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栏,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防护栏是市政交通工程中的主要安全基础设施之一,防护栏主要作为分隔、隔开或暂作事故处理时作隔离物使用,可广泛在交通安全、城市道路等地方使用,起到中心隔离的作用。在轨道交通中火车轨道和城市道路交叉口设置的防护栏,对轨道车辆以及其他车辆均能够起到防护和预警的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道路行车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
3.现有技术中用于轨道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防护栏常用于分离轨道车辆和机动车,但有部分行人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会推动防护栏,从防护栏的间隙穿过或直接翻越防护栏到达道路的另一边,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栏没有设置防翻越机构,行人以及轨道车辆在路过防护栏的过程中均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导致行人未能注意到来往车辆造成交通事故,从而使得防护栏失去原有的防护效果,大大降低了防护栏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包括基座立柱和转动杆主体,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安装机构,立柱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基座的顶部,转动杆主体转动安装在立柱的顶端,转动杆主体的外壁滑动安装有两个矩形套板,两个矩形套板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护栏杆,多个护栏杆的正面均设有防护机构,两个矩形套板的顶部均设有防翻越机构,防翻越机构包括对称铰接在矩形套板相对立两侧外壁的两组弧形杆,且两组弧形杆呈交叉设置。
7.可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护栏杆正面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四个拐角位置均滑动安装有圆杆,且多个圆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防护板,多个圆杆的外壁均套装有缓冲弹簧。
8.可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护栏杆的一侧外壁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杆,护栏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两个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均延伸至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移动板和底座,两个伸缩杆的外壁均套装有第一复位弹簧。
9.可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拉杆,且两个拉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弧形杆外壁设置的连接板底端相铰接。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护栏杆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固定杆,护栏杆的背面开设有供固定杆远离安装板一端穿插的通槽,固定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还开设有矩形槽。
11.可选的,所述转动杆主体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靠近一端通过合页相铰接组成,两个矩形套板相靠近的一端均通过紧固螺栓与转动杆主体螺纹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底端的安装块,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块相适配的安装槽,基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斜槽,其内部均滑动设有限位块,安装块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与两个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13.可选的,所述基座的一侧外壁安装有u型板,其内部滑动安装有两根滑杆和一根限位杆,两根滑杆远离u型板的一端穿过基座延伸至斜槽内连接有用于对限位块进行推动的斜块,两根滑杆的外壁均套装有第二复位弹簧,两根滑杆和一根限位杆的另一端均穿过u型板共同连接有拉板。
14.可选的,所述立柱和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圆槽,限位杆靠近立柱的一端与圆槽相插装配合,限位杆的外壁套装有第三复位弹簧。
15.可选的,所述转动杆主体靠近立柱一端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收纳槽,且两个收纳槽内均安装有外壁缠绕有警戒线的收卷辊,两个收纳槽内均安装有保护门,立柱靠近转动杆主体的一侧外壁等距设有多个防行人穿越的防护杆,立柱靠近拉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纹安装有防雨板。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发明中,通过设置的防翻越机构,可在转动杆主体带动两个矩形套板底部的护栏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由一系列的机构带动两组弧形杆可在矩形套板的顶部呈交叉状态,进而能够在护栏杆呈水平状态对轨道车辆和其他车辆进行防护的过程中,避免部分行人想要从护栏杆上方翻越的行为出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防护栏的防护效果和实用性。
