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B19/22
1.一种双制式同步显示世界区时或各区时查对钟表,由钟表壳体、钟表盘、机芯、时分秒针、时针盘等构成,其特征是:该钟表在现有钟表的基础上增设有一个时针盘,且钟表盘面划分成内圆区和外圆区两个时间显示区,内圆区保持现有公知的12时制式的计时形式并可包括附加显示日历星期,外圆区则是同步显示世界各时区时间的24时制式计时区,设有24个等分的计时刻度或其相应的小时数读数;时针盘是用透明材料制成或对应于钟表盘面内圆区的12时制式计时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圆盘,时针盘外圆区表面标有指代各个时区的时针,各时针区域标有其对应指代的时区的名称或所在该时区的某城市名称或国家名称,时针盘安装于钟表机芯的在现有钟表基础上增设的时针盘轮的管轴上,该时针盘轮带动时针盘可按两种方案运作,方案之一是通过机芯的传动部件驱动而持续性地每24小时旋转一圈,方案之二是需要时通过装置手动旋转,这样,时针盘上的各时针与钟表盘面外圆区的24个时间刻度对应从而同步直观显示世界各时区的时间或通过手动旋转时针盘实现对世界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钟表还设有日期变更显示符,并设有显示各时区与太阳的对应位置的象征太阳的图案和显示各时区昼夜状况的象征太阳投射于地球的阴影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时工具的时钟、手表(或称腕表)或怀表(以下简称钟表),尤其是一种能够除了保持现有公知的12时制式的计时形式包括附加显示星期日历等功能外,还同时以24时制式同步显示世界各时区时间或可实现对各时区任意时间相互查对的钟表。
目前,公知的钟表大都是12时制式的(即钟表盘上有12个等分的时间刻度点,时针每24小时转2圈),尽管也有同时带有12时制式和24时制式的两种制式的钟表,但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因此制造成本高而难以推广。
为了克服现有钟表的不足及更好更易地实现更多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钟表,该钟表既保持现有12时制式计时等功能不变,又同时直观显示世界各时区时间或可手动实现对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其特征是:该钟表在现有钟表的基础上增设有一个时针盘,且钟表盘面划分成内圆区和外圆区两个时间显示区,内圆区保持现有公知的12时制式的计时形式并可包括附加显示日历星期等功能,外圆区则是同步显示世界各时区时间的或用于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的24时制式计时区,设有24个等分的计时刻度或其相应的小时数读数;时针盘是用透明材料制成或对应于钟表盘面内圆区的12时制式计时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圆盘,时针盘外圆区表面标有指代各个时区的时针,各时针区域标有其对应指代的时区的名称或所在该时区的某城市名称或国家名称,时针盘安装于钟表机芯的在现有钟表基础上增设的时针盘轮的管轴上,该时针盘轮带动时针盘可按两种方案运作,方案之一是通过机芯的传动部件驱动而持续性地每24小时旋转一圈,方案之二是需要时通过机芯内部的装置手动旋转实现对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这样,时针盘上的各时针与钟表盘面外圆区的24个时间刻度对应从而同步直观显示世界各时区的时间或通过手动旋转时针盘实现对世界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钟表还设有日期变更显示符,并设有显示各时区与太阳的对应位置的象征太阳的图案和显示各时区昼夜状况的象征太阳投射于地球的阴影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钟表是在其盘面分成两个时间显示区,即内圆区和外圆区,内圆区用于(保留)现有12时制式时间或日历星期等附加功能显示,而外圆区则设有24个等分的时间刻度并/或标有其相应的小时数读数,用于同步显示世界各时区的时间小时数,其分秒数则与内圆区的相同;该钟表的计时显示部分设计有一个时针盘,时针盘用透明材料制成或对应于钟表盘面内圆区的12时制式计时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时针盘是其外圆区表面标绘有指代各个时区的时针的圆盘,每根时针用于分别指示其指代的时区的时间,各时针区域标有其对应指代的时区的名称或所在该时区的某城市名称或国家名称;时针盘安装于钟表机芯的在现有钟表基础上增设的时针盘轮的管轴上,该时针盘轮带动时针盘可按两种方案运作,方案之一是通过机芯的传动部件驱动每24小时旋转一圈,方案之二是需要时通过手动旋转实现对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这样,时针盘上的各时针与钟表盘面外圆区的24个时间刻度对应或同步显示世界各时区的时间或通过手动旋转时针盘实现世界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并且,使用者可以在时针盘上DIY,例如在指代自己特别关注的时区的时针上做特殊标记,以使查看起来更醒目、快捷。
