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检查 | 危险源(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 | 控制措施 | L | S | R | 评价级 | 管控级polar code | 备注 | |
号 | 项目 | 及后果 | 别 | 别 | |||||||
管理部分 |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司机: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建立电梯安全 | |||||||||
人员持证 | 1.未持证人员持证; | 管理人员与作 | |||||||||
1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4 | 3 | 12 | 3 级 | 黄 | |||||
情况 | 2.作业证不在有效期内; | 业人员管理制 | |||||||||
或故障 | |||||||||||
3.作业内容与证书项目不相符 | 度 |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建立电梯安全 | ||||||||||
人员安全 | 管理人员与作 | ||||||||||
2 | 未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培训未覆盖相关人员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4 | 3 | 12 | 3 级 | 黄 | ||||
培训情况 | 业人员培训制 | ||||||||||
或故障 | 汽车阻尼板 | ||||||||||
度 | |||||||||||
未应按规定配备相关人员: | |||||||||||
1.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游客观光的速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建立岗位责任 | |||||||||
3 | 度大于 2.5 米/秒的乘客电梯,以及需要人工操作的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3 | 2 | 6 | 4 级 | 蓝 | ||||
制 | |||||||||||
电梯,未按规定配备电梯司机; | 或故障 | ||||||||||
人员配置 | |||||||||||
2.公众聚集场所未设立专人进行现场疏导 | |||||||||||
情况 | |||||||||||
未应按规定配置安全责任人: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
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 | 建立岗位责任 | ||||||||||
4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3 | 3 | 9 | 3 级 | 黄 | |||||
所使用 30 台 以上(含 30 台)电梯的,逐台落实安 | 制 | ||||||||||
或故障 | |||||||||||
全责任人 | |||||||||||
序 | 检查 | 危险源(危害因素) | 全指向性麦克风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 | 控制措施 | L | S | R | 评价级 | 管控级 | 备注 | |
号 | 项目 | 及后果 | 别 | 别 | |||||||
未按规定配置安全管理人员: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建立岗位责任 | |||||||||
5 | 使用电梯总量 20 台以上(含 20 台)的,未配备专职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2 | 2 | 4 | 4 级 | 蓝 | ||||
制 | |||||||||||
安全管理员 | 或故障 | ||||||||||
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
安全管理 | 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 | 建立安全管理 | |||||||||
6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2 | 2 | 4 | 4 级 | 蓝 | |||||
机构 | 所使用 30 台以上(含 30 台)电梯的;使用电梯总量 | 制度 | |||||||||
或故障 | |||||||||||
大于 50 台(含 50 台)的,未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 |||||||||||
未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 | |||||||||||
度或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不全,应当建立的规章制 | |||||||||||
度有(1)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 | |||||||||||
员岗位职责;(2)电梯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
安全管理 | 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3)电梯使用登记、定期检 | 建立安全管理 | |||||||||
7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2 | 2 | 4 | 4 级 | 蓝 | 寻星计算程序 | ||||
制度 | 验管理制度;(4)电梯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电 | 制度 | |||||||||
或故障 | |||||||||||
梯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6) | |||||||||||
电梯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7) | |||||||||||
电梯应急救援管理制度;(8)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 | |||||||||||
度;(9)电梯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 |||||||||||
在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未向电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建立使用登 | |||||||||
8 | 梯所在 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记、定期检验 | 4 | 4 | 16 | 2 级 | 橙 | |||
设备使用 | 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 或故障 | 二维码支付管理制度 | ||||||||
登记 | |||||||||||
《特种设备使用标志》未按规定固定在电梯轿厢(或 | 坠落、剪切、打击、触 | 建立安全管理 | |||||||||
9 | 电、碰撞、挤压、受困 | 3 | 3 | 9 | 3 级 | 黄 | |||||
者扶梯、人行道出入口)易于乘客看见的部位 | 制度 | ||||||||||
或故障 | |||||||||||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2:4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9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