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
还原剂泵的
机器主体,该还原剂泵将存储在还原剂箱中的液体还原剂供给到排气清洁设备,以及一种包括该机器主体的作业机器。
背景技术:
2.通常,柴油发动机被用作诸如液压挖掘机的作业机器的发动机。由于从柴油发动机排出的排气包含大量的氮氧化物,因此安装有排气清洁设备,该排气清洁设备通过将诸如尿素水的液体还原剂喷射到排气中而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3.储存液体还原剂的还原剂箱和用作排气清洁设备的喷射装置的喷射器通过管道连接,并且液体还原剂通过还原剂泵通过该管道从还原剂箱泵送到排气清洁设备的喷射器。
4.在大型作业机器等的情况下,从还原剂箱到排气清洁设备的距离在布局上可能较长。例如,已知一种作业机器,其中还原剂箱布置在机器主体的右前端,排气清洁设备布置在机器主体的左后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2)。因此,通过将还原剂泵布置在还原剂箱和排气清洁设备之间的中途,可以使用现有的典型还原剂泵。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冷却还原剂泵以保持液体还原剂的质量。
5.在这方面,例如,已知一种作业机器,其中开口
区段形成在回转框架的底部处的底部防护设备中,使得可以从空气滤清器的下方接近空气滤清器,以便进行维护,例如更换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器。在该作业机器中,利用用于接近空气滤清器的开口区段在可拆卸地覆盖开口区段的盖中形成孔部分,因此外部空气可以从该孔部分获取并被引导到散热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01534号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636512号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h9-221789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11]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
然而,如专利文献3中所述,还原剂泵可能不能通过使用进入开口区段简单地吸入外部空气而被充分冷却。因此,希望用吸入的外部空气有效地冷却还原剂泵。
[0013]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点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冷却还原剂泵的机器主体以及包括该机器主体的作业机器。
[0014]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机器主体,该机器主体包括具有底板的框架;发动机;排气清洁设备,其通过喷射液体还原剂对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中的预定氧化物执行还
原处理;还原剂箱,其储存液体还原剂;还原剂泵,其将存储在所述还原剂箱中的所述液体还原剂供给到所述排气清洁设备;冷却风扇;开口区段,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底板上,并吸入通过驱动所述冷却风扇来冷却所述还原剂泵的外部空气;以及管道区段,其将从所述开口区段取出的外部空气引导至所述冷却风扇。
[00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主体,其中所述开口区段是允许通过其进入所述还原剂泵的进入开口区段。
[001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主体,包括储存流体的箱,其中,该管道区段的壁区段的部分由该箱的侧表面形成。
[001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是一种作业机器,该作业机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器主体上的作业装置。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还原剂泵可布置在冷却空气从开口区段到冷却风扇的流动通道中,从而还原剂泵可被有效地冷却。
[0021]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不必形成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单独的开口区段,并且还原剂泵的可接近性的改进和还原剂泵的冷却效率的改进可以保持兼容。
[002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用于形成管道区段的壁区段的单独
构件可以通过有效地使用箱的侧表面而减少,并且由此管道区段可以廉价且容易地形成。
