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行车记录仪领域,具体为行车记录仪以及行车记录仪组件。
背景技术:
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信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数据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
3.现有技术领域中,汽车前装行车记录仪一般采用螺丝固定在前风档底座或是用胶粘接在玻璃上。此二种方式安装固定可靠性符合标准,但在安装时,螺丝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会对玻璃造成潜在的伤害,而胶粘胶方式维修拆卸又极为不方,所以现在需要行车记录仪以及行车记录仪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行车记录仪以及行车记录仪组件,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和扣板配合使行车记录仪
本体能够卡接安装在后视镜前侧,同时通过更换安装板,使吸盘吸附在挡风玻璃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
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左侧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内部卡接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右侧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内部上下两两对称弹性安装有四组弧形抵块。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收纳槽内部开设有充电插槽,所述第一收纳槽内壁中部贴合安装有定位卡块,所述连接导线外弧面卡接安装在定位卡块内部。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收纳槽内壁下侧向后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导线外弧面贴合卡槽内壁卡紧安装。
8.优选的,所述第二收纳槽内部上下两两对称开设有收纳孔,所述收纳孔内部固定安装有顶出弹簧,所述顶出弹簧外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抵块,所述弧形抵块外弧面贴合安装在第二收纳槽内部。
9.优选的,行车记录仪本体下部贴合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中部开设有插槽。
10.行车记录仪组件,以及插接在行车记录仪本体底部用于调整行车记录仪本体使用角度的第二连接块和用于对行车记录仪本体进行不同安装的连接板或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块外部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板或安装板其中一组锁紧安装在连接架外部,所述连接板或安装板另外一组卡接安装在第二收纳槽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顶端中心对应第一转动盘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中心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连接杆插入插槽内部与第一连接块贴合转动安装,所述连接架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栓接有内螺纹套管,所述连接板或安装板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栓杆。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侧贴合安装有保护棉,所述连接板两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下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
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下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杆位于复位弹簧内部,所述连接板两侧转动安装有扣板,所述复位弹簧顶端与扣板定位耳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外侧固定安装有吸盘。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和安装板能够配合根据不同使用情况进行更换,来保证行车记录仪本体整体的安装和使用更加稳定,同时行车记录仪本体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转动配合安装能更加有效的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使用角度和使用位置,对行车记录仪本体进行限位,同时由于锁紧螺栓的锁紧来控制连接架的使用角度,以便扣板和吸盘的使用可以更具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不同安装方式进行使用,保证行车记录仪本体能够稳定对行驶过程进行记录。
17.2.通过行车记录仪本体左侧开设的第一收纳槽对充电插槽和连接导线进行收纳,使行车记录仪本体在不同安装下的连接方式可以适应性更改,同时通过开设的第二收纳槽可以对扣板或者吸盘进行收纳,方便行车记录仪本体更改安装方式,同时通过顶出弹簧和弧形抵块的配合对放置在第二收纳槽内部的组件进行抵紧限位。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扣板安装结构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盘安装结构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收纳槽内部结构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拆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整体结构视图。
24.图中:1、行车记录仪本体;2、第一收纳槽;3、充电插槽;4、连接导线;5、定位卡块;6、卡槽;7、第二收纳槽;8、收纳孔;9、顶出弹簧;10、弧形抵块;11、第一连接块;12、第一转动盘;13、第二连接块;14、第二转动盘;15、连接杆;16、锁紧螺栓;17、连接架;18、内螺纹套管;19、连接板;20、保护棉;21、定位块;22、限位杆;23、复位弹簧;24、扣板;25、安装板;26、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提供:行车记录仪以及行车记录仪组件,如图1-6所示,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1,行车记录仪本体1左侧开设有第一收纳槽2,第一收纳槽2内部卡接安装有连接导线4,行车记录仪本体1右侧开设有第二收纳槽7,第二收纳槽7内部上下两两对称弹性安装有四组弧形抵块10。
27.作为优选的,第一收纳槽2内部开设有充电插槽3,第一收纳槽2内壁中部贴合安装有定位卡块5,连接导线4外弧面卡接安装在定位卡块5内部,通过开设的第一收纳槽2对充电插槽3和连接导线4进行保护,连接导线4可以在行车记录仪本体1通过连接板19和扣板24配合卡接在车内后视镜前侧使用时,用于与存储设备进行连接或者对记录数据进行导出,充电插槽3可以对行车记录仪本体1进行充电,第一收纳槽2内部安装的定位卡块5对连接导线4进行限位,可以更好的对连接导线4进行收纳。
28.进一步的,第一收纳槽2内壁下侧向后开设有卡槽6,连接导线4外弧面贴合卡槽6内壁卡紧安装,开设的卡槽6能都在连接导线4使用时对连接导线4进行夹紧,使连接导线4使用更加稳定。
29.更进一步的,第二收纳槽7内部上下两两对称开设有收纳孔8,收纳孔8内部固定安装有顶出弹簧9,顶出弹簧9外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抵块10,弧形抵块10外弧面贴合安装在第二收纳槽7内部,第二收纳槽7内部开设的收纳孔8对顶出弹簧9和弧形抵块10进行收纳,顶出弹簧9能对弧形抵块10施加持续持续向外的力,在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插入第二收纳槽7内部后,能够通过弧形抵块10施加向外的力,对插入第二收纳槽7内部的组件进行卡紧保护。
30.值得说明的,行车记录仪本体1下部贴合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1,第一连接块11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盘12,第一转动盘12中部开设有插槽,第一转动盘12外表面设置凸起,并在中部开设的插槽可以使行车记录仪本体1与第二连接块13进行稳定连接,保证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旋转效果。
