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F9/50
1.一种资源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请求;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包括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资源使用场景和/或资源基本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
根据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基准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基本信息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
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失败,则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业务模型数据库中得到匹配的业务模型、以及该匹配的业务模型中对应的模型参数的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
查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获取硬件资源在所述匹配的业务模型下的对应参数的测试评分的加权平均值S;
根据所述SMax、SAve、SMin以及加权平均值S,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基准数据库和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基本信息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第一硬件资源;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第二硬件资源;
根据所述第一硬件资源和所述第二硬件资源,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之前还包括:
获取录入的硬件资源的基准数据,生成基准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之前还包括:
通过模型压力测试获得硬件资源在不同业务模型下的对应的模型参数的测试评分,生成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进行监控;
若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已到期,则释放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9.一种资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资源管理程序,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资源管理程序,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管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近些年来,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将物理资源云化为共享资源池,用户以申请的方式按需获取资源,这一应用模式迅速被人们认可和采用。云化后的资源可提供的服务模式包括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
在资源云化后,企业研发团队申请资源池中的云环境作为自己的开发平台,可节约资源并且提高研发效率。但是,不同类型的研发团队,资源使用场景不同,其资源需求也会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对云资源进行规划、分配、调度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管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如何对云资源进行规划、分配以及调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资源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请求;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包括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资源使用场景和/或资源基本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
根据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资源管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资源管理程序,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资源管理程序,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管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基准数据库进行资源匹配可获得符合用户需求的硬件资源;通过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为用户定制最佳的硬件组合;同时也支持基准数据库和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进行硬件资源的双重匹配;精准定制用户所需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资源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准数据库的资源匹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的资源匹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资源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产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资源申请请求;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包括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资源使用场景和/或资源基本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资源申请请求由用户发送,申请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硬件资源:刀片服务器、刀框、磁阵、交换机。
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可以为以下三种情形:基准数据库、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或者基准数据库和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
资源使用场景即为业务的业务场景,具体地在此不作限制。
资源基本信息可以为符合用户需求的硬件型号和性能参数,具体地在此也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匹配基准数据库,则资源申请请求包括资源基本信息(资源使用场景可选)。若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匹配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则资源申请请求包括资源使用场景(资源基本信息可选)。
步骤S12: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基准数据库和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为预先生成的。匹配的硬件资源可以为单个硬件资源或者硬件组合,具体地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之前还包括:
获取录入的硬件资源的基准数据,生成基准数据库。
在该实施方式中,硬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刀片服务器、刀框、磁阵、交换机。基准数据可以为硬件类型、CPU、内存、容量、I/O读写速率等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之前还包括:
通过模型压力测试获得硬件资源在不同业务模型下的对应的模型参数的测试评分,生成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
