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冷补
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为
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以及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冷补沥青混合料是指没有加热的矿料(骨料)与稀释的沥青经过拌和而形成的一种混合料,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机理、沥青冷补材料的强度形成过程和热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过程有所不同,冷补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摊铺,碾压时具可塑性、流动性,能被挤压至坑槽中不规则的地方,在行车和空气的作用下使一部分溶剂挥发,沥青逐步变稠,冷补混合料颗粒之间的分布更加紧密,空隙率减少,矿料相互的黏结更牢固,混合料的密度增大,对路面软的感觉会逐渐消失,这一过程需要7—10天时间,此后强度还会逐步增加,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变形和强度会逐步稳定,达到或超过热沥青混合料冷却后的性能,冷补混合料的强度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于改性沥青自身的黏结性和黏附性及与矿料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料的内聚力和黏附力所构成的,它们使得矿料颗粒料间不易分离,形成整体,也使混合料与原表面要有较高的粘着力而不易剥离、推移,二是混合料经碾压后由于矿料颗粒间的嵌挤锁结作用而形成的混合料的内摩擦阻力,冷补料这两部分力就构成其初期强度,并足以抵抗车辆荷载的作用,因此,对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以及生产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都不是现场进行制备,这样就容易造成生产过剩和不足的问题出现,需要进行后期进行储存和再生产,这样就会造成经济成本的提高,而且在现场对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过程中不便于对原料进行配比,需要在现场进行称重,十分的麻烦,而且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原料保存方式存在差异,不便于放置在一起进行保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以及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以及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以及生产装置,包括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
所述纤维为玄武岩纤维,所述骨料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混合物,所述填充料为石灰岩或者岩浆岩,所述冷补沥青的主要原料为a级沥青和稀释剂。
5.步骤一:对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进行分类储存,分类保存的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的包装袋的容积比例为1:30:10:80,并且包装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步骤二:将分类储存的原料: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按照1:30:10:80的比例为混合倒入到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至少要持续15分钟,搅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内部的温度在75℃—85℃;
步骤三:搅拌完成后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及时的从搅拌机构中倒出到纤维冷补沥青混合物料储存装置内部进行储存和使用,当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倒出后,工作人员可以继续向搅拌设备内部投入原料进行搅拌,可以在初次原料搅拌完成后,不间断的对搅拌完成后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使用;步骤四:在对公路修补完成后停止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同时及时的对装置内部没有用完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排空,防止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依附在装置内部后期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出现。
6.优选的,所述搅拌设备包括进料
外壳、储料外壳、侧档板和搅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外壳下端面通过侧档板固定连接有储料外壳,所述侧档板内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外壳,所述搅拌外壳内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叶轮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所述固定圆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搅拌叶轮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端通过电机支架和搅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外壳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外侧和齿板啮合,所述齿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和储料外壳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齿板上端内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齿板通过限位孔和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进料外壳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储料外壳底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排放阀门,所述储料外壳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个数共有四个。
9.优选的,所述储料外壳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板,所述环形限位板底端和搅拌外壳上端紧贴。
10.优选的,所述搅拌外壳呈柱形的设置,所述搅拌外壳上端位置开设有豁口,所述侧档板靠近搅拌外壳的一端呈弧形的设置。
11.优选的,所述进料外壳、储料外壳和搅拌外壳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对生产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原料进行分类储存,同时按照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比使用不同规格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在现场进行作业,这样可以提高原料储存和配比的便捷性,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同时在现场进行生产可以有效地防止生产过剩和不足的问题出现;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储料外壳、搅拌外壳、固定支架和滚轮,使得装置可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便于进行移动,同时通过设置的储料外壳便于对生产完成的物料进行暂时的储存,以解决原有装置不便于在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移动和对生产完成的物料进行临时储存的问题;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搅拌叶轮、刮板、弹性伸缩杆和驱动电机,使得装置可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程度,同时便于后期将混合完成的物料从搅拌外壳中倒出,以解决原有装置对原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不具有使依附在搅拌外壳内壁上的物料参与混合的问题和不便于将混合完成的物料从搅拌外壳中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搅拌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齿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驱动电机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环形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进料外壳、2-储料外壳、3-侧档板、4-齿轮、5-固定支架、6-排放阀门、7-滚轮、8-电动伸缩杆、9-齿板、10-导向杆、11-固定板、12-限位孔、13-定位块、14-环形限位板、15-搅拌外壳、16-搅拌叶轮、17-刮板、18-固定圆板、19-弹性伸缩杆、20-驱动电机、21-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以及生产装置,包括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纤维为玄武岩纤维,骨料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混合物,填充料为石灰岩或者岩浆岩,冷补沥青的主要原料为a级沥青和稀释剂。
16.步骤一:对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进行分类储存,分类保存的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的包装袋的容积比例为1:30:10:80,并且包装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步骤二:将分类储存的原料: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按照1:30:10:80的比例为混合倒入到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至少要持续15分钟,搅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内部的温度在75℃—85℃;步骤三:搅拌完成后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及时的从搅拌机构中倒出到纤维冷补沥青混合物料储存装置内部进行储存和使用,当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倒出后,工作人员可以继续向搅拌设备内部投入原料进行搅拌,可以在初次原料搅拌完成后,不间断的对搅拌完成后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使用;步骤四:在对公路修补完成后停止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同时及时的对装置内部没有用完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排空,防止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依附在装置内部后期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出现。
