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胶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胶带运用于电子工业领域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但是由于胶带本身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各种胶带不同程度带有一定量的静电,从而使得基材表面吸附有灰尘或其它粒子,进而影响相关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3.汽车上也会用到防静电胶带,但是现在的防静电胶带使用的时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在的防静电胶带使用的时候不便于将其切断,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会不方便进行使用,基于此,现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旨在解决现在的防静电胶带使用的时候不便于将其切断,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会不方便进行使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包括胶带主体,所述胶带主体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连接单元与调节杆件连接,所述调节杆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切断板,所述切断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断齿。
6.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杆,所述第一卡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接板和第一卡接杆配合的第二卡接槽。
7.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件包括调节外杆,所述调节外杆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外杆套设在调节内杆的外侧,所述调节内杆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外杆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内杆内开设有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三卡接槽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接球,两个所述卡接球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调节外杆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卡接球配合的阵列分布的第一卡接孔。
8.优选地,所述调节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杆,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与第二卡接杆配合的第二卡接孔。
9.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切断板上配合设置有防护单元。
10.优选地,所述防护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调节内杆上的防护框体,所述防护框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卡接凸起,所述切断板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卡接凸起配合的第四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磁力条,所述切断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力条
配合的第二磁力条,所述第一磁力条和第二磁力条的磁性相反,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11.优选地,所述胶带主体由依次连接的剥离层、粘连层、防静电层和遮光层构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连接单元和调节杆件的设置,将第二卡接杆脱离第二卡接孔,此时调节外杆、调节内杆和第二连接板能够绕着连接环上设置的第二卡接槽进行转动,方便进行胶带的粘贴,需要切断胶带的时候,将第二卡接杆卡接在第二卡接孔中,便能够轻松的将胶带在切断齿的作用下切断。
14.2、通过防护单元的设置,不用进行胶带的切断的时候,将切断板绕第一转轴转动,使得切断板上设置的第四卡接槽与防护框体上设置的卡接凸起卡接连接,使得切断齿在防护框体上进行保护,避免出现伤害使用者的情况,在第一磁力条和第二磁力条的作用下,保持切断板更稳定的连接。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16.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18.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中连接环上第二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中调节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中胶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注释:1、胶带主体;2、连接环;3、第一连接板;4、切断板;5、切断齿;601、第二连接板;602、第一卡接槽;603、第一卡接板;604、第一卡接杆;605、第二卡接板;606、第二卡接槽;701、调节外杆;702、调节内杆;703、调节把手;704、第三卡接槽;705、卡接球;706、弹簧;707、第一卡接孔;8、第二卡接杆;9、第二卡接孔;101、防护框体;102、卡接凸起;103、第四卡接槽;104、第一磁力条;105、第二磁力条;11、剥离层;12、粘连层;13、防静电层;14、遮光层;15、第一转轴;1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
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5.实施例1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如图1-7所示,包括胶带主体1,胶带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连接环2通过连接单元与调节杆件连接,调节杆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通过第一转轴15转动连接有切断板4,切断板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断齿5。
27.上述装置实际使用的时候,将胶带通过胶带主体1拉出在汽车上使用,然后通过连接单元对调节杆件进行调整,等到使用合适的胶带之后,通过切断板4上设置的切断齿5将胶带切断,以便于进行使用。
28.实施例2
29.结合图5和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连接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板601,第二连接板6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接槽602,第一卡接槽60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接板603,第一卡接板6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杆604,第一卡接杆6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605,连接环2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接板605和第一卡接杆604配合的第二卡接槽606。
30.调节杆件包括调节外杆701,调节外杆701与第二连接板601固定连接,调节外杆701套设在调节内杆702的外侧,调节内杆702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板3固定连接,调节外杆701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703,调节内杆702内开设有第三卡接槽704,第三卡接槽704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接球705,两个卡接球705之间通过弹簧706连接,调节外杆70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卡接球705配合的阵列分布的第一卡接孔707。
