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01224223.3
  • 20010521
  • CN2482271
  • 20020313
  • 高越农
  • 高越农;陈胜波;但斌斌
  • H02P1/36
  • H02P1/36 H01C10/02

  • 天津市东丽区津门里7-1-402
  • 中国,CN,天津(12)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王义为
  • 2000010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本实用新型是由箱体、导电栅块、动隔板栅块和电解液组成。为平滑地减小液阻提供一种导电栅块不动,液箱容积充分利用,液阻温度便于控制的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使用安全,液箱箱体容积利用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既适合于一般容量电动机的软起动,更适合于高压大容量的电动机的软起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若干个导 电极板固定不动地设置在多槽形支持件的翼缘端部上构成正导电栅 块2,若干块导电极板固定不动地设置在多槽形支持件的翼缘端部上 构成负导电栅块12,正导电栅块2与负导电栅块12相对平行交错固 定在箱体5的内壁上,且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相互绝缘, 支持件起通电和支撑导电极板的作用;在若干个矩形动隔板两侧上端 由刚性联接件11相连结成一体构成动隔板栅块1,动隔板栅块1设 置于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之间,其高度和宽度均大于正导 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动隔板栅块1上部左右各设置一个丝杠 3,用以驱动动隔板栅块1上下移动;箱体5上部设置平台8,平台8 上设置空心蜗轮13并与丝杠3和空心蜗杆7啮合,空心蜗杆7设置 在传动轴4上,传动轴4的两端部伸出箱体5外与可正反转的伺服电 动机输出轴相连接;在箱体5一侧上部设置正绝缘端子6和负绝缘端 子9,正绝缘端子6通过导电体与正导电栅块2相连接,负绝缘端子 9通过导电体与负导电栅块12相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

液态电阻软起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液阻软起动的主要设备 是开关、液阻箱及辅助控制设备。液阻软起动装置由液阻箱箱体、导 电极板和电解液组成。箱壳通常由金属或环氧树脂纤维层压板做成。 液阻箱两个极板之间的电阻称为液阻,液阻串联在电动机定子或(绕 线电动机的)转子回路。在软起动过程中,液阻是需要平滑减小的。

目前,平滑减小液阻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动极板方法:平移与静极板面对面的动极板,使之面对面地向静 极板靠近。动极板与静极板均始终浸在电解液中,液态电阻阻值因为 导电距离减小而减小。动极板的平移由伺服电动机借助丝杠完成。导 电极板运动是安全隐患。

“涨水式”方法:两个导电栅块等高、静止且垂直于地面。采用二 个电液箱。起动开始后,通过水泵将一个储液用液箱中的电解液向导 电极板所在的液箱泵送电解液,软起动开始时液面浅,只有导电栅块 下端的一小部分浸泡在电解液中,因而开始时的液阻大,液阻随液面 增高而减小。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液箱容积利用率低,占用空间大。

热变电阻方法:导电极板静止。因为电解液的电阻率与温度呈负 相关关系,在软起动过程中极板之间电解液温度由于欧姆发热而升 高,从而使液阻减小。因为仅仅在电解液浓度较低时电阻率与温度才 具有较灵敏的负相关关系,所以,不得不偏低配置电解液浓度,因而 环境温度对软起动特性的影响大。若采用软起动初始电解液恒温度控 制系统,则使装置过分复杂,成本大大增加。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因 素,极板之间的电解液温度和电阻值很难准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中所 存在的问题。为平滑地减小液阻提供一种导电栅块不动,液箱容积充 分利用,液阻温度便于控制的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

本实用新型是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它由箱体、导电栅块、 动隔板栅块和电解液组成。导电栅块是静止的,引入绝缘动隔板栅 块,动隔板栅块嵌入正、负两极导电栅块之间,动隔板栅块的不同位 置对应不同的导电距离和极间地液阻值,如图1、图2、图3所示。

若干(n)个导电极板固定设置在多槽形支持件的翼缘端部上构成 正导电栅块2,若干个导电极板固定设置在多槽形支持件的翼缘端部 上构成负导电栅块12,正导电栅块2与负导电栅块12相对平行交错 固定在箱体5的内壁上,且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相互绝缘, 支持件起通电和支撑导电极板的作用,如图1、图2、图3所示。

正导电栅块2与负导电栅块12之间的间距视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而 定,电压愈高,间距愈大。所有导电极板均为五边形,有两个横边平 行于地面,另有两个纵边垂直于地面。正导电栅块的左侧纵边为支持 边,右侧纵边为非支持边。负导电栅块的右侧纵边为支持边,左侧纵 边为非支持边。非支持边比支持边短,导电极板的上横边比下横边 长,上横边约为下横边的1.2~2倍,如图1、图2、图3所示。