[0023]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作业机器,该工作机器能够通过冷却还原剂泵而长时间保持液体还原剂的质量,并且能够通过排气清洁设备用液体还原剂有效地还原从发动机排出的排气。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器主体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5]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器主体的透视图。
[0026]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器主体的平面图。
[0027]
图4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机器主体的作业机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在下文中,将基于图1至4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0029]
如图4所示,像液压挖掘机那样的作业机器10配置为包括:机器主体11,其包括下行驶体12和设置在下行驶体12上以便能够回转的上回转主体13;以及用于各种作业的作业装置14和安装在机器主体11的上回转主体13上的配重15。在所示示例中,作业装置14类似于铲斗,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配备有破碎机等的作业装置。
[0030]
上回转主体13配置为使得设置有操作者座椅的驾驶室18安装在用作框架的回转框架16上,并且如图3所示,控制阀、发动机20、泵、箱、冷却组件23、排气净化系统(排气后处理系统)24等安装在其上。回转框架16的侧部由图4所示的外盖25覆盖。在下文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基于从坐在操作者座椅中的操作者观察的方向。在各图中,箭头fr、rr表示前后方向,箭头l、r表示左右方向,箭头u、d表示上下方向。
[0031]
如图3所示,回转框架16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有中央框架26,左右方向是侧侧方
向。中心框架26沿前后方向直线地形成。中心框架26包括沿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纵向板26a、26a(它们是一对侧板),并且作业装置14的底端部分(图4)轴向支撑在这些纵向板26a、26a的前部之间。
[0032]
此外,回转框架16在中心框架26的左侧和右侧具有侧框架27、28。侧框架27、28被构造为使得相对于中心框架26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梁构件被焊接,框架本体在梁构件的顶端部处被焊接,并且支撑构件被焊接。侧框架27、28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
[0033]
驾驶室18(图4)布置在左侧框架27上。箱、控制阀、发动机20、泵、冷却组件23和排气净化系统24根据回转框架16的空间任意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阀和发动机20布置在中心框架26上;泵和排气净化系统24的一部分布置在左侧框架27上;并且该箱的至少一部分、该冷却组件23,以及该排气净化系统24的其余其他部分被布置在右侧框架28上。
[0034]
例如,控制阀由作业装置14后面的中心框架26支撑(图4)。控制阀控制供应到致动器和从致动器排出的液压油的流速和方向,以用于下行驶体12的行驶操作,上回转主体13的回转操作,以及图4所示的作业装置14的工作操作。
[0035]
回到图3,发动机20由控制阀后面的中心框架26支撑。发动机20位于回转框架16的后端部。发动机20容纳在机器室中。
[0036]
作为液压泵的泵连接到发动机20并由发动机20驱动以向控制阀等供应液压油。该泵容纳在邻近机器室左侧的泵室中。在泵室内,可以另外容纳各种液压器等。
[0037]
油箱包括存储作为流体的发动机20的燃料的燃料箱30和存储作为流体的液压油的液压油箱。在本实施例中,燃料箱30布置在右侧框架28上。液压油箱(未示出)可以布置在任何空间中,并且例如布置在中央框架26或左侧框架27上。
[0038]
冷却组件23是热交换器组件,例如用于主要冷却发动机冷却水的散热器,用于冷却返回油(即,来自致动器的液压油)的油冷却器,以及用于冷却增压器的中间冷却器。冷却组件23通过由发动机20或电动机驱动的冷却风扇33(图1)布置在从形成在上回转主体13(图4)的侧表面上的通风口吸入的冷却空气的流动通道中。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组件23布置在右侧框架28的后部分。此外,冷却组件23容纳在邻近发动机20的机器室中。此外,冷却组件23布置成面向上回转主体13的侧部(图4)。
[0039]
