学组件,该运动学组件被布置成使卷帘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运动,所述运动学组件包括卷帘的至少一个部分。
7.本发明使得可以简化空气流调节装置,这是因为当卷帘在运动学组件中起作用时,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例如通过避免使用卷帘用的独立带、以及相关联的滑轮而减少部件的数量。
8.本发明还可以使得可以总体上减少磨损,这些因为(多个)卷帘起到动力学作用,这防止了其他部件的磨损。
9.此外,本发明使得可以直接驱动装置的不同部件,即特别是卷绕轴和(多个)卷帘。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卷帘部分是整个卷帘。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装置包括两个卷绕轴,这两个卷绕轴特别地定位在空气通道的两个纵向端部处,并且卷帘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围绕这些轴中的至少一个轴卷绕,运动学组件与两个轴相互作用。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装置包括电动致动器,该电动致动器与卷绕轴中的一个卷绕轴相互作用以使该卷绕轴旋转,并且运动学组件被布置成通过能够由电动驱动器驱动的该卷绕轴而使该运动学组件运动。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运动学组件被布置成将与电动致动器相关联的卷绕轴的移动传递到另一个卷绕轴,所述运动学组件因此与两个轴相互作用以便将两个轴的相应旋转相关联。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绕轴中的一个卷绕轴可以由电动致动器驱动,而另一个卷绕轴是被动式的,由运动学组件驱动,该运动学组件将与致动器相关联的轴的移动传递到另一个轴。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帘由形成运动学组件的一部分的带元件延伸。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与卷帘一体形成,即卷帘和所述带元件制成一体件,所述件特别地是布料块。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件是通过切割获得的。
18.如果使用两个卷帘来打开和关闭空气流,则本发明使得可以具有两个相同的卷帘,这特别地使得可以简化装置的制造。此外,从较大的布料块切割出相同形状的布料块使得可以显著减少布料边角料,从而限制浪费。
19.延伸卷帘的带元件与至少卷帘部分形成完整的带,该完整的带将两个卷绕轴连接,以进行联合移动。换言之,卷帘本身或该卷帘的至少一个部分在将移动从一个卷绕轴传递到另一个卷绕轴中起作用。卷帘或其一部分是两个卷绕轴之间的移动传递链的元件。没有卷帘,移动就无法在两个轴之间传递。因此,没有其他独立于(多个)卷帘的带。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布料块由柔性材料制成,特别是由优选地覆盖有不可渗透的防水的涂层的玻璃纤维基布料制成。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帘在卷帘的相对边缘上由两个带元件延伸,所述带元件形成运动学链的一部分。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带元件关于通过卷帘的中间的对称线彼此对称。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具有伸长形状。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与卷帘的沿卷帘的关闭和打开方向测量的长度基本上相同。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帘由特别地采用材料条带的形式的带元件延伸,并且卷帘具有特别地平行于卷帘的打开和关闭方向的下边缘和上边缘,带元件平行于卷帘的所述边缘延伸。
2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中的一个带元件至少部分地在卷帘的上边缘上方延伸,而另一个带元件至少部分地在卷帘的下边缘下方延伸。
27.换言之,例如,当卷帘和带元件平放时,带元件、特别是由材料条带形成的带元件背离卷帘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移动。因此,带元件不会在卷帘打开时阻碍空气流通道,并且背离处于关闭位置的卷帘所占据的位置。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卷帘,每个卷帘具有与卷帘的下边缘和上边缘平行定位的一对带元件。
2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帘包括前边界,该前边界特别是直的、垂直于卷帘的打
开和关闭方向,上边缘和下边缘特别地垂直于前边界。
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相对于前边界成直线地连接到卷帘。
3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前边界与密封构件刚性连接,该密封构件特别地呈与密封件组装的杆的形式,该杆特别地被布置成保持带元件。
3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具有例如密封唇部的密封件被紧固到所述杆。
