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发酵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好氧发酵的自吸式发酵罐。
背景技术:
2.随着发酵工业的领域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酵工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新型式的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不用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依靠
罐体内的充气搅拌叶轮或循环泵运转时自行吸进外界的空气向发酵液中进行充气。
3.自吸式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其转子由从罐底向上升入的主轴带动,当转子转动时空气则由导气管吸入。在转子启动前,先用液体将转子浸没,然后启动马达使转子转动,由于转子高速旋转,液体或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在这个过程中,流体便获得能量。转子的转速愈快,旋转的线速度愈大,则流体的动能也愈大,流体离开转子时,由动能转变为压力能愈大,排出的风量也愈大。当转子空檬内的流体从中心被甩向外缘时,在转子中心处形成负压,转子转速愈大,所造成的负压也愈大,由于转子的空膛用管子与大气相通,因此空气不断地被吸入,甩向叶轮的外缘,通过导向叶轮而使气液均匀分布甩出。由于转子的搅拌作用,气液在叶轮周围形成强烈的混合流(湍流),使刚离开叶轮的空气立即在循环的发酵液中分裂成细微的气泡,并在湍流状态下混合、翻腾,扩散到整个罐中,因此自吸式充气装置在搅拌的同时完成了充气作用。
4.现有技术的自吸式发酵罐结构复杂,且耗电量大,不利于使用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环保的自吸式发酵罐
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消泡器和控制器,搅拌装置位于罐体的底部,具有搅拌桨,与电机相连的第一转轴的固定;
7.消泡器位于罐体的上部,与管道固定,且其与液面接触;
8.管道与罐体固定并向罐体上部外延伸;管道位于罐体内部分开设有循环孔,循环孔位于消泡器上部;管道下部固定连接有
罩壳;罩壳具有若干贯穿的排
气孔;
9.搅拌桨位于罩壳内部,控制器控制搅拌桨转动,罐体内的空气形成由循环孔进入管道,再进入罩壳,再由排气孔进入罐体的循环。
10.在可实施的方式中,还具有补气装置,补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管道延伸端的电磁阀,设置在罐体的气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调节电磁阀实现罐体内的空气循环顺畅。
11.在可实施的方式中,消泡器与管道连接处具有液位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管道上的限位轨道,限位轨道的上侧边具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接触传感器;液体由注入口注入罐体内与消泡器接触,继续注入通过浮力将消泡器浮起;当接触传感器产生信号后,控制器关闭注入口进液。
12.在可实施的方式中,罩壳具有平面和设置在平面四周的外沿;排气孔包括贯穿平面的小排气孔,贯穿外沿的大排气孔。
13.在可实施的方式中,大排气孔的横截面积是小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的两倍。
14.在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一转轴与罐体之间用轴封进行密封,管道与罐体之间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15.在可实施的方式中,搅拌桨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节省了管道的转动装置,使得整个装置操作简单,而且更加环保;设置补气装置能保证罐体内的自吸循环能顺畅。而且消泡器为浮力器,上升的气泡对浮力器具有冲击作用,消泡器本身的重量能将气泡产生的浮沫直接压回液体中。
附图说明
18.1罐体,2搅拌装置,3消泡器,4控制器,5电机,6第一转轴,7管道,8罩壳,9电磁阀,10液位控制机构,11注入口,21搅拌桨,71循环孔,81排气孔,82平面,83外沿,101限位轨道,102接触传感器,
19.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2、消泡器3和控制器4,搅拌装置2位于罐体1的底部,具有搅拌桨21,与电机5相连的第一转轴6的固定,搅拌桨21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第一转轴6与罐体1之间用轴封进行密封。
23.消泡器3位于罐体1的上部,与管道7固定,且其与液面接触。
24.管道7与罐体1固定并向罐体1上部外延伸,管道7与罐体1之间用密封圈进行密封。管道7位于罐体1内部分开设有循环孔71,循环孔71位于消泡器3上部;管道7下部固定连接有罩壳8;罩壳8具有若干贯穿的排气孔81。循环孔71内具有单向阻挡页,当补气装置开始工作,空气由电磁阀9补入,位于管道7上端的循环孔71被阻挡页关闭,管道7内的气压较大,液位靠近罩壳8处。补气装置停止工作,位于罐体1内的空气通过循环孔71进入管道。
25.消泡器3与管道7连接处具有液位控制机构10,包括固定在管道7上的限位轨道101,限位轨道101的上侧边具有与控制器4连接的接触传感器102;液体由注入口11注入罐体1内与消泡器3接触,继续注入通过浮力将消泡器3浮起;当接触传感器102产生信号后,控制器4关闭注入口11进液。