然后,排气净化系统24通过使用液体还原剂来净化用于发动机20的排气系统的排气。排气净化系统24包括储存液体还原剂的还原剂箱35,处理发动机20的排气的排气清洁设备36,以及通过泵送和排放储存在还原剂箱35中的液体还原剂而将液体还原剂供应到排气清洁设备36的还原剂泵37,并且这些通过管38(图1)连接。
[0040]
还原剂箱35储存在排气清洁设备36中使用的液体还原剂,例如尿素水。在本实施例中,还原剂箱35布置在右侧框架28的前端部。还原剂箱35容纳在用于存储例如工具的存箱中。换言之,在所示示例中,还原剂箱35布置在回转框架16的右前端部。此外,还原剂箱35布置在燃料箱30的前方。此外,还原剂箱35布置在回转框架16的下部附近。
[0041]
排气清洁设备36包括:黑烟去除设备(柴油颗粒过滤器),其去除排气中的黑烟;以及氮氧化物还原设备(选择性催化还原),其对作为排气中的预定氧化物的氮氧化物执行还原处理;以及柴油氧化催化剂。柴油氧化催化剂通过连接管连接到发动机20的排气口,该连接管成为排气导管的起点;黑烟去除设备通过连接管与柴油氧化催化剂连接;将所述氮氧化物还原设备连接到所述黑烟去除设备;所述排气导管的其余部分与所述氮氧化物还原设
备连接。用作喷射液体还原剂的喷射装置的喷射器布置在连接柴油氧化催化剂和黑烟去除设备的连接管中。在本实施例中,喷射器位于排气清洁设备36的后部分。用于通过还原剂泵37从还原剂箱35供应液体还原剂的供应管连接到喷射器。然后,包含在还原剂箱35中的诸如尿素水的液体还原剂由还原剂泵37泵送并通过供应管供应到排气清洁设备36的喷射器,并由该喷射器喷射到黑烟去除设备的上游侧。
[0042]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清洁设备36布置在左侧框架27的后端部。排气清洁设备36位于泵的上方。此外,排气清洁设备36容纳在布置在泵室上方的机器室内。换言之,在所示示例中,排气清洁设备36布置在回转框架16的左后端部。此外,排气清洁设备36布置成向上与回转框架16间隔开。因此,排气清洁设备36分别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与还原剂箱35间隔开定位,并且在平面图中与回转框架16对角定位。
[0043]
还原剂泵37布置在还原剂箱35和排气清洁设备36之间的中间位置。换言之,还原剂泵37布置在与还原剂箱35和排气清洁设备36中的每一个间隔开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还原剂泵37布置在回转框架16的右侧框架28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换言之,在图示的示例中,还原剂泵37位于还原剂箱35的同一侧,并且位于排气清洁设备36的左右方向的相对侧,并且位于还原剂箱35与排气清洁设备36之间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另外,还原剂泵37位于燃料箱30的后面和冷却组件23的前面。即,还原剂泵37沿前后方向位于燃料箱30和冷却组件23之间。因此,在回转框架16的右侧(右侧框架28),还原剂箱35、燃料箱30、还原剂泵37、冷却组件23从前部朝后部按此顺序布置。
[0044]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还原剂泵37布置在回转框架16的下部附近。在本实施例中,还原剂泵37安装在固定于回转框架16的安装构件39上。安装构件39例如是裙部16a的加强构件,裙部区段16a是回转框架16的外框架部。安装构件39形成为板状。在图示的示例中,安装构件39沿着主表面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布置,并且还原剂泵37安装在安装构件39的前表面上。还原剂泵37布置有面向下的过滤器安装/拆卸部分37a。在所示示例中,还原剂泵37位于裙部区段16a下方。
[0045]
此外,还原剂泵37的下部与回转框架16的底板16b相对。还原剂泵37的下部靠近底板16b并从底板16b向上分离。底板16b形成有允许接近还原剂泵37的进入开口区段42。进入开口区段42是用于维护还原剂泵37的开口区段。进入开口区段42能够从下方接近过滤器安装/拆卸部分37a,并且过滤器能够经由进入开口区段42从过滤器安装/拆卸部分37a安装/拆卸(更换)。在所示的示例中,进入开口区段42在还原剂泵37的下部打开,特别是在包括面向过滤器安装/拆卸部分37a的位置的区域中。
[0046]
进入开口区段42能够由打开/关闭构件44开闭。打开/关闭构件44例如是形成为板状的底部保护件。在本实施例中,打开/关闭构件44通过诸如螺栓的固定构件45可拆卸地固定到底板16b。换言之,进入开口区段42适于通过移除打开/关闭构件44而打开。打开/关闭构件44形成有单个或多个开口区段46。即,开口区段46布置在回转框架16的底板16b中。开口区段46是与进入开口区段42连通并通过其将外部空气吸入回转框架16(回转框架16上方)的开口。开口区段46具有比进入开口区段42更小的开口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开口区段46至少位于面向还原剂泵37的下部的位置。在所示的示例中,开口区段46具有主开口区段46a和辅助开口区段46b,主开口区段46a位于面向还原剂泵37的下部的位置,辅助开口区段46b位于与主开口区段46a间隔开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主开口区段46a沿前后方向并
