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化肥
3.3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可以形成遮光、保湿、保温的微环境,在
高温干旱的情况下,防止果实因高温强光直射日灼,提
高果实的外观和耐贮性。一般套袋时间为花后35~40
天为宜,套袋前应做好疏果、定果和病虫害防治,以单
层米黄附蜡质木浆纸袋为宜,纸袋要防水、透气、韧
性好,宜果实采摘前15~20天去袋,让果实自然着。
3.4适时灌溉
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早晨或傍晚要及时浇水,避免
上虞深红种杨梅标准化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吴大财1,宋文君2,袁兴祥1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驿亭镇农技信息中心312353;2绍兴市上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312300)针对上
虞‘深红种’杨梅成年树结果特性,从中耕除草、扩穴培土、合理施肥、科学修剪、花果管理、冬季清园、病虫防控等方 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标准化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深红种’杨梅;成年树;标准化技术;安全生产
厚土层,至成林时使客土高出地面约30cm。
根据杨梅种植实际,利用上坡的土层来加厚中下
部的土层,特别是对有一定坡度的杨梅园,还能起到促
进园地梯形整地,并有利于操作及行走。
3合理施肥
的土壤施肥、叶面追肥,能增强树体的抗逆性、抗病虫
性,避免缺素症、枝叶黄化现象发生,是杨梅标准化安
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施肥应在充分了解杨梅营养需求
和果园土壤肥力基础上,来确定施肥种类和施用数量。
杨梅主根不明显,侧根和须根较为发达,70%
~90%的根系在0~60cm的土层内,尤其以5~40cm的
浅土层中根系分布最为集中。根系具有根瘤,具“肥料
木”之称。果实中氮﹕磷﹕钾为20﹕1﹕26,叶片中氮:磷:
钾为17﹕1﹕12。果实所需的无机营养成分普遍较低,尤
其磷和钙的含量特别低;成年结果树各器官的养分含
量,钾:果实>叶>枝、根;氮和镁:叶>果实>枝、根;
磷和钙:叶>枝、根>果实。果实生长发育需钾量较
大,其次是氮和镁。
成年树须平衡树体生长与结果的矛盾,氮﹕磷﹕钾
以4﹕1﹕5为宜,应减少磷的施用量,增大钾的施用量,
以增大果形和提高品质,施用钾肥需采用硫酸钾。正常
结果树全年施肥2次,分别为2月上中旬的春肥和7
月中旬的采后肥。第1次株施尿素0.1~0.3kg、硫酸钾
0.5kg或焦泥灰15~20kg;第2次株施尿素0.2kg、硫酸
钾0.2~0.5kg。磷肥隔1~2年施用1次,株施‘深红种’杨梅原产浙江上虞,系浙江地方林木良
绿,叶倒披针形。果实大,圆球形,平均单果重13.1g,最
大达16.3g,果蒂较小,果表深红,肉质细嫩,汁液多,
酸甜适口,风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总酸
1.3%,可食率94.6%,品质优良。上虞主产区果实6月
中下旬成熟,采收期长达20天。该品种风土适应性强,
具有丰产优质、果大核小、风味较浓、泽美等特点,30
年生成年树平均株产57.5kg,最高可达175kg,现已成
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将‘深红种’杨梅标准
化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概述如下:
1中耕除草
杨梅树进入成年时进行1次全园清耕,去除与杨
梅争肥的木本和灌木植株,平整园地地面,以利杨梅的
生长和作业管理。但对坡度较大的杨梅园,要避免过度
的清耕和翻土,以免土壤冲刷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并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需实行季节性生草,采用人工刈割
的方式进行季节性除草。较平坦园地用“清耕法”,3月
中旬前结合土壤改良进行翻土,采果前清除树冠下杂
草,采收前后中耕松土,基本保持无杂草状态。坡地宜
用“自然生草法”,冬季翻土时清除杂灌木和多年生草
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任其自然生长,仅在采收前割
去树冠下的草,以便采收。
2扩穴培土
成年杨梅园隔年或每年培土,就地挖掘山地表土
或草皮泥、焦泥灰、塘泥等。在土层浅薄处用客土法加
因树体“暂时缺水”而引起落叶、日灼等。但山地猕猴桃
园通常水源稀缺,基本没有配套的灌溉沟渠,灌溉难度
大,费工、费时、费水,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制约山地猕猴
桃产业的发展。山区果园适合在山脚建水塘,山顶修建
蓄水肥料池,园内安装喷灌或滴灌设备,以备随时消除
高温干旱天气的威胁,以满足猕猴桃生长发育中对水
分的需要。(收稿:204-11-13)
[1]汪开治摘译.猕猴桃的合理灌溉[J].世界农业,1998(12):48-49
[2]王涛.果品安全生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邹秀琴(1979-),女,浙江青田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
2015年第2期现代园艺
25〇
. All Rights Reserved.