26.在本技术中,消泡器3为一个卡设在纤维轨道101内的气垫层,该气垫层铺设在液面上阻止浮沫产生。
27.搅拌桨21位于罩壳8内部,控制器4控制搅拌桨21转动,罐体1内的空气形成由循环孔71进入管道7,再进入罩壳8,再由排气孔81进入罐体1的循环。
28.本实施例中,罩壳8靠近罐体1底部,在罐体1底部形成一个近似的独立空间,当搅拌桨21开始工作,该空间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两侧挤压,所以外沿83处开设大排气孔,方便液体快速流出;同时平面82处处于回流状态,开设小排气孔阻止液体回流,帮助空气从管道7进入罩壳8。然后搅拌桨21具有凸起部,可以黏附空气使其进入液体内通过大排气孔进入罐体1内的循环。
29.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还具有补气装置,补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管道7延伸端的电磁阀9,设置在罐体1的气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4调节电磁阀9实现罐体1内的空气循环顺畅。
30.在本实施例汇总,罩壳8具有平面82和设置在平面82四周的外沿83;排气孔81包括贯穿平面82的小排气孔,贯穿外沿83的大排气孔;大排气孔的横截面积是小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的两倍。
31.以上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32.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2)、消泡器(3)和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装置(2)位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具有搅拌桨(21),与电机(5)相连的第一转轴(6)的固定;所述消泡器(3)位于所述罐体(1)的上部,与管道(7)固定,且其与液面接触;所述管道(7)与所述罐体(1)固定并向所述罐体(1)上部外延伸;所述管道(7)位于所述罐体(1)内部分开设有循环孔(71),所述循环孔(71)位于所述消泡器(3)上部;所述管道(7)下部固定连接有罩壳(8);所述罩壳(8)具有若干贯穿的排气孔(81);所述搅拌桨(21)位于所述罩壳(8)内部,所述控制器(4)控制所述搅拌桨(21)转动,所述罐体(1)内的空气形成由所述循环孔(71)进入所述管道(7),再进入所述罩壳(8),再由所述排气孔(81)进入所述罐体(1)的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补气装置,所述补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道(7)延伸端的电磁阀(9),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气压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器(4)调节所述电磁阀(9)实现所述罐体(1)内的空气循环顺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器(3)与所述管道(7)连接处具有液位控制机构(10),包括固定在所述管道(7)上的限位轨道(101),所述限位轨道(101)的上侧边具有与所述控制器(4)连接的接触传感器(102);液体由注入口(11)注入所述罐体(1)内与所述消泡器(3)接触,继续注入通过浮力将所述消泡器(3)浮起;当接触传感器(102)产生信号后,所述控制器(4)关闭所述注入口(11)进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8)具有平面(82)和设置在所述平面(82)四周的外沿(83);所述排气孔(81)包括贯穿所述平面(82)的小排气孔,贯穿所述外沿(83)的大排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排气孔的横截面积是所述小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的两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6)与所述罐体(1)之间用轴封进行密封,所述管道(7)与所述罐体(1)之间用密封圈进行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21)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
技术总结
一种自吸式发酵罐,属于发酵罐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消泡器和控制器,搅拌装置位于罐体的底部,具有搅拌桨,与电机相连的第一转轴的固定;消泡器位于罐体的上部,与管道固定,且其与液面接触;管道与罐体固定并向罐体上部外延伸;管道位于罐体内部分开设有循环孔,循环孔位于消泡器上部;管道下部固定连接有罩壳;罩壳具有若干贯穿的排气孔;搅拌桨位于罩壳内部,控制器控制搅拌桨转动,罐体内的空气形成由循环孔进入管道,再进入罩壳,再由排气孔进入罐体的循环。整个装置操作简单,而且更加环保。且更加环保。且更加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
章权 邱伟伟 佘爱民 许钟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州硕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