在该实施方式中,模型压力测试主要是根据模型参数获取硬件资源的对应的模型参数的性能指标,得到硬件资源的对应的模型参数的测试评分,生成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包含了硬件实际使用时的性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模型中涉及到的硬件可能不止一个。不同的业务场景对应不同的业务模型。同一硬件对应于不同的业务场景所生成的评分不同。
作为示例地,如下表格所示,假设业务模型M中对应的模型参数有Pa、Pb、Pc、Pd、Pe,即M(Pa,Pb,Pc,Pd,Pe)。表格中Max、Ave和Min分别代表在业务模型M下模型参数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每个模型参数在计算加权评分时所占比重各不相同。通过模型参数的比重拉平各模型参数之间的数据差异。可根据表格中的Max、Ave和Min分别生成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
模型M Pa Pb Pc Pd Pe Max AMax BMax CMax DMax EMax Ave AAve BAve CAve DAve EAve Min AMin BMin CMin DMin EMin
假设硬件F涉及业务模型M中的模型参数有Pa和Pb,通过压力测试获得评分为A′和B′,即测试评分Sa=A′和Sb=B′。则硬件F、业务模型M、模型参数Pa和Pb、测试评分Sa和Sb,一起生成硬件F在业务模型M对应业务场景下的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存入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
在大多数业务场景下,业务模型中涉及到的硬件不止一个。假设用G表示业务模型M所涉及的硬件组合,G包含硬件F1、F2、F3,即G(F1,F2,F3)。模型参数Pa、Pb取决于F1,模型参数Pc、Pd取决于F2,模型参数Pe取决于F3。那么,最终该硬件组合的评分S为查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获取在业务模型M对应业务场景下F1的评分Sa和Sb,F2的评分Sc和Sd,F3的评分Se。Sa、Sb、Sc、Sd、Se的加权平均值则为该硬件组合的最终评分S。
硬件组合G(F1,F2,F3)的评分S与SMax,SAve和SMin比对。假设做如下约定:
约定1、S大于SMax,资源匹配但有浪费,可列为备选匹配资源;
约定2、S大于SMin且小于SMax,资源匹配且无浪费;
约定3、S小于SMin且大于80%×SMin,资源不匹配,可列为备选匹配资源;
约定4、S小于80%×SMin,资源不匹配。
模型压力测试数据的意义在于,当硬件资源充足时,该测试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佳匹配资源,即资源匹配且无浪费;当硬件资源短缺的时候,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备选匹配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基准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基本信息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
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失败,则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业务模型数据库中得到匹配的业务模型、以及该匹配的业务模型中对应的模型参数的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
查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获取硬件资源在所述匹配的业务模型下的对应参数的测试评分的加权平均值S;
根据所述SMax、SAve、SMin以及加权平均值S,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模型数据库包括各个业务模型信息,例如业务模型名称、资源使用场景、模型参数、各模型参数的加权权重以及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等等。
为了更好地阐述该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2对基准数据库的资源匹配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当用户选择的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基准数据库时,首先根据资源基本信息在基准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步骤S21所示),并判断在基准数据库中是否匹配成功(步骤S22所示)。若在基准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可将匹配的硬件资源提供给用户(步骤S23所示)。因为该资源是严格按照用户提交的硬件信息所匹配得来的,故为最佳匹配资源。
若在基准数据库中匹配失败,则根据资源使用场景,在业务模型数据库中得到匹配的业务模型、以及该匹配的业务模型中对应的模型参数的加权评分SMin(步骤S24所示);查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获取硬件资源在所述匹配的业务模型下的对应参数的测试评分的加权平均值S(步骤S25所示);判断加权平均值S是否大于80%×SMin(步骤S26所示),若加权平均值S大于80%×SMin,则意味着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有匹配的硬件资源,将匹配的硬件资源作为备选匹配资源提供给用户(步骤S27所示);若加权平均值S不大于80%×SMin,则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无匹配数据,无匹配资源提供给用户(步骤S28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业务模型数据库中得到匹配的业务模型、以及该匹配的业务模型中对应的模型参数的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
查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获取硬件资源在所述匹配的业务模型下的对应参数的测试评分的加权平均值S;
根据所述SMax、SAve、SMin以及加权平均值S,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为了更好地阐述该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3对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的资源匹配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当用户选择的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时,则根据资源使用场景,在业务模型数据库中得到匹配的业务模型、以及该匹配的业务模型中对应的模型参数的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步骤S31所示);查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获取硬件资源在所述匹配的业务模型下的对应参数的测试评分的加权平均值S(步骤S32所示);
若加权平均值S大于SMin且小于SMax,则将匹配的硬件资源作为最佳匹配资源提供给用户(步骤S331所示);
若加权平均值S大于SMax、或者小于SMin且大于80%×SMin,则将匹配的硬件资源作为备选匹配资源提供给用户(步骤S332、S333所示);
若加权平均值S小于80%×SMin,无匹配资源提供给用户(步骤S334所示)。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基准数据库和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基本信息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第一硬件资源;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第二硬件资源;
根据所述第一硬件资源和所述第二硬件资源,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该实施方式的资源匹配过程,与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基准数据库时的资源匹配过程类似(可参考前述内容以及图2进行理解)。不同的是,在基准数据库中匹配得到的硬件资源(即第一硬件资源)和在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得到的硬件资源(即第二硬件资源),需要取两者的交集,即获得双重匹配下的硬件资源。