0.1~0.15kg,不宜单施氮肥及过量施用磷肥。生长势过旺的树,应减少对氮肥的使用,增加钾肥的用量;长势过旺而开花少的树,应同时增加磷肥的用量,株增施0.5kg的过磷酸钙以促进花芽形成,磷肥施用一般隔年进行,防止施用过量。对于树势衰弱的树,要以提高树势和枝条的抽生能力为主,增加氮肥的用量,可增施1~2kg/株的尿素,促进枝叶抽生,恢复树势。
4科学修剪
修剪按修剪时期可分为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生长期修剪在4~9月,除挂果期外均可进行;休眠期修剪在11月至翌年3月中旬。
成年树通常采用短截和疏删相结合的修剪方法。应剪去树冠上部直立强枝,保持树冠开张,内部光照充足。疏除密生枝,回缩衰弱枝;对部分果枝进行短截,促发预备枝,调节生长结果平衡,防止大小年结果;郁闭树冠疏除徒长枝,内膛较为空虚树冠对徒长枝进行短截,促进分枝,填补空缺。
上强下弱树的中心主干生长旺盛,可利用去强留弱进行“换头”,使中心主干曲线上升。对上大下小、强枝过多树冠,应疏除上部部分强枝。对树冠整体进行“开天窗”处理;同时去强留弱,删除密生枝,
对过长枝条进行回缩修剪。在主干、主枝和副主枝上长出的侧枝或结果枝组为主要结果部位,修剪中应尽量保证这些枝组健康生长,生长过旺时,可根据去强留弱原则进行疏剪或环割等处理,以促进花芽分化、促进结果。连续结果后的枝组,结果部位远离基枝,枝条逐渐衰老、密生或交叉,如附近有新枝,应及时更新。结果枝可通过修剪调节结果和生长平衡,有效缓解大小年结果现象。花芽分化较好、花量较多年份,结果枝修剪以短截修剪为主,以减少当年开花量,促进来年结果预备枝的生长;对花量较少的年份,结果枝修剪应以疏删为主,而对枝条较少、花芽分化不良树体,结果枝不宜修剪。成年杨梅树经累年结果,往往出现枝条密生、内部光照不足、枝条细弱且枯死等现象,需及时剪除交叉枝、病虫枝和枯枝,并对细弱枝进行回缩。
5花果管理
通过合理修剪,去强留弱,通风透光,同时增施钾肥,减少或停止氮肥的使用,夏末秋初进行断根和晒根,并进行拉枝、环割、环剥等处理措施,以抑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杨梅旺长树采取不施氮、增施钾和磷肥的措施以保果。或杨梅盛花期或谢花期树冠喷布15~30mg/kg的赤霉素进行保果,以提高坐果率。
花枝、花芽过量或结果过多的树,于2~3月适量剪去花枝,疏删密生、纤细、内膛小侧枝,减少花量。少部分结果枝短剪促进分枝。盛花期后期喷100mg/kg的“疏6”疏花剂,疏去50%的花量,并有增大果形、提早
成熟、提高品质,及增加当年新梢发生量和翌年产量的效果。结果较少和长势较弱的树,为防治下半年花芽形成过多,采果后喷布200mg/kg的赤霉素,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以增加秋梢抽发量,从而达到减少花芽的效果。
推广人工疏果,即每年疏果2~3次,分别在盛花后20天(果径约0.5cm)和谢花后30~35天(果径1.0cm)时进行,疏去密生果、劣果和小果,6月上旬果实迅速膨大前再疏果定位。每果枝留1~4个,平均2个。结果多的年份,树冠上部多疏;结果少的年份,树冠上部多留果。适当剪除结果过多的果枝,保留坐果相对较少的果枝,以减少留果数量。
6冬季清园
冬季清园是杨梅周年管理后期的重要环节,也是杨梅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该项技术如能正确使用,可强健树体,大大减少翌年的病虫害发生发展、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减轻翌年的管理成本。
每年冬季(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选用30%机油·石硫微乳清园剂、45%石硫合剂结晶或2~3°Be 的石硫合剂,根据当年病虫害发生程度,一般喷雾1~3次。但喷雾时需注意仔细喷雾杨梅叶片正反面、树干及园地地面,特别对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蚧壳虫等严重园地,喷药前应进行冬季修剪、割除杨梅全园柴草并移除或制成草木灰;喷雾时要选择暖和的晴天上午9~11时或下午2~4时,切勿在低温寒潮过境时喷药,以免遭冻落叶,且避免与其他农药、营养液或生长调节剂混用。
7病虫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开展化学防治。提倡使用诱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等措施,人工捕杀衰蛾等幼虫、虫茧,繁殖释放天敌。优先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诱虫灯,每0.33~0.67挂1只频振式杀虫灯,一般悬挂在树体高度的2/3处
(1.8~2.4m),5月下旬~6月下旬开灯。在树内1.5m高左右挂黄粘板,每树1~2块。在杨梅矮化树冠上搭建棚架,防虫网直接覆盖在棚架上,四周用泥土和砖块压实,留一侧揭盖。(收稿:2014-11-19
)
[1]DB33/T372.1-2008无公害杨梅第1部分:产地环境
[2]DB33/T372.2-2008无公害杨梅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3]梁森苗,黄建珍,戚行江.杨梅病虫原图谱[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徐永焕,孙钧,水果生产知识读本[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吴大财(1960-),男,浙江上虞,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
现代园艺2015年第2期26〇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