排布置。多个辅助开口区段46b沿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在沿宽度方向向外与还原剂泵37的下部间隔开的位置处,即与主开口区段46a向右间隔开的位置处。
[0047]
然后,从开口区段46取出的外部空气经由管道区段48被引导到冷却组件23或冷却风扇33。管道区段48形成为包括还原剂泵37的空间部分。管道区段48通过允许开口区段46和进入开口区段42与冷却组件23或冷却风扇33侧连通而形成。根据布置还原剂泵37的位置,通过使用围绕该位置的空间,管道区段48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管道区段48大致形成为从还原剂泵37向上延伸。此外,管道区段48邻近机器室形成。管道区段48形成在冷却组件23的前部和燃料箱30的后部分之间。此外,管道区段48位于回转框架16的回转中心的后面。
[0048]
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外壁)由一个或多个分隔构件50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一部分的前部由作为作为箱的燃料箱30的侧面的后侧表面30a形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一部分的右侧部由外盖25形成。本实施例的管道区段48分隔具有四边形横截面的流动通道。在所示的示例中,管道区段48的内部被分隔为一系列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具有容纳空间s1和空气引导空间s2,所述容纳空间s1将还原剂泵37容纳在其中并与开口区段46和进入开口区段42直接连通,所述空气引导空间s2将外部空气从容纳空间s1引导到冷却组件32或冷却风扇33。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引导空间s2相对于容纳空间s1在左侧向上布置,即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布置。空气引导空间s2沿着机器主体11的侧表面形成。
[0049]
分隔构件50可以具有任何数量和任何形状,使得可以形成管道区段48。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构件50包括第一分隔构件51、第二分隔构件52、第三分隔构件53和第四分隔构件54。
[0050]
第一分隔构件51主要分隔管道区段48内的容纳空间s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构件51在宽度方向上从上至向后和向内(即,向左)覆盖还原剂泵37。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构件51包括面向还原剂泵37的上部的上表面部分51a、面向还原剂泵37的后部分的后表面部分51b,以及面向左部(即,沿还原剂泵37的宽度方向向内)的左侧表面部分51c。
[0051]
上表面部分51a形成容纳空间s1的上部,并且在管道区段48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即在左侧的壁区段的一部分。上表面部分51a位于向上与还原剂泵37的上部间隔开。上表面部分51a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回转框架16的底板16b。在本实施例中,上表面部分51a位于回转框架16的裙部区段16a的上方。后表面部分51b形成管道区段48的后部分的壁区段的一部分。后表面部分51b形成容纳空间s1的后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左侧表面部分51c在管道区段48的左侧形成宽度方向内侧的壁区段的一部分。左侧表面部分51c形成容纳空间s1的左侧部分。
[0052]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构件51布置为在第二分隔构件52和支撑构件55上延伸。支撑构件55邻近燃料箱30的后侧表面30a布置。支撑构件55形成为其下端部固定到回转框架16(右侧框架28)并在上下方向上直立。
[0053]
第二分隔构件52主要在管道区段48内分隔空气引导空间s2。另外,第二分隔构件52是将管道区段48和机器室分隔的板状构件。第二分隔构件52形成管道区段48的后部分的壁区段的其余其它部分。第二分隔构件52形成空气引导空间s2的后部分。第二分隔构件52
被布置成使得其主表面沿上下方向和沿左右方向延伸。
[0054]
第二分隔构件52附接到机器室中的支柱57。支柱57在上下方向上线性延伸,使得其下端部分固定到回转框架16(右侧框架28)。在本实施例中,支柱57位于机器室的右前端。
[0055]
此外,在第二分隔构件52中,形成有连通开口58,该连通开口58连通管道区段48与冷却组件23或冷却风扇33侧,即机器室之间。即,连通开口58允许外部空气从空气引导空间s2供给到冷却组件23或冷却风扇33。连通开口58形成为穿透第二分隔构件52。多个连通开口58沿上下方向彼此间隔地布置和定位。
