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阅读: 评论:0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摘要】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确诊原醛症患者20例,测量其实验前后血醛固酮水平,并以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醛组血醛固酮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实验对原醛症的诊断敏感性为95%(19/20),特异性为93%(14/15)。结论:此试验是项安全可靠地原醛症确诊方法,值的我们临床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126-0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又称Conn综合征,是美国医生Jerome W Conn在1955年首次发现并命名,既往认为该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少见病因,但随着国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指南的发布,通过生化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明显增多,目前认为该病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流程包括筛查试验、确诊试验和分型诊断。其中确诊试验包括:静滴盐水负荷试验、口服钠盐负荷试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以及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
其中静滴盐水负荷试验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简单易行,临床应用较多。本文回顾性地研究了我院内分泌科近三年诊断原醛症患者的病史资料,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诊断原醛症中的应用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确诊原醛症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 例,女性8 例,另设15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10例,女性 5例。原醛症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2.8±10.4)岁和(44.1±10.6)岁,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作该试验前停用螺内酯最少四周,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包括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等降压药物最少两周,改用α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必要时加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口服降压。
  1.2 试验方法  7AM-9AM保持坐位或立位,9AM抽血查醛固酮,9AM抽血后口服卡托普利50mg,9AM-10:30AM保持坐位,10:30AM抽血查醛固酮.,服药后醛固酮相对于服药前降低未达30%以上或者醛固酮绝对值大于150pg/ml考虑卡托普利试验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比例百分率表示,进行x?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原醛组中卡托普利试验阳性率为95%(19/20),而对照组中阳性率仅占6.7%(1/1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实验对原醛症的诊断敏感性为95%(19/20),特异性为93%(14/15),实验前原醛组血醛固酮为570±104pg/ml,对照组为515±95pg/ml;试验后血醛固酮原醛组为513±112pg/ml,对照组为114±22pg/ml,血醛固酮抑制率分别为10%和78%,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自主分泌过多血醛固酮,引起保钠排钾,机体血容量增多,而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活性受抑制,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低血钾以及临床相关症候。对正常人以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卡托普利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II转换减少,从而抑制血醛固酮分泌,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能自主分泌大量血醛固酮,卡托普利对其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原醛症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尤其适用于静滴盐水负荷试验、口服钠盐负荷试验禁忌症的患者,比如未得到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心衰、严重低血钾患者。该试验操作简单,试验时间相对较短,可用于门诊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确诊试验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卡托普
利试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确诊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许多的影响囚素,最常见的是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其他一些利尿剂,故进行此实验需充分考虑相关药物的洗脱期。本文中卡托普利试验对诊断原醛症的敏感性达95%,特异性为93%,表明此试验是项安全可靠地原醛症确诊方法,值的我们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家伦.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M].临床内分泌学,2011:555-564.
  [2] 薛生能,雷娟,唐菊英,张少玲.静脉盐水负荷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7):489-491.
  [3] 刘妮娜,潘天荣,杜益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进展[J].安徽医学,2012,16(6):835-836.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2:5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91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试验   醛固酮   原发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