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子报警防盗门铃弹子锁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90206342.1
  • 19900515
  • CN2097873
  • 19920304
  • 阳远祥
  • 阳远祥
  • E05B45/06
  • E05B45/06

  • 湖南省城步县兰蓉乡水源村一组
  • 中国,CN,湖南(43)
  • 邵阳市专利事务所
  • 刘泽球
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子报警防盗门铃弹子锁,由弹子门锁及电子报警防盗门铃装置组成,电子报警防盗门铃装置包括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功率放大电路、报警声控制电路及传感开关组等,本实用新型能自动识别真假钥匙,并能自动地在报警与门铃两状态间转换。它集弹子门锁、防盗报警器及电子门铃于一体,结构紧凑、功能齐全,防盗性能强。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电子报警防盗门铃弹子锁,由弹子门锁和电子报警防盗门铃装置组成,弹子门锁包括锁芯、锁杆、锁卡、锁芯拨环、锁杆拨环等几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A、电子报警防盗门铃装置包括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6]、功率放大电路[7]、扬声器或蜂鸣器[8]、报警声控制电路[9]及传感开关组等,所述的传感开关组包括门铃按钮开关K 1、锁芯真假钥匙识别开关组[K 2、K 3]及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 4等,锁芯真假钥匙识别开关组[K 2、K 3]通过一条延迟线R 1与报警声控制电路[9]串联,报警声控制电路[9]的输出端与报警声及电铃声发生器的触发端连接。

B、锁芯真假钥匙识别开关组[K 2、K 3]由常开触点K 2和常闭触点K 3串联而成,常开触点K 2的弹性动片[10]取代锁芯[1]上固定弹子弹簧[11]的锡铆而紧贴弹子弹簧[11],锁芯[1]的内插芯壁上开有一凹槽[12],锁芯[1]的外钥匙芯上开有一孔,常闭触点K 3的定片[13]安装于凹槽[12]中,常闭触点K 3的弹性动片[14]安装于锁芯[1]的外钥匙芯壁上,弹性动片[14]的触头在凹槽[12]中与定片[13]接触,

C、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 4包括一只弹性动片,一只常闭定片和一只常开定片,弹性动片与电源连接,常闭定片和常开定片分别与 报警声控制电路[9]及门铃按钮开关K 1连接,弹性动片由锁芯拨环[4]的拨头控制,

D、门铃按钮开关K 1包括门铃按钮[15]、复位弹簧[16]及弹性动片d、常闭定片a和两只常开定片b、c,常闭定片a同时连接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6]的报警声控制端和常开触点K 2,常开定片b、c分别连接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 4的门铃端和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6]的门铃声控制端兼触发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与由常开触点K 2常闭触点K 3及延迟线R 1组成的串联支路上并联有一只振动及滑动传感开关K 5,所述的传感开关K 5由弹性动片〔17〕、上、下两个定片〔18〕、过桥定片〔19〕及过桥动片〔20〕组成,过桥动片〔20〕安装于锁杆〔2〕前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电源支路上串联有一只锁杆拨动常闭开关K 6,锁杆拨动常闭开关K 6的动片由锁杆拨环〔5〕控制。

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与扬声器或蜂呜器〔8〕并联有一只状态指示灯〔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铃两用锁。

现有的各类弹子门锁本身大多缺乏报警功能,只能被动防盗,因此其防盗能力差,而现有的各类家用防盗报警器一则结构复杂,安装、使用不方便,二则与锁本身分离,因此亦缺乏防盗报警的整体综合功能,再加之现有各类电子门铃与锁、防盗报警器等结构分离,更增加了安装的麻烦,门锁、防盗报警器及电子门铃这一整套设施的成本高而且缺乏整体感从而使室内布线也显得凌乱不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防盗报警器、弹子门锁及电子门铃三者结合起来,提供一种整体性强,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防盗能力强,成本低廉的多功能电子报警防盗门铃弹子锁。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在弹子锁的锁芯中设置了一个识别真假钥匙的开关组、一个门铃按钮开关、一个报警/门铃转换开关等,各开关均由锁本身的操作过程控制,由这几个开关控制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分别发出报警声或门铃声,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多功能电子报警防盗门铃弹子锁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弹子锁工作电原理图

