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模板墩台施工工艺

阅读: 评论:0

几种类型模板的墩台施工工艺
提  要  桥梁墩台模板类型的选择是混凝土内实外美的关键,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木模内贴宝丽板、木模内贴PVC板、大块钢模、小钢模等类型模板在内昆铁路的应用情况。
主题词  模板  墩台  施工  工艺
1 概述
    新建内昆铁路水富至盐津段全长83.10Km,线路三跨横江,共有桥梁65座,计12865.99米(建筑长)。该段内桥墩大多较矮,截面有方形、圆形、圆端形三种,方形截面的占多数,但墩身收坡坡率变化较大,同一座桥的不同墩的收坡坡率不同,有的甚至是同一座桥的各墩的截面形式也不同,这就给墩身模板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统计,该段内桥梁墩台采用的模板有:木模内贴宝丽板、木模内贴PVC板、大块钢模、小钢模等四种,下面就内昆线的施工情况进行介绍。
2   模板设计原则
2.1  支拆简便快捷,并且成本经济;
2.2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2.3  综合考虑不同的收坡坡率设计标准单元块和非标准单元块,尽量使其通用。
3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3.1  木模内贴宝丽板
    普洱渡2#、3#三线大桥的方形墩采用此类型模板施工,砼外观质量较好,两桥均被评为铁道部内昆铁路建设指挥部样板工程。
3.1.1  模板制作
  (1)贴宝丽板的木板面需刨平,使宝丽板与木板密贴。宝丽板贴好后,大板周边需用手工刨刨光且平直,以确保单元块模板(如图一所示)的几何尺寸的准确和统一。
  (2)为使模板拼缝不漏浆,上节单元块模板下口宝丽板插入下节单元块模板上口3cm,
角(L形)拼缝处模板裁口15mm并垫薄塑料泡膜(如图二所示);另外,再在模板的竖向及水平拼缝处刮涂膏灰,并用砂布砂光。
玻璃压延机
3.1.2  模板安装
  (1)墩台身底节模板拼装前应在基顶放出纵横中线和墩台身底部尺寸线,并抄平复核基顶标高;拼装底节模板时对模板上口也应进行抄平,并严格控制底节模板上口与计算标高相符(可采取修凿基顶或垫木楔辅以砂浆堵塞的方法来调整底节模板上口的标高),不能将误差遗留到顶节模板,顶节砼高度必须是标准单元块的高度。
  (2)宝丽板表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新机油作为脱模剂,对于重复倒用的模板,使用前用棉纱蘸水清洗干净,同时检查铁钉松动和宝丽板起拱变形情况,并进行修整。轻微的损伤可用膏灰修补,严重损伤的要更换新板。
  (3)模板采用“外拉内撑”的方式控制其几何尺寸及形状,其中:拉杆采用φ12三节鞭钢筋螺栓,撑杆采用10×10cm方木或φ10杉木。拉撑体系双向设置,间距1~1.2m,距上下节模板接头处0.2m及转角处0.4m的位置应加密设置。为避免转角处跑模漏浆,还在转角处模板外增设了钢筋拉杆。
3.2  木模内贴PVC
    铜鼓溪3#大桥、滴水岩大桥的圆形墩采用此类型模板施工,两桥均被评为铁道部内昆铁路建设指挥部样板工程。
3.2.1 模板制作
  (1)木板贴PVC板一面用压刨机按4.7cm厚刨平,各木板间镶缝必须紧密平整,以保证PVC板与木板钉贴密贴;同时为使铁钉尾部不突出PVC板表面,保证模板表面平整,PVC超声波打磨机板按15cm×15cm等距钻眼(孔眼φ1mm,沉头φ2mm)。
  (2)各单元块模板制作时需进行编号,以保证正确安装;单元块间采用歧口联接,增加相互约束,减少变形。
3.2.2 模板安装
  (1)墩身圆形模板自身是稳定的受力结构,在组装时一定要按编号顺序拼装成型。模型外按1m间隔设置横肋,横肋外加设竖向通长背杠(10cm×10cm方木),再在背杠外用φ12mm钢丝绳进行环抱紧固,以形成整体模型。另外,为保证模型的稳定,在模型的顶部和中部加设了缆风绳(如图三所示)。
  (2)托盘、顶帽的模型一次拼装成,采用“内拉外撑”的方式进行加固。拉撑间距为1~1.2m,拉杆采用φ12mm光面钢筋,外套φ14mmPVC塑料管,便于拉杆的抽拔。
  (3)各单元块模板和上下节模型间的接缝处均需粘贴封口胶带,粘贴时要注意使胶带平整光滑无褶皱。
3.2.3 经济指标
    一般情况下,宝丽板只能使用三次,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使用宝丽板与PVC板的经济对比指标如下:
光伏组件检测
面  材 名  称
单  价 (元/m2)
倒用 次数
面材用量(m2)
购 置  金 额  ()
砼数量 (m3)
面材费用(元/m2)
宝丽板
12.01
3
5629
67604
织物密度镜5523
12.24
PVC
56.4
9
1876
105806
5523
19.16
    从表中数据看,内贴宝丽板似乎比贴PVC板经济,但宝丽板比PVC板倒用次数少三分之
二,其制作单元块模板的工作量就比PVC板的多了三分之二,且材料(如铁钉)增多;同时木板被铁钉钉的次数也增多,木板的损伤较大,故很难准确判断两种面材的优劣。
3.3  大块钢模
    铜鼓溪2#三线大桥的圆形墩采用此类型模板施工,该桥被评为铁道部内昆铁路建设指挥部样板工程。
3.3.1  钢模设计与制造
    该桥桥墩设计为双柱式刚架墩,柱直径有2.4m和2.5m两种,故需设计内径与之对应的两种磨光钢模。考虑到模板的安装、模型的加固及成型柱身的美观,钢模设计为1.8m一节,每节由两块半圆形的板片组成。板面采用厚δ=8mm的钢板卷制,板面内侧需进行打磨,以保证墩柱身混凝土的光滑;板面外侧间隔60cm增设纵横加劲肋(加劲肋采用厚δ=10mm的钢板,肋高10 cm),加劲肋与面板间焊接牢固。上下缘及侧边连接劲板采用厚δ=20mm的钢板,肋高增至20 cm,并在劲板上间隔30cm~40cm精密施钻φ20的螺栓孔,用于上下节及板片间的连接。
