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道⼯岗位安全⼯作标准
1、对巡检的设备安全负责。
2、发现危及⾏车安全的故障设备和列车异状程度,决定列车的慢⾏速度或拦截列车。 3、有权向⼯长反映设备严重病害和提出建议。
4、班前充分休息和睡眠,班上精⼒充沛,⾐帽穿戴整齐,外罩防护服,系好鞋带。
5、认真执⾏交接班制度,交清上级有关安全指⽰和通报,交清设备的重点。
6、清点⼯具备品和防护⽤品,认真检查,保证齐全良好。
7、按规定的时间进⾏线路巡回,做到慢⾏、细看、勤瞭望。瞭望条件不好或天⽓不良时⾛路肩。巡检时不串岗,不离岗,不做其他⼯作。
8、坚持迎送列车制度,发现列车运⾏异常要⽴即显⽰规定信号,采取安全措施,显⽰信号姿势正确、明确。
9、要检查设备及连接零件的技术状态,检查限界,根据季节性特点加强对道⼝、桥梁、损伤钢轨、池塘路基等重点设备检查。 10、严重病害及时简明、准确地向⼯长汇报,参加⼯区班后分析会。
11、认真填写设备检查记录,病害要详细,数字准确,要报⼯长签字。
⼆、养路(桥梁)⼯长岗位安全⼯作标准
1、组织制定⼯区⽅针⽬标管理的实施⽅案,并全⾯落实到⼈。
2、抓好⼯区安全⼯作,定期安全分析,确保安全⽣产。
3、组织制定全年安全⽣产措施,⼯区重点作业安全措施,经常进⾏安全⽣产教育,牢固树⽴“安全第⼀”的思想。经常深⼊现场,严格规章制度,强化标准化作业,确保⾏车和⼈⾝安全。
4、安全⼯作踏实到位,防患事故于未然,组织标准化的⽇常考核。
5、定期对安全防护员、巡道⼯进⾏考核,每⽉进⾏2—3次巡道,检查对巡道⼯检查记录,互签制度。
6、发⽣设备故障和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果断处理,及时上报。
三、养路(桥梁)⼯岗位安全⼯作标准
1、着装整齐,符合安全⽣产要求,准备好个⼈当天⼯作所需要的料具、信号备品和劳动防护⽤品,搞好协作,保证齐全,良好使⽤。
2、按时集中精神,认真听取⼯长布置⼯作、安全注意事项和上级有关安全⽣产的通报、指⽰、命令。
3、步⾏去⼯地应在施⼯领导的带领下,同去同归,⾏⾛路肩,跨越线路,桥梁要“⼀停、⼆看、三通过”。
4、来车时,注意瞭望,按规定距离下道避车,下道后,⾯向列车尾部,注意安全,乘车时,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严禁坐在危险处所,⼈要坐稳,⼯具、材料放置牢固、不超限。 5、使⽤轻型车辆,按规定办理⼿续并设好防护。
6、按标准作业,按作业程序和要领进⾏,不简化、不遗漏。
7、避车或转移地点,将⼀切料具随⾝带下,不得侵⼊限界,间休时间统⼀到安全地点。施⼯机具由专⼈负责使⽤,使⽤前必须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
8、积极参加班后会,对施⼯中发现的不安全现象敢于⽃争,提出整改措施。
四、⼯务部门标准化作业卡死制度
1、上、下⼯必须同去同归,严禁⾛道⼼、枕⽊头、钻车、跳车、以车代步,在横越线路
或道⼝时,要“⼀站、⼆看、三通过”。
2、站内作业必须签点登记,严禁⽆计划或超范围施⼯。
3、区间作业必须按规定距离(距车不少于800⽶)下道避车,严禁抢撬和晚下道。
4、必须严格执⾏⼯具“三不放”制度,料具严禁侵限和影响调车作业。
5、收⼯时,必须认真检查作业现场,做到⼯完料净,达到放⾏列车条件⽅可⼿⼯。
6、使⽤各种电器电具,必须安装触电保护器,机具绝缘不好严禁使⽤。
