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降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又可以称为城市道路,可以方便人们日常出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市政道路上有大量的灰尘,为了防止道路上的灰尘四起,会用洒水车对道路洒水进行降尘。
3.相关设备可参考专利号202220714868.8,此专利可以在对绿化带进行灌溉作业的过程中解放人力,同时还能够通过对
水箱的结构改进实现提高洒水车的使用寿命,但道路的宽度不同,有的道路宽有的就比较窄,对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时,不方便对道路进行全面洒水降尘,对此提出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对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时,不方便对道路进行全面洒水降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
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入端固定连通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软管,所述水箱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
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放水管,且两个所述放水管的外表面与软管的内表面相连通,两个所述放水管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靠近水泵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推杆,且两个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限位环的外表面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车体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撑板,所述撑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梯子,所述水箱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
7.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转动设有若干个滚珠,且若干个所述滚珠呈圆周阵列状分布在限位环的内部。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里的滚珠可以减少推动放水管时的摩擦力。
9.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外表面相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在滑槽里滑动带动限位块滑动,可以提高滑块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输水管,且所述输水管的外表面与出水管的
内表面相连通,两个所述放水管的外表面与出水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固定杆,使两个放水管向外展开,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从而在对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时也方便对路面进行全面降尘。
14.2、该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通过梯子爬上撑板,在对水箱进行加水,从而在需要对水箱加水时,站在撑板上加水相对比较安全,也方便对水箱进行加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箱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里a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水管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环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20.图中:1、车体;2、固定板;3、水箱;4、水泵;5、吸水管;6、软管;7、固定块;8、放水管;9、限位环;10、电动伸缩杆;11、固定杆;12、限位块;13、推杆;14、隔板;15、输水管;16、出水管;17、出水口;18、撑板;19、梯子;20、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结合参阅图1-5,
24.车体1启动,在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时时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10向右推动两个固定杆11,两个固定杆11带动两个限位块12向右移动,两个向右移动的限位块12带动滑块在滑槽里滑动,从而可以提高限位块12在滑动时的稳定性,两个移动的限位块12带动两个推杆13向右移动,两个移动的推杆13带动两个限位环9向右移动,两个向右移动个限位环9通过两个固定块7使两个放水管8向外展开,限位环9里的滚珠可以在限位环9推动放水管8时减少摩擦力,方便将放水管8推出,再启动水泵4通过吸水管5水箱3里的水抽进软管6,软管6再将水传输进两个放水管8,再通过放水管8的出水口17排出对道路两侧进行洒水降尘,软管6通过输水管15将水输均隔板14上的出水管16,在从出水管16上的出水口17排出对道路中间进行洒水降尘,不需要时洒水时关闭水泵4,在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10向回缩,使两个放水管8慢慢收起,从而在对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时,也方便对路面进行全面降尘。
25.工作原理:电动伸缩杆10通过固定杆11推动限位块12向右移动,向右移动的限位块12推动推杆13向右移动使限位环9一起向右移动,向右移动的限位环9使放水管8慢慢从两侧展开,当放水管8展开到合适的位置时就停住电动伸缩杆10,再启动水泵4将水箱3里的水通过吸水管5输送进软管6,再通过放水管8洒出到道路的两侧,水还通过输水管15进入出水管16,再从出水口17洒出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从而在对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时,也
方便对路面进行全面降尘
2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从而在对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时,也方便对路面进行全面降尘。
27.实施例2:
28.请结合参阅图1-2,
29.固定板2上的水箱3没有水需要添加水时,通过梯子19向上爬,爬到撑板18上后,通过进水口20对水箱3进行加水,添加完水后就可以通过梯子19下去,站在撑板18上加水相对比较安全,也方便对水箱3进行加水。
30.工作原理:在需要添水时从梯子19爬上去,爬到撑板18上后在打开进水口20,再对水箱3进行加水,站在撑板18上加水相对比较安全,也方便对水箱3进行加水。
3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站在撑板18上加水相对比较安全,也方便对水箱3进行加水。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3),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出入端固定连通有吸水管(5),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软管(6),所述水箱(3)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7),两个固定块(7)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放水管(8),且两个所述放水管(8)的外表面与软管(6)的内表面相连通,两个所述放水管(8)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限位环(9),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10),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10)靠近水泵(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1),两个所述固定杆(11)的顶部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两个所述限位块(12)的内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推杆(13),且两个所述推杆(13)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限位环(9)的外表面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撑板(18),所述撑板(18)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梯子(19),所述水箱(3)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9)的内表面转动设有若干个滚珠,且若干个所述滚珠呈圆周阵列状分布在限位环(9)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12)的外表面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6),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输水管(15),且所述输水管(15)的外表面与出水管(16)的内表面相连通,两个所述放水管(8)的外表面与出水管(16)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降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包括车体,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软管,两个固定块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放水管,两个所述放水管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靠近水泵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推杆。该市政道路降尘洒水车,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固定杆,使两个放水管向外展开,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从而在对较宽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时也方便对路面进行全面降尘。进行全面降尘。进行全面降尘。
技术研发人员:
王旗 王超凡 陈志青 张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淮北禾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