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运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2.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渗漏油等情况的发生,需要对变压器油枕进行加油,以补充绝缘油的不足。参见图1,加油时,将加油装置的出口与加油管10的端口对接,然后,打开加油管10上的放油阀20,绝缘油通过加油管10进入变压器油枕。加油结束后,关闭加油管10上的放油阀20,移除加油装置。
3.现有技术中较多采用的加油装置为ly型压板式滤油机,使用ly型压板式滤油机对变压器油枕进行加油容易使空气进入油枕,若进行带电加油,则油枕内将残留加油后进入的空气,大量空气进入油枕将会加速变压器油的老化,不利于主变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能避免引入空气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
5.一种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包括
脱气单元、加油单元、注油单元,
所述脱气单元包括脱气罐、负压
管道、真空泵、第一
阀门,所述脱气罐内设封闭空腔,在脱气罐的侧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在脱气罐的顶部设有抽气口,所述负压管道的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负压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抽气口与封闭空腔连通,在负压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加油单元包括储油罐、加油管道、第二阀门,所述加油管道的一端与储油罐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加油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口与封闭空腔连通,在加油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注油单元包括注油管道、油泵、第三阀门、三通阀门、回油管道、第四阀门,所述三通阀门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所述注油管道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口与封闭内腔连通,所述注油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阀口连接,在注油管道上串联有油泵、第三阀门,所述油泵靠近三通阀门设置,所述回油管道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口与封闭内腔连通,所述回油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阀口连接,在回油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
6.优选地,所述封闭空腔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封闭空腔的下部为倒锥形。
7.优选地,在所述封闭空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各设有一个导流板。
8.优选地,所述导流板成“v”形结构。
9.优选地,所述脱气单元还包括循环泵,在脱气罐的底部设有第一循环口,在脱气罐的侧部设有第二循环口,所述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第一循环口与封闭空腔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第二循环口与封闭空腔连通。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口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
11.优选地,所述油泵为齿轮泵。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为电磁阀。
13.优选地,所述第三阀口与变压器油枕的加油管的端口连接,在加油管上设有放油
阀。
14.优选地,所述放油阀为截止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在加油前,通过真空泵将脱气罐、注油管道内的空气排出,再利用油泵将脱气罐内的绝缘油注入变压器油枕,保证加入变压器油枕的绝缘油最大限度的不含空气,实现了变压器油枕的带电加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所述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所述脱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加油管10、放油阀20、脱气单元30、脱气罐31、导流板311、循环泵312、第一循环口313、负压管道32、真空泵33、第一阀门34、加油单元40、储油罐41、加油管道42、第二阀门43、注油单元50、注油管道51、油泵52、第三阀门53、三通阀门54、回油管道55、第四阀门56。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包括脱气单元30、加油单元40、注油单元50,脱气单元30包括脱气罐31、负压管道32、真空泵33、第一阀门34,脱气罐31内设封闭空腔,在脱气罐31的侧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在脱气罐31的顶部设有抽气口,负压管道32的一端与真空泵33连接,负压管道32的另一端通过抽气口与封闭空腔连通,在负压管道32上设有第一阀门34,加油单元40包括储油罐41、加油管道42、第二阀门43,加油管道42的一端与储油罐41内腔的底部连通,加油管道4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口与封闭空腔连通,在加油管道42上设有第二阀门43,注油单元50包括注油管道51、油泵52、第三阀门53、三通阀门54、回油管道55、第四阀门56,三通阀门54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注油管道51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口与封闭内腔连通,注油管道51的另一端与第一阀口连接,在注油管道51上串联有油泵52、第三阀门53,油泵52靠近三通阀门54设置,回油管道55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口与封闭内腔连通,回油管道55的另一端与第二阀口连接,在回油管道55上设有第四阀门56。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3.在加油前,通过真空泵33将脱气罐31、注油管道51内的空气排出,再利用油泵52将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注入变压器油枕,保证加入变压器油枕的绝缘油最大限度的不含空气,实现了变压器油枕的带电加油。
24.参见图2,进一步,封闭空腔的上部为锥形,封闭空腔的下部为倒锥形。
25.参见图2,进一步,在封闭空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各设有一个导流板311。
26.封闭空腔内的绝缘油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导流板311会翻滚,有助于绝缘油中的气
泡上升而将空气排出。
27.参见图2,进一步,导流板311成“v”形结构。