33.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与两个卷帘相关联的密封唇部在卷帘处于关闭位置时彼此接触,使得这些密封唇部防止空气流穿过。
34.如果设置两个相对的卷帘,则每个卷帘特别地卷绕在卷绕轴上并且与所述卷帘相关联的带元件卷绕在另一个卷绕轴上。
35.在每个卷绕轴上,卷绕在该卷绕轴上的卷帘特别地占据所述轴的大部分高度,并且在轴的端部处、在卷帘所占据的该部分的外部是用于紧固另一个卷帘的带元件的两个区域,该另一个卷帘卷绕在相对的卷绕轴上。
3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每个带元件的端部被紧固到芯部,该芯部特别地由塑料制成,所述芯部形成卷绕轴的一部分。
3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形成延伸卷帘的条带。形成运动学组件的一部分的卷帘部分因此是整个卷帘。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绕轴中的至少一个卷绕轴、特别是不由电动致动器直接驱动的卷绕轴与张紧单元刚性连接,该张紧单元包括弹性构件、特别是弹簧,该弹性构件被布置成使所述卷绕轴移动足够的平移幅度,以保持(多个)卷帘张紧。
3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张紧单元包括设置有孔口的紧固元件,卷绕轴的突起、特别是凸体(spur)可以穿过该孔口,以便刚性地连接所述轴和张紧单元,以进行联合平移,并且所述单元包括弹簧,该弹簧压靠在装置的固定壁上,使得张紧单元可以抵抗弹簧的弹性力而相对于固定壁移动,使得两个卷绕轴之间的间距可以变化并在(多个)卷帘中维持足够的张力。
4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绕轴包括两个组装的纵向部分,卷帘围绕这两个组装的纵向部分卷绕。
41.当设置两个卷帘时,这两个卷帘特别地在关闭位置基本上在两个平行平面中延伸,这两个平行平面彼此间隔一定的距离,该距离特别地小于5mm或1mm。
42.当设置单个卷帘以用于关闭空气通道时,带元件特别地基本上是卷帘的长度的两倍,这些尺寸是沿卷帘的关闭和打开方向测量的。
4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是与相关联的卷帘组装的元件,即,带元件不是与卷帘一体形成的。
4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元件由与卷帘不同的材料制成。
45.当然,如果(多个)卷帘用于竖直移动,则卷帘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可以是竖直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其中关闭方向竖直地而不是水平地定向。
46.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旨在循环通过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卷帘,该至少一个卷帘能够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在阻碍空气流通过的关闭位置与允许空气流(f)通过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卷帘被布置成围绕卷绕轴卷绕和展开,卷绕轴中的至少一个卷绕轴、特别是不由电动致动器直接驱动的卷绕轴与张紧单
元刚性连接,该张紧单元包括弹性构件、特别是弹簧,该弹性构件被布置成使卷绕轴移动足够的平移幅度,以保持(多个)卷帘张紧。
47.将理解,以上特征和配置绝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细节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描述并且从参考所附示意图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变得明显,在这些图中:
48.图1[图1]是车辆的前端的示意侧视图,该车辆包括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冷却模块,
[0049]
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前视图,其中卷帘处于打开位置,
[0050]
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前视图,其中卷帘处于关闭位置,
[0051]
图4[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0052]
图5[图5]是图4中的装置的元件的示意图,
[0053]
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0054]
图7[图7]是根据前一图的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示意图,
[0055]
图8[图8]是根据图6的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0056]
图9[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视图,
[0057]
图10[图10]是图9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的视图,
[0058]