[0056]
第三分隔构件53主要在管道区段48内分隔空气引导空间s2。另外,第三分隔构件53形成在管道区段48的宽度方向内侧,即本实施例中的左壁区段的其他剩余部分。第三分隔构件53形成空气引导空间s2的左侧部分。第三分隔构件53相对于外盖25(图4)沿宽度方向向内定位,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到左侧,并且面对外盖25(图4)。第三分隔构件53布置为其主表面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即,第二分隔构件52和第三分隔构件53被布置成使得它们的主表面彼此相交。第三分隔构件53从第二分隔构件52的前部向前延伸。此外,第三分隔构件53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纵向形状。第三分隔构件53布置为在第二分隔构件52和支撑构件55上延伸。
[0057]
第四分隔构件54在管道区段48内分隔空气引导空间s2。此外,第四分隔构件54形成管道区段48和空气引导空间s2的上部。第四分隔构件54附接到第三分隔构件53的上部,并且布置成在第二分隔构件52和支撑构件55上延伸。
[0058]
第一分隔构件51至第四分隔构件54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一体地形成或可进一步分成多个构件。此外,第一分隔构件5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二分隔构件52或第三分隔构件53一体地形成。类似地,第二分隔构件5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一分隔构件51至第四分隔构件54中的至少任一个一体地形成;第三分隔构件5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一分隔构件51、第二分隔构件52或第四分隔构件54一体地形成;并且第四分隔构件5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二分隔构件52或第三分隔构件53一体地形成。简而言之,根据安装管道区段48的空间的尺寸和管道区段48的期望形状,可以任意设置如何通过分割或集成形成分隔构件50的方式以及分隔构件50的形状。
[0059]
构成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前部的燃料箱30的后侧表面30a形成为平面形状并且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布置。燃料箱30的后侧表面30a横跨管道区段48的容纳空间s1和空气引导空间s2并形成其相应的前部。
[0060]
然后,在作业机器10的操作期间,根据操作者的操作,通过从发动机20获得动力而驱动的泵从液压油箱泵送和排出液压油,并且通过控制阀将液压油供给到各种致动器和从各种致动器排出液压油,由此使得作业机器10能够执行诸如行驶、回转、各种工作等。
[0061]
发动机20的排气由排气净化系统24净化。更具体地,在排气净化系统24中,包含在还原剂箱35中的诸如尿素水的液体还原剂由还原剂泵37泵送并通过管38供应到排气清洁设备36的喷射器,并由该喷射器喷射到黑烟去除设备的上游侧;因此,包含在发动机20的排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气。
[0062]
通过驱动冷却风扇33将外部空气从通风口吸入到冷却组件23中,发动机20和喷射器的冷却水、来自致动器的回油,或由于发动机20的增压器的压缩而温度升高的空气等分别被冷却。
[0063]
类似地,通过驱动冷却风扇33,外部空气从开口区段46吸入管道区段48的容纳空间s1,并且还原剂泵37被该外部空气冷却。主要从开口区段46的主开口区段46a吸入的外部空气被直接吹到还原剂泵37,使得还原剂泵37被冷却,并且从开口区段46的辅助开口区段46b吸入的外部空气流入空气引导空间s2,以确保吸入管道区段48的外部空气量。吸入的外部空气进一步通过连通开口58从管道区段48的空气引导空间s2吸入冷却组件23,然后通过冷却组件23以冷却冷却组件23。
[0064]
这样,用于通过驱动冷却风扇33来冷却还原剂泵37的外部空气从布置在回转框架16的底板16b中的开口区段46吸入,并且从该开口区段46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管道区段48被引导到冷却风扇33。因此,还原剂泵37能够布置在从开口区段46到冷却风扇33的冷却空气的流动通道中,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还原剂泵37。
[0065]
因此,即使当如大型作业机器10中那样将还原剂泵37布置成与还原剂箱35和排气清洁设备36间隔开时,也可以有效地冷却还原剂泵37,从而可以抑制由于还原剂泵37的过热引起的液体还原剂的劣化,并且可以保持液体还原剂的质量。换言之,可以增加包括还原剂箱35、排气清洁设备36和还原剂泵37的排气净化系统24的布局的自由度,同时保持液体还原剂的质量。
[0066]