31.调节外杆7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杆8,连接环2上开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与第二卡接杆8配合的第二卡接孔9
32.上述连接单元和调节杆件实际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在对胶带进行粘贴的时候,将第二卡接杆8脱离第二卡接孔9,此时调节外杆701、调节内杆702和第二连接板601能够绕着连接环2上设置的第二卡接槽606进行转动,方便进行胶带的粘贴,需要切断胶带的时候,将第二卡接杆8卡接在第二卡接孔9中,便能够轻松的将胶带在切断齿5的作用下切断。
33.实施例3
34.结合图2、3、4和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一连接板3和切断板4上配合设置有防护单元。
35.优选地,防护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调节内杆702上的防护框体101,防护框体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卡接凸起102,切断板4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卡接凸起102配合的第四卡接槽103,第一连接板3上设置有第一磁力条104,切断板4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力条104配合的第二磁力条105,第一磁力条104和第二磁力条105的磁性相反,第一连接板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
36.胶带主体1由依次连接的剥离层11、粘连层12、防静电层13和遮光层14构成。
37.上述防护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不用进行胶带的切断的时候,将切断板4绕第一转轴15转动,使得切断板4上设置的第四卡接槽103与防护框体101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02卡接连接,使得切断齿5在防护框体101上进行保护,避免出现伤害使用者的情况,在第一磁力条104和第二磁力条105的作用下,保持切断板4更稳定的连接。
3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胶带通过胶带主体1拉出在汽车上使用,然后
通过连接单元对调节杆件进行调整,等到使用合适的胶带之后,通过切断板4上设置的切断齿5将胶带切断,以便于进行使用;使用者在对胶带进行粘贴的时候,将第二卡接杆8脱离第二卡接孔9,此时调节外杆701、调节内杆702和第二连接板601能够绕着连接环2上设置的第二卡接槽606进行转动,方便进行胶带的粘贴,需要切断胶带的时候,将第二卡接杆8卡接在第二卡接孔9中,便能够轻松的将胶带在切断齿5的作用下切断;不用进行胶带的切断的时候,将切断板4绕第一转轴15转动,使得切断板4上设置的第四卡接槽103与防护框体101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02卡接连接,使得切断齿5在防护框体101上进行保护,避免出现伤害使用者的情况,在第一磁力条104和第二磁力条105的作用下,保持切断板4更稳定的连接。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包括胶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通过连接单元与调节杆件连接,所述调节杆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3)通过第一转轴(15)转动连接有切断板(4),所述切断板(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断齿(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板(601),所述第二连接板(6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接槽(602),所述第一卡接槽(60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接板(603),所述第一卡接板(6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杆(604),所述第一卡接杆(6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605),所述连接环(2)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接板(605)和第一卡接杆(604)配合的第二卡接槽(60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件包括调节外杆(701),所述调节外杆(701)与第二连接板(60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外杆(701)套设在调节内杆(702)的外侧,所述调节内杆(702)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板(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外杆(701)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703),所述调节内杆(702)内开设有第三卡接槽(704),所述第三卡接槽(704)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接球(705),两个所述卡接球(705)之间通过弹簧(706)连接,所述调节外杆(70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卡接球(705)配合的阵列分布的第一卡接孔(70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外杆(7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杆(8),所述连接环(2)上开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与第二卡接杆(8)配合的第二卡接孔(9)。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切断板(4)上配合设置有防护单元。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调节内杆(702)上的防护框体(101),所述防护框体(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卡接凸起(102),所述切断板(4)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卡接凸起(102)配合的第四卡接槽(103),所述第一连接板(3)上设置有第一磁力条(104),所述切断板(4)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力条(104)配合的第二磁力条(105),所述第一磁力条(104)和第二磁力条(105)的磁性相反,所述第一连接板(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主体(1)由依次连接的剥离层(11)、粘连层(12)、防静电层(13)和遮光层(14)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用胶带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遮光防静电胶带,包括胶带主体,胶带主体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连接单元与调节杆件连接,调节杆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切断板,切断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断齿,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单元和调节杆件的设置,将第二卡接杆脱离第二卡接孔,此时调节外杆、调节内杆和第二连接板能够绕着连接环上设置的第二卡接槽进行转动,方便进行胶带的粘贴,需要切断胶带的时候,将第二卡接杆卡接在第二卡接孔中,便能够轻松的将胶带在切断齿的作用下切断。带在切断齿的作用下切断。带在切断齿的作用下切断。


技术研发人员:

朴贤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市三贤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05

技术公布日:

2022/9/19

本文发布于:2022-11-29 11:4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9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胶带   所述   防静电   磁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