28.参见图2,进一步,脱气单元30还包括循环泵312,在脱气罐31的底部设有第一循环口313,在脱气罐31的侧部设有第二循环口,循环泵312的入口通过第一循环口313与封闭空腔连通,循环泵312的出口通过第二循环口与封闭空腔连通。
29.封闭空腔内的绝缘油在循环泵312的作用下形成环流,有助于绝缘油中的气泡上升而将空气排出。
30.参见图2,进一步,第一循环口313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
31.第一循环口313轴线方向为水平设置,有助于封闭空腔死角的绝缘油中的气泡上升而将空气排出。
32.参见图1,进一步,油泵52为齿轮泵。
33.参见图1,进一步,第一阀门34、第二阀门43、第三阀门53、第四阀门56均为电磁阀。
34.参见图1,进一步,第三阀口与变压器油枕的加油管10的端口连接,在加油管10上设有放油阀20。
35.参见图1,进一步,放油阀20为截止阀。
36.如下为变压器加油的具体操作过程:
37.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高于第一连接口时为第一高度;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高于第二连接口时为第二高度;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高于第三连接口时为第三高度。
38.步骤100,关闭第三阀门53、第四阀门56;
39.步骤200,启动真空泵33,打开第一阀门34、第二阀门43,脱气罐31内形成负压,将储油罐41内的绝缘油吸入脱气罐31,第三阀门53与脱气罐31之间的注油管道51内的空气被排出而充满不含空气的绝缘油;
40.步骤300,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上升至高于第一高度低于第二高度,关闭第二阀门43,打开第四阀门56、放油阀20,在真空泵33的作用下,三通阀门54、三通阀门54与第三阀门53之间的注油管道51、回油管道55被变压器油枕内放出的绝缘油充满,且不含空气,直至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上升至高于第二高度低于第三高度,关闭第四阀门56;
41.步骤400,关闭第一阀门34、真空泵33,打开第二阀门43,打开第三阀门53,启动油泵52,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被注入变压器油枕,在脱气罐31内的绝缘油在不断进入变压器油枕的同时,由于虹吸现象,储油罐41内的绝缘油不断的补充入脱气罐31内;
42.步骤500,变压器油枕加满后,关闭油泵52,关闭放油阀20、关闭第二阀门43、第三阀门53、第四阀门56,加油结束。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4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气单元、加油单元、注油单元,所述脱气单元包括脱气罐、负压管道、真空泵、第一阀门,所述脱气罐内设封闭空腔,在脱气罐的侧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在脱气罐的顶部设有抽气口,所述负压管道的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负压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抽气口与封闭空腔连通,在负压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加油单元包括储油罐、加油管道、第二阀门,所述加油管道的一端与储油罐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加油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口与封闭空腔连通,在加油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注油单元包括注油管道、油泵、第三阀门、三通阀门、回油管道、第四阀门,所述三通阀门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所述注油管道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口与封闭内腔连通,所述注油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阀口连接,在注油管道上串联有油泵、第三阀门,所述油泵靠近三通阀门设置,所述回油管道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口与封闭内腔连通,所述回油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阀口连接,在回油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空腔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封闭空腔的下部为倒锥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闭空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各设有一个导流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成“v”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单元还包括循环泵,在脱气罐的底部设有第一循环口,在脱气罐的侧部设有第二循环口,所述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第一循环口与封闭空腔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第二循环口与封闭空腔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口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为齿轮泵。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为电磁阀。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口与变压器油枕的加油管的端口连接,在加油管上设有放油阀。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阀为截止阀。
技术总结
一种变压器油枕带电加油装置,包括脱气单元、加油单元、注油单元,脱气单元包括脱气罐、负压管道、真空泵、第一阀门,负压管道的一端与真空泵连接,负压管道的另一端与脱气罐连通,加油单元包括储油罐、加油管道、第二阀门,加油管道的一端与储油罐连通,加油管道的另一端与脱气罐连通,注油单元包括注油管道、油泵、第三阀门、三通阀门、回油管道、第四阀门,注油管道的一端与脱气罐连通,注油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阀口连接,回油管道的一端与脱气罐连通,回油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阀口连接,通过真空泵将脱气罐、注油管道内的空气排出,保证加入变压器油枕的绝缘油最大限度的不含空气,实现了变压器油枕的带电加油。器油枕的带电加油。器油枕的带电加油。
技术研发人员:
张源 陈继尧 田峰 龙青 宋文骏 张浪 贾磊瑞 李超 马海军 宋乐 李洋 王世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东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31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