在若干(2n-1)个矩形动隔板两侧上端由刚性联接件11相连结 成一体构成动隔板栅块1,它设置于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 之间,其高度和宽度均大于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动隔板 栅块1上部左右各设置一个丝杠3,用以驱动动隔板栅块1作上、下 移动。动隔板栅块1的每个矩形绝缘平板等距垂直设置于导电极板之 间,其高度和宽度均大于导电极板。动隔板栅块与液箱的左右壁应留 出一定的距离,如图1、图2、图3所示。

箱体5为空心长方形,箱体5上部设置平台8,平台8上设置空心 蜗轮13并与丝杠3的端部固定连接,蜗轮13与空心蜗杆7啮合,空 心蜗杆7设置在传动轴4上,传动轴4的两端部伸出箱体5外与可正 反转的伺服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接,如图1、图2、图3所示。

在箱体5一侧上部设置正绝缘端子6和负绝缘端子9,正绝缘端 子6通过导电体与正导电栅块2相连接,负绝缘端子9通过导电体与 负导电栅块12相连接,如图1、图2、图3所示。

在箱体5上端设置传动轴轴承的孔,箱盖与液阻箱的配合应该使 液阻箱内的电解液的蒸发冷凝水能够回收,箱体与箱盖应该不是全密 封的,以为万一情况下的箱体内高气压提供出气通道。电解液几乎充 满液箱,动隔板栅块和导电栅块在软起动的全过程中均全浸在电解液 内,液面高度始终不变,如图1、图2、图3所示。

起动开始以前,动隔板栅块处于箱体下方,液阻阻值最大。起动 开始以后,动隔板栅块提升,使液箱阻值逐渐减小,及至脱离正、负 导电栅块之间的电场区。动隔板栅块在软起动的全过程中始终等间距 地介于两个导电栅块之间,始终完全浸泡于电解液中。

本实用新型是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本实用新型是由箱体、 导电栅块、动隔板栅块和电解液组成。为平滑地减小液阻提供一种导 电栅块不动,液箱容积充分利用,液阻温度便于控制的电动机液态软 起动液阻箱。使用安全,液箱箱体容积利用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 既适合于一般容量电动机的软起动,更适合于高压大容量的电动机的 软起动。

图1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的剖视图

图2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B-B的剖视图

图3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A-A的剖视图

1动隔板栅块,2正导电栅块,3丝杠,4传动轴,5箱体,6正绝 缘端子,7空心蜗杆,8平台,9负绝缘端子,10箱盖,11刚性联接 件,12负导电栅块,13空心蜗轮

以下用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两块导电极板固定设置在多槽形支持件的翼缘端部上构成正导电 栅块2,两块导电极板固定设置在多槽形支持件的翼缘端部上构成负 导电栅块12,正导电栅块2与负导电栅块12相对平行交错固定在箱 体5的内壁上,且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相互绝缘,支持件 起通电和支撑导电极板的作用。正导电栅块2与负导电栅块12之间 的间距视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而定,电压愈高,间距愈大。在三个矩形 动隔板两侧上端由刚性联接件11相连结成一体构成动隔板栅块1, 动隔板栅块1设置于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之间,其高度和 宽度均大于正导电栅块2和负导电栅块12,动隔板栅块1上部左右 各设置一个丝杠3,用以驱动动隔板栅块1上、下移动,如图1、图2、 图3所示。

动隔板栅块1由三个矩形绝缘平板组成。每个矩形绝缘平板等距 垂直设置于导电极板之间,其高度和宽度均大于导电极板,矩形绝缘 平板两侧上端与刚性联接件相连结构成一体,即动隔板栅块1。它左、 右各设置一个丝杠3,用以驱动动隔板栅块1上、下移动。动隔板的 上、下边均平行于地面。起动开始以前,动隔板栅块处于箱体下方, 液阻阻值最大。起动开始以后,动隔板栅块提升,使液箱阻值逐渐减 小,及至脱离正、负导电栅块之间的电场区。动隔板栅块在软起动的 全过程中始终等间距地介于两个导电栅块之间。箱体5上部设置平台 8,平台8上设置空心蜗轮13并与丝杠3的端部固定连接,蜗轮13 与空心蜗杆7啮合,空心蜗杆7的一端与传动轴4相连接,传动轴4 的另一端伸出箱体5外与正反转的伺服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接,如图 1、图2、图3所示。

箱体5为空心长方形,在箱体5一侧上部设置正绝缘端子6和负 绝缘端子9,正绝缘端子6通过导电体与正导电栅块2相连接,负绝 缘端子9通过导电体与负导电栅块12相连接。在箱体5上端设置传 动轴轴承的孔,箱盖与液阻箱的配合应该使液阻箱内的电解液的蒸发 冷凝水能够回收,箱体与箱盖应该不是全密封的,以为万一情况下的 箱体内高气压提供出气通道。电解液几乎充满液箱,动隔板栅块和导 电栅块在软起动的全过程中均全浸在电解液内,液面高度始终不变, 如图1、图2、图3所示。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21:57: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0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