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仿型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
卡具。
背景技术:
2.仿形铣是铣床加工的常见加工方法,在现有技术中仿形铣通常是随着产品也来越大,卡具也越来越大,安装卡具的空间有限,无法使用起重设备,大到卡具超过25公斤以上人力拆卸很费力,工程师们想尽各种办法,加入很多辅助工具效果都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卡具为一体化设置,随着加工产品增加卡具大小增加,不方便拆装。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卡具,包括卡具座,
所述卡具座上表面
位置依次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具,若干所述卡具之间设置有通用隔板,所述卡具座上表面位置设置有凹槽,且通用隔板和卡具底部位置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凹槽卡合连接;
5.所述卡具座两侧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卡具座之间通过旋紧螺栓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具座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t”形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两侧位置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下方位置设置有控制气缸,所述控制气缸上缩短位置与支撑板底部位置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大型卡具进行模块化,通过排列组合,将大型卡具有若干个小型卡具组成,使得大型卡具在安装时由若干个小型卡具进行拼装,使得卡具安装简单方便,节省体力。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卡具座;2、通用隔板;3、卡具;4、挡板;5、支撑板;6、限位滑轨;7、控制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3.请参阅图1,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卡具,包括卡具座1,卡具座1下表面位置固定
连接有“t”形设置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下方位置设置有控制气缸7,控制气缸7上缩短位置与支撑板5底部位置固定连接。
14.支撑板5侧壁两侧位置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轨6,卡具座1上表面位置依次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具3,若干卡具3之间设置有通用隔板2。
15.卡具座1上表面位置设置有凹槽,且通用隔板2和卡具3底部位置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凹槽卡合连接,卡具座1两侧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4,两个挡板4与卡具座1之间通过旋紧螺栓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卡具座1上表面一次放置卡具3和通用隔块2,摆放结束后在卡具座1两端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板4即可使用卡具3。
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卡具,包括卡具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座(1)上表面位置依次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具(3),若干所述卡具(3)之间设置有通用隔板(2),所述卡具座(1)上表面位置设置有凹槽,且通用隔板(2)和卡具(3)底部位置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卡具座(1)两侧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4),两个所述挡板(4)与卡具座(1)之间通过旋紧螺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座(1)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t”形设置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侧壁两侧位置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轨(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下方位置设置有控制气缸(7),所述控制气缸(7)上缩短位置与支撑板(5)底部位置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仿型铣模块化排列组合卡具,包括卡具座,所述卡具座上表面位置依次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具,若干所述卡具之间设置有通用隔板,所述卡具座上表面位置设置有凹槽,且通用隔板和卡具底部位置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卡具座两侧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卡具座之间通过旋紧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卡具座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T”形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两侧位置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大型卡具进行模块化,通过排列组合,将大型卡具有若干个小型卡具组成,使得大型卡具在安装时由若干个小型卡具进行拼装,使得卡具安装简单方便,节省体力。节省体力。节省体力。
技术研发人员:
刘树所 华玉坤 秦京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凯控自动化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