时针盘上指代东12区和西12区时间的时针为同一根时针,东、西12区时间相同,但日期相差一整天,因此,该时针用象征日期变更线的斜线分开,分别在该时针的指代东、西12区的区域内标有日期变更显示符“+”与“‑”号。钟表盘面外圆区的24制式的时间刻度的0点位置的两侧也分别标有日期变更显示符“+”和“‑”号,此处“+”标在靠1点的一侧而“‑”标在靠23点的一侧。两处的日期变更显示符,即两个“+”与两个“‑”号,会随着时针盘的运转动态地形成两个大小不断变化的夹角,从而动态地显示出各时区的日期变更,两个“+”号形成的夹角内的时区的日期比两个“‑”号夹角内的早一天,反之,后者则比前者晚一天。
在钟表盘面的24时制式的时间刻度区12点的位置可以标绘象征太阳的图案,在0点或24点的位置可以标绘月亮或与星星的图案。这样与时针盘配合,人们就可以较直观地了解各时区与太阳所对应的大体 位置和各时区昼夜的状况。
在钟表盘面的24时制式的时间刻度区的6点和18点的位置处,向下标示象征太阳投射于地球的阴影区,这样,直观地显示出各时区大致的(尤其是春分或秋分前后)昼夜时间或昼夜更替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显示使用者当地时间的同时也直观显示世界各时区相应时间或需要时通过手动旋转时针盘实现对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并且同时也能直观显示各时区相应的昼夜更替情况和日期变更情况,因此,当人们要查看或要了解不同时区或不同地方的相应时间和日期时,就既不需要换算也不需要多块钟表了,能给正处在世界交往日益增多的各行各业的人们以极大的便利,尤其对于在国防或军事领域工作的人们或许更有意义,并且在提供丰富的功能和很强的实用性的同时,实施技术简单,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钟表盘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时针盘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经过钟表轴心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4‑I所示的是24小时制式的时间刻度与12小时制式的时间刻度不在同一个平面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而图4‑II所示的是24小时制式的时间刻度与12时制式的时间刻度在同一个平面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图6、图7、图8、图9是列举的一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样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钟表壳体,2.钟表盘面,2‑I.钟表12时制式计时区(含12个等分时间刻度),2‑II.钟表24时制式计时区(含24个等分时间刻度),2‑III.象征太阳的图案,2‑IV.象征太阳投射于地球的阴影区,2‑V.日期变更显示符;3.时针盘,3‑I.时针盘上的时针,3‑II.时区名称或所在该时区某城市名称,3‑III.日期变更显示符,3‑IV.象征日期变更线的斜线(见图3、图5、图7所示等),4.时针盘轮,5.时针盘规导槽(见图4所示),6.时针盘规导簧(见图4所示),7.时针盘规导支点(见图4所示),8.钟表12时制式时、分、秒针,9.钟表机芯部分。
在图1中,钟表壳体(1)内,钟表机芯部分(9)(见图4)有12时制式时、分、秒针(8)计时装置和部件,和增设的时针盘(3)和时针盘轮(4),钟表盘面(2)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同心圆计时区,即内圆区是钟表12时制式计时区(含12个等分时间刻度)(2‑I)和外圆区的钟表24时制式计时区(含24个等分时间刻度)(2‑II);时针盘(3)用透明材料制成或对应于内圆区的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透过时针盘的透明部分显示12时制时间及其它功能等,时针盘(3)安装于时针盘轮(4)的管轴上,时针盘(3)上标绘有多根时针(3‑I)(一般为24根),每根时针盘上的时针(3‑I)的区域内标注有其指代的时区名称或所在该时区的某城市名称(3‑II)(也可标注某国名称);东、西12区的时间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用同一根时针指代,该时针区域内,标有日期变更显示符(3‑III)和象征日期变更线的斜线(3‑IV);时针盘(3)与钟表盘面(2)外圆区的钟表24时制式计时区(含24个等分时间刻度)(2‑II)对应显示世界各时区相应时间,时针盘(3)通过钟表机芯(9)内的传动部件驱动时针盘轮(4)而带动其运转,其运转方式可以通过两种方案实现,方案之一是,时针盘(3)持续性地每24小时旋转一圈,从而动态地同步显示世界各时区的时间,方案之二是,需要时通过手动旋转从而实现各时区任意时间的相互查对,这时,时针盘(3)可以兼作定时闹铃针用。