图11[图11]是图9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细节的视图,
[0059]
图12[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的分解视图,
[0060]
图13[图13]是图12中的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视图,
[0061]
图14[图14]是图12中的装置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视图,
[0062]
图15[图15]是图12中的装置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视图,
[0063]
图16[图16]是图12中的装置的俯视图。
[0064]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节空气流f的装置10、以及根据本发明的冷却模块1的侧视图。冷却模块1在旨在与装备的车辆的纵向轴线相对应的方向x上沿深度延伸。空气流f基本上平行于方向x。模块被配置成固定到支撑件,比如车辆的底盘。
[0065]
冷却模块1包括上游热交换器2(位于图1左侧)和下游热交换器3(位于图1右侧),上游热交换器和下游热交换器沿穿过它们的空气流f的流动方向串联布置。换言之,冷却模块1被配置成定位在其支撑件上,其方式为使得空气流f首先穿过上游热交换器2,然后穿过下游热交换器3。
[0066]
上游热交换器2是称为低温的冷却散热器,用于冷却热交换环路的冷却剂,该热交换环路称为低温环路、包括特别是空调冷凝器和/或增压空气冷却器。下游热交换器3例如是高温冷却散热器,该高温冷却散热器旨在冷却热交换环路(包括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剂。穿过该下游交换器3的空气冷却发动机冷却剂。
[0067]
每个交换器2、3包括例如热交换管束和侧向地定位在该管束两侧上的头部室(未展示)。空气流f穿过管束。管束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管子,这些管子通向头部室并用于冷却剂(未展示)的循环。
[0068]
冷却模块1有利地被配置成允许所述热交换器2、3之间的基本上流体密封的空气流动,即,上游热交换器2和下游热交换器3彼此组装的方式为使得来自模块外部的空气不直接穿过下游热交换器3。换言之,穿过下游热交换器3的空气流f来自穿过上游热交换器2
的空气流。为此,冷却模块1可以例如包括密封设备,该密封设备将所有已经穿过上游热交换器2的空气流引导到下游热交换器3,而没有空气流速的损失。这些未展示的密封设备可以例如包括布置在两个热交换器2、3之间的管道。
[0069]
为了有助于空气流穿过冷却模块1,特别是当车辆静止时,该模块有利地包括能够使空气在冷却模块1中循环的马达-风扇单元10。如图1中所展示,此处马达-风扇单元4定位在下游交换器3的下游,马达-风扇单元4被配置成从车辆的进气口抽吸空气,该进气口优选地由车辆的格栅限定。
[0070]
根据本发明的冷却模块1进一步包括用于调节空气流的装置10,该装置优选地被布置在上游热交换器2与下游热交换器3之间。调节装置10具有在冷却模块的深度上的小厚度。调节装置10借助于可以卷绕/展开的遮帘或卷帘11来控制空气流f从上游热交换器2穿至下游热交换器3。
[0071]
作为变型,根据本发明的冷却模块1可以包括单个热交换器,例如冷却散热器,所述调节装置10则被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或下游。在这样的配置中,穿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流f来自穿过调节装置的空气流f或通向所述调节装置。
[0072]
参考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0以示意前视图展示。该装置包括两个大致矩形的卷帘11。每个卷帘11由近侧边界11a、两个侧向边界11b、和远侧边界11c界定。所述侧向边界11b相对且基本上平行于方向z、正交于方向x,而所述近侧边界11a和所述远侧边界11c相对且基本上平行于方向y、正交于方向x和方向z,方向z此处代表竖直。
[0073]
在图2中,调节装置10处于打开位置po,即卷帘11允许空气流f穿过。在该配置中,所述卷帘11的近侧边界11a彼此分开。更具体地,第一近侧边界11a位于调节装置的框架50的上部梁附近,特别是与第一打开位置po1齐平,而第二近侧边界11a位于框架50的下部梁附近,特别是与第二打开位置po2齐平,该第二打开位置相对于穿过虚线pf-pf的轴线与po1相对。
[0074]
调节装置10进一步包括用于卷绕/展开卷帘的轴53,这些轴通过铰接轴承52连接到框架50。
[0075]
优选地,每个卷帘11通过连接到其远侧边界11c的张紧设备54保持拉紧。张紧设备54向卷帘11施加力,使得所述卷帘持续保持拉紧。例如,张紧设备54可以是弹簧、特别是螺旋弹簧,或使得可以保持所述卷帘11拉紧的任何其他设备。优选地,每个张紧设备54连接到框架50且连接到卷绕/展开轴53。
[0076]
在图3中,调节装置10处于关闭位置pf。卷帘11在平面中延伸,该平面被称为卷帘在关闭位置的延伸平面。卷帘在关闭位置的所述延伸平面在与卷帘的打开/关闭方向相对应的z方向上并且在y方向上定向。换言之,卷帘在关闭位置的所述延伸平面横向于空气流f延伸。在该配置中,卷帘11的相应近侧边界11a彼此接触、与虚线pf-pf齐平。因此,卷帘11在关闭位置阻碍垂直于卷帘的延伸平面循环的空气流f的通过。
[0077]
