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袋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88218196.3
  • 19880722
  • CN2032986
  • 19890222
  • 雷学军
  • 雷学军;曾辛;欧秀成;祝清华
  • B63C9/16
  • B63C9/16

  • 湖南省安乡县城关镇城东南路230号
  • 中国,CN,湖南(43)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马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轻便的水上救生装置,主要由可充气系袋(1)、导气管(3)及充有压缩空气的高压气室(5)构成。该装置重量轻且在可充气系袋未充气时体积小,携带者可以方便地将它系在身上,并不影响游泳者在水中活动的灵活性,也不妨碍水上作业、不上活动人员的行动自由。当他们在水中遇险时,只要打开导气管(3)上的控气阀(4),预先贮存在高压气室(5)内的压缩空气迅速进入可充气系袋(1)使其瞬时膨胀,巨大的浮力可使携带者及时脱离危险。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袋,包括可充气系袋(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述可充气系袋(1)的两端连有起拉链作用的尼龙搭扣(2),可充气系袋(1)通过一个导气管(3)与一个充有压缩空气的高压气室(5)相连通,高压气室(5)上装有一个供气筒打入压缩空气用的气门嘴(6)及两根弹性固定带(7),导气管(3)上装有手动控制压缩空气通断的控气阀(4)。

2、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救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系袋(1)采用壁厚0.8~1.5mm的橡胶或者耐压的塑料薄膜如耐高压聚乙烯膜制成,其容积约为4L,可做成不同规格的长度尺寸。

3、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救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采用内径为1cm的耐压橡胶软管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救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室(5)是采用耐高压力的工程塑料如聚四氟乙烯做成园筒形,其高约10cm,内径约6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一般救生圈或者救生带在使用前就充好了气,其体积庞大,携带十分不方便,特别是限制了游泳姿势和动作的灵活发挥,因此一般会游泳的人和其他水上作业水上活动人员,不可能也不愿意总是把防碍行动的救生装置携带在身,但他们一旦在水中发生意外危险急需救生装置时,又往往因时间紧急不可及时得到救生装置而延误抢救时机,因而溺水丧生事件时有发生,给游泳者和其他水上作业水上活动人员心理上蒙上了一层可怕的阴影。中国专利公告号GG    86    2    01605公开了一种“溺水自救带”,它可象皮带一样方便地系在身上,当在水中发生意外危险或溺水时能瞬时充气膨胀,使人脱离危险。但此溺水自救带的控制器中的充气装置使用的是液化气体,这就使得生产条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这种溺水自救带完成一次救人使命后即告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普通压缩空气的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袋,它可以方便地系在身上,当在水中发生意外危险时,携带者可以打开控制阀门,让救生袋瞬时自动充入空气而膨胀,使人脱离危险,并且这种救生袋可以多次反复充气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参见图1,整个装置主要是由可充气系袋(1)、高压气室(5)以及连接它们两者之间的导气管(3)组成。可充气系 袋(1)的两端连有起拉链作用的尼龙搭扣(2),携带者使用时用尼龙搭扣(2)将未充气的可充气系袋(1)系于胸前。高压气室(5)上装有两根弹性固定带(7),可用它将高压气室(5)系于携带者腹部。当游泳者或水上作业水上活动人员在水中遇险时,可以用手扭动导气管(3)上安装的控气阀(4),高压气室(5)内预先贮存的压缩空气迅速通过导气管(3)自动充入可充气系袋(1)而使其瞬时膨胀,从而气袋受到的巨大浮力可使人浮出水面而脱离危险。高压气室(5)上装有气门嘴(6),是供高压气室(5)预先用气筒打入压缩空气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说明。

和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充气系袋(1)在未充气时折叠成宽皮带一样方便地系在胸前,系在腹部的高压气室(5)也做得体积小重量轻,因而整个装置不会影响游泳者在水中活动的灵活性和不会防碍水上作业水上 活动人员的行动。当携带者在水中遇险的紧急时刻,可充气系袋能自动充气而实现自我救溺。这就为广大游泳爱好者、水上工作者及水上活动者提供了一种极为简便且可多次充气反复使用的安全自救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一种具体结构图。

图1中的可充气系袋(1)可采用壁厚为0.8~1.5mm的橡胶或者耐压的塑料薄膜如耐高压聚乙烯膜制成,不充气时可折叠成皮带一样方便地系于胸前,充气后则呈袋状,其容积约4L,可做成几种规格的长度尺寸;以适应大小不同的胸围者的要求。导气管(3)采用内径1cm的耐压橡胶软管制成,可充气系袋(1)与尼龙搭扣(2)及导气管(3)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粘接,高压气室(5)采用耐高压的工程塑料如聚四氟乙烯做成园筒形,其高约10cm,内径约6cm。导气管(3)与高压气室(5)的出气口的连接是采用焊接或粘接。起拉链作用的尼龙搭扣(2)、控气阀(4)、气门嘴(6)和弹性固定带(7)均可市购。本实用新型总装后注意各部分都不要漏气,以保证携带者遇险使用时安全可靠。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9:4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