3.3.2  钢模安装
钢模分块分节采用汽车吊拼装,板片接缝处需加垫薄泡膜,以防止漏浆。不论墩柱高低,均一次将钢模安装到位,四周用钢丝绳缆风进行加固,并在钢模平面大圆的外切三角形的三条线方向,用钢管门式支架搭设脚手架,用于灌注混凝土。
3.4  小钢模
    小钢模是一种标准设计的模板,在以往的施工中应用较广泛,工艺较成熟,在此就不再累述,但值得注意的是:安装小钢模时板缝一定要顺直,拆除后的模板要及时进行修整。
4  砼施工工艺
4.1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4.1.1  技术要求
混凝土强度(施工配制强度):C15级20.46MpaC20级27.00MpaC25级31.90Mpa
混凝土灌注时的坍落度:2~3cm
混凝土和易性良好,无泌水现象。
4.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水泥:峨嵋牌525#(或渠江牌525#),≤250Kg/m3
外掺料:Ⅱ级粉煤灰15%~20%;
外加剂:XJ2-8早强减水剂0.8%(或HGJ高效减水剂0.25%);
砂:河砂或机制砂,细度模数2.6~3.15;
石:石灰岩、砂岩,最大粒径6cm,级配良好;
所有材料均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输液瓶4.2  混凝土的拌合及运输
4.2.1  准备工作
    调试检查各计量设备;架设梭槽、串筒;复核模板截面尺寸、中线、标高;凿除接茬面的浮浆并冲洗干净。
4.2.2  混凝土拌制
    砂、石均按配料单(牌)每盘计量投料,外掺剂、外加剂也严格按量加入,试验人员对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严格按配合比、按重量计量施工,严禁不合格混凝土入模。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制,搅拌时间≮2min
4.2.3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水平运输采用人力手推斗车,垂直运输采用简易提升架。
4.3  混凝土浇筑
    先用同等级的混凝土垫块设置保护层,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2cm地温空调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灰砂比与新混凝土的相同,而水灰比则要略小一些)。
    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40cm,倾倒混凝土时应先四周后中间,并且让周边略高,然
后用φ70mm的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按先四周后中间的顺序进行;振动棒插入深度≯50cm,距模板的距离控制在10cm左右,其振捣时移动的距离:四周≯20cm,中间≯40cm。振捣工作固定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振捣应采取快插慢抽并辅以踩活的方式,直到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浮浆但不离析为止。浇筑过程中,对溅在模板内表面的水泥砂浆要在其未干之前及时擦拭干净,以免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形成麻点。
    对于体积较大、钢筋较密的部位,当上下层混凝土的灌注间歇时间不能保证小于2h时,需根据试验掺入一定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4.4  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30h内及时拆除所有模型,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模遮盖,利用混凝土内蒸发的水分和散发的热量保持相对的湿度和较小的温差,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养护时间一般需14~21天。
5  结束语
    模板是桥梁墩台身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安装及施工工艺是混凝土外
观质量的一个控制因素,必须认真细致的进行研究。本文仅简要介绍了几种类型模板在内昆铁路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墩台身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好,表面平整光洁。在模板选择问题上笔者认为有待进一步探讨:1、木模内贴面材类型的选择,因其成本较接近,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因不同线别的桥墩设计形式不尽相同,大块钢模的倒用不利,施工单位应根据任务量的大小慎重选择。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0:4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1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板   混凝土   采用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