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作业设计》第5——8课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阅读: 评论: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一、填空题。
1.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2.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
3.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3)V。
4.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灯泡串联使用时灯光(),灯泡并联使用时灯光()。
5.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属于串联电路的是(A)。
A.手电筒  B.教室的灯  C.家用插座
2.组装电路时把几个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A ) ,并联起来发出的光(A)。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3.要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且最亮,应采用(C)连接。
A.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也串联  B.两节电池并联,两个小灯泡也并联
C.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4.-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A)。
A.1.5V    B.3V    C.4.5V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X")
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还是1.5V。(X)
2.家用的电灯都是串联,这样连接比较方便。(X)
3.在电路连接方式中,并联电路一定比串联电路好。(X)
4.相同电压,相同灯泡数量,使用并联电路时小灯泡更亮。( )
5.在做小灯泡串联实验时,要注意电压不能超过小灯泡上标的电压数,否则小灯泡会被烧坏。( )
四、简答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各有什么特点?
答:(1)在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所以,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将依次逐个流过各个小灯泡,最后回到电源负极。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小灯泡损坏或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将变成断路,所有小灯泡都将停止工作。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小灯泡互相牵连,要么全工作,要么全部停止工作。
(2)在并联电路中,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分支处要分为两路,每一路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断开,但另一支路仍会构成通路。由此可见,在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互不牵连。
五、实验题。
1.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如下:
请你根据检测记录,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方法。(在下图中能画几种画几种)
2.按照题中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要求.画出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实验要求:组成电路,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泡、两个灯座和若干根导线。
2.6.导体与绝缘体
一.填空题。
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皮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3.(导体)与(缘体)是组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检测物体的(两端),小灯泡发亮的是(导体),不发亮的是(绝缘体)。
5.人们利用导体把电(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材料中(C)是绝缘材料。
A.水  B.铅丝  C.塑料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金属、人体、大地、陶瓷都是导体  B.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C.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能够移动的自由电子
3.钳子手把外面包裹一层塑料是为了(C)。
A.美观  B.经久耐用  C.起绝缘作用
4.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C)。
A.湿布  B.铁丝  C.干木棒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X")
1.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2.空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X)
3.导线如果没有塑料外皮就不导电了。(X)
4.湿了的绝缘体也可能会变成导体。()
5.人们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需要的地方。()
6.电线如果外皮破损,一定要及时更换或用绝缘胶带包好,以防漏电伤人。()
四、简答题。
1.教室中都有哪些电器设备,它们在哪些地方使用了绝缘体,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它们?
教室中都电器设备有,计算机、投影仪、幻灯、展示台、电影、电子白板、计算机等
绝缘体有:插座,灯管,注意用电安全。
2.为什么说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答:因为液体是电的导体,所以像木头这样的绝缘体湿了就会变成导体。另外,空气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导电,但是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导电
五、实验与操作。
设计一个“检测1元硬币是否导电”的实验。
实验步骤:1.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互相接触,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2.用两个检测头接触1元硬币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重复检测两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用两个检测头接触1元硬币的两端,小灯泡发光。
实验结论:1元硬币可以导电。
7.电路中的开关
一、填空题。
1.当开关闭合的时候,电路就会(连通),当开关断开的时候,电路会(断开)。
2.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3.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制作,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制作。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17:0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8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路   灯泡   导体   绝缘体   串联   电流   并联   实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