可以想象得到的,在该实施方式中,若一方匹配失败,另一方匹配成功,则该情形下的资源匹配过程与前述情形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S13:根据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匹配的硬件资源包括最佳匹配资源和/或备选匹配资源。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即将匹配的硬件资源发送给用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进行监控;
若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已到期,则释放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时,匹配的硬件资源将处于分配状态。通过实时地对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该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时间进行监控,帮助用户和管理员实时获取资源状态。如果检测硬件资源的使用已到期,可提醒用户释放硬件资源或者强制回收使用到期的硬件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管理方法,通过基准数据库进行资源匹配可获得符合用户需求的硬件资源;通过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为用户定制最佳的硬件组合;同时也支持基准数据库和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进行硬件资源的双重匹配;精准定制用户所需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
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管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2上运行的资源管理程序,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获取资源申请请求;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包括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资源使用场景和/或资源基本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申请请求,在基准数据库和/或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匹配的硬件资源;
根据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响应所述资源申请请求。
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基准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基本信息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
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失败,则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业务模型数据库中得到匹配的业务模型、以及该匹配的业务模型中对应的模型参数的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
查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获取硬件资源在所述匹配的业务模型下的对应参数的测试评分的加权平均值S;
根据所述SMax、SAve、SMin以及加权平均值S,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若所述待进行资源匹配的数据库为所述基准数据库和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则根据所述资源基本信息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第一硬件资源;根据所述资源使用场景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进行资源匹配,若在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中匹配成功,则得到第二硬件资源;
根据所述第一硬件资源和所述第二硬件资源,得到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获取录入的硬件资源的基准数据,生成基准数据库。
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通过模型压力测试获得硬件资源在不同业务模型下的对应的模型参数的测试评分,生成所述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
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2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对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进行监控;
若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的使用已到期,则释放所述匹配的硬件资源。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施例的资源管理设备,以下结合图5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资源管理系统包括4大功能:基准数据维护、资源匹配、资源分配、状态监控。
基准数据维护,主要是指物理硬件纳管时所需维护的硬件资源信息,这里维护的是硬件资源的基准数据。基准数据维护使得虚拟的资源实例化,成为可以分配调度的实例,为后续资源选型和调度做准备。该模块支持列表显示、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以便系统管理员维护管理、查询信息。
资源匹配模块,包括业务模型管理、模型压力测试、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维护以及基准数据库维护。用户提交的资源申请主要在这一模块被处理。业务模型管理功能主要根据用户涉及到的使用场景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型;并为各个业务模型计算各项参数的加权评分SMax,SAve和SMin。模型压力测试主要根据模型参数获取硬件资源的对应的模型参数的性能指标,得到对应的模型参数的测试评分,生成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包含了硬件实际使用时的性能信息。基准数据库维护主要是将基准数据生成基准数据库为资源匹配提供数据支持。
资源分配模块,主要为用户提供资源申请、取消申请和资源释放的功能。用户利用资源申请功能向系统申请硬件资源,系统根据资源匹配模块提供匹配的硬件资源给用户。期间用户可以取消申请。另外,当资源使用到期时用户需将该资源释放。便于其他用户再次申请使用。使得资源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状态监控模块,一旦资源被分配,那么硬件使用情况及是否到期便被实时监控,帮助用户和管理员实时获取资源状态。如果检测资源使用到期,则系统将提醒用户尽快释放资源。必要时,系统会强制回收使用到期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管理设备,通过基准数据库进行资源匹配可获得符合用户需求的硬件资源;通过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为用户定制最佳的硬件组合;同时也支持基准数据库和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进行硬件资源的双重匹配;精准定制用户所需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资源管理程序,所述资源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细见方法实施例,且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本实施例中均对应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基准数据库进行资源匹配可获得符合用户需求的硬件资源;通过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为用户定制最佳的硬件组合;同时也支持基准数据库和模型压力测试数据库进行硬件资源的双重匹配;精准定制用户所需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22: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