31.行车记录仪组件,以及插接在行车记录仪本体1底部用于调整行车记录仪本体1使用角度的第二连接块13和用于对行车记录仪本体1进行不同安装的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第二连接块13外部通过锁紧螺栓16锁紧安装有连接架17,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其中一组锁紧安装在连接架17外部,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另外一组卡接安装在第二收纳槽7内部。
32.具体的,第二连接块13顶端中心对应第一转动盘12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盘14,第二转动盘14中心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第二连接块13通过连接杆15插入插槽内部与第一连接块11贴合转动安装,连接架17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栓接有内螺纹套管18,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栓杆,第二连接块13上部的第二转动盘14与第一转动盘12配合转动,来配合转动行车记录仪本体1,增加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使用稳定性,连接架17通过锁紧螺栓16与第二连接块13连接,可以通过旋转锁紧螺栓16固定连接架17的使用角度,增加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使用效果。
33.作为优选的,连接板19一侧贴合安装有保护棉20,连接板19两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1,定位块21上下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2,所述保护棉20在行车记录仪本体1通过连接板19和扣板24卡接安装时能通过保护棉20对后视镜进行保护,同时安装的定位块21和限位杆22用于与扣板24的定位耳进行连接,保证扣板24的转动性。
34.进一步的,限位杆22上下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3,限位杆22位于复位弹簧
23内部,连接板19两侧转动安装有扣板24,复位弹簧23顶端与扣板24定位耳固定连接,设置的复位弹簧23使扣板24在打开后能保证复位弹簧23对扣板24进行不断受力,使扣板24向内收缩,卡紧后视镜。
35.更进一步的,安装板25外侧固定安装有吸盘26,安装的吸盘26可以用于吸附在玻璃或者车厢内部,改变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安装方式。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1),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1)左侧开设有第一收纳槽(2),所述第一收纳槽(2)内部卡接安装有连接导线(4),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1)右侧开设有第二收纳槽(7),所述第二收纳槽(7)内部上下两两对称弹性安装有四组弧形抵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槽(2)内部开设有充电插槽(3),所述第一收纳槽(2)内壁中部贴合安装有定位卡块(5),所述连接导线(4)外弧面卡接安装在定位卡块(5)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槽(2)内壁下侧向后开设有卡槽(6),所述连接导线(4)外弧面贴合卡槽(6)内壁卡紧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槽(7)内部上下两两对称开设有收纳孔(8),所述收纳孔(8)内部固定安装有顶出弹簧(9),所述顶出弹簧(9)外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抵块(10),所述弧形抵块(10)外弧面贴合安装在第二收纳槽(7)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行车记录仪本体(1)下部贴合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1),所述第一连接块(11)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盘(12),所述第一转动盘(12)中部开设有插槽。6.行车记录仪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行车记录仪以及插接在行车记录仪本体(1)底部用于调整行车记录仪本体(1)使用角度的第二连接块(13)和用于对行车记录仪本体(1)进行不同安装的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3)外部通过锁紧螺栓(16)锁紧安装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其中一组锁紧安装在连接架(17)外部,所述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另外一组卡接安装在第二收纳槽(7)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车记录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3)顶端中心对应第一转动盘(12)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盘(14),所述第二转动盘(14)中心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块(13)通过连接杆(15)插入插槽内部与第一连接块(11)贴合转动安装,所述连接架(17)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栓接有内螺纹套管(18),所述连接板(19)或安装板(25)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栓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车记录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9)一侧贴合安装有保护棉(20),所述连接板(19)两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1),所述定位块(21)上下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车记录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2)上下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3),所述限位杆(22)位于复位弹簧(23)内部,所述连接板(19)两侧转动安装有扣板(24),所述复位弹簧(23)顶端与扣板(24)定位耳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车记录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5)外侧固定安装有吸盘(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行车记录仪以及行车记录仪组件,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左侧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内部卡接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右侧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内部上下两两对称弹性安装有四组弧形抵块。连接板和安装板能够配合根据不同使用情况进行更换,来保证行车记录仪本体整体的安装和使用更加稳定,同时行车记录仪本体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转动配合安装能更加有效的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使用角度和使用位置,对行车记录仪本体进行限位,同时由于锁紧螺栓的锁紧来控制连接架的使用角度,以便扣板和吸盘的使用可以更具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不同安装方式进行使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
魏宏伟 任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阿拉丁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3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