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细化工中实验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实验
夹子。
背景技术:
2.实验夹子是指应用于学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实验检测时,实验台上对于实验反应瓶及实验器具夹持的一种工具。
3.现有实验室所用的夹子大多为一个夹子夹持一个反应瓶,然后将夹子上的固定长杆进行固定,这就使得一个反应瓶进行固定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占用一个固定长杆,如果实验操作人员需同时做几个实验反应时,则也需要相应个数的固定长杆,这样不仅需要较多的实验夹子进行夹持,而且需要占用较多的实验台实验空间,给实验操作人员的实验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实验室所用的夹子大多为一个夹子夹持一个反应瓶,然后将夹子上的固定长杆进行固定,这就使得一个反应瓶进行固定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占用一个固定长杆,如果实验操作人员需同时做几个实验反应时,则也需要相应个数的固定长杆,这样不仅需要较多的实验夹子进行夹持,而且需要占用较多的实验台实验空间,给实验操作人员的实验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包括:长杆,
所述长杆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长杆上设置有夹持
组件一和夹持组件二,所述夹持组件一与夹持组件二对称设置有两组;设置在所述长杆上的固定
夹板,所述固定夹板对称设置有两组,拆卸连接在所述长杆上的丝杆,所述丝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动件上通过转动杆与长杆进行连接,所述滑动件远离转动杆方向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夹板,所述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呈对称设置;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上的蝶栓,所述蝶栓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蝶栓位于滑动件外侧。
7.为了便于对长杆进行夹持固定,优选地,所述长杆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外侧螺纹连接有卡紧栓。
8.为了防止长杆在凹槽内滑动,优选地,所述凹槽内侧设置有弹性件。
9.为了便于对长杆进行高度的上下调节,优选地,所述凹槽侧边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侧滑动连接有立柱,所述滑套外侧设置有高度限位栓。
10.为了便于对立柱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优选地,所述立柱底部通过连接帽连接有底座。
11.为了增大夹持组件一、夹持组件二与实验反应瓶间夹持的摩擦阻力,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二内侧设置有防滑垫。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长杆上对称设置夹持组件一和夹持组件二解决了实验室操作人员需要同时对多个反应瓶夹持时,实验夹子不足、占用实验空间多的问题,设置固定夹板、移动夹板配合丝杆、滑动件、转动杆、蝶栓使得实验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验反应瓶及其他器具夹持的需要,对其进行单个夹持与多组夹持,增加实验操作人员操作上的便捷性,具有实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的俯视构示意图。
16.图中:1、长杆;2、夹持组件一;3、夹持组件二;31、固定夹板;32、丝杆;33、滑动件;34、转动杆;35、移动夹板;36、蝶栓;361、防滑垫;4、底座;5、连接帽;6、立柱;7、滑套;8、高度限位栓;9、凹槽;901、弹性件;10、卡紧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实施例:
20.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包括:长杆1,长杆1对称设置有两组;长杆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一2和夹持组件二3,夹持组件一2与夹持组件二3对称设置有两组;设置在长杆1上的固定夹板31,固定夹板31对称设置有两组,拆卸连接在长杆1上的丝杆32,丝杆3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件33,滑动件33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动件33上通过转动杆34与长杆1进行连接,滑动件33远离转动杆34方向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夹板35,移动夹板35与固定夹板31呈对称设置;螺纹连接在丝杆32上的蝶栓36,蝶栓36对称设置有两组,蝶栓36位于滑动件33外侧。
21.工作原理:在实验室当中,当实验操作人员需要同时对多个实验反应瓶进行夹持固定,但又不能占用较多实验空间、无法使用较多反应瓶夹具时,那么使用该多功能实验夹子便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使用该多功能实验夹子时,实验操作人员,通过将底座4置于实验操作台上,滑动滑套7通过转动高度限位栓8将长杆1调节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实验反应瓶依次逐个夹持固定在夹持组件一2和夹持组件二3上,具体步骤为:将丝杆32上的蝶栓36向丝杆32的两端进行转动,滑动丝杆32上的滑动件33,使得移动夹板35与长杆1两侧的固定夹板31进行远离,然后将实验瓶上口的下端对准固定夹板31,转动蝶栓36推动滑动件33向靠近长杆1的方向移动,从而移动夹板35不断靠近固定夹板31对反应瓶的外壁进行夹持固定,重复上述步骤,根据实验夹持的需要,在其他空余的位置依次完成其他反应瓶的夹
持。
22.长杆1外侧设置有凹槽9,凹槽9外侧螺纹连接有卡紧栓10;通过将长杆1置于凹槽9内,转动凹槽9外部的卡紧栓10可以对长杆1进行夹紧固定。
23.凹槽9内侧设置有弹性件901;通过在凹槽9内设置弹性件901可以防止长杆1在凹槽9内进行滑移。
24.凹槽9侧边固定连接有滑套7,滑套7内侧滑动连接有立柱6,滑套7外侧设置有高度限位栓8;通过在凹槽9侧边固定连接滑套7与立柱6滑动连接,可以便于长杆1更加实验反应瓶高度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固定。
25.立柱6底部通过连接帽5连接有底座4;通过将立柱6螺纹连接在底座4上的连接帽5上,可以对立柱6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
26.夹持组件二3内侧设置有防滑垫361;通过在夹持组件二3内设置防滑垫361,可以增大夹持组件一2、夹持组件二3与实验反应瓶间夹持的摩擦阻力,防止反应瓶滑落。
2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长杆1上对称设置夹持组件一2和夹持组件二3解决了实验室操作人员需要同时对多个反应瓶夹持时,实验夹子不足、占用实验空间多的问题,设置固定夹板31、移动夹板35配合丝杆32、滑动件33、转动杆34、蝶栓36使得实验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验反应瓶及其他器具夹持的需要,对其进行单个夹持与多组夹持,增加实验操作人员操作上的便捷性,具有实用性高的特点。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杆(1),所述长杆(1)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长杆(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一(2)和夹持组件二(3),所述夹持组件一(2)与夹持组件二(3)对称设置有两组;设置在所述长杆(1)上的固定夹板(31),所述固定夹板(31)对称设置有两组,拆卸连接在所述长杆(1)上的丝杆(32),所述丝杆(3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件(33),所述滑动件(33)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动件(33)上通过转动杆(34)与长杆(1)进行连接,所述滑动件(33)远离转动杆(34)方向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夹板(35),所述移动夹板(35)与固定夹板(31)呈对称设置;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32)上的蝶栓(36),所述蝶栓(36)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蝶栓(36)位于滑动件(33)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实验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1)外侧设置有凹槽(9),所述凹槽(9)外侧螺纹连接有卡紧栓(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实验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内侧设置有弹性件(9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实验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侧边固定连接有滑套(7),所述滑套(7)内侧滑动连接有立柱(6),所述滑套(7)外侧设置有高度限位栓(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实验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底部通过连接帽(5)连接有底座(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实验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二(3)内侧设置有防滑垫(3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实验夹子,包括:长杆,所述长杆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长杆上设置有夹持组件一和夹持组件二,所述夹持组件一与夹持组件二对称设置有两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长杆上对称设置夹持组件一和夹持组件二解决了实验室操作人员需要同时对多个反应瓶夹持时,实验夹子不足、占用实验空间多的问题,设置固定夹板、移动夹板配合丝杆、滑动件、转动杆、蝶栓使得实验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验反应瓶及其他器具夹持的需要,对其进行单个夹持与多组夹持,增加实验操作人员操作上的便捷性,具有实用性高的特点。具有实用性高的特点。具有实用性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
王立志 王猛 王方道 王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彩迩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