7、站内作业必须做到指定地点避车和统⼀休息,严禁坐卧钢轨、在车下乘凉和避⾬及远离他⼈单独⾏动,严禁站在临线和跨越临线避车。在多线地段及道岔作业,必须在指定地点避车。
8、使⽤电⽓焊要由持证⼈员进⾏作业,严禁⽆证⼈员随意作业。
9、在绝缘接头和轨道电路的区间内施⼯时,所使⽤⼯具要有绝缘措施,防⽌联电,在道岔基本接头⾄⼤接头处拨道、起道,在尖轨滑床板部分更换枕⽊,调整连接杆,更换滑床板,⽆电务⼈员配合严禁作业。
10、巡道⼯必须按巡回图认真巡检,严禁早出晚归或擅离职守。
11、区间施⼯要照章登记签点和防护,四⼈蹬上道前必须和车站联系,车站同意后⽅能上道,并严格执⾏⼯务《维规》和各种作业操作规程,严禁施⼯准备超量和超范围施⼯,严禁违章蛮⼲,严禁冒险放⾏列车。
12、遇有风、⾬、雪、雾等恶劣天⽓,能见度不⾜800⽶时,禁⽌上道、上桥和⾼空作业,巡道⼯要⾛路肩,特殊情况必须作业时,采取加设联络点和⽆线电防护措施。
13、养路机械化设置防护⽅法,必须按《铁路⼯务安全规则》第2.2.13条及第2.2.14条有关规定执⾏。
14、机械上道后,驻电防护员与⼯地防护员必须每3—5分钟通话⼀次,如遇通讯联络中断时,⼯地防护员应⽴即通知施⼯负责⼈停⽌作业,机具下道,尽快恢复线路。
五、巡道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担任巡道⼯作者必须视⼒和听⼒良好,⾝体健康,熟悉线路维修技术,有单独处理问题的能⼒。
2、在线路上巡查时,要注意瞭望列车,执⾏30⽶勤回头瞭望制度,发现来车及时下道避车,应在距离钢轨2⽶以上路肩上⾯向列车,防⽌列车坠物或绳索伤⼈。
3、经过车站、搬道房时,应与值班员、搬道员联系,掌握列车的运⾏情况。
4、在巡道过程中,如遇风、⾬、雪、雾等恶劣⽓候,不准⽤⼀⽑遮掩⽿、⽬,以免影响视⼒。瞭望困难地段调车繁忙站场应⾛路肩,确保安全。
5、发现情况时,迅速处理,解决不了时,做好防护,通过各种办法向⼯区、车站或上级部门报告。
六、捣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捣固作业
在区间线路上进⾏捣固作业,应在两端各500—1000⽶处设置作业标防护。作业⼈员互相配合,落镐时注意⽯碴飞溅伤⼈,⾜、指不能伸出轨枕边缘,避免镐头轧伤脚趾,多⼈在⼀起捣固时,前后两组捣固⼈员要相互间隔三根轨枕以上,以防道镐互相碰撞伤⼈。
(⼆)捣固机作业
1、开始⼯作前,在下道架上对机械要进⾏全⾯检查和试运转,检查机油、燃油、冷却⽔是否加⾜,检查机械连接零件是否牢靠,并向各种部分添加润滑油,试运转倾听有⽆异响,各控制仪表显⽰是否正常。尤其要检查⼿压泵是否有效,使⽤氮⽓瓶每三天检查⼀次,压⼒
⼩于30公⽄时应补⽓或更换。
2、作业中操作⼈员要精神集中,要随时倾听和观察机械的运转情况,⼀旦作业时发现故障,不能在⼀、⼆分钟内当时修好的,都要下道修理,不要影响⾏车。
3、作业中不要⽤⼿直摸各转动部位和震动部位,更不准在作业中擦拭机械。
4、作业时,机械上禁⽌放⼯具等其他物品,以防震动掉⼊转动部位发⽣故障。
5、当机械各种升降措施失灵时(含⼿动安全升降阀),可打开油路,⽤扁担或撬棍抬起下插的机架,将机械撤出线路界限以外。 6、坚持机械⽇常保养和定期检修,操作100—150⼩时⼩修,400—500⼩时中修,1500⼩时以上⼤修。
7、作业时两机应密切配合,⼒求动作协调⼀致,下插时,不能猛插⼀次到底,以免损坏机件。
8、作业结束时或列车开来时,将镐提升,柴油机低速运转,放下下道架,调好活动腿,推机下道,提起⾛⾏架。下道后,必须⽤定位卡或安全钩锁住,防⽌捣固机滑动侵⼊限界。