为了时针盘(3)的运转稳定,尤其是在制造较大的钟表时,可以通过设置规导装置对时针盘进行规导,如图4‑I中的时针盘规导槽(5)或如图4‑II中时针盘规导簧(6)和时针盘规导支点(7)对时针盘(3)进行规导,以消除可能由时针盘(3)的晃动而带来的走时误差。
为了照顾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时针盘(3)的旋转方向仍然按传统的“顺时针”方向,因此,时针盘(3)上的时针(3‑I)上的时区名称或所在该时区某城市名称(3‑II)的标注顺序,按照人们站在地球的南极所见的人们给地球划分的时区的顺序标示。钟表盘面(2)上的外圆区内的钟表24时制式计时区(含24个等分时间刻度)(2‑II)的时间刻度标注数字1~24由小到大按“顺时针”顺序标注,12点标于正上方,其余类推。这样,24个等分的时间刻度(2‑II)与时针盘(3)上标绘的时针(3‑I)相对应,同步显示世界各时区的时间。时针盘(3) 上的时针(3‑I)的标绘样式可以随需要而多种多样,也可以标绘成如图中所示的旋转方向的前方稍高的旗帜状,以利于查看时的醒目。
由于12点钟时是各时区太阳当顶的时候,因此,钟表24时制式计时区(含24个等分时间刻度)(2‑II)的12点的刻度位置可标绘象征太阳的图案(2‑III)。而0点是子夜,与24点叠合在一起,这也是日期变更的时刻,因此,在0点的两侧分别标有日期变更显示符(2‑V):“+”与“‑”,“+”号标于0点的靠1点的‑侧,而“‑”号标在靠23点的一侧。这样,这里的“+”和“‑”与时针盘(3)上的东12区标示的“+”和西12区标示的“‑”——日期变更显示符(3‑III)——相对应并随着时针盘(3)的运转而分别形成两个夹角,在两个“+”形成的夹角内的时区比两个“‑”形成的夹角内的时区的日期是早一天,如图1中所示的是,按顺时针方向,西2区到东12区的日期比西12区到西3区的早一天,反之,后者则比前者的日期晚一天。通过标示出日期变更显示符号(2‑V和3‑III),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直观地得知不同时区的准确日期,不过在分辨时要注意的是,进入0点即为新的一天,如图1所示的西2区比西3区的日期早一天。
另外,在从18点经过0点到6点的钟表24时制式计时区(含24个等分时间刻度)(2‑II)向下标示出象征太阳投射于地球的阴影区(2‑IV),以示进入该区域的时区为夜晚时间,靠近两侧则是(春分或秋分前后的)大致昼夜交替时间,在0点位置也可以标绘象征星月的图案。
时针盘(3)上的时针(3‑I)上的时区名称或所在该时区某城市名称(3‑II)的标示内容的繁简和字体的大小根据钟表的大小决定的时针盘(3)的相应大小而定,比如在较小的手表上可以采取东、西时区用不同的颜只标时区名称的数字,稍大的可以在时区名称的数字前加英文字母E表示东时区而加W表示西时区(如“E8”表示东8区,“W9”表示西9区等),而在较大的钟表上则可以时区名称与城市名称混合标注(如图1所示),也可以既标时区名称同时也标该时区某个城市名称(如图7、图9所示)。在标注时区名称或城市名称时,东时区的与西时区的可以采用不同的颜,中时区可以采用第三种颜,而在示意使用者的时区内,可以采用特殊字体或做上特殊标记(如图1、图6中所示等),以便于查看。使用者也可以在时针盘(3)上DIY,如在指代自己特别关注的时区的时针(3‑I)区域内做上特殊的标记,以使查看起来更快捷。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经过钟表轴心位置的剖面示意图,所示的是实施例中(尤其是在较大的钟表盘面时)对时针盘的不同规导方式,其中在图4‑I中,所示的是24小时制式的时间刻度与12小时制式的时间刻度不在同一个平面的实施例(前者的位置在时针盘(3)之上的更高的平面),并在两者的间距中留有凹槽型的时针盘规导槽(5)对时针盘进行规导;而图4‑II所示的是24小时制式的时间刻度与12时制式的时间刻度在同一个平面(都在时针盘(3)之下)的实施例,此时可用规导簧(6)对时针盘(3)进行规导。这样,上述时针盘规导槽(5)或时针盘规导簧(6)与时针盘规导支点(7)相配合,对时针盘(3)进行规导,以达到消除可能由时针盘(3)的晃动而带来的走时误差的效果。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将时针盘(3)设计在钟表盘面最外围的一种样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保留现有钟表的各种功能的一种样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较大时钟的时针盘(3)上各时针(3‑I)上同时既标注时区名称也标注所在该时区的某城市名称的平面示意图,其上时区名称与城市名称的位置可以互换,即也可以将时区名称标在外圈而城市名称标在内圈。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针盘(3)上的时针(3‑I)区域内用汉字竖排形式标注内容的实施例之一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针盘(3)上的时针区域内用英文标注时区名称或所在该时区的某城市名称的实施例之一的平面示意图。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2:1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