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重要知识点归纳

阅读: 评论:0

边边界界层层重重要要知知识识点点归归纳纳
第第一一章章
大气边界层的定义:大气的最低部分受下垫面(地面)影响的层次,或者说大气与
下垫面相互作用的层次。大气边界层的厚度差异很大,平均厚度为地面以上约1km 的范围,以湍流运动为主要特征。还可细分为近地层(大气边界层下部约1/10的厚度内)和Ekman 层。
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1)大气边界层的主要运动形态一般是湍流:不规则性和
脉动性(2)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日变化。
【大气边界层湍流:①机械湍流:风切变,机械运动;②热力湍流:辐射特性的差异;】
大气边界层的分层:(1)粘性副层(微观层)(2)近地层(常通量层)(3)Ekman 层(上
部摩擦层)
【(1).粘性副层(微观层):分子输送过程处于支配地位,分子切应力远大于湍流切应力。(2).近地层(常通量层):大气受地表动力和热力影响强烈,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激烈,运动尺度小,科氏力可略。
(3).Ekman 层(上部摩擦层):在这一层里,湍流粘性力、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同等重要,需要考虑风随高度的切变。】
浮油回收机>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
大气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厚度的时空变化很大,空间范围从几百米到几千米。海洋
上:由于海水上层强烈混合使海面温度日变化很小。 陆地上,边界层具有轮廓分明、周日循环发展的结构。
大气边界层结构:(1)混合层:    (2)残留层:日落前半小时,湍流在混合层中
衰减形成的空气层,属中性层结。 (3)稳定边界层:夜间,与地面接触的残留层底部逐渐变为稳定边界层。其特点为在静力稳定大气中有零散的湍流,虽然夜间近地面层风速常常减弱或静风,但高空200m 左右,风却由于低空急流或夜间急流能达到超地转风。
第二章
湍流:流体运动杂乱而无规律性(运动具有脉动性),不同层次的流体质点发生激烈的混合现象,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杂乱无章,其对应的物理量随空间激烈变化。  雷诺数:——湍流判据,特征Re 数定义:                =特征惯性力/特征粘性力;它表示了流体粘性在流动中的相对重要性:
(1)Re 》1,粘性力相对小(可忽略),大Re 数流体,弱粘性流;
(2)Re 《1,惯性力相对小(可忽略),小Re 数流体,强粘性流; ν
/Re UL ≡
(3)Re=1,二者同等重要,一般粘性流;
湍流的基本特征:(1)随机性;(2)非线性;(3)扩散性;(4)涡旋性;(5)
耗散性
湍流的定量描述:湍流运动的极不规则性和不稳定性,并且每一点的物理量随时
间、空间激烈变化,湍流的杂乱无章极随机性可以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大气湍流研究中常见的统计参数有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
雷诺平均: 定义平均值后,可以将湍流运动表示为:湍流运动 = 平均运动+脉动运动。雷诺平均:
大气湍流的能量谱:当湍流达到充分发展的状态时,其能谱可以分为三个区:含能
区、惯性区与耗散区。含能区——在该区内,普函数取决于风速、粗糙度和边界层厚度等特征量。惯性区——典型长度尺度(波长)比离地表面距离小。该区内湍能只是从较大的涡传递给较小的涡,能
量既不增加也不损耗,只是起到由低频向高频的惯性传递作用。该区内湍流可以近似地看做是局地各向同性。耗散区——随着涡旋尺度的减小,由于受粘滞性的影响越来越强,能量损失不断增大。该区内湍能逐渐被耗散。  湍流通量——流体运动对物理量起输运作用,产生通量。湍流运动同样具有输运作
用。通量可以分成平均和湍流两部分。对于与平均风速(即平流)有关的通量,可表示为
基本思想和方法:
1. 边界层的基本控制方程
2. 雷诺平均:把方程中的因变量展开成平均和脉动量两部分
3.  求方程的雷诺平均的湍流平均变量的方程
4.
碟形螺母5.  从步骤3方程中减去步骤5方程,得到偏离平均的湍流脉动量方程                                方差方程和协方差方程的基础方程
6
7.将基础方程乘以2倍的湍流脉动量  (湍流能量方程)
Boussinesq 近似的基本假定:
淀粉牙签>dsp28121)流体中的动力粘滞性 μ=ρV 是常数;
2)流体中的分子导温系数K 是常数;    3)大气属于浅层流体,垂直范围约10 km;
4
)描写流体热力状态的特征量可以表示为:
0='a 0='a B B A b a AB +''=000()'(,,,)()'(,,,)()'(,,,)
',','p p z p x y z t z x y z t T T z T x y z t p T ρρρρ=+  =+  =+      表示相对于基本状态的偏差量(扰动量)
其中,
第三章
质量守恒方程
平均量方程
脉动量方程
能量收支方程
热流量方程
运动方程
闭合问题:
0阶闭合:
1阶闭合:
2 阶闭合:
混合长理论:n0705
z 方向的脉动速度ω' ,造成特性量的脉动值与特性量平均值的梯度成线性比,比例
系数l'  称为混合长,这就是普朗特混合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气边界层运动的特点:
1)必须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引进柯氏力作用;
2)大气密度不均匀——垂直方向上不均匀的层结流体;
3)大气水平方向空间尺度远大于铅直方向——浅层流体;
4)大气边界层主要是湍流运动。
近地层的重要特点:
dz
q
d l q 2'='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12:2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07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湍流   大气   边界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