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液压缸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液压缸一般是通过人工组装,若需要对连接方式不同的液压缸进行组装,则需要通过三条生产线分别组装,占用资源,且工作效率低,针对上述占用资源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11060557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缸自动组装设备,上述专利提供的组装设备通过两个v形夹持块夹持住缸筒,再第二夹紧机构夹持对应导向套或
活塞杆,随后使导向套的端面抵触于缸筒,然后转动机构驱动缸筒转动,缸筒相对于导向套转动,达到导向套与缸筒螺纹连接。
3.上述专利采用夹持的方式夹持缸筒再用转动机构驱动缸筒转动,从而进行相对应的组装步骤,但是采用的v形夹持块的v形表面转动连接有线性滚子,而线性滚子的轴线缸筒的轴线平行,因此缸筒与线性滚子之间缺乏一定的摩擦力,使得缸筒容易沿线性滚子的轴线方向滑动,因此线性滚子无法对缸筒进行固定,从而影响缸筒与线性滚子之间的对接,进而容易影响组装效率,故而对于缸筒固定装夹与转动驱动之间需要更加稳定的结构进行组装上的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具备缸筒的装夹和转动的稳定驱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缸筒的装夹和转动配合不够稳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包括驱动电机和液压缸筒,
所述液压缸筒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底盖的底部开设有
凹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底座的内侧之间开设有t形油腔,t形油腔的内底壁设置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t形油腔的横向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活塞,两个第二活塞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杆,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联动绳。
6.进一步,所述凸块和凹槽的形状均呈圆形,且凸块与凹槽插接。
7.进一步,所述凸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插杆与相对应的通孔滑动连接,且插杆与相对应的定位槽插接。
8.进一步,所述t形油腔的横向通道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圈,两个限位圈位于两个第二活塞相对的一侧。
9.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外径大于液压缸筒的外径。
10.进一步,所述t形油腔内的第一活塞顶部与两个第二活塞相对一侧之间填充有液压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通过t形油腔、液压推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插杆组成主要的卡柱驱动件,在底盖上统一开设了凹槽之后,在凸块与凹槽插接之后,再由插杆与定位槽插接,对不同的液压缸筒均能通过底部底盖进行凹槽内侧的夹持,不占用外部空间,优化加工时的装夹操作,提升装夹效率。
13.2、该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通过插杆与凹槽的插接,进行卡插式的限制定位,提升连接的稳定,在驱动电机驱动时,带动液压缸筒稳定转动,不易打滑。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a部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00驱动电机、200底座、201凸块、300液压缸筒、301底盖、302凹槽、400 t形油腔、401液压推杆、402第一活塞、403第二活塞、404插杆、405限位圈、406通孔、407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包括驱动电机100和液压缸筒300,液压缸筒300的底部设置有底盖301,底盖301与液压缸筒300为焊接,底盖30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02,凹槽302在不同尺寸液压缸筒300的底部为统一尺寸,用来统一装配,驱动电机100的输出轴固定有底座200,底座200为圆台座,底座200的外径大于液压缸筒300的外径,底座200的顶部固定有凸块201,凸块201的形状与凹槽302的形状相匹配,凸块201和凹槽302的形状均呈圆形,且凸块201与凹槽302插接,在不同尺寸液压缸筒300上的底盖301上凹槽302尺寸统一下,则对不同尺寸液压缸筒300均能进行插装。
20.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402与第二活塞403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联动绳408,在第一活塞402回拉时,通过联动绳408辅助第二活塞403的回退。
21.本实施例中,凸块201与底座200的内侧之间开设有t形油腔400,t形油腔400的内底壁设置有液压推杆401,液压推杆40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塞402,t形油腔400的横向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活塞403,两个第二活塞403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杆404,t形油腔400内的第一活塞402顶部与两个第二活塞403相对一侧之间填充有液压油,在液压推杆401的推动下,第一活塞402推动液压油,再由液压油推动两个第二活塞430移动,从而推动两个插杆404移动。
22.本实施例中,凹槽302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定位槽407,凸块2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06,插杆404与相对应的通孔406滑动连接,且插杆404与相对应的定位槽407插接,通过在插杆404的移动下,与定位槽407插接,在驱动电机100带动底座200旋转时,由于插杆404与定位槽407插接的限位下,带动底盖301与液压缸筒300转动,转动稳定。
23.本实施例中,t形油腔400的横向通道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圈405,两个限位圈405位
于两个第二活塞403相对的一侧,限位圈405用于第二活塞403回退时的挡位。
24.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25.(1)通过在不同的底盖301底部开设有相同的凹槽302,同一标准,再通过凸块201与同一标准的凹槽302插接,从而对不同的液压缸筒300进行统一的插装,适应不同尺寸液压缸筒300的插装。
26.(2)在插装之后,通过液压推杆401向上推动第一活塞402,在液压油的推动下,将两个第二活塞403相背离移动,推动两个插杆404移动,再沿着通孔406滑动之后,并将插杆404插入到定位槽407中,从而将凸块201与底盖301之间通过插杆404限位连接,卡插的方式稳定其连接,在驱动电机100驱动时,带动底座200和凸块201转动,再由插杆404联动底盖301转动,达到液压缸筒300转动的目的,转动稳定,不易滑动,达到了缸筒的装夹和转动的稳定驱动。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00)和液压缸筒(300),所述液压缸筒(300)的底部设置有底盖(301),底盖(30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02),所述驱动电机(100)的输出轴设置有底座(200),底座(200)的顶部设置有凸块(201),凸块(201)与底座(200)的内侧之间开设有t形油腔(400),t形油腔(400)的内底壁设置有液压推杆(401),液压推杆(40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塞(402),所述t形油腔(400)的横向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活塞(403),两个第二活塞(403)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杆(404),所述凹槽(302)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定位槽(407),所述第一活塞(402)与第二活塞(403)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联动绳(4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01)和凹槽(302)的形状均呈圆形,且凸块(201)与凹槽(302)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06),所述插杆(404)与相对应的通孔(406)滑动连接,且插杆(404)与相对应的定位槽(407)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油腔(400)的横向通道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圈(405),两个限位圈(405)位于两个第二活塞(403)相对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0)的外径大于液压缸筒(300)的外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油腔(400)内的第一活塞(402)顶部与两个第二活塞(403)相对一侧之间填充有液压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包括驱动电机和液压缸筒,所述液压缸筒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底盖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底座的内侧之间开设有T形油腔,T形油腔的内底壁设置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T形油腔的横向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活塞。该高压液压缸组装设备,通过T形油腔、液压推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插杆组成主要的卡柱驱动件,在底盖上统一开设了凹槽之后,在凸块与凹槽插接之后,再由插杆与定位槽插接,对不同的液压缸筒均能通过底部底盖进行凹槽内侧的夹持,不占用外部空间,优化加工时的装夹操作,提升装夹效率。提升装夹效率。提升装夹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李红涛 李丽 王豪杰 陈海峰 陈玥生 郝建生 王永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南省中煤特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