调节装置10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卷帘11能够在卷帘在关闭位置的所述延伸平面中在打开/关闭方向z上移动。换言之,该装置可以交替地采取图2和图3中所展示的配置。为此,调节装置10包括传动系统20和连接到所述传动系统20的至少两个驱动构件30。
[0078]
下面描述传动系统20的特征和操作原理。
[0079]
传动系统20包括小齿轮21。如在图1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的,所述小齿轮21包括外围边界21a和位于所述外围边界21a上的齿21b。小齿轮21能够围绕在方向y上定向的旋转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相反地沿逆时针方向枢转。
[0080]
为此,调节装置10优选地包括被配置成驱动所述传动系统20的至少一个致动器40。致动器包括驱动轴41,该驱动轴能够围绕所述小齿轮21的旋转轴线旋转。致动器40进一步包括液压缸或气压缸,或更一般地,能够引起驱动轴41的旋转移动的任何驱动构件。驱动轴41连接到小齿轮21。优选地,致动器40的驱动构件位于框架50的外部。
[0081]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41是沿虚线pf-pf在框架50的两个侧向立柱之间延伸的柱形杆。优选地,小齿轮21的内边界符合驱动轴41的形状,即,所述内边界遵循驱动轴41的轮廓,使得所述小齿轮21能够被驱动轴41引导旋转。驱动轴41铰接在连接到框架50的轴承44上。
[0082]
传动系统20进一步包括两个基本上平行于方向z的带齿杆22。如可以在图1中最佳看到的,每个带齿杆22具有齿22a和平坦边界22b。所述带齿杆22借助于它们相应的齿22a与所述小齿轮21成对啮合。换言之,带齿杆22的齿22a完全符合小齿轮21的齿21b的形状。带齿杆22在方向x上位于小齿轮21的两侧上。因此,在图2中,第一带齿杆22(其齿22a可以在位置pt2处看到)连接到位于在虚线pf-pf下方的第一卷帘11,而第二带齿杆22(其平坦边界22b可以在位置pt1处看到)连接到位于虚线pf-pf上方的第二卷帘11。
[0083]
当小齿轮21转动时,带齿杆22(其齿22a可以在位置pt2处看到)在框架50的上部梁即位置pt1的方向上滑动,而同时,带齿杆22(其平坦边界22b可以在位置pt1处看到)在框架50的下部梁即位置pt2的方向上滑动。与同一小齿轮相关联的带齿杆22因此能够实现在方向z上对称地相对的平移移动。
[0084]
有利地,小齿轮21和对应的成对带齿杆22对称地位于所述卷帘11的每一侧上。在该配置中,当致动器40操作时,传动系统20能够驱动与其连接的驱动构件30,同时保持所述驱动构件相对于方向y水平。
[0085]
如前所述,调节装置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驱动构件30。下面描述该至少两个驱动构件的特征和操作。
[0086]
通常,所述驱动构件30连接到传动系统20。更具体地,此处,每个驱动构件30连接到所述带齿杆22中的一个带齿杆,使得所述带齿杆22在方向z上的任何滑动导致所述驱动构件30在相同方向上的平移移动。
[0087]
在这样的配置中,由于传动系统20是“带齿的”,因此借助于小齿轮和对应的带齿杆,使得可以在致动器40操作时限制滑动。因此,传动系统20使得可以维持恒定速度,驱动构件以该恒定速度被驱动。这进一步使得可以有效地传递力。例如,带齿杆22(其齿22a从位置pt1移动到位置pt2)导致该带齿杆所连接的驱动构件30从靠近卷绕/展开轴53的远侧位置到靠近驱动轴41的近侧位置的等效移动。
[0088]
优选地,驱动构件30是刚性驱动条。所述驱动条30将所述带齿杆22成对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被所述带齿杆22平移引导。所述驱动条30直接连接到所述卷帘11,使得所述驱动条在方向z上的任何平移移动引起所述卷帘11在相同方向上的平移移动。所述驱动条30可以与卷帘11刚性连接。替代性地,所述驱动条30可以与卷帘11柔性连接。此外,由于驱动构件30因小齿轮21和位于卷帘11的每一侧上的对应的杆22的存在而保持水平,因此边界11a保持水平。这也使得可以将力对称地分布在驱动构件30上。
[0089]
如在图1中所展示的示例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的,位于上部部分(图中左侧)的带齿杆22是直的,并且相关联的驱动条30附接到所述带齿杆22的上端。位于下部部分(图中右侧)的带齿杆22具有l形配置,l的长臂具有齿,而短臂结束于另一个带齿杆22的延续部。与l形带齿杆22相关联的驱动条30位于l的所述短臂的自由端,使得两个卷帘11基本上在同一平面中。
[0090]
作为变型,所述驱动构件30可以是固定地连接到传动系统20且连接到卷帘11的栓柱。栓柱设置在卷帘11中的每个卷帘的两侧上,然后将卷帘的每个近侧拐角部固定到所述栓柱。
[0091]
关闭卷帘11的原理如下。
[0092]
当致动器40被激活时,小齿轮21实现围绕它们的旋转轴线的旋转移动。小齿轮21的该旋转移动引起分别与它们相关联的带齿杆22在方向z上的平移移动。如图3中所展示,所述带齿杆22(其齿22a最初位于位置pt2)从位置pt2移动到位置pt1,并且相反,带齿杆22(其平坦边界22b最初位于位置pt1)从所述位置pt1移动到位置pt2。
[0093]
顺便提及,连接到所述带齿杆22的驱动构件30同时在相反方向上被引导平移并驱动卷帘11进行卷帘的移动。当它们移动时,驱动构件30引导所述卷帘11,使得这些卷帘的近侧边界11a(最初位于位置po1和po2)到达关闭位置pf并且彼此接触。
[0094]
因为两个小齿轮21由驱动轴41同时驱动,所以卷帘11在它们移动时相对于彼此对称地引导。分隔两个卷帘11、特别是卷帘的近侧边界11a的距离在它们的整个移动中在虚线pf-pf的两侧保持相等。当卷帘11接触时,它们不让空气流f通过,从而在关闭位置,该空气流垂直于卷帘的延伸平面循环。