18.2、该发明中,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可在来往的机动车辆出现失控撞击在防护栏上时,会优先的撞击在防护机构的防护板上,并通过缓冲弹簧以及护栏杆内部设置的伸缩杆和第一复位弹簧对车辆撞击防护栏上的撞击势能进行缓冲,从而能够避免车辆将防护栏直接撞飞至轨道内,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
19.3、该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安装机构,能够实现立柱与基座之间的快速拆装,方便将受到车辆撞击后出现损坏的防护栏进行拆卸更换,提高了维修效率,避免在防护栏出现损坏后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对其进行维修,使得轨道交通车辆和机动车辆的通行均受到影响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矩形套板未固定在转动杆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防翻越机构和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中立柱与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中立柱从基座上取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中基座的结构剖视图。
27.图中:1、基座;2、立柱;3、转动杆主体;4、矩形套板;5、护栏杆;6、防护板;7、防雨板;8、防护杆;9、保护门;10、通槽;11、紧固螺栓;12、底座;13、弧形杆;14、移动板;15、拉杆;16、第一复位弹簧;17、伸缩杆;18、矩形槽;19、安装板;20、缓冲弹簧;21、收卷辊;22、圆槽;23、安装块;24、u型板;25、限位槽;26、安装槽;27、限位块;28、限位杆;29、第三复位弹簧;30、第二复位弹簧;31、固定杆;32、斜块;33、滑杆;34、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参照图1-6,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包括基座1、立柱2和转动杆主体3,基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机构,立柱2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基座1的顶部,转动杆主体3转动安装在立柱2的顶端,转动杆主体3的外壁滑动安装有两个矩形套板4,两个矩形套板4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护栏杆5,多个护栏杆5的正面均设有防护机构,两个矩形套板4的顶部均设有防翻越机构,防翻越机构包括对称铰接在矩形套板4相对立两侧外壁的两组弧形杆13,且两组弧形杆13呈交叉设置。
3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护栏杆5正面的安装板19,安装板19的四个拐角位置均滑动安装有圆杆,且多个圆杆远离安装板19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防护板6,多个圆杆的外壁均套装有缓冲弹簧20。
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板19靠近护栏杆5的一侧外壁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杆,护栏杆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两个连接杆远离安装板19的一端均延伸至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伸缩杆17连接有移动板14和底座12,两个伸缩杆17的外壁均套装有第一复位弹簧16。在防护栏转动至水平状态,对轨道交通车辆以及需要穿过轨道的机动车辆进行防护时,如出现需要穿过轨道的机动车辆失控或驾驶员判断失误,使得车辆与防护栏相撞击,此时车辆会优先撞击在防护板6上,并通过防护板6与安装板19之间的多个缓冲弹簧20对撞击势能进行第一次的缓冲释放,剩余的撞击势能会推动安装板19朝着护栏杆5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安装板19靠近护栏杆5一侧的两个连接杆会在凹槽内朝着相互远离方向进行滑动,进而推动凹槽内两个移动块朝着相互远离方向进行移动,使得两个伸缩杆17及其外部套装的第一复位弹簧16在受到挤压后呈压缩状态,对车辆撞击势能进行第二次的缓冲释放,进而可以避免车辆直接撞击在防护栏上,将防护栏撞断或撞飞至轨道内,对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行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将各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3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移动板14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拉杆15,且两个拉杆15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弧形杆13外壁设置的连接板底端相铰接。在转动杆主体3带动护栏杆5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后,护栏杆5底端的底座12接触地面,底座12受到来自转动杆主体3以及其他部件的重力作用下,底座12的顶端会有一部分收纳在凹槽内,并通过两个伸缩杆17、连接杆以及移动块之间的连接配合,使得位于凹槽内的多个部件一同的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位于最顶端的移动板14向上移动至凹槽的最顶端,使得移动板14顶部两端的拉杆15