图3是报警状态电原理图

图4是门铃状态电原理图

图5是锁芯示意图

图6是门铃按钮开关示意图

图7是振动及滑动传感开关示意图

图8是报警/门铃转换开关示意图

图9是锁杆及锁卡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多功能电子报警防盗门铃弹子锁由弹子门锁和电子报警防盗门铃装置两大部分组成,弹子门锁包括有锁芯〔1〕、锁杆〔2〕、锁卡〔3〕、锁芯拨环〔4〕、锁杆拨环〔5〕等几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报警防盗门铃装置包括有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6〕、功率放大电路〔7〕、扬声器或蜂呜器〔8〕、报警声控制电路〔9〕及传感开关组等,实施例中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6〕选用集成电路块KD9561,它具有四个引出端,当引出端3和2接高电平相通时处于报警工作状态,引出端3和1接低电平相通时处于门铃工作状态,引出端1同时又为触发端,当它接收到触发信号时,集成电路块KD9561将从输出端4相应地输出报警信号或门铃信号,信号经由三极管BG3及电阻R3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7〕放大后使扬声器或蜂呜 器〔8〕发出尖锐的报警声或清脆悦耳的门铃声,报警声控制电路〔9〕由三极管BG1、BG2、电阻R2及电容C1等组成,三极管BG1、BG2的输出端接至KD9561的“1”端,报警声的长短由报警声控制电路〔9〕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开关组包括门铃按钮开关K1、锁芯真假钥匙识别开关组(K2、K3)及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4等,锁芯真假钥匙识别开关组(K2、K3)通过一条延迟线R1与报警声控制电路〔9〕串联。现就传感开关组分述如下:

1、锁芯真假钥匙识别开关组(K2、K3)它由常开触点K2和常闭触点K3串联而成,锁芯〔1〕中原用以固定弹子弹簧〔11〕的锡铆去掉,而改由常开触点K2的弹性动片〔10〕压弹簧,常开触点K2的定片与弹性动片〔10〕相隔一小段距离固定;在锁芯〔1〕的内插芯壁上开有一凹槽〔12〕,锁芯〔1〕的外钥匙芯上开有一孔。常闭触点K3的定片〔13〕安装于凹槽〔12〕中,常闭触点K3的弹性动片〔14〕安装于锁芯〔1〕的外钥匙芯壁上,弹性动片〔14〕的触点刚好落入凹槽〔12〕中与定片〔13〕接触。这样当用钥匙插入锁芯时,弹子弹簧〔11〕上跳推动常开触点K2的弹性动片〔10〕上行与其定片接触,常开触点K2闭合,若为本锁真钥匙,则完全可以在延迟线R1设定的延迟时间内(实施例将延迟时间设定为6秒)转动锁芯〔1〕,当锁芯〔1〕转动时,常闭触点K3的弹性动片〔14〕 将由于凹槽〔12〕位置的改变而离开凹槽〔12〕与常闭触点K3的定片〔13〕分开,此时常闭触点K3断开,无触发信号向报警声控制电路〔9〕传输,若为假钥匙,则不可能在延迟时间内使锁芯〔1〕转动,则常闭触点K3仍保持闭合状态,延迟时间到后,整个电路导通而发出报警声。

2、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4:包括一只弹性动片,一只常闭定片和一只常开定片,弹性动片与电源连接,常闭定片和常开定片分别与报警声控制电路〔9〕及门铃按钮开关K1连通,弹性动片由锁芯拨环〔4〕的拨头控制,开锁时锁芯〔1〕转动,锁芯拨环〔4〕亦随之转动,弹性动片在锁芯拨环〔4〕上拨头的控制下下行离开常闭定片并与常开定片接触,从而使开锁后自动地从报警状态转向门铃状态。

