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9B11/00
1.一种习字格,包括纸张、习字格,格中还可有范字,其特征 是:本实用新型习字格方形外边框内部采用四条互相垂直的纵横 线段将整个方格分成均等的九个小方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法结构练习的格。
背景技术
目前习字用的三种方格如图1-a、b、c所示。图1-a由外边框正 方形ABCD及内部两条由外边框AB、CD的中点F、H的连线和外 边框AD、BC的中点E、G的连线而构成一个“田”字形,即所谓 “田字格”。图1-b是在图1-a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两条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和BD,使内部线条构成一个“米”字形,即所谓“米字 格”。图1-c是由外边框正方形ABCD和内部长方形A′B′C′D′ 构成一个“回”字形,即所谓“回宫格”,其中:A′B′=C′D′ =0.76AB,B′C′=A′D′=0.47AB。这三种习字格均具有如下缺点: 因为汉字的间架结构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汉字中各笔画位置的摆 放及其相互照应关系;所以汉字书法练习的主要目的也就在于能使练 习者很好地领会掌握汉字各笔画在字体中的摆放位置及其相互间的 照应关系。这三种习字格虽然内部各有不同的线条图形,但是由于其 设计不同程度的都不太符合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指汉字有独体结 构,上下、上中下结构,左右、左中右结构及笔画疏密安排得当等形 式和要求的一般规律。以下所称“汉字结构基本规律”均指此。)和 图样缩扩复制原理;所以这三种习字格均不能很好地在字帖上显示各 种体式风格书法笔画位置的摆放规律及其相互照应情况;更不能使练 习者通过此格自行安排规范字体中所有笔画的摆放位置;同时,笔画 的形态也不能通过这三种习字格而得到显示,从而也就不能使练习者 准确领会和掌握范字的笔画形态---------笔画的形态是书法风格的 重要体现者之一。总之,这三种习字格都缺乏对字体全面结构实际操 作的指导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行的三种习字格内部线条图形设计不太符合汉字结构基 本规律和图样缩扩复制原理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习字格内部线条图形设计。这种新设计能够使字帖 更好地显示范字地结构规律;能够使练习者根据汉字一般审美习惯或 规律自行结构字体;能够使临写更逼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习字格,包括纸张、习 字格,格中还可有范字,其特征是:本实用新型习字格方形外边框内 部采用四条互相垂直的纵横线段将整个方格分成均等的九个小方格。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习字格内部线条图形采用合 乎汉字结构基本规律和平面直角坐标定位法原理的设计,所以能够使 字帖更明显地显示范字的结构规律;能够使练习者根据汉字一般审美 习惯或规律自行结构字体;能够使临写时更容易领会范字结构要点, 效果更逼真。
附图说明
图1--a、b、c为现有习字格示意图。
图2-a、b、c为本实用新型习字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习字格作进一步说 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2---a、b、c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习字格包括方形外边框 OACB及内部相互垂直的四条线段DH、EI、FK、GJ,点D、E、F、 G、H、I、J、K分别将外边框OA、OB、BC、AC三等分。
具体应用例:
1、自行结构字体
以本实用新型习字格内部四条线段及其相互垂直所构成的九个 均等小方格为位置参照;再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用清代传书《间架 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为蓝本总结概括出的《三分格书法结构自习法歌 诀》的提示,同时按照顶格书写的原则;练习者便可自行结构字体。 一改描红、摹写的被动局面。提高习字效率。
2、临写
本实用新型习字格内部由于设计了将外边框OA、OB均分且自 然垂直的四条纵横线段,便可将整个习字格看成一个以O点为原点, 以OA为横轴,以OB为纵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因此四条线段DH、 EI、FK、GJ及其所构成的均等的九个小方格便成了格内点或线定位 的参照;这样,当然也就将格内范字各笔画的位置和形态很好地显示 了出来,临写自然也就容易了,并且效果更能逼真。
3、制帖
本实用新型习字格内部由于设计了将整个方格均分为九个小方 格的四条纵横线段,所以方格内任意点或线与这四条线段及其相互垂 直所构成的九个均等小方格的关系便可自然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本实 用新型习字格制出来的字帖就自然能够明了地显示此字帖范字的结 构规律,同时还能将不同体式书法结构的特点、风格明显区别开。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5:0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