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试题和答案284题

阅读: 评论:0

一、判断题
01、一项工程的电气工程图一般由首页、电气系统图及电气原理图组成。    ( ×荸荠去皮机 )
一项工程的电气工程图一般由首页、电气系统图及电气原理图、设备布置图、安装接
线图、平面图等几部分组成
02、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气的触点,都按照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 √ )
03、按照电气元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国家标准,接触器的文字符号应用KM来表示。
    ( √ )
04、电路中触头的串联关系可用逻辑与,即逻辑乘()关系表达;触头的并联关系可用逻
    辑或,即逻辑加(+)的关系表达。                                    ( √ )
05、电气控制电路中继电器KA1的逻辑关系式为
则对应的电路图为    ( ×
             
06、机床控制线路中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主要有启动、运行及制动控制线路。  ( √ )
07、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常用的保护环节有短路、过电流、零电压及
    欠电压保。    ( √ )
08、阅读分析电气原理图应从分析控制电路入手。    ( √ )
09、X62W铣床工作台做左右进给运动时,十字操作手柄必须置于中间零位以解除工作台
    横向进给、纵向进给和上下移动之间的互锁。    ( √ )
10、工作台各方向都不能进给时,应先检查圆工作台控制开关是否在“接通”位置,然后
    在检查控制回路电压是否正常。    ( √ )
11、T68镗床所具备的运动方式有主运动、进给运动、辅助运动。    ( √ )
12、T68镗床主轴电动机在高速运行时,电动机为YY形连接。    ( √ )
13、T68镗床主轴电动机只有低速挡,没有高速挡时,常见的故障原因有时间继电器KT
    不动作或行程开关SQ2安装的位置移动造成的SQ2处于始终断开的状态。    ( √ )
14、20/5 t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中的主钩电动机由凸轮控制器配合磁力控制屏来实现控制。
    ( ×
    20/5 t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中的主钩电动机由主令控制器配合磁力控制屏来实现控制。
15、20/5 t起重机主钩既不能上升又不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欠电压继电器KV不吸合、 欠
    电压继电器自锁触点未接通、主令控制器触点接触不良、电磁铁线圈开路未松闸等。
    ( √ )
16、自动控制就是应用控制装置使控制对象如机器、设备、生产过程等自动地按照预定的
    规律变化或运行。    ( √ )
1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反送到输入端参与控制。    ( ×
    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反送到输入端参与控制
18、闭环控制系统是建立在负反馈的基础上,按偏差进行控制的。    ( √ )
19、放大校正元件的作用是对给定量(输入量)进行放大与运算,校正输出一个按一定规
律变化的控制信号。    ( ×
放大校正元件的作用是对偏差信号进行放大与运算,校正输出一个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控制信号。
20、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最大的差别在于闭环控制系统存在一条从被控量到输出
    端的反馈信号。    ( √ )
21、偏差量是由控制量和反馈量比较,由比较元件产生的。    ( ×
    偏差量是由给定量和反馈量比较,由比较元件产生的。
22、前馈控制系统建立在负反馈基础上按偏差进行控制。    ( ×
反馈控制系统建立在负反馈基础上按偏差进行控制。
23、在生产过程中,如温度、压力控制,当被控量要求维持在某一值时,就要采用定值控
    制系统。    ( √ )
滚轮片24、直流电动机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是恒转矩调速,弱磁调速是恒功率调速。    ( √ )
25、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与发电机—电动机系统相比较,具有响应快、能耗低、噪声小及
13262cm    晶闸管过电压、过载能力强等许多优点。    ( ×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与发电机—电动机系统相比较,具有响应快、能耗低、噪声小等许多优点。晶闸管过电压、过载能力差
26、调速范围是指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情况下,电动机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
    ( √ )
27、静差率与机械特性硬度以及理想空载转速有关,机械特性越硬,静差率越大
    ( ×
    静差率与机械特性硬度以及理想空载转速有关,机械特性越硬,静差率越小。
28、直流调速系统中,给定控制信号作用下的动态性能指标(即跟随性能指标)有上升时间
    、超调量及调节时间等。    ( √ )
29、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主回路电流连续时,开环机械特性曲线是互相并行的,其斜率
    是不变的。    ( √ )
30、比例调节器(P调节器)一般采用反相输入,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是反相关系。
    ( √ )
单向离合器轴承
31、对积分调节器来说,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保持在输入电压为零前的那个瞬间
    的输出值。    ( √ )
32、比例积分调节器,其比例调节作用可以使得系统动态响应速度较快,而其积分调节作
    用又使得系统基本无静差。    ( √ )
33、调节放大器的输出外限幅电路中的降压电阻R可以不用。    ( ×
    调节放大器的输出外限幅电路中的降压电阻R必须使用。
34、带正反馈的电平检测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具有回环继电特性。回环宽度与Rf、R2
    阻值及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值有关。Rf的阻值减小,回环宽度减小。    ( ×
    带正反馈的电平检测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具有回环继电特性。回环宽度与Rf、R2
    阻值及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值有关。Rf的阻值减小,回环宽度增大。
35、调速系统中采用两个交流电流互感器组成电流检测装置时,两个交流电流互感器一般