9、收⼯下道后,安置在下道架上的捣固机杆应张开,使机械牢固、可靠的停在下道架上。
10、特别加强防护⼯作,操作⼈员要考试合格。
(三)各⼯程单位可参照执⾏本规程。
七、改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改道、更换或增铺铁垫板以及整治冻害时,允许⼀次连续起下5个枕⽊头的道钉(包括钢筋混凝⼟轨枕),来车钉不齐道钉时,准许每隔两根枕⽊头有⼀个枕⽊头(包括桥枕、钢筋混凝⼟轨枕)不打道钉。
2、打锤、起钉要注意前后间隔,防⽌起钉撬棍、道锤及飞钉伤⼈。起钉时,应按三起三垫的要求起钉,⽤专⽤的起钉垫⼿握撬棍应抓稳,后⼿不能握在棍尾,以防⽤⼒过猛时,⼿指碰撞上钢轨。
3、钢筋混凝⼟轨枕⽤扳⼿松紧螺栓,不准坐踩在钢轨上扳动以免滑⽛碰伤⼿脚或跌倒;道锤把坚实牢固,握锤应紧牢,打道钉时,先将道钉裁稳后按轻、重、闷的步骤打⼊,做到⼀稳、⼆准、三狠、四轻拍。不准打轮锤或⽤道镐打道钉,直钉时⽤直钉器,严禁在轨缝处直钉。
4、在轨道电路上改道,起钉撬棍必须套包绝缘管,作业⼈员应熟悉轨道电路知识,防⽌⼯具搭接两股钢轨⽽短路。
⼋、拨道作业安全操作知识
1、拨道量在40mm以下时,⽤作业标防护,超过40mm按防护条件办理⼿续。
2、拨道⼈禁⽌骑在撬棍上向后仰拨,插⼊撬棍应先试拨⼀下,撬棍必须插牢,以防滑倒;当前后转移时,拨道⼈员要在同⼀侧⽤两⼿握住撬棍,棍头朝下并紧靠⾝体,听从指挥,做到动作⼀致。
3、严禁扛着撬棍⾏⾛,以防伤⼈。
4、使⽤拨道器拨动时,拨道器放置平稳且处于⽔平状态,防⽌倾斜翻倒轧伤⼈,严禁⽤⼿、脚拨移道钉或⽯碴,发现来车,迅速恢复线路,⼈机退⾄限界外。
5、各⼯程单位可参照执⾏本规程。
九、起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起道作业⼀般由三⼈组成相互配合作业,⼀⼈看道量⽔平,⼀⼈操作起道机,另⼀⼈打塞。
2、起道⾼度在40mm⼀下时,设作业标防护⽅可施⼯,超过40mm时按防护条件办理⼿续,起道地段放⾏列车的条件应达到《铁路⼯务规则》的要求。
3、曲线地段的起道应先起外股,后起⾥股,不准出现反超⾼。
4、起道顺坡长度,作业时不少于起道⾼度的200倍,收⼯时不少于400倍,减少影响列车运⾏的平稳性。
5、使⽤起道机,操作⼈员必须熟悉起道机的性能和操作⽅法。在使⽤前应检查、确认机械性能良好,运载与搁置起道机要放置平稳且处于⽔平状态,防⽌倾斜、翻倒轧伤⼈,在轨道电路区段起道机在钢轨内侧时防⽌撬棍跌落⽽短路轨道电路。严禁抢撬,严禁⼿、脚伸⼊轨底,下道后,起道机必须放在限界外。
个⼯程单位可参照执⾏本规程。
⼗、更换辙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施⼯前应办理封锁⼿续,设置防护。
2、施⼯中拨出或拨⼊辙叉时,撬棍必须插牢,⼈⼒充⾜,统⼀指挥,动作协调,防⽌⼈员拥挤,⽤⼒不均造成互相碰撞或压
伤⼿脚。
3、接好辙叉后,应打好轨道电路跳线,恢复原状,以防轨道电路不通,影响信号开通。
⼗⼀、清筛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在挖轨枕底部分时,应使⽤铁钎松动道碴,防⽌⼿掌碰着钢轨或轨枕。
2、⽅正轨枕时,切不可⽤道镐、锤打击轨枕,以免道碴⽯⽚、碎屑等飞起伤⼈;四齿耙放置应齿尖朝下,防⽌作业⼈员不慎踩中使脚受伤。
3、清筛时挖出的道碴,堆⾼的⾼度不超过轨⾯25mm,以免列车排障器碰击⽯碴飞起伤⼈。
