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6C21/00
1.自提升式索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根横向布置的承载钢索、布置在承载钢索下方的牵引钢索、行走滑轮组及自提升装置;
承载钢索上设置有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联板,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下端的联板分别通过一根水平设置的连杆连接成整体;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下端的连杆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过渡连接板,牵引钢索上与过渡连接板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抱索器,过渡连接板分别与对应的抱索器固定连接;
自提升装置包括提升钢索、机动绞磨、第一滑轮联板、第二滑轮联板、水平联板,第一滑轮联板和第二滑轮联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联板和第二滑轮联板之间通过水平联板连接,第一滑轮联板的上端与其中一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的连杆下端的过渡连接板可拆装连接,第二滑轮连接板的上端与另一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的连杆下端的过渡连接板可拆装连接;
下支架设置在第一滑轮联板和第二滑轮联板下方的中心位置,所述下支架包括滑轮支架,滑轮支架的外侧端面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二滑轮,滑轮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重物的载重环;
提升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索道终点一端,并依此穿过靠近索道终点一侧的第二滑轮联板下端的第一滑轮、滑轮支架两侧的第二滑轮、靠近索道起点一侧的第一滑轮联板下端的第一滑轮,提升钢索的另一端固定并绕制在机动绞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提升式索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架的滑轮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提升式索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支架两侧第二滑轮的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挡线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提升式索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支架上安装装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提升式索道运输装置。
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直流骨干网架,形成大规模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 能源配置格局,建成特高压电力高速公路。为了使电力高速公路绿化,特高压电网的铁塔一般尽量避开城市,穿过山区架设。索道牵引装置成为特高压山区施工、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
索道的起点一般设置在大型运输设备能够到达的地方(即主料场)。索道的终点就是铁塔所在的位置。索道起点安装一台索道牵引机和一座承载门架。由于门架上运载小车的高度一般在4米以上,一般采用大型起吊设备将铁塔构件吊起,通常人站在被吊件上将待运构件安装上运载小车。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有时施工现场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例如主料场的地点位于两座山之间,起重设备根本无法到达,或者运输小车的起运点较高,无法利用起重设备将塔材安装在索道运输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塔材的提升安装的索道运输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自提升式索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根横向布置的承载钢索、布置在承载钢索下方的牵引钢索和行走滑轮组及自提升装置。
承载钢索上设置有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联板,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下端的联板分别通过一根水平设置的连杆连接成整体;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下端的连杆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过渡连接板,牵引钢索上与过渡连接板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抱索器,过渡连接板分别与对应的抱索器固定连接。
自提升装置包括提升钢索、机动绞磨、第一滑轮联板、第二滑轮联板、水平联板,第一滑轮联板和第二滑轮联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联板和第二滑轮联板之间通过水平联板连接,第一滑轮联板的上端与其中一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的连杆下端的过渡连接板可拆装连接,第二滑轮连接板的上端与另一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的连杆下端的过渡连接板可拆装连接。
下支架设置在第一滑轮联板和第二滑轮联板下方的中心位置,所述下支架包括滑轮支架,滑轮支架的外侧端面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二滑轮,滑轮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重物的载重环。
提升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索道终点一端,并依此穿过靠近索道终点一侧的第二滑轮联板下端的第一滑轮、滑轮支架两侧的第二滑轮、靠近索道起点一侧的第一滑轮联板下端的第一滑轮,提升钢索的另一端固定并绕制在机动绞磨上。
优化地,上述下支架的滑轮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环,拉环可以用于悬挂牵引拉绳,便于重物于就位;也可悬挂小件重物。
优化地,上述滑轮支架两侧第二滑轮的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挡线滑轮,挡线滑轮可以用于控制提升钢索的出线方向,又可防止提升钢索脱落。
优化地,上述滑轮支架上安装装有配重块,配重块可以保证机动绞磨倒转时下支架会自动下落。
工作过程: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主料场塔材上方,使机动绞磨倒转,让自提升装置的下支架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至工作高度,将塔材安装在下支架的载重环上。然后驱动机动绞磨正转,再将下支架及塔材提升到一定位置后,锁死机动绞磨,此时即可操作索道牵引机,驱动牵引索运动,带动滑轮在承载索上运动,进而带动重物运动,进行索道运输作业。
到达卸料场时,打开机动绞磨并倒转,放下作业对象。再提升下支架并锁住,使索下支架避开索道通道上的障碍物安全地回到主料场,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索道运输的自装卸,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人数,减小大型设备租用费;并且也解决了大型高备用起重设备无法到达索道起点的运输难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四根横向布置的承载钢索1、布置在承载钢索1下方的牵引钢索2和自提升装置3;
四根承载钢索1上设置有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4、5,两排纵向设置的行走滑轮组4、5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联板6,行走滑轮组4、5下端的联板6分别通过一根水平设置的连杆7连接成整体;行走滑轮组4、5的连杆7下端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过渡连接板8,牵引钢索2上与过渡连接板8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抱索器9,过渡连接板8分别与对应的抱索器9固定连接。
自提升装置3包括提升钢索10、机动绞磨11、水平联板22,两块滑轮联板12、13和下支架14,两块滑轮联板12、1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15、16,两块滑轮联板12、13之间通过水平联板22连接,滑轮连接板12的上端与行走滑轮组4的连杆7下端的过渡连接板8连接,滑轮连接板13的上端与行走滑轮组5的连杆7下端的过渡连接板8连接。
下支架14设置在两块滑轮联板12、13下方的中心位置,所述下支架14包括滑轮支架17,滑轮支架17上安装装有配重块23,滑轮支架17的外侧端面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二滑轮18,滑轮支架17两侧第二滑轮18的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挡线滑轮19,滑轮支架17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重物的载重环20,滑轮支架1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环21。
提升钢索10的一端固定在索道终点一端,并依此穿过靠近索道终点一侧的滑轮联板13下端的第一滑轮16、下支架14的滑轮支架17两侧的第二滑轮18、靠近索道起点一侧的滑轮联板12下端的第一滑轮15,提升钢索10的另一端固定并绕制在机动绞磨11上。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7:3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3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