能够推动原本呈张开状态下的两组弧形杆13朝着相互靠近方向进行转动,直至呈相互交叉状态,两组弧形杆13远离铰接部位的一端均为尖锐部,使得部分想要翻越防护栏的行人无法顺利的翻越,进而能够减少因行人翻越防护栏产生交通事故的现象出现,也能够间接的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和实用性。
3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板19靠近护栏杆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固定杆31,护栏杆5的背面开设有供固定杆31远离安装板19一端穿插的通槽10,固定杆31远离安装板19的一端还开设有矩形槽18。
3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杆主体3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靠近一端通过合页相铰接组成,两个矩形套板4相靠近的一端均通过紧固螺栓11与转动杆主体3螺纹连接。转动杆主体3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通过合页相铰接组成的,在将转动杆主体3外壁安装的两个矩形套板4朝着相互远离方向滑动后,使得铰接部位露出,从而能够将转动杆主体3进行弯折,方便在运输防护栏时,呈弯折状态下的防护栏能够减少占用面积,使得运输车辆的车厢内可以放置更多的防护栏,减少运输车辆运输防护栏的运输次数。
3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2底端的安装块23,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块23相适配的安装槽26,基座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斜槽,其内部均滑动设有限位块27,安装块23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与两个限位块27相适配的限位槽25。
3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基座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u型板24,其内部滑动安装有两根滑杆33和一根限位杆28,两根滑杆33远离u型板24的一端穿过基座1延伸至斜槽内连接有用于对限位块27进行推动的斜块32,两根滑杆33的外壁均套装有第二复位弹簧30,两根滑杆33和一根限位杆28的另一端均穿过u型板24共同连接有拉板34。在需要将立柱2安装在基座1内时,可优先拉动拉板34带动两根滑杆33朝着基座1外部进行移动,使得两根滑杆33在基座1内部一端的斜块32也能够在斜槽内滑动,使得斜槽内的限位块27不受斜块32的挤压推动,自动的在斜槽内向下滑动收纳,然后将立柱2底端的安装块23放置在基座1顶部的安装槽26内,松开对拉板34的限制,使得两根滑杆33在其外壁的第二复位弹簧30弹性复位后,带动两根滑杆33在基座1内部一端的斜块32在斜槽内滑动复位,使得斜槽内的限位块27受到斜块32的挤压推动后,限位块27高的一端会向上滑动至安装块23外壁的限位槽25内,对安装块23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完成对立柱2的安装固定;需要对立柱2进行拆卸时,只需再次的拉动拉板34,带动斜块32在斜槽内移动,使得限位块27失去斜块32的挤压推动,自动的在斜槽内向低的一端滑动,使得限位块27高的一端从安装块23外壁的限位槽25内脱离,即可将立柱2自由的向上取出,完成对立柱2的快速拆卸,避免在防护栏出现损坏后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对其进行维修,使得轨道交通车辆和机动车辆的通行均受到影响的问题出现。
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立柱2和安装板19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圆槽22,限位杆28靠近立柱2的一端与圆槽22相插装配合,限位杆28的外壁套装有第三复位弹簧29。在转动杆主体3向上转动带动护栏杆5呈向上打开状态后,位于道路两侧的车辆在通过交叉口出现摩擦、碰撞等交通事故时,为了避免轨道上行使的轨道交通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对此时因出现交通事故而被迫停放在交叉口的车辆进行碰撞,造成更加严重的交通事故出现,可拉动拉板34带动限位杆28从此时的圆槽22内脱离,即可
人工推动转动杆主体3带动其底部的护栏杆5和立柱2一同的通过转轴进行转动,直至将转动杆主体3转动至轨道内,对轨道内两端的轨道交通车辆进行防护和预警,也可以对此时被迫停放在交叉口位置的车辆进行防护和隔离,避免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