⼗⼆、更换钢轨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钢轨作业必须统⼀指挥,动作协调⼀致。当拆下接头螺栓时应⽤⼩撬棍撬动⼀下夹板,确认夹板已松动⽅可取下。⽤撬棍或道锤击震钢轨,并指定专⼈在新旧轨之间接好保险撬棍,视旧轨不能弹动时再拆除,作业⼈员应站在新轨的同⼀侧,握牢撬棍,同时翻动或移动钢轨,防⽌钢轨弹轧和撬棍脱落伤⼈,翻动钢轨前,必须发出信号引起全体⼈员注意,撬棍插⼊钢轨眼的深度以不⼤于50mm为宜,拖轨或调头时,要注意地形及障碍物,专⼈指挥,⼀齐动作,防⽌钢轨倾倒弹动或脚下绊跌发⽣意外。
2、在接⼊新轨后,禁⽌⽤⼿伸进夹板或钢轨孔⾥,以免挤伤⼿指。
3、更换尖轨或调整基本轨与尖轨间整正螺栓等作业,应在其中放置⽊板垫塞,防⽌⽆意拨动道岔夹伤⼿指。更换尖轨的作业还必须有电务部门⼈员在场配合。要保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能开通线路。
⼗三、单根抽换轨枕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抽换轨枕应⽤作业标防护,每隔六根枕抽换⼀根。
2、作业组⼈员应予密切配合,合理使⽤⼯具,避免忙乱⽽轧伤⼿脚。
3、散卸轨枕时,注意不要损坏线桥标志及信号导线设备等。
4、抬轨时,应检查抬杠、绳索、夹钳等性能良好,避免断脱伤⼈。⽊枕每根重约50kg,需两⼈配合,钢筋混凝⼟轨枕每根约重250kg,需四⼈配合。
5、换轨时,不准⽤起道机起⾼钢轨或⽤起镐抽出轨枕,也不准⽤⼿直接抽换轨枕。⽊枕抽换必须使⽤夹枕钳,钢筋棍凝⼟轨枕使⽤撬棍及绳索,确保安全。
⼗四、⼈⼯装卸、搬运轨枕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轨枕卸车,近处不得站⼈。车辆如需移动,应事先与车上施⼯⼈员取得联系,并检查道路上有⽆障碍物。
2、扛运普通⽊枕宜⼀⼈⼀根(桥枕、岔枕应增加扛抬⼈员)到达指定地点放置时,应先将⽊枕⼀端着地,使⽊枕竖⽴,然后放下,不得耸肩摔掷,避免碰撞他⼈。
3、夏季搬运防腐⽊枕,宜在早晚⽓温较低时进⾏。施⼯⼈员还应涂防肤膏,带帽罩。
4、抬运钢筋棍凝⼟⽊枕宜四⼈⼀根,抬运⼯具必须牢固,抬运⾼度要适当,步调⼀致,同起同放。
5、轨枕抬运距离不宜⼤于50⽶,抬运⼈员⾏⾛间距不⼩于5⽶,卸后应由另⼀侧返回,避免互相碰撞。每⼈担负的重量不能超过60公⽄。
⼗五、⼈⼯装卸、搬运钢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钢轨装卸、搬运必须使⽤轨钳、就、拉轨钩绳、撬棍等⼯具;严禁直接⽤⼿搬运或放在肩上扛运;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掷。
2、钢轨翻⾯如⽤撬棍翻⾯,应由熟练的施⼯⼈员操作,其他⼈员应远离撬棍和钢轨翻动⽅向;禁⽌⽤⼿翻动钢轨。
3、⼈⼯装卸钢轨等笨重物体时,⼈⼒配备⾜够,统⼀指挥,呼唤应答,动作⼀致,禁⽌喧哗,保险撬棍要插牢。
4、卸钢轨时,车上⼈员要侧⾝站稳,⽤⼒⼀致,拨轨撬棍不得靠近腹部,不得伸出车体外50毫⽶,车下⼈员要避开卸车前⽅。每次卸下⼀根钢轨后,及时搬开,以免互相碰撞,弹条伤⼈。
5、采⽤滑⾏⽅法装卸钢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滑⾏轨安放稳固,坡度适当;
(2)装卸长12.5⽶钢轨⽤滑⾏轨不少于两根,长25⽶钢轨⽤滑⾏轨不少于四根。
