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阅读: 评论:0

艺术·文化·智性空间: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
作者: 殷小烽 李听晖
来源:《公共艺术》2019年第03期
        摘要: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以“时代脉动”为文化定位,立足于长春这座城市独具的历史文脉、人文自然景观与城市精神,以国际化的视角和多元的视觉艺术语言展现春城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城市风貌及美好展望。在文化、空间、艺术三位一体的“一体化”理念下,串连起长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为案例,通过对整体设计思路和各站点设计实施的深入剖析,反思城市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相互支撑关系。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长春地铁2号线;空间一体化设计
mcu解密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成为一座城市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载体。因此,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要给公众带来美的享受,还要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使作
品和观者能够达到情感的共鸣,形成一种对话和交流。地铁空间是可以承载综合功能的公共场域,它不仅能够串连起城市生活的界面,也能够借助公共艺术的形式连接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增加一座城市的记忆、温度与特质。
尼龙包胶线
        作为文化天然的传播媒介,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肩负着形塑、建构长春城市文化的重任。因此,各站点的公共艺术作品强调城市文化、地铁空间和公共艺术之间的整合关系,是集艺术、文化、空间于一体的统一体。多功能折叠椅
明框玻璃幕墙
服务器硬件检测        一、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思路
        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由七条线组成的放射式线网,其中已建成的1、2号线形成了贯穿城区南北和东西的核心“十”字骨架。主创团队以“春风承运,生生不息”为全网概念主题,坚持“传承长春城市文脉,发扬长春城市精神,地上地下映射互动”的创作理念,围绕春城地铁的整体公共艺术规划及每条线路的主题定位,通过对城市地上空间历史、文化、环境的深入挖掘、调研和研讨,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和元素,映射到地铁空间的分区与布局,选择最适切的题材和艺术语汇实现区域文脉和景观的新建。
局部镀锡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02:2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3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地铁   文化   艺术   长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