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明设备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410561143.X
  • 20141021
  • CN104467534A
  • 20150325
  • 中山市拓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陈钰龙
  • H02N2/18
  • H02N2/18 H02J7/00 E01C7/32

  •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创业大厦109B
  • 中国,CN,广东(44)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汤东凤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新型发明设备,沥青混凝土道路包括下面层、中间层以及上面层,上面层的顶部布置有凹槽,凹槽内铺设有压电电缆,上面层上设有保护层,压电电缆通过外接导线串联,沥青混凝土道路设有腔体,腔体上设有绝缘壁,腔体内安装有蓄电池以及整流充电板,绝缘壁设有过线孔,整流充电板的输入端通过穿过过线孔的导线与外接导线连接,输出端与蓄电池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电能收集效果好;通过直接在道路内开设腔体的方式布置蓄电池和电路板,与金属网电极连接方便,蓄电池所储得的电池能够方便地取用;用于安装蓄电池和电路板的腔体设置于轮迹分布带之间,腔体只需较低的强度便可以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发明设备,所述沥青混凝土道路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面层、中间层以及上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的顶部横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内铺设有一条压电电缆,上面层上设有覆盖压电电缆的保护层,所有的压电电缆通过外接导线串联,沥青混凝土道路于轮迹分布带之间设有贯通至下面层的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绝缘壁,腔体内安装有蓄电池以及整流充电板,绝缘壁对应上面层顶部的位置处设有过线孔,整流充电板的输入端通过穿过过线孔的导线与外接导线连接,输出端与蓄电池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于沥青混凝土道路内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顶端设有可开合的封盖,所述封盖与保护层上表面持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设备,具体为一种新型发明设备。

利用道路路面受压而发电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目前针对发电原理及发电方式的研究已逐渐成熟,但如何在道路内布置相应的发电装置却未能被现有技术解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发明设备,此种装置布置合理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发明设备,所述沥青混凝土道路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面层、中间层以及上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的顶部横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内铺设有一条压电电缆,上面层上设有覆盖压电电缆的保护层,所有的压电电缆通过外接导线串联,沥青混凝土道路于轮迹分布带之间设有贯通至下面层的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绝缘壁,腔体内安装有蓄电池以及整流充电板,绝缘壁对应上面层顶部的位置处设有过线孔,整流充电板的输入端通过穿过过线孔的导线与外接导线连接,输出端与蓄电池相连。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腔体的顶端设有可开合的封盖,所述封盖与保护层上表面持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沥青混凝土表面铺设压电电缆的方式进行发电,结构简单,电能收集效果好;通过直接在道路内开设腔体的方式布置蓄电池和电路板,与压电电缆连接方便,蓄电池所储得的电池能够方便地取用;用于安装蓄电池和电路板的腔体设置于轮迹分布带之间,腔体只需较低的强度便可以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1-下面层,2-中间层,3-上面层,4-凹槽,5-压电电缆,6-保护层, 7-外接导线,8-腔体,9-绝缘壁,10-蓄电池,11-整流充电板,12-封盖。

参照图1,本发明的发电装置装于沥青混凝土道路内。

从图中可以看出,沥青混凝土道路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面层1、中间层2以及上面层3。上面层3的顶部横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凹槽4,每个凹槽4内铺设有一条压电电缆5,上面层3上设有覆盖压电电缆5的保护层6。

压电电缆5通过外接导线7串联。为了方便地对外接导线上的电能进行收集,沥青混凝土道路于轮迹分布带之间设有贯通至下面层1的腔体8。腔体8上设有绝缘壁9,腔体8内安装有蓄电池10以及整流充电板11,绝缘壁9对应上面层3顶部的位置处设有过线孔,整流充电板11的输入端通过穿过过线孔的导线与外接导线7连接,输出端与蓄电池10相连。

此腔体8是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腐蚀性能。腔体8顶端设有可开合的封盖12,封盖12与保护层3上表面持平。使用时,每隔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封盖12的方式将腔体8内的蓄电池10取出使用,取出后装入需要充电的蓄电池8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8:5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40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