3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杆主体3靠近立柱2一端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收纳槽,且两个收纳槽内均安装有外壁缠绕有警戒线的收卷辊21,两个收纳槽内均安装有保护门9,立柱2靠近转动杆主体3的一侧外壁等距设有多个防行人穿越的防护杆8,立柱2靠近拉板3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纹安装有防雨板7。在收纳槽内设置的收卷辊21,并在收卷辊21外壁上缠绕有警戒线,可在车辆通过交叉口时出现熄火无法启动等情况时,车辆在交叉口处无法继续行使,可将警戒线从收卷辊21上拉出并围绕在车辆的四周,对车辆的位置进行防护和隔离;并且在需要对防护栏进行运输时,为了避免防护栏自身占据过多位置,以及呈交叉状态的两组弧形杆13远离铰接部位一端的尖锐部在运输过程中划伤其他物品或运输车厢的问题出现,可将整个防护栏通过起吊装置向上吊起,此时位于护栏杆5内部的多个部件在不受到底座12的挤压下会自动的在凹槽内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带动移动板14在凹槽内向下移动,并通过拉杆15向下拉动两组弧形杆13朝着相互远离方向进行转动,直至两组弧形杆13远离铰接部位的一端相对接,此时的底座12向下移动可通过连接杆带动安装板19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并且安装板19在向下移动的同时会受到连接杆的向下拉动朝着护栏杆5方向移动,使得安装板19靠近护栏杆5一侧外壁的固定杆31向下移动的同时穿过位于下方的通槽10,固定杆31远离安装板19的一端穿过通槽10伸出,即可将警戒线的一端从收卷辊21上拉出,并依次穿过呈伸出状态固定杆31的矩形槽18内,对此时的安装板19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将两组弧形杆13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弧形杆13的尖锐部伸出,降低运输过程中弧形杆13尖锐部对其他物品和车厢造成损伤的可能性;然后将转动杆主体3外壁的两个矩形套板4朝着相互远离方向进行移动,使得转动杆主体3的铰接部位露出,将转动杆主体3进行弯折折叠,也能够对此时呈弯折状态下的转动杆主体3的状态进行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造成防护栏之间碰撞磨损,影响防护栏的外观美观度的问题出现;立柱2外壁设置的防护杆8,可以避免行人从立柱2与护栏杆5之间的空隙穿过,提高护栏杆5的防护性能;立柱2外壁安装的防雨板7,可对安装机构进行防护,避免外界雨水对安装机构的第二复位弹簧30和第三复位弹簧29造成腐蚀,使得第二复位弹簧30和第三复位弹簧29出现生锈无法使用的情况。
39.本发明中,在需要将立柱2安装在基座1内时,可拉动拉板34带动两根滑杆33和斜块32滑动,使得限位块27不受斜块32的挤压推动,自动的在斜槽内向下滑动收纳,然后将立柱2底端的安装块23放置在安装槽26内,松开对拉板34的限制,使得滑杆33通过第二复位弹簧30弹性复位能够带动斜块32在斜槽内复位,使得限位块27受到斜块32的挤压推动后,限位块27高的一端会向上滑动至限位槽25内,对安装块23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完成对立柱2的安装固定,然后将两个矩形套板4在转动杆主体3上朝着相互靠近方向进行移动并对接后,使用紧固螺栓11对两个矩形套板4的位置进行螺纹固定即可。
40.在防护栏转动至水平状态,对轨道交通车辆以及需要穿过轨道的机动车辆进行防护时,如出现需要穿过轨道的机动车辆失控或驾驶员判断失误,使得车辆与防护栏相撞击,此时车辆会优先撞击在防护板6上,并通过缓冲弹簧20对撞击势能进行第一次的缓冲释放,剩余的撞击势能会两个伸缩杆17及其外部套装的第一复位弹簧16进行第二次的缓冲释放,
进而可以避免车辆直接撞击在防护栏上,将防护栏撞断或撞飞至轨道内,对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行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将各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41.并且在转动杆主体3带动护栏杆5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后,护栏杆5底端的底座12接触地面,底座12受到来自转动杆主体3以及其他部件的重力作用下,底座12的顶端会有一部分收纳在凹槽内,并通过两个伸缩杆17、连接杆以及移动块之间的连接配合,使得位于凹槽内的多个部件一同的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位于最顶端的移动板14向上移动至凹槽的最顶端,使得移动板14顶部两端的拉杆15能够推动原本呈张开状态下的两组弧形杆13朝着相互靠近方向进行转动,直至呈相互交叉状态,两组弧形杆13远离铰接部位的一端均为尖锐部,使得部分想要翻越防护栏的行人无法顺利的翻越,进而能够减少因行人翻越防护栏产生交通事故的现象出现,也能够间接的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和实用性。
42.在防护栏受到车辆严重撞击出现损坏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更换时,只需再次的拉动拉板34,带动斜块32在斜槽内移动,使得限位块27失去斜块32的挤压推动,自动的在斜槽内向低的一端滑动,使得限位块27高的一端从安装块23外壁的限位槽25内脱离,即可将立柱2自由的向上取出,完成对立柱2的快速拆卸,避免在防护栏出现损坏后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对其进行维修,使得轨道交通车辆和机动车辆的通行均受到影响的问题出现。