[0095]
相反,卷帘11能够通过在打开/关闭方向z上移动而返回到它们的原始位置(如图2中所展示),例如当致动器40不再操作时。由于卷帘张紧构件54持续地向卷帘11施加力,因此所述卷帘11再次围绕其相应的卷绕/展开轴53卷绕,并且所述传动系统20的元件和驱动构件30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
[0096]
上述的卷帘调节装置10可以放置在如图4和图5中所述的框架100中。
[0097]
该框架100形成内部空间101,在该内部空间内放置卷帘11,框架100包括彼此组装的前部部分110和后部部分120,前部部分110在空气流的方向上位于后部部分120的上游。
[0098]
前部部分110和后部部分120包括空气通道111和121,以在两个卷帘11处于打开位置时让空气流通过。
[0099]
后部部分120包括形成空气通道121的平面格栅区域122。
[0100]
框架的后部部分120包括格栅区域122,并且卷帘11被布置成使得当卷帘处于关闭位置时它们可以搁置在该格栅区域122上。
[0101]
基本上为矩形的格栅区域122由彼此垂直相交的条125构成。格栅区域122包括例如一组彼此平行的条和另一组彼此平行的条,并且两组条彼此成直角相交。
[0102]
后部部分120包括围绕格栅区域122的外围边界127。该边界127包括加强肋128,这些加强肋例如位于所述边界127的两个平行侧129上。
[0103]
格栅区域122是一体形成的,并且除了形成格栅的条之外不具有任何穿过该格栅区域的立柱。
[0104]
后部部分的边界127包括垂直于格栅区域122的壁135。
[0105]
框架的前部部分110包括完全自由的开口111,该完全自由的开口面向后部部分的格栅区域122,特别是具有与所述格栅区基本上相同的表面积。
[0106]
前部部分110可以包括放置在空气通道中的保护格栅,特别是防弹格栅。
[0107]
框架的前部部分110包括围绕开口111的边界117,该边界117被布置成与后部部分120的边界127相互作用,这些边界通过紧固构件(比如螺钉、卡扣构件或粘合剂)组装。
[0108]
框架的前部部分110和后部部分120通过模制塑料材料形成。
[0109]
卷帘11一旦卷绕在它们自身上,各自就占据沿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的边界的一侧150延伸的圆柱形空间,同时位于由框架界定的空间内。
[0110]
提供电动致动器40以便致动(即卷绕或展开)(多个)卷帘11。此处,该致动器40放置在框架100的外部。
[0111]
当然,框架100可以被适配成用于其他类型的卷帘和/或卷帘致动机构。
[0112]
此处,卷帘11各自为可以围绕轴线卷绕的布料块的形式。
[0113]
当然,调节装置可以具有可以以同步方式激活的两个卷帘,或者作为变型,该调节装置可以具有单个卷帘,该单个卷帘在处于关闭位置时占据整个开口。
[0114]
图5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流调节装置300,装置300包括能够在打开/关闭方向上、在阻碍空气流的通过的关闭位置与让空气流通过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两个卷帘11,该调节装置包括被布置成引导所述卷帘11的移动的传动系统301以及使传动系统移动的致动器40,该传动系统301包括两个卷绕轴302和303,每个卷绕轴用于卷绕和展开卷帘11中的一个卷帘,该传动系统30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带305,该至少一个带的移动可以被致动,该至少一个带被布置成使卷绕轴中的至少一个卷绕轴在卷帘的卷绕方向上以及在卷帘11的展开方向上旋转。
[0115]
致动器40被布置成使图中表示为303卷绕轴中的至少一个卷绕轴选择性地在卷帘的卷绕方向上或者在卷帘11的展开方向上旋转。
[0116]
每个卷绕轴302和303包括带齿小齿轮310,该带齿小齿轮被布置成与带305相互作用,该带开有凹口,使得卷绕轴303的移动(该移动由致动器40引起)被传递到另一个卷绕轴302。
[0117]
调节装置300包括两个带305,每个带位于两个卷绕轴302和303的一端,使得每个带305与两个卷绕轴的两个带齿小齿轮310相关联,这两个带305被布置成使得它们的移动是同步的。
[0118]
装置300包括驱动构件320,该驱动构件与卷帘11的自由边缘321刚性连接,并且该驱动构件被布置成与两个带305同时移动,以便在卷帘11卷绕或展开时伴随卷帘,以保持卷帘11平坦。
[0119]
每个驱动构件320包括两个托架322,这两个托架被布置成紧固到两个带305,使得驱动构件320与两个带305刚性连接。
[0120]
每个托架322被夹到相关联的带305上,具体地被夹到形成带的条带324上。
[0121]
对于每个带,与卷帘中的一个卷帘相关联的托架322被紧固到带的在两个卷绕轴302和303之间的第一股328,并且与另一个卷帘相关联的另一个托架被紧固到带的与第一股相对的第二股329,使得两个托架322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或者背离彼此移动,或者朝着彼此移动。
[0122]
每个驱动构件320包括杆331,其中托架322中的一个托架位于杆331的每一端,杆331沿相关联的卷帘11的自由边缘321放置。特别地,当两个卷帘11处于关闭位置时,两个杆331彼此抵靠。托架322特别地被紧固到带,而没有相对于所述带的任何可能的相对移动。
[0123]
托架322由塑料制成。
[0124]