17.搅拌设备包括进料外壳1、储料外壳2、侧档板3和搅拌外壳15,其特征在于:进料外壳1下端面通过侧档板3固定连接有储料外壳2,侧档板3内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外壳15,搅拌外壳15内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叶轮16,搅拌叶轮16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18,固定圆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板17,搅拌叶轮16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底端通过电机支架21和搅拌外壳15固定连接,搅拌外壳15远离驱动电机20的一端固定有齿轮4,齿轮4外侧和齿板9啮合,齿板9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底端和储料外壳2固定连接,这样的设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便于对纤维冷补沥青进行混合;齿板9上端内侧开设有限位孔12,齿板9通过限位孔12和导向杆10滑动连接,导向杆10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和进料外壳1固定连接,可以在对搅拌外壳15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对齿板9进
行稳定的限位;储料外壳2底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排放阀门6,储料外壳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7,滚轮7的个数共有四个,可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装置整体进行稳定的限位,而且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储料外壳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3,定位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9,弹性伸缩杆19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板14,环形限位板14底端和搅拌外壳15上端紧贴,可以在物料倒入到搅拌外壳15内部的过程中有效地防止物料进入到搅拌外壳15和侧档板3之间的位置;搅拌外壳15呈柱形的设置,搅拌外壳15上端位置开设有豁口,侧档板3靠近搅拌外壳15的一端呈弧形的设置,通过设置的侧档板3可以在搅拌外壳15转动的过程中对搅拌外壳15进行稳定的限位;进料外壳1、储料外壳2和搅拌外壳15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8.工作流程:在较为偏僻的环山路面进行修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搅拌设备和纤维、骨料、填充料、冷补沥青原料一同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的过程中将原料放入到搅拌设备中对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现场生产,生产完成后直接进行使用,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规格包装的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便于进行配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给工作人员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原料进行称重,具有良好的便捷性,同时生产完成后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物可以及时的进行使用,可以防止纤维冷补沥青混合物生产过剩造成浪费的问题和后期放置时间较长不便于进行储存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而且在对装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8可以带动齿板9进行上下移动,在齿板9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齿轮4进行转动,这样的设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便于通过齿轮4带动搅拌外壳15进行转动,便于将搅拌外壳15内部搅拌完成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倒入到储料外壳2内部进行暂时的储存,同时通过设置的排放阀门6便于将储料外壳2中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取出进行使用,而且在通过搅拌外壳15内部设置的搅拌叶轮16对物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圆板18可以带动刮板17进行转动,这样在刮板17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搅拌外壳15内壁进行不间断的清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对物料搅拌混合的过程中物料依附在搅拌外壳15内部不能参与混合造成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和后期不便于将搅拌外壳15内部混合完成的物料倒出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而且在搅拌外壳15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环形限位板14向上移动,这样的设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环形限位板14可以防止在物料进入到搅拌外壳15内部时防止物料进入到搅拌外壳15和侧档板3之间的位置,同时可以防止搅拌外壳15转动的过程中环形限位板14影响搅拌外壳15转动的问题。
19.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所述纤维为玄武岩纤维,所述骨料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混合物,所述填充料为石灰岩或者岩浆岩,所述冷补沥青的主要原料为a级沥青和稀释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对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进行分类储存,分类保存的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的包装袋的容积比例为1:30:10:80,并且包装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步骤二:将分类储存的原料: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按照1:30:10:80的比例为混合倒入到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至少要持续15分钟,搅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内部的温度在75℃—85℃;步骤三:搅拌完成后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及时的从搅拌机构中倒出到纤维冷补沥青混合物料储存装置内部进行储存和使用,当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倒出后,工作人员可以继续向搅拌设备内部投入原料进行搅拌,可以在初次原料搅拌完成后,不间断的对搅拌完成后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使用;步骤四:在对公路修补完成后停止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同时及时的对装置内部没有用完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排空,防止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依附在装置内部后期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出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设备包括进料外壳(1)、储料外壳(2)、侧档板(3)和搅拌外壳(1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外壳(1)下端面通过侧档板(3)固定连接有储料外壳(2),所述侧档板(3)内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外壳(15),所述搅拌外壳(15)内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叶轮(16),所述搅拌叶轮(16)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18),所述固定圆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板(17),所述搅拌叶轮(16)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所述驱动电机(20)底端通过电机支架(21)和搅拌外壳(15)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外壳(15)远离驱动电机(20)的一端固定有齿轮(4),所述齿轮(4)外侧和齿板(9)啮合,所述齿板(9)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底端和储料外壳(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9)上端内侧开设有限位孔(12),所述齿板(9)通过限位孔(12)和导向杆(10)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10)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和进料外壳(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外壳(2)底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排放阀门(6),所述储料外壳(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所述固定支架(5)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7),所述滚轮(7)的个数共有四个。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外壳(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9),所述弹性伸缩杆(19)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板(14),所述环形限位板(14)底端和搅拌外壳(15)上端紧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外壳(15)呈柱形的设置,所述搅拌外壳(15)上端位置开设有豁口,所述侧档板(3)靠近搅拌外壳(15)的一端呈弧形的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外壳
(1)、储料外壳(2)和搅拌外壳(15)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冷补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尤其为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以及生产装置,包括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所述纤维为玄武岩纤维,所述骨料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混合物,所述填充料为石灰岩或者岩浆岩,所述冷补沥青的主要原料为A级沥青和稀释剂,步骤一:对纤维、骨料、填充料和冷补沥青进行分类储存,本发明中,对生产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原料进行分类储存,同时按照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比使用不同规格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在现场进行作业,这样可以提高原料储存和配比的便捷性,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同时在现场进行生产可以有效地防止生产过剩和不足的问题出现。的问题出现。的问题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
张业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博程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