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液晶屏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液晶屏。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屏,英文简称为lcd全称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用于电视机及计算机的屏幕显示,该显示屏的优点是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13781479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定义组合式可拼接液晶屏及其结构,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液晶屏本体所述液晶屏本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机构与液晶屏本体相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底座台,所述底座台的顶部通过转动机构与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底座台的两侧均固定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液晶屏本体底部设有可移动的底座台,通过锁紧机构对底座台进行紧固连接,从而实现对液晶屏本体进行拼接,从而可自定义组合拼装形成一个整体的大屏,当需要拆解时,逆向上述操作即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便于拆装,良好的灵活性。现有技术中,对液晶屏进行调整时,没有连接机构,一般的连接机构在连接时会产生碰撞,易对液晶屏造成损毁。所以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液晶屏,解决了对液晶屏进行调整时,没有连接机构,一般的连接机构在连接时会产生碰撞,易对液晶屏造成损毁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包括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接触,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液晶屏本体,所述液晶屏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
5.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套、螺纹槽、开口、螺丝、滑槽、弹簧、移动块、弹性球、滑道、滑块,所述液晶屏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液晶屏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通过设置连接块、连接套,实现了对两块液晶屏本体的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套内开设有开口,通过设置螺纹槽,实现了对螺丝的放置。
7.优选的,所述开口内活动连接有螺丝,所述连接套的表面接触有螺丝,所述螺纹槽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丝,其中一个所述液晶屏本体上的连接套和另一个液晶屏本体上的连接块滑动连接,通过设置螺丝,实现了对两块液晶屏本体的连接的固定。
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球,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弹性球,所述连接套的表面接触有弹性球,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滑道,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通过设置弹性球,实现了对两块液晶屏本体连接时的缓冲作用。
9.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
的内壁,通过设置弹簧,实现了对移动块的复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连接套、螺纹槽、开口、螺丝、滑槽、弹簧、移动块、弹性球、滑道、滑块等机构,将连接块插入连接套内,弹性球先与连接套接触,形成了缓冲,避免了直接撞击造成液晶屏损毁,开口对准螺纹槽旋入螺丝,实现了对装置的连接。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图。
15.图中:1、安装板;2、连接机构;3、底座;4、移动机构;5、液晶屏本体;6、连接机构;61、连接块;62、连接套;63、螺纹槽;64、开口;65、螺丝;66、滑槽;67、弹簧;68、移动块;69、弹性球;610、滑道;61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图2,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包括安装板1,两个安装板1接触,安装板1内设置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的表面设置有底座3,底座3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机构4,安装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液晶屏本体5,液晶屏本体5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6。
18.请参阅图1、图2、图3,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块61、连接套62、螺纹槽63、开口64、螺丝65、滑槽66、弹簧67、移动块68、弹性球69、滑道610、滑块611,液晶屏本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1,液晶屏本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62,通过设置连接块61、连接套62,实现了对两块液晶屏本体5的连接,连接块61内开设有螺纹槽63,连接套62内开设有开口64,通过设置螺纹槽63,实现了对螺丝65的放置,开口64内活动连接有螺丝65,连接套62的表面接触有螺丝65,螺纹槽63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丝65,其中一个液晶屏本体5上的连接套62和另一个液晶屏本体5上的连接块61滑动连接,通过设置螺丝65,实现了对两块液晶屏本体5的连接的固定,连接块61内开设有滑槽66,滑槽66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68,移动块68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球69,滑槽66内滑动连接有弹性球69,连接套62的表面接触有弹性球69,滑槽66内设置有弹簧67,连接块61内开设有滑道610,移动块68上固定连接有滑块611,滑道6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11,通过设置弹性球69,实现了对两块液晶屏本体5连接时的缓冲作用,弹簧6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8,弹簧6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66的内壁,通过设置弹簧67,实现了对移动块68的复位。
19.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两块液晶屏本体5对齐,将一块液晶屏本体5上的连接块61插入另一块液晶屏本体5上的连接套62,弹性球69接触连接套62,带着移动块68在滑槽66内沿着滑道610滑入连接块61内,形成了缓冲,避免了连接时产生碰撞损毁液晶屏本体5,连接块61继续移动,当螺纹槽63与开口64重合时,旋入螺丝65,将连接块61和连接套
62的固定,实现了对两块液晶屏本体5连接的作用。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接触,所述安装板(1)内设置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表面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液晶屏本体(5),所述液晶屏本体(5)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块(61)、连接套(62)、螺纹槽(63)、开口(64)、螺丝(65)、滑槽(66)、弹簧(67)、移动块(68)、弹性球(69)、滑道(610)、滑块(611),所述液晶屏本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1),所述液晶屏本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1)内开设有螺纹槽(63),所述连接套(62)内开设有开口(6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64)内活动连接有螺丝(65),所述连接套(62)的表面接触有螺丝(65),所述螺纹槽(63)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丝(65),其中一个所述液晶屏本体(5)上的连接套(62)和另一个液晶屏本体(5)上的连接块(61)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1)内开设有滑槽(66),所述滑槽(66)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68),所述移动块(68)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球(69),所述滑槽(66)内滑动连接有弹性球(69),所述连接套(62)的表面接触有弹性球(69),所述滑槽(66)内设置有弹簧(67),所述连接块(61)内开设有滑道(610),所述移动块(68)上固定连接有滑块(611),所述滑道(6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1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8),所述弹簧(6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66)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液晶屏,包括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接触,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液晶屏本体,所述液晶屏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套、螺纹槽、开口、螺丝、滑槽、弹簧、移动块、弹性球、滑道、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连接套、螺纹槽、开口、螺丝、滑槽、弹簧、移动块、弹性球、滑道、滑块等机构,将连接块插入连接套内,弹性球先与连接套接触,形成了缓冲,避免了直接撞击造成液晶屏损毁,开口对准螺纹槽旋入螺丝,实现了对装置的连接。装置的连接。装置的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

吴建波 吴晨凯 黄朝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莆田市嘉业光电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15:5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1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液晶屏   本体   滑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