为了打开或关闭卷帘,卷帘11因此在两端由卷绕轴以及由驱动构件驱动。卷帘的在两端的同时动作使得可以如期望的保持卷帘拉紧,从而防止卷帘的起皱或折叠以及潜在的卡住。
[01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围绕卷绕轴卷绕卷帘11的方向在两个轴上是相同的。这由于卷帘以相反的方式卷绕在两个轴上而是可能的。
[0126]
因此,带305使得可以使卷绕轴中的一个卷绕轴旋转,同时经由托架322使卷帘的驱动构件320平移移动。
[0127]
轴303经由相互作用的栓柱340与致动器40相互作用。
[0128]
图9示出了如参考图6所述的电动致动器40的示例。
[0129]
调节装置300包括用于容置卷帘11的框架361。
[0130]
该框架361包括前部部分362和后部部分363,前部部分362在空气流的方向上放置在后部部分363的上游,该框架361包括与致动器40相关联的壳体365。
[0131]
该壳体365特别地接纳致动器40的图中不可见的电动马达,该壳体365包括与框架的前部部分362一体形成的壳体部分366和与框架的后部部分363一起形成的另一个壳体部分367。
[0132]
两个壳体部分366和367可密封地组装,其中密封件插入在这些壳体部分之间。
[0133]
壳体部分366和367形成用于电动马达的凹部368,并且壳体部分366或367中的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括封闭该凹部368的盖369,该盖369和相关联的壳体部分一体形成。
[0134]
壳体的盖369是平坦的。
[0135]
框架361包括边界370,并且致动器的壳体365放置在该边界370上。
[0136]
壳体部分366和367分别形成有框架的前部部分或后部部分的条371,这些条一起形成框架的与致动器的壳体365接触的边界370。
[0137]
壳体365在条371的长度的不到一半上延伸,特别是该长度的不到三分之一、乃至四分之一上延伸。
[0138]
孔口372设置在壳体365的底部中,以用于齿轮元件穿过例如到达卷帘。
[0139]
致动器壳体部分366和367通过与框架的相应的前部部分362和后部部分363模制或共同模制形成,如可以在图10和图11中更清楚地看到的。
[0140]
框架的前部部分362和后部部分363与形成卡扣配合元件对377的卡扣配合元件391和392组装。
[0141]
框架的前部部分362和后部部分363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网状物378,该网状物特别是蜂窝形状,特别是通过与该框架部分一起模制而产生。
[0142]
致动器壳体365包括至少一个孔口379,该至少一个孔口用于电连接元件穿过,特别是用于致动器马达。
[0143]
两个壳体部分366和367可密封地组装,特别是用插入在这些壳体部分之间的密封件可密封地组装。
[0144]
卡扣配合元件391包括被布置成与其他卡扣配合元件392相互作用的可变形卡扣配合凸片。
[0145]
卡扣配合凸片391包括用于与包括突起的另一个卡扣配合元件392相互作用的开口。
[0146]
框架包括分布在框架的周边的四个侧面上的多对卡扣配合元件391和392。
[0147]
框架包括边界370,并且致动器壳体放置在该边界上。
[0148]
卡扣配合元件具有比边界370小的尺寸,使得卡扣配合元件保持在该边界的宽度内。
[0149]
卡扣配合元件与相应的框架部分一体形成。
[0150]
因此,框架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在不使用螺钉或螺栓的情况下进行组装。
[0151]
图12至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0152]
空气流调节装置的部件在它们存在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时不详细描述。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部件。
[0153]
图12示出了用于调节旨在循环穿过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装置400,装置400包括两个卷帘401,每个卷帘能够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在阻碍空气流穿过的关闭位置与允许空气流(f)穿过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每个卷帘401被布置成围绕卷绕轴402卷绕和展开,该装置包括运动学组件403,该运动学组件被布置成使每个卷帘401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运动,所述运动学组件403包括卷帘401的至少一个部分404。此处,部分404是整个卷帘401。因此,每个卷帘是运动学组件403中的链节。
[0154]
在所述示例中,装置400包括定位在空气通道405的两个纵向端部处的两个卷绕轴402,并且每个卷帘401被布置成使得其可以围绕对应的轴402卷绕,运动学组件403与两个轴相互作用。
[0155]
装置400包括电动致动器406,该电动致动器与卷绕轴中的一个卷绕轴相互作用,以便经由两个带齿轮407和408使该卷绕轴旋转,特别是在图12和13中可见,并且运动学组件403被布置成通过由电动致动器406驱动的该卷绕轴402而使该运动学组件运动。
[0156]
带齿轮407与致动器406、特别是与其电动马达刚性连接,并且带齿轮408与轴402刚性连接。这些轮407和408彼此啮合。
[0157]
每个轴402在其纵向端部处包括与轴承410相互作用的端部件409。
[0158]
运动学组件403被布置成将与电动致动器406相关联的卷绕轴402的移动传递到另一个卷绕轴402,因此所述运动学组件与两个轴相互作用,以便将两个轴的相应旋转相关联。
