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K91/06
1、一种钓鱼用具,主要涉及一种在鱼咬钩时可自动起杆的自动海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上下两节杆体(1)(2)和中部接头(3)组成,上下两节杆体通过中部接头(3)的闭圈弹簧(4)连接,用以相互配合而实现上节杆体向下弯折状态定位和在鱼咬钩时使上节杆体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弹起的固定卡环(6)、活动卡环(7)和卡销(5)分别设置在上下两节杆体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海杆,其特征在于上下两节杆体(1)(2)可通过中部接头(3)闭圈弹簧(4)两端的上下接口(11)(12)与中部接头接插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海杆,其特征在于上下两节杆体(1)(2)可通过中部接头(3)连接为一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海杆,其特征在于中部接头设置有用以二者套合后使上下两节杆体中部弹簧不起作用而形成刚性连接的由锁紧钩(13)、锁紧套(14)组成的自动锁紧机构,锁紧钩(13)设置在中部接头的下接口位置,锁紧套(14)一端铰接在上接口部位的销轴上。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用具,主要涉及一种在鱼咬钩时可自动起杆的自动海杆。
现有的海杆在垂钓时,往往凭借上端杆梢的摆动或响铃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有鱼咬钩,如是则要马上将杆向后搬动以使鱼钩卡紧鱼嘴,其使用很不方便且稍有疏忽往往有鱼脱钩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动海杆可借助弹簧弹力在鱼咬钩时自动弹起(其海杆上端向后弹起),使鱼钩卡紧鱼嘴,从而可顺利地收紧鱼线将鱼溜上岸,并使垂钓时得以有闲暇做一些其它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技术方案是:其主要由上下两节杆体和中部接头组成,中部接头结构主要为一闭圈弹簧,上下两节杆体通过中部接头的闭圈弹簧连接,海杆上节杆设置有固定卡环和活动卡环,下节杆设置有卡销,在使用时通过弯曲弹簧将上节杆向下弯折成一定角度,将卡销卡入固定卡环和活动卡环内(鱼线穿过走线环并通过活动卡环下端),从而使上节杆保持其弯折状态,鱼咬钩时拉动鱼线使活动卡环动作与卡销脱开,弹簧弹力使海杆上节杆向后弹起,从而产生较现有海杆向后搬动更大的向后甩力,使鱼钩紧卡入鱼嘴,从容收紧鱼线将鱼溜上岸。
海杆的上下两节杆体可分别通过中部接头闭圈弹簧两端的上下接口与中部接头接插连接。
上下两节杆体也可通过闭圈弹簧连接形成一体。
海杆的中部接头设置有一自动锁紧机构,由锁紧钩和锁紧套组成,其作用是在抛钩时,由于二者的套合而使中部弹簧失去作用将上下两节杆形成刚性连接,而在垂钓时二者脱开使弹簧弯曲,上节杆体向下弯折,锁紧钩设置在中部接头的下接口位置,其上端有一定倾斜并有一,锁紧套一端绞接在上接口部位的销轴上,其开有一与锁紧钩上端吻合的孔,在使用时先将锁紧套卡入锁紧钩内,锁紧钩张开从而使上下节杆体形成刚性连接从而将鱼钩抛向钓点,按压锁紧钩,锁紧套从锁紧钩脱开从而将上节杆体向下弯折成一定角度;鱼咬钩卡销卡环脱开弹簧弹起后锁紧套随上节杆体向后弹回复又卡入卡紧钩内。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中部接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节杆,(2)下节杆,(3)中部接头,(4)弹簧,(5)卡销,(6)固定卡环,(7)活动卡环,(8)鱼线,(9)摇轮,(10)手把,(11)上接口,(12)下接口,(13)锁紧钩,(14)锁紧套;
如附图1所示:自动海杆由上节杆(1)、下节杆(2)和中部接头(3)组成,上、下节杆分别通过上下接口(11)(12)与中部接头连接,其可采用套接形式连接,其中部接头主要为一闭圈弹簧(4)和上下接口(11)(12),上、下节杆上分别设置固定卡环(6)、活动卡环(7)和卡销(5),卡销通过连接线与下节杆连接,鱼线穿过走线环并通过活动卡环(7)下端,将鱼钩抛向钓点后,弯曲中部弹簧(4)使上节杆向下垂折,将卡销(5)卡入固定卡环(6)和活动卡环(7)内从而保证下节杆相对于上节杆的垂折状态,当鱼 咬钩时拉动鱼线使活动卡环(7)动作与卡销(5)脱开,闭圈弹簧弹起使上节杆向上弹起,鱼钩紧卡入鱼嘴。
如附图2所示:中部接头主要由闭圈弹簧(4)、上下接口(11)(12)、锁紧钩(13)、锁紧套(14)组成,上下接口主要用以连接上、下节杆,锁紧钩(13)、锁紧套(14)组成的自动锁紧机构的作用是在抛钩时使弹簧不发生弯曲将上下节杆紧固为一体,而在垂钓时二者脱开使弹簧弯曲上节杆可相对下节杆垂折,锁紧钩(13)上端呈一定倾斜并有一,其设置在下接口部位,锁紧套铰接在上接口部位的销轴上,开有与锁紧钩上端吻合的孔,使用时将锁紧套卡入锁紧钩内,从而使海杆上下节杆紧固为一体保证甩动海杆将鱼钩抛向远处钓点的需要,鱼钩抛出后按压卡紧钩,向下垂折上节杆,锁紧套与锁紧钩脱开弹簧弯曲,卡销与固定卡环、活动卡环配合保证上节杆垂折状态,鱼咬钩时卡销与活动卡环脱开,弹簧弹起,使上节杆向上弹起(此时锁紧套随之卡入锁紧钩内),鱼钩卡紧鱼嘴,通过摇轮将鱼溜上岸,即可开始第二个工作程序。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23:06: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