43.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包括基座(1)、立柱(2)和转动杆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机构,立柱(2)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基座(1)的顶部,转动杆主体(3)转动安装在立柱(2)的顶端,转动杆主体(3)的外壁滑动安装有两个矩形套板(4),两个矩形套板(4)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护栏杆(5),多个护栏杆(5)的正面均设有防护机构,两个矩形套板(4)的顶部均设有防翻越机构,防翻越机构包括对称铰接在矩形套板(4)相对立两侧外壁的两组弧形杆(13),且两组弧形杆(13)呈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护栏杆(5)正面的安装板(19),安装板(19)的四个拐角位置均滑动安装有圆杆,且多个圆杆远离安装板(19)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防护板(6),多个圆杆的外壁均套装有缓冲弹簧(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9)靠近护栏杆(5)的一侧外壁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杆,护栏杆(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两个连接杆远离安装板(19)的一端均延伸至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伸缩杆(17)连接有移动板(14)和底座(12),两个伸缩杆(17)的外壁均套装有第一复位弹簧(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4)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拉杆(15),且两个拉杆(15)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弧形杆(13)外壁设置的连接板底端相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9)靠近护栏杆(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固定杆(31),护栏杆(5)的背面开设有供固定杆(31)远离安装板(19)一端穿插的通槽(10),固定杆(31)远离安装板(19)的一端还开设有矩形槽(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主体(3)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靠近一端通过合页相铰接组成,两个矩形套板(4)相靠近的一端均通过紧固螺栓(11)与转动杆主体(3)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2)底端的安装块(23),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块(23)相适配的安装槽(26),基座(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斜槽,其内部均滑动设有限位块(27),安装块(23)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与两个限位块(27)相适配的限位槽(2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u型板(24),其内部滑动安装有两根滑杆(33)和一根限位杆(28),两根滑杆(33)远离u型板(24)的一端穿过基座(1)延伸至斜槽内连接有用于对限位块(27)进行推动的斜块(32),两根滑杆(33)的外壁均套装有第二复位弹簧(30),两根滑杆(33)和一根限位杆(28)的另一端均穿过u型板(24)共同连接有拉板(3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和安装板(19)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圆槽(22),限位杆(28)靠近立柱(2)的一端与圆槽(22)相插装配合,限位杆(28)的外壁套装有第三复位弹簧(29)。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
述转动杆主体(3)靠近立柱(2)一端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收纳槽,且两个收纳槽内均安装有外壁缠绕有警戒线的收卷辊(21),两个收纳槽内均安装有保护门(9),立柱(2)靠近转动杆主体(3)的一侧外壁等距设有多个防行人穿越的防护杆(8),立柱(2)靠近拉板(3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纹安装有防雨板(7)。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交通安全用道路交叉口的智能防护栏,包括基座、立柱和转动杆主体,基座内部设有安装机构,立柱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基座顶部,转动杆主体转动安装在立柱顶端,转动杆主体外壁滑动安装两个矩形套板,两个矩形套板底部均安装多个护栏杆,多个护栏杆均设有防护机构,两个矩形套板顶部均设有防翻越机构,防翻越机构包括两组弧形杆,且两组弧形杆呈交叉设置。该发明中,通过设置的防翻越机构,可在转动杆主体带动护栏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由一系列机构带动两组弧形杆呈交叉状态,避免部分行人想要从护栏杆上方翻越的行为出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和实用性。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和实用性。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

葛永跃 袁德勇 杨荣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天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18:4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立柱   基座   护栏   外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