[0159]
卷绕轴402中的一个卷绕轴可以由电动致动器驱动,而另一个卷绕轴402是被动式的,由运动学组件403驱动,该运动学组件将与致动器406相关联的轴的移动传递到另一个轴。
[0160]
每个卷帘401由形成运动学组件403的一部分的带元件411延伸。
[0161]
带元件411与卷帘401一体形成,即卷帘401和所述带元件411制成一体件412,所述件特别地是布料块。
[0162]
该件412是通过切割获得的。
[0163]
延伸卷帘401的带元件411与卷帘形成完整的带,该完整的带将两个卷绕轴402连
接,以进行联合移动。换言之,卷帘本身在将移动从一个卷绕轴402传递到另一个卷绕轴中起作用。
[0164]
件412的该布料由柔性材料制成,特别是由覆盖有不可渗透的防水的涂层的玻璃纤维基布料制成。
[0165]
在所述示例中,每个卷帘401在卷帘401的两个相对边缘上由彼此平行的两个带元件411延伸,这些带元件形成运动学链403的一部分。
[0166]
所述带元件411关于通过卷帘401的中间的对称线sy彼此对称。
[0167]
每个带元件411具有伸长形状。
[0168]
带元件411与卷帘401的沿卷帘的打开和关闭方向、平行于对称轴线sy测量的长度基本上相同。
[0169]
每个卷帘401由特别地采用材料条带的形式的带元件411延伸,并且卷帘具有平行于卷帘的打开和关闭方向的下边缘和上边缘413,带元件平行于卷帘的所述边缘413延伸。
[0170]
带元件411中的一个带元件至少部分地在卷帘的上边缘413上方延伸,而另一个带元件411至少部分地在卷帘401的下边缘413下方延伸。
[0171]
换言之,当卷帘401和带元件411平放时,带元件、特别是由材料条带形成的带元件背离卷帘的上边缘和下边缘413移动。因此,带元件不会在卷帘401打开时阻碍空气流通道405,并且背离处于关闭位置的卷帘所占据的位置。
[0172]
该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卷帘401,每个卷帘具有与卷帘的下边缘和上边缘413平行定位的一对带元件411。
[0173]
每个卷帘401包括垂直于卷帘401的打开和关闭方向的直的前边界415,上边缘和下边缘413垂直于该前边界。
[0174]
带元件411相对于前边界415齐平地连接到卷帘。
[0175]
前边界415与密封构件416刚性连接,该密封构件呈与密封件418组装的杆417的形式。
[0176]
具有例如密封唇部419的密封件418被紧固到所述杆417。
[0177]
如可以特别地在图16中看到的,与两个卷帘401相关联的密封唇部419在卷帘处于关闭位置时彼此接触,使得这些密封唇部防止空气流通过。
[0178]
如果设置两个相对的卷帘,则每个卷帘401卷绕在卷绕轴上并且与所述卷帘相关联的带元件卷绕在另一个卷绕轴402上。
[0179]
在每个卷绕轴402上,卷绕在该卷绕轴上的卷帘401占据所述轴402的大部分高度,并且在轴的端部处、在卷帘所占据的该部分的外部是用于紧固另一个卷帘的带元件的两个区域409,该另一个卷帘卷绕在相对的卷绕轴402上。用于紧固带元件411的区域在端部件409上。
[0180]
每个带元件411的端部被紧固到芯部409,该芯部特别地由塑料制成,所述芯部形成卷绕轴的一部分。该芯部位于端部件409上。
[0181]
带元件411形成延伸卷帘401的条带。因此,形成运动学组件403的一部分的卷帘部分是整个卷帘。
[0182]
不由电动致动器406直接驱动的卷绕轴402与张紧单元420刚性连接,该张紧单元包括弹性构件,此处是容置在本体421中的弹簧,该弹性构件被布置成使卷绕轴402移动足
够的平移幅度,以保持(多个)卷帘401张紧。
[0183]
该张紧单元420包括可伸缩的凸体422,该可伸缩的凸体抵抗弹簧作用以便移动所述单元420。该凸体抵靠止动件423。因此,张紧单元420可以相对于所述止动件423移动,该止动件形成与在前面的示例中描述的框架类似的框架361的一部分。所述框架361此处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0184]
两个张紧单元420设置在连结到端部件409的被动式轴402上。
[0185]
每个张紧单元420包括设置有孔口424的紧固元件,卷绕轴402的(更具体地,端部件409的)突起(此处为凸体425)可以穿过该孔口,以便刚性地连接所述轴402和张紧单元420以进行联合平移。
[0186]
所述单元420可以抵抗弹簧的弹性力而相对于固定壁(此处为止动件423)移动,使得两个卷绕轴之间的间距可以变化并在(多个)卷帘中维持足够的张力。
[0187]
卷绕轴402包括两个组装的纵向部分430和431,卷帘围绕这两个组装的纵向部分卷绕。
[0188]
当设置两个卷帘402时,这两个卷帘在关闭位置基本上在两个平行平面中延伸,这两个平行平面彼此间隔一定的非零距离,该距离特别地小于5mm或1mm。换言之,在关闭位置,两个卷帘并不完全在相同平面中延伸,如可以在图16中看到的。
[0189]
当设置单个卷帘以用于关闭空气通道时,带元件411基本上是卷帘的长度的两倍,这些尺寸是沿卷帘的关闭和打开方向测量的。
[0190]
在一种变型中,带元件411是与相关联的卷帘组装的元件,即,带元件不是与卷帘一体形成的。
[0191]
带元件411例如由与卷帘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如果适用的话,使用例如缝合、粘合、焊接等紧固方式被紧固到卷帘401。
[0192]
当然,如果(多个)卷帘用于竖直移动,则卷帘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可以是竖直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其中关闭方向竖直地而不是水平地定向。