3、门铃按钮开关K1:它包括门铃按钮〔15〕、复位弹簧〔16〕及弹性动片d,常闭定片a及两只常开定片b、c,弹性动片d的动作由门铃按钮〔15〕控制,常闭定片a同时连接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6〕的报警声控制端2和常开触点K2,常闭定片b、c分别连接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4的门铃端和报警声及门铃声发生器〔6〕的门铃声控制端兼触发端“1”,弹性动片d连接到KD9561的“3”脚。这样正常情况下(锁门外出后),弹性动片d与常闭定片a接触使KD9561的“3”脚与“2”脚连通,电路处于报警工作状态。开锁后, 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4转向门铃端,当按门铃时,弹性动片d同时与常开定片b、c连通使KD9561的“3”脚和“1”脚接通并接通电源,扬声器或蜂呜器〔8〕发出清脆悦耳的门铃声,松开门铃按钮〔15〕后,弹性动片〔17〕及门铃按钮〔15〕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回复到其初始状态。

4、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不套锁而、撞门的情况下亦可报警,从而增强其防盗报警能力,在与由常开触点K2、常闭触点K3及延迟线R1组成的串联支路上并联了一只振动及滑动传感开关K5,传感开关K5由弹性动片〔17〕、上、下定片〔18〕、过桥定片〔19〕及过桥动片〔20〕组成,过桥动片〔20〕安装于锁杆〔2〕前部,这样当发生或撞门时,弹性动片〔17〕将发生振动而轮番地与上、下定片〔18〕接触。开关K5间歇地开、关,此时其触发信号将不径延迟线R1而直接加到报警声控制电路〔9〕上使扬声器或蜂呜器〔8〕发出尖锐的报警声,若强行推动锁杆开锁,此时将由过桥动片〔20〕将过桥定片〔19〕与下定片〔18〕接通而使电路报警。

5、当主人晚间休息后,为不致因报警声或门铃声骚扰而影响主人休息,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支路上串联有一只锁杆拨动常闭开关K6开关K6相当于电源总开关,它由弹性动片及定片组成。弹性动片由 锁杆拨环〔5〕控制,锁杆拨环〔5〕同时通过另两只拨头分别与锁杆〔2〕及锁芯拨环〔4〕联动,锁杆〔2〕后端有一只塑料锁杆手柄〔22〕,开锁时,由钥匙带动锁芯〔1〕转动同时使锁芯拨环〔4〕转动,此时锁杆拨环〔5〕跟着转动而使锁杆〔2〕后退,同时锁杆拨环〔5〕断开开关K6使整个系统断电,进入室内后,若需门铃工作,只要将旋动锁杆手柄〔22〕,则开关K6随之闭合,若需保险,只要将锁杆〔2〕前推,则可通过锁杆拨环〔5〕、锁芯拨环〔4〕而使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4转向报警状态并使振动及滑动传感开关K5回复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与扬声器或蜂呜器〔8〕并联有一只状态指示灯〔21〕,实施例中为由发光二极管和电阻R4的串联支路。当系统发出报警声或门铃声时,状态指示灯〔21〕将根据发声的情况发出相应的光信号,实施例中将状态指示灯〔21〕安装于锁芯钥匙孔旁,这样当来客一按门铃,若指示灯不亮,则说明锁已处于保险状态,主人不在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开锁时,钥匙插入锁芯〔1〕后,弹子〔11〕上跳,使常开触点K2闭合,此时若为假钥匙,则在延迟时间一到,系统则发出报警声,若为真钥匙,在延迟时间内旋动锁芯,使常闭触点K3断开,同时由锁芯拨环〔4〕将报警/门铃转换开关K4转至门铃档,报警系统不工作,同时由锁芯拨环〔4〕带动锁杆拨环〔5〕转动使锁杆〔2〕 后退开锁,锁杆拨环〔5〕断开锁杆拨动常闭开关K6使整个系统断电,进入室内关门后,只要将锁杆手柄〔22〕转旋转换位置,则电路处于门铃工作状态,此时,只要一按门铃,扬声器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门铃声。在室内若不需要门铃,只要将锁杆后拉,然后轻旋,则开关K6断开,电路系统不工作,出门时,门锁上后,只要将钥匙插入锁芯倒旋180°,整个系统即处于报警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可靠性好,功能多,特别适合家庭、办公室及其它需保险场所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3:2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8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