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F1/10 D01D5/34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芯复合结构的抗菌珍珠纱,其特征为:纤维的 横截面呈皮芯结构,当中是芯层、周围是皮层,芯层和皮层的主体成份均为聚 酯;所述芯层与皮层分别为含有银系层状纳米抗菌粉体及纳米珍珠粉体的聚酯 成分;所述皮层的质量占纤维总质量的30-50%,所述芯层的质量占纤维总质量 的50-70%;其中纳米珍珠粉体的质量占皮层质量的2-4%、银系层状纳米抗菌粉 体的质量占芯层质量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珍珠纱,其特征为:所述抗菌粉体及珍 珠粉体的微粒直径在50-12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珍珠纱,其特征为:所述抗菌珍珠纱为 FDY或DTY,产品物性指标满足线密度为56-167dtex、断裂强度为 2.7-3.6cN/dtex、沸水收缩率为4.5-7.0%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性纱线,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皮芯复合结构 的抗菌珍珠纱,属化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纤维因其附加常规纤维所不具备的新特性而在诸多纤维品种当中 独树一帜,关于皮芯复合纤维的专利或相关研究报道有很多,现略述一二。
如中国专利CN101165232A公开了一种发光皮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 法。该纤维以大有光聚酯为芯层,含发光颜料的聚酯母粒为皮层,通过复 合纺丝组件,选择合适的纺丝工艺进行熔融纺丝,纺制成具有发光性能的 复合皮芯纤维。制成的发光防伪复合皮芯纤维在波长约320nm的紫外线照 射下,能发出波长约615nm的红光,从而达到防伪作用。
又如,中国专利CN1584141公开了一种原液着复合导电纤维,由芯 层与包覆在芯层外的皮层组成,其中的芯层为含有2~60%的导电性成分的 聚酯,皮层为非导电性成分组成,且非导电性成分由非导电性的纤维级聚 酯聚合物构成。在皮层组分中含有1~10%的着剂,2~10%的光屏蔽剂 及1~8%的成孔剂;芯层组分中含的导电性成分为导电碳黑或碳纳米管或 纳米石墨或导电性金属氧化物,芯层组分中含的聚酯为以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为主的重复链节的聚酯聚合物,并利用混炼的方式,将2~60%的导电 性微粒分散于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的重复链节的聚酯聚合物中形 成。
上述复合纤维各有各的功能性及解决问题的方向,但偏重于开发功能 性,而忽略了其健康或服用舒适性,本实用新型将重点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复合纤维重功能性、轻保健性的不足, 提供一种皮芯复合结构的抗菌珍珠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皮芯复合结构的抗 菌珍珠纱,纤维的横截面呈皮芯结构,当中是芯层、周围是皮层,芯层和 皮层的主体成份均为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为含有银系层状纳米抗 菌粉体的聚酯成分,所述皮层为含有纳米珍珠粉体的聚酯成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抗菌粉体及珍珠粉体的微粒直径在 50-125nm。
更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皮层的质量占纤维总质量的 30-50%,所述芯层的质量占纤维总质量的50-70%。其中,纳米珍珠粉体的 质量占皮层质量的2-4%;银系层状纳米抗菌粉体的质量占芯层质量的 1-3%。
更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菌珍珠纱为FDY或DTY,产品物 性指标满足线密度为56-167dtex、断裂强度为2.7-3.6cN/dtex、沸水收缩 率为4.5-7.0%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由于采用了含有银系层状纳米抗菌粉体的聚酯为皮层、含有纳米珍 珠粉体的聚酯为芯层,所述银纱抗菌物质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与珍珠的保 健作用在纤维中得到有机的结合,使得所述复合纤维纱满足了功能性与保 健性两方面的性能,很好地克服了现有复合纤维重功能轻保健的缺陷。
②由于所述抗菌珍珠纱无论是FDY还是DTY,其产品物性指标均达到了 线密度56-167dtex、断裂强度2.7-3.6cN/dtex、沸水收缩率4.5-7.0%的 要求,这与普通复合纤维并无太大差异,其后道加工适应性较强。
③本实用新型所述皮层与芯层所需的加工原料市场上均可以现购或购 回后自制成相应的功能性母粒,因此加工制作简便,生产成本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卫生防护用品、健康美体服饰、床上用品、 家具装饰、汽车内饰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纤维横截面成分示意图,图中1为皮层、2为皮 层中的珍珠粉体、3为芯层、4为芯层中的银系抗菌粉体、5为皮层与芯层 中的主要成分-聚酯(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讲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加工方法一般采用以下流程进行:以 含有银系层状纳米抗菌粉体2的聚酯5为皮层1、含有纳米珍珠粉体4的聚 酯5为芯层3,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压,通过皮芯复合纺丝组件熔融纺丝, 从而制得所述具有皮芯复合结构的抗菌珍珠纱。所述工艺路线为:皮层与 芯层所述功能性聚酯母料及PET切片分别混合→干燥→双螺杆熔融挤压→ 复合纺丝→冷却成形→上油→卷绕→POY→拉伸变形→皮芯复合DTY纱或者 卷绕→牵伸→皮芯复合FDY纱。
具体实施时,先制得皮层与芯层所需的功能性母粒,方法为:将2-4 %质量的、微粒直径在50-125nm的纳米珍珠粉体加入到PET切片中于一定 条件下造粒制得保健功能母粒;将1-3%质量的、微粒直径在50-125nm的银 系层状纳米抗菌粉体加入到PET切片中于一定条件下造粒制得抗菌功能性 母粒。
将所制得的两种母粒与PET切片共混后分别在100-130℃温度下干燥, 干燥时间为10-20小时;再于各自的螺杆挤压机熔融挤压后形成两种熔体; 将所述熔体分别计量后进入皮芯复合纺丝组件的皮层或芯层通道进行纺丝 加工,皮层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30-50%,芯层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50-70%, 复合纺丝箱体温度设定为285-290℃。
最后将获得的初生纤维经过冷却成形、上油、卷绕、牵伸或拉伸变形 等进一步加工,从而制成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珍珠纱(FDY或DTY)。
其它相关工艺条件参数为:皮侧螺杆温度280-285℃、芯侧螺杆温度 285-290℃、箱体温度284-287℃、冷却风速0.4-0.95m/s、纺丝卷绕速度 4000-4500m/min、拉伸变形速度550-620m/min等,具体工艺参数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与普通的皮芯复合纤维加工方法相同,但考虑 到有功能性母粒的存在,在加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纺丝状况,并不断调整 工艺,以期获得产品质量满足:线密度56-167dtex、断裂强度 2.7-3.6cN/dtex、沸水收缩率4.5-7.0%的要求的产品,从而更好的为下游 纺织企业服务。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1:3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