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2.焚烧被认为是危险废物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废物在燃烧前需经过破碎机的破碎处理,然后将破碎后的废物添加到焚烧炉内焚烧,以求得到更好的焚烧质量,这就需要用到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
3.现有部分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破碎刀转动对危险废物进行破碎,然后通过气缸与传送装置等对危险废物进行输送,导致装置整体的生产的成本较高,且增加装置维护的成本;现有的部分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直接通过破碎刀对危险物进行破碎,然后通过气缸将破碎会后的危险物推入燃烧炉内,但该方式容易导致危险物堆积在燃烧炉
内壁的一侧,进而容易导致部分危险废物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整体的生产的成本较高,且增加装置维护的成本、部分危险废物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包括焚烧罐,
所述焚烧罐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焚烧罐内壁中部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且刮板的底面与滤网的顶面搭接,所述转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转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6.所述焚烧罐的侧面固定插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圆筒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侧面的中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螺旋
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转杆侧面的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7.所述圆筒的侧面固定插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破碎杆,所述破碎杆侧面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传动轮,且传动轮与第一螺旋叶片传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转管的形状为圆台形,且转管内壁上侧的直径是其内壁下侧直径的两倍。
9.优选的,所述破碎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侧通过连接杆与进料管的内壁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倾斜30
°
固定在焚烧罐的侧面上。
11.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的形状为圆台形,且传动轮在圆筒中心轴线的后侧。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侧面与圆筒的内壁搭接,且第二螺旋叶片内侧的转杆由两个圆柱组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进而通过转杆带动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同时转动,然后通过第一螺旋叶片带动传动轮转动,促使传动轮上侧的破碎杆转动对危险废物进行破碎,然后通过倾斜的圆筒对危险废物进行导流,然后通过第二螺旋叶片转动与圆筒配合稳定的对破碎后的危险废物输送到焚烧罐内,装置整体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维修起来简单方便。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的同时促使其右端的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管转动,通过转管转动将破碎后输送到焚烧罐内壁的危险废物较为均匀的铺设在滤网上,减少危险废物的堆积在焚烧罐内壁一侧的可能,增加装置对危险废物燃烧的效果和效率,且通过盖板便于对滤网上的危险废物进行拨动,增加燃烧灰烬下落的塑料,且保证装置对危险废物燃烧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19.图中:1、焚烧罐;2、滤网;3、转管;4、连接杆;5、第一锥齿轮;6、圆筒;7、电机;8、转杆;9、第一螺旋叶片;10、第二螺旋叶片;11、进料管;12、传动轮;13、破碎杆;14、刮板;15、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包括焚烧罐1,焚烧罐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2,焚烧罐1内壁中部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管3,转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4,且刮板14的底面与滤网2的顶面搭接,转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远离转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
22.焚烧罐1的侧面固定插接有圆筒6,圆筒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圆筒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转杆8,转杆8侧面的中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螺旋叶片9和第二螺旋叶片10,转杆8侧面的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5,且第二锥齿轮15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
23.圆筒6的侧面固定插接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破碎杆13,破碎杆13侧面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传动轮12,且传动轮12与第一螺旋叶片9传动连接。
24.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管3的形状为圆台形,且转管3内壁上侧的直径是其内壁下侧直径的两倍,通过转管3便于将破碎后输送到焚烧罐1内壁的危险废物较为均匀的铺设在滤网2上,减少危险废物的堆积,增加装置对危险废物燃烧的效果和效率。
25.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破碎杆13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侧通过连接杆与进料管11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轴承保证破碎杆13转动时的稳定性。
26.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料管11倾斜30
°
固定在焚烧罐1的侧面上,通过倾斜的进料管11,便于保证破碎后的危险废物具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便于通过第二螺旋叶片10与圆筒6配合,将危险废物稳定的输送到焚烧罐1内。
27.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传动轮12的形状为圆台形,且传动轮12在圆筒6中心轴线的后侧,保证电机7转动带动转杆8侧面的第一螺旋叶片9转动,带动传动轮12上侧的破碎杆13转动,且通过圆台形的传动轮12,减少破碎后的危险废物掉落到传动轮12上的可能。
28.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二螺旋叶片10的侧面与圆筒6的内壁搭接,且第二螺旋叶片10内侧的转杆8由两个圆柱组成,保证第二螺旋叶片10转动与圆筒6配合稳定的对危险废物进行输送。
2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电机7带动转杆8转动,进而通过转杆8带动第一螺旋叶片9和第二螺旋叶片10同时转动,然后通过第一螺旋叶片9带动传动轮12转动,促使传动轮12上侧的破碎杆13转动对危险废物进行破碎,然后通过倾斜的圆筒6对危险废物进行导流,然后通过第二螺旋叶片10转动与圆筒6配合稳定的对破碎后的危险废物输送到焚烧罐1内;
31.然后通过电机7带动转杆8转动的同时促使其右端的第一锥齿轮5带动第二锥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转管3转动,通过转管3转动将破碎后输送到焚烧罐1内壁的危险废物较为均匀的铺设在滤网2上,减少危险废物的堆积在焚烧罐1内壁一侧的可能,增加装置对危险废物燃烧的效果和效率,且通过盖板便于对滤网2上的危险废物进行拨动,增加燃烧灰烬下落的塑料,且保证装置对危险废物燃烧的效果。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包括焚烧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罐(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2),所述焚烧罐(1)内壁中部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管(3),所述转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4),且刮板(14)的底面与滤网(2)的顶面搭接,所述转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远离转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焚烧罐(1)的侧面固定插接有圆筒(6),所述圆筒(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圆筒(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侧面的中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螺旋叶片(9)和第二螺旋叶片(10),所述转杆(8)侧面的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5),且第二锥齿轮(15)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所述圆筒(6)的侧面固定插接有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破碎杆(13),所述破碎杆(13)侧面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传动轮(12),且传动轮(12)与第一螺旋叶片(9)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3)的形状为圆台形,且转管(3)内壁上侧的直径是其内壁下侧直径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杆(13)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侧通过连接杆与进料管(11)的内壁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1)倾斜30
°
固定在焚烧罐(1)的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12)的形状为圆台形,且传动轮(12)在圆筒(6)中心轴线的后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10)的侧面与圆筒(6)的内壁搭接,且第二螺旋叶片(10)内侧的转杆(8)由两个圆柱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破碎装置,包括焚烧罐,所述焚烧罐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焚烧罐内壁中部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且刮板的底面与滤网的顶面搭接,所述转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装置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进而通过转杆带动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同时转动,然后通过第一螺旋叶片带动传动轮转动,促使传动轮上侧的破碎杆转动对危险废物进行破碎,然后通过倾斜的圆筒对危险废物进行导流,然后通过第二螺旋叶片转动与圆筒配合稳定的对破碎后的危险废物输送到焚烧罐内,装置整体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维修起来简单方便。且维修起来简单方便。且维修起来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石磊 唐文华 李东晓 彭伟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富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1.16
技术公布日:
20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