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图 | 责任部门 | 输入 | 过程重点提示 | 输出 文件/表单 |
生产需求收获时间到 | 1.工程部根据产品工艺要求,提出设备(工装)申请表,注明型号、特性、结构及相关工艺要求,必要时标明生产厂商。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方可制作或外购。单价较高的设备(工装)须总经理或相关董事批准。 2.由公司自行设计制作的设备(工装)工程部主导安排。 3.须外购的设备(工装),申请部门还须填写【请购单】并附相关资料转采购部依《采购管理程序》处理。 | 【请购单】 | ||
请购单 | 1.由行政部、申购部门、仓库及相关技术部门等一起验收,确认设施设备是否与要求相符合,附件工具及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外观有无损伤等。并出具【设施设备(工装)入厂验收单】。 2.投入使用前,行政部/工程部等技术部门组织安装调试,并按说明书、合同规定的相关要求对设备(工 装)进行测试并记录于【安装调试验收单】,必要时可要求供应商协助或参与。 3.验收不合格,自制的退回制作部门改善或重新制作;外购的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处理。 | 【设施设备(工装)入厂验收单】 【安装调试验收单】 | ||
步进式开水机 | 设备工装 | 1.所有设备(工装)在验收合格后,工程部等依《设备编号管理规范》进行编号与管理。 2.各事业部或单位须建立【设备清单】,重要设备建立单台【设备履历表】。 3.设备管理委员会汇总各事业部/部门之设施设备清单,建立总台账,并定期复核。 | 【设备清单】 【设备履历表】 | |
工程部 | 1.工程部根据产品工艺要求、产能负荷、车间特性等合理规划车间设备(工装)布局。 2.车灯产线应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来制定工厂布局,应优化物料转移,搬运,以及对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 | |||
使用部门 行政部 工程部 机电 设备管理委员会 | 1.工程部编写设备(工 装)操作规范、指引性文件。操作文件应简单易懂,以利操作员理解。 2.设备(工装)操作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操作和防护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证后方可操作相关设备(工 装),具体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3.使用中的生产设备须有明确的标识。 茶浴炉4.主要生产设备使用前,由专业技术员进行调试,调试合格后操作员方可使用。 5.使用单位要定期对相关设备(工装)进行盘点,更新【设备清单】。 | 【设备清单】 | ||
使用部门 行政部 工程部 机电 设备管理委员会 | 1.日常保养:操作员每天对设备(工装)进行简单的日常保养。上班前检查设备紧固性部件是否牢固、指示仪表是否失灵、润滑油料是否充足、安全保护是否完整;下班前关闭电源、清洁设备等,并记录于【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表】。 2.定期维护与保养 2.1根据设备(工装)的使用性质及频率编制保养项目与周期。 2.2专业人员(技术员、设备管理员)进行保养并记录。 2.3特种设施设备,须委托外部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维护 与保养。如电梯、压力锅炉、起重机等。 | 【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表】【设备定期保养计划表】【设备定期保养记录表】 | ||
使用部门 行政部 工程部 机电 设备管理委员会 | 1.设备(工装)出现异常时,操作员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工程部/机电/行政部进行维修。 2.经工程/机电/行政部/设备管理员确认须委外修理或大修,使用部门须填写【维修、安装、制作申请单】,经审批后进行修理(大修或委外修理)。 3.主要设备(工装)的常用配件需作备品,从而减少机器故障维修时间,确保机器稼动率。 4.当设备(工装)维修或维护时,必须切断电源,挂警示牌并标明设备的维修状态。 5.设备(工装)在运行中出现异时,影响产品质量或环境的依《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处理。必要时,相关产品需重新检验。 | 【维修、安装、制作申请单】 警示牌 状态标识 | ||
相关部门 行政部 设备管理委员会 | 1.部门内部异动,由本部门最高负责人审批,报设备管理委员会备案。 1.跨部门异动的,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须事先达成协议后,填写【设备异动通知单】经设备管理委员会审核及共同的上级部门审批。 3.行政部根据公司实际需要统一调整或调拨设施设备。 4.异动后的设备(工装)须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 【设备异 动通知单】 | ||
双模具 | 使用部门 行政部 设备管理委员会 | 不锈钢钝化1.因使用状况发生变化,经设备管理委员会评估及部门经理批准后停用。停用后的设备(工 装)由使用部门标识“停用”字样放置原处或统一退回仓库存放。须并作好防潮、防锈处理。 2.已超过使用年限、已无使用价值或无法修复的设施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报告单】,由部门经理审核,经行政部核准,总经理或相关董事批准后报废。 3.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工装)由行政部统一处理。 | 社区搜索 【设备报废报告单】 | |
使用 部门 | 记录 保存 | 参照《记录管理程序》。 | 记录 | |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07:5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42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