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0.10.10
∙【文 号】交规划函〔2020〕694号
∙【施行日期】2020.10.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拉挤模具∙【时效性】现行有效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大理石测量平台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关于广东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交规划函〔2020〕694号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上报〈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粤交规〔2020〕102号)收悉。为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智慧交通建设、枢纽服务效率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鼓励各方积极参与。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关键工程技术突破、交旅融合发展实施路径、交通管理
智慧化水平提升、白云国际机场服务效率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港口船舶岸电建设使用、旅游航道、绿航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告我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积极指导,在相关“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中加强支持。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
2020年10月10日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广东省试点任务要点
一、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一)试点单位。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青铜旋塞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推进高速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以深汕西、开阳、阳茂、茂湛、粤赣惠河、广深、江中等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作为支撑,开展关键技术标准、交通组织与交通安全防护标准、全过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复杂条件下超深超厚软基关键技术等研发和应用。
2.推动综合枢纽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推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推进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揭阳机场扩建,加快推进湛江机场迁建和韶关机场建设,开展梅县机场迁建前期工作,规划建设云浮、阳江、怀集、连州等支线机场,推动通用航空发展。加快提升广州、深圳国际综合航运服务能力,构建以珠三角港口为主体、粤东和粤西港口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强化汕头港、湛江港枢纽辐射作用,
提升粤东地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能力。
3.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科学布局轨道交通枢纽,强化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提高联程联运水平和效率。推进轨道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协同,推动运输组织、安全应急、设备设施维护协调统一管理。强化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建立大湾区轨道协调机制,统筹服务标准、管理流程,推动安检互信,提升“四网融合”服务质量。
4.提升广深港综合运输通道效能。科学开展通道规划研究,创新城市综合运输通道内线路配置规划技术方法。加大通道内高速磁浮、共享交通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力度,推动城际协同、方式协同、产业协同。
5.探索开展跨海交通集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进跨海交通集工程智能建造,在钢壳智能制造、钢壳混凝土智能浇注、钢箱梁智能制造、智慧梁场、沉管管节智慧安装、智慧工地等方面加快应用。探索应用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沉管隧道。推动建立跨江(湖)越海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新海底钢壳沉管和互通式隧道火灾防控及智能交通管控技术,研发灾变控制技术。开展BIM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推动数据全寿命周期共享应用。深入推进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研究,完善
工作机制,引导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提高工程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电子台历
6.探索开展中小跨径钢桥建设技术研究及应用。贯彻全预制化理念,推动轻型、快速、短周期全预制拼装建造技术研究。研发新型运架设备,积极推广中小跨径钢桥应用,推进装配化桥梁研究成果标准化。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深汕西、开阳等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有效突破。机场、港口枢纽辐射能力有效增强。“四网融合”成效显著,并形成相关行业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在城市综合运输通道内线路配置规划技术研究、跨海交通集工程建设等方面形成相关理论、方法、标准。在公路钢结构桥梁等方面形成标准图,在中小跨径钢桥标准化、装配化、信息化方面取得成套技术和研究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基本完成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基本实现桥梁、隧道等结构物构件施工机械化及预制装配化,在项目全过程BIM技术、智慧工地建设等方面形成高速公路
改扩建成套关键技术。基本建成科学合理的轨道交通体系,综合交通枢纽服务能力、广深港综合运输通道效能明显提升。在跨海交通集工程建设理论、标准上取得显著突破,并形成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受力机理计算方法、设计指南、耐火极限标准等。在钢壳沉管隧道结构构造、超宽特长隧道排烟、强台风区海中超大跨悬索桥主梁抗风等方面形成相关技术标准。公路常规跨径钢结构桥梁建造技术广泛应用,在装配化桥梁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维护等方面形成相关技术标准。
二、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一)试点单位。
混凝土垫块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推动交旅融合发展。科学规划建设旅游公路,稳步推进滨海旅游公路和粤北生态旅游公路建设,重点推动梅州、云浮、河源、阳江等区域旅游公路发展。科学制定旅游公路技术方案,推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公路安全绿发展水平,以鹤港高速
、洪鹤大桥为重点打造绿公路、品质工程。以惠清高速公路建设为依托,开展生态敏感山区高速公路绿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智慧建造信息一体化,加强安全生产创新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