6、钢轨抬运应使⽤牢固的绳索,要有⾜够的⼈⼒。现场负责⼈必须向作业⼈员说明安全注意事项。抬运时,每⼈担负的重量不得超过60公⽄,要有专⼈统⼀指挥,起停平稳,步调⼀致,禁⽌倒退⾏⾛。抬轨距离不宜⼤于50⽶。
如果必须在夜间作业时,要有⾜够的照明设备,⾏⾛的道路平整⽆障碍。
⼗六、⼈⼯铺钉道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抬运岔枕、道岔部件时,抬运⼈员双脚应踏在轨枕盒内。道岔部件就位时,宜使⽤⼩型机具。
2、安装滑床板、垫板时,必须使⽤撬棍等⼯具进⾏就位,严禁⽤⼿直接调试就位。
3、安装尖轨时,严禁将⼿脚放在基本轨和尖轨之间。
4、安装轨撑时,不得⽤⼿探摸轨撑与钢轨、滑床板、垫板间的空隙。
5、道岔各部尺⼨铺钉后应符合铁道部现⾏的《铁路轨道施⼯规范》有关规定,以免发⽣脱线事故。
6、道岔铺设后,当连接曲线未铺前,在辙叉后⾯必须加铺⼀节临时短轨,以防辙叉被机车附件挂上。
7、新铺道岔的尖轨必须钉固加锁,防⽌搬动。
新铺道岔如需临时使⽤,宜安装带柄标志转辙器,不得⽤撬棍扳道和采⽤道钉⽀顶尖轨的作法。
1、⼈⼯道钉的⼯序不得错乱颠倒,其作业顺序是:铺枕、上轨、散配件、联接接头、卡轨距钉上股道钉(或上钢筋混凝⼟配件)、卡轨距钉下股道钉(或上齐配件)、检查整修。每项⼯序应有专⼈指挥,各⼯序应前后错开,减少相互⼲扰。
2、⽊枕应事先钻眼,防⽌钉道钉时飞钉伤⼈。钻孔的位置应按⽊枕沿⼀端取齐的要求预先划好,孔眼应垂直枕⾯,孔径较所⽤道钉⼩3—4毫⽶,孔深与打⼊道钉的长度相等,并在孔内注⼊防腐油。
3、钉道应使⽤抱锤,不得轮锤。每盘锤前后错开三根⽊枕的距离,左右股错开不⼩于4⽶,避免重叠作业。
4、三⼈⼀组钉道时,站在内侧的⼈捶打钢轨外侧道钉,站在外侧的⼈捶打钢轨内侧的道钉,压撬⼈员所处位置应与打锤⼈员成直⾓⽅向。
5、钉道时,将上股钢轨摆正钉好后,再⽤轨距尺每隔三根轨枕卡⼀次轨距,调整下股钢轨位置,严禁⽤归钉办法调整轨缝。
6、道钉应垂直打⼊,严禁归钉。
7、打道钉时,把道钉栽稳后,按轻、重、轻的步骤打⼊,做到⼀稳、⼆准、三狠、四轻拍。
8、在单股或双股钢轨内打道钉时,在六根枕⽊范围内,不准有两组⼈员同时作业。
9、在⽆栏杆的桥上打道钉时,要站在道⼼内侧操作,压撬⼈员站在⽊枕外与枕⽊成45度的⽅向,不得坐在撬棍上。
10、压撬应使⽤专⽤垫块或专⽤撬棍。插⼊枕底长度不宜过短,以免滑撬伤⼈。
11、道钉锤应牢固,锤头应平整,不得有飞边、飞刺。锤把应使⽤柔性良好的硬杂⽊制作,不得有裂纹。⼯地应设专⼈检修道钉锤。
12、⽤撬棍起道钉时,应以专⽤垫块垫撬棍,不得⽤道钉、道碴等作垫块,并不得⽤⼿扶垫块。⼿握撬棍的位置应躲开钢轨,以防⽤⼒过猛时,⼿指碰钢轨。
13、不准⽤捶打撬棍的⽅法起道钉,并注意附近⼈员,以防碰伤别⼈。
14、在⽆⼈⾏道的桥梁上起钢轨外侧道钉时,需在道⼼内使⽤起钉器或弯头撬棍等特制⼯具,以防跌落桥下。
15、直道钉时,严禁在钢轨上或轨缝处直道钉。禁⽌⽤捶打锤的操作⽅法打⼊道钉,以免伤⼈。
16、松紧钢筋混凝⼟轨枕螺栓时,须使⽤合乎标准的扳⼿,扳⼿作⽤开⼝内不准有油垢,不准垫铁⽚使⽤。活动扳⼿的转轴要坚固,松紧螺栓时将扳⼿开⼝和螺栓母吻合后再⽤⼒,并不准坐在钢轨上扳动,头要躲开扳动⽅向。扳⼿的把⼦不准⽤焊接⽅法修理。
⼗⼋、上碴与整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新铺线路应及时进⾏整道,以利⼯程列车的安全⾏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