    采用V形接法。    ( √ )
36、交流、直流测速发电机属于模拟式转速检测装置。    ( √ )
37、转速负反馈有静差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    ( ×
  转速负反馈有静差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采用比例调节器。
  或:转速负反馈无静差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
38、在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中,当负载增加以后转速下降,可通过负反馈环节的调节
    作用使转速有所回升,系统调节前后,电动机电枢电压将增大。    ( √ )
39、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是表示闭环系统电动机转速与电流(或转矩)的动态关系
    ( ×
    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是表示闭环系统电动机转速与电流(或转矩)的静态关系。
40、在转速负反馈系统中,若要使开环和闭环系统的理想空载转速相同,则闭环时给定电
    压要比开环时给定电压相应地提高1+K倍。    ( √ )
41、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对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阻、励磁电流变化带来的转速变化无法进
    行调节。    ( ×
    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对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阻、励磁电流变化带来的转速变化无法进
    行调节。
42、无静差调速系统在静态(稳态)与动态过程中都是无差。    ( ×
    无静差调速系统在静态(稳态)与动态过程中静态是无差、动态是有差。
43、采用PI调节器的转速负反馈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负载变化时系统调节过程开始和中
    间阶段,比例调节起主要作用。    ( √ )
44、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截止方法不仅可以采用稳压管作比较电压,而且也可以采用独立电
    源的电压比较来实现。    ( √ )
45、电流截止负反馈是一种只在调速系统主电路过电流下起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方法,用来
    限制主回路过电流。    ( √ )
46、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对直流电动机电枢电阻、励磁电流变化带来的转速变化无法进行
    调节。    ( √ )
47、电流正反馈是一种对系统扰动量进行补偿控制的调节方法。    ( √ )
48、双闭环调速系统包括电流环的转速环。电流环为外环,转速环为内环合成绝缘子。    ( ×
    双闭环调速系统包括电流环的转速环。电流环为内环,转速环为外环。
49、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输出电压是系统转速给定电压。    ( ×
隔爆型防爆灯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输出电压是系统电流给定电压。
50、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突加给定电压启动过程中第一、二阶段,转速调节器
    处于饱和状态。    ( √ )
5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突加负载时,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两者均参加调节作用
    ,但转速调节器ASR处于主导作用。    ( √ )
52、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在电源电压波动时的抗扰作用主要通过转速调节器调节作用。
    ( ×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在电源电压波动时的抗扰作用主要通过电流调节器调节作用。
53、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ARS输出限幅电压作用是决定了晶闸管变
    流器输出电压最大值。    ( ×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ARS输出限幅电压作用是决定了电枢电流
    输出电压最大值。
5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在系统堵转时,电流转速调节器作用是限制了电
    枢电流的最大值,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 √ )
55、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可以同时改变电枢电压和励磁电压的极性。    ( ×
    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可以分别改变电枢电压或励磁电压的极性。
56、电动机工作在制动状态时,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方向和转速方向相同。    ( √ )
57、 在电枢反并联可逆系统中,当电动机反向制动时,正向晶闸管变流器的控制角。
    处于逆变状态    ( √ )
58、采用两组晶闸管变流器电枢反并联可逆系统有有环流可逆系统、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
    、直接无环流可逆系统等。    ( ×
    采用两组晶闸管变流器电枢反并联可逆系统有有环流可逆系统、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
    、错位无环流可逆系统等。
59、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是通过无环流逻辑装置保证系统在作任何时刻都只有一组晶
    闸管变流器器加触发脉冲处于导通工作状态,而另一组晶闸管变流器的触发脉冲被封
    锁,而处于阻断状态,从而实现无环流。    ( √ )
60、在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中,当转矩极性信号改变极性时,若零电流检测器发出零电流
    信号,可以立即封锁原工作组,开放另一组。    ( ×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09:2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2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系统   转速   电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