[0193]
如在前面的示例中,框架361包括用于容纳致动器406的壳体365。
[0194]
框架361包括网格状网状物437以保护卷帘401。
[0195]
图13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卷帘401,密封件418可密封地封闭卷帘401之间的接触部。
[0196]
图14示出了部分打开的卷帘。
[0197]
为了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更打开的位置,运动学组件403经由带元件411和卷帘401像带一样起作用,以便以同步方式旋转卷绕轴402。
[0198]
图15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卷帘401。可以看到延伸卷帘401的带元件411。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调节旨在循环穿过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装置(400),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卷帘(401),所述至少一个卷帘能够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在阻碍所述空气流穿过的关闭位置与允许所述空气流(f)穿过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卷帘被布置成围绕卷绕轴卷绕和展开,所述装置包括运动学组件(403),所述运动学组件被布置成使所述卷帘在所述打开和关闭方向上运动,所述运动学组件包括所述卷帘的至少一个部分(404)。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卷绕轴(402),所述两个卷绕轴特别地定位在空气通道的两个纵向端部处,并且所述卷帘被布置成使得所述卷帘能够围绕这些轴中的至少一个轴卷绕,所述运动学组件与所述两个轴相互作用。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卷帘由形成所述运动学组件的一部分的带元件(411)延伸。4.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元件(411)与所述卷帘(401)一体形成,即,所述卷帘和所述带元件制成一体件,所述件特别地是布料块。5.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件是通过切割获得的。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卷帘在所述卷帘的两个相对边缘上由两个带元件(411)延伸,所述带元件形成运动学链的一部分。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卷帘(401),每个所述卷帘具有与所述卷帘的下边缘和上边缘平行定位的一对带元件(411)。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卷帘包括前边界(415),所述前边界特别是直的、垂直于所述卷帘的打开和关闭方向,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特别地垂直于所述前边界。9.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前边界与密封构件(416)刚性连接,所述密封构件特别地呈与密封件组装的杆的形式,所述杆特别地被布置成保持所述带元件。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卷绕轴中的至少一个卷绕轴、特别是不由电动致动器直接驱动的卷绕轴与张紧单元(420)刚性连接,所述张紧单元包括弹性构件、特别是弹簧,所述弹性构件被布置成使所述卷绕轴移动足够的平移幅度,以保持所述卷帘张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旨在循环穿过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装置(400),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卷帘(401),该至少一个卷帘能够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在阻碍空气流穿过的关闭位置与允许空气流(F)穿过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卷帘被布置成围绕卷绕轴卷绕和展开,该装置包括运动学组件(403),该运动学组件用于使卷帘在关闭和打开方向上移动,所述运动学组件包括卷帘的至少一个部分(404)。件包括卷帘的至少一个部分(404)。件包括卷帘的至少一个部分(404)。


技术研发人员:

E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4.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1

本文发布于:2022-11-30 09:30: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5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卷帘   卷绕   所述   热交换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