此外,当执行还原剂泵37的维护时,在作业机器10的停机期间,打开/关闭构件44从回转框架16的底板16b移除,并且还原剂泵37在打开时从进入开口区段42进入。例如,可以在过滤器安装/拆卸部分37a处更换还原剂泵37的过滤器。这样,通过允许开口区段46经由能够接近还原剂泵37的进入开口区段42与管道区段48连通,能够有效地使用进入开口区段42,并且能够实现还原剂泵37的接近性和还原剂泵37的冷却效率。
[0067]
此外,从开口区段46吸入管道区段48的外部空气穿过冷却组件23以冷却冷却组件23,使得开口区段46还可用作吸入外部空气以冷却冷却组件23的通风口。因此,本实施例的开口区段46能够增加用于冷却冷却组件23的外部空气的吸入量。
[0068]
此外,通过利用还原剂泵37周围的结构,通过组装分隔构件50,可以容易地形成管道区段48。
[0069]
由于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一部分由箱形成,即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箱30的侧表面,所以通过有效地利用燃料箱30的侧表面,能够减少用于形成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单独构件,并且能够廉价且容易地形成管道区段48。
[0070]
然后,通过包括如上所述的机器主体11,可以提供一种作业机器10,该作业机器10能够通过冷却还原剂泵37并通过排气清洁设备36用液体还原剂有效地还原从发动机20排出的排气而长时间保持液体还原剂的质量。
[0071]
在上述一个实施例中,燃料箱30的侧表面用作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一部分,但不限于此;并且如果箱邻近形成管道区段48的位置,则其它箱例如液压油箱的侧表面可以用作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一部分。类似地,除了将箱的侧表面用作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一部分之外,可以邻近或靠近管道区段48的其它结构的侧表面用作管道区段48的壁区段的一部分。
[0072]
根据进入开口区段42的尺寸,进入开口区段42可用作将外部空气吸入管道区段48的开口区段46。这样,通过将进入开口区段42用作开口区段46,不必形成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单独的开口区段,并且可以保持还原剂泵37的可接近性的改善和还原剂泵37的冷却效率
的兼容。
[0073]
工业实用性
[0074]
本发明可以被包括在机器主体和作业机器的制造工业中的商业操作者利用,所述机器主体和作业机器具有用于将还原剂供应到排气清洁设备的还原剂泵。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器主体,包括:具有底板的框架;发动机;排气清洁设备,其通过喷射液体还原剂对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中的预定氧化物执行还原处理;还原剂箱,其储存液体还原剂;还原剂泵,其将存储在所述还原剂箱中的所述液体还原剂供给到所述排气清洁设备;冷却风扇;开口区段,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底板上,并吸入通过驱动所述冷却风扇来冷却所述还原剂泵的外部空气;以及管道区段,其将从所述开口区段取出的外部空气引导至所述冷却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主体,其中所述开口区段是允许通过其进入所述还原剂泵的进入开口区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主体,包括:储存流体的箱,其中所述管道区段的壁区段的部分是由所述箱的侧表面形成的。4.一种作业机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主体;以及安装在机器主体上的作业装置。
技术总结
一种机器主体(11)包括具有底板(16b)的回转框架(16)。机器主体(11)包括发动机。机器主体(11)包括排气清洁设备,该排气清洁设备通过喷射液体还原剂对发动机的排气中的预定氧化物执行还原处理。机器主体(11)包括储存液体还原剂的还原剂箱。该机器主体(11)包括还原剂泵(37),该还原剂泵将储存在该还原剂箱中的液体还原剂供应至该排气清洁设备。机器主体(11)包括冷却风扇(33)。该机器主体(11)被布置在该回转框架(16)的底板(16b)上并且包括开口区段(46),该开口区段吸入外部空气,该外部空气通过驱动该冷却风扇(33)来冷却该还原剂泵(37)。该机器主体(11)包括管道区段(48),该管道区段将取自该开口区段(46)的外部空气引导至该冷却风扇(33)。却风扇(33)。却风扇(33)。
技术研发人员:
田中健一 铃木元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卡特彼勒SARL
技术研发日:
2021.02.26
技术公布日: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