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温控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


背景技术:



2.温控仪是调控一体化智能温度控制仪表,它采用了全数字化集成设计,具有温度曲线可编程或定点恒温控制、多重pid调节、输出功率限幅曲线编程、手动/自动切换、软启动、报警开关量输出、实时数据查询、计算机通讯等功能,将数显温度仪表和zk晶闸管电压调整器合二为一,集温度测量、调节、驱动于一体,该设备在实际运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自动进行采样、即时监控,当环境温度高于控制设定值时控制电路启动,可以设置控制风机启动进行降温,如温度还在升,当升到设定的超限报警温度点时,启动超限报警功能,当被控制的温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时,为了防止设备的毁坏还可以通过跳闸的功能来停止设备继续运行。
3.温控仪的前端设有显示屏和按键,温控仪的后端设有接线柱,接线柱实现温控仪与风机系统、温度探头、报警器等的电性连接,因此需要将多个线缆连接在温控仪后端的接线柱上,且目前多通过将线缆端部的铜丝绕在螺纹柱上,并将螺纹柱拧紧的方式进行连接,而要将多个线缆连接在螺纹柱上,显然需要多次的进行螺纹柱的旋紧和旋松,这不仅耗费力气,同时还将会降低接线的效率,且当需要将多组线缆进行维修和更换时,也将会十分的费时费力,同时由于线缆的铜丝和螺纹柱均裸露在外部,进而灰尘和空气中的水分将会加速线缆铜芯和螺纹柱的锈蚀,从而不仅影响电力的传输,也影响螺纹柱的旋入与旋出。
4.因此,发明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包括温控仪本体,所述温控仪本体的后端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设有上下贯穿的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连接孔,所述线缆连接孔的内壁设有与温控仪本体内部电性连接的导电铜片,线缆连接孔的两端固定设有橡胶环,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与线缆连接孔内部相互连通的旋转槽,旋转槽的内部设有将线缆端头压紧在导电铜片表面的压紧块,压紧块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接有螺纹杆,旋转槽包括圆柱段和方形段,且旋转槽上靠近线缆连接孔的一段为方形段,压紧块位于方形段的内部,圆柱段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同轴的空心管,空心管不可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空心管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管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伸出旋转槽的外端口,所述空心管设有多组,空心管的端部设有驱动多组空心管同步转动的转动组件;
7.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心管外侧端的转动盘以及经过转动盘外周的传输带,转动盘与空心管同轴设置,转动盘的外周开设有环形限位槽,传输带经过每一组转动
盘上的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绕转动盘的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的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设有可向传输带靠近或远离的齿牙,且当齿牙伸入环形限位槽的内部时,齿牙与传输带相互啮合。
8.优选的,所述转动盘背离空心管的一面开设有圆形凹槽,收纳槽与圆形凹槽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有限位板,齿牙固定连接在限位板面向传输带的一面,所述限位板背离齿牙的一面与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的另一端伸入圆形凹槽的内部,所述收纳槽靠近圆形凹槽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环,活动杆穿设在固定环的内部,所述固定环与限位板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有将活动杆向靠近环形限位槽的方向挤压的推动组件。
9.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动柱,推动柱的外侧端开设有插接槽,推动柱位于圆形凹槽内部的一端为圆台状结构,且推动柱靠近空心管一端的直径小于推动柱远离空心管一端的直径,空心管的内部设有阻止推动柱沿其轴向转动的限位组件。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杆、方形件和限位槽,所述空心管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方形件相互滑动连接,方形件面向推动柱的一面通过连接杆与推动柱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压紧块面向导电铜片的一面设有压杆,压杆位于压紧块上远离线缆连接孔端口的位置,所述线缆连接孔的内壁与压杆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弯折槽。
12.优选的,所述线缆连接孔的内部位于弯折槽的内侧设有对线缆进行限位的挡板,且挡板上设有将线缆连接孔内部灰尘向线缆连接孔的端口吹出的吹灰组件。
13.优选的,所述吹灰组件包括喷气口、喷气通道、弹簧压缩管和供气腔,所述供气腔位于挡板的内部,弹簧压缩管靠近导电铜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供气腔的一端,弹簧压缩管远离导电铜片的一端可在供气腔内部来回移动,且弹簧压缩管远离导电铜片的一端处于密封状态,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一端与弹簧压缩管靠近导电铜片的一端相互连通,抽气管的另一端伸出安装板的外表面,所述挡板面向压杆的侧壁开设有喷气口,喷气口通过挡板层结构中的喷气通道与弹簧压缩管靠近导电铜片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抽气管和喷气通道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且喷气口位于挡板上远离导电铜片的一端,压杆和压紧块均与挡板的表面接触,所述压紧块的移动方向与弹簧压缩管远离导电铜片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14.优选的,所述弹簧压缩管远离导电铜片的一端固定设有密封板,密封板远离导电铜片的一面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伸出挡板的端部并与空心管的外周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温控仪本体的后侧端开设有嵌入槽,嵌入槽的内部嵌设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的表面固定设有与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杆。
16.优选的,所述温控仪本体的后侧端还设有铰接板,铰接板的一端活动铰接在温控仪本体的表面,铰接板面向温控仪本体的一面固定设有切割刀片。
1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8.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转动盘上的齿牙以及传输带,进而当需要哪一组转动盘转动时,只需将该组转动盘上的齿牙伸入环形限位槽的内部并与传输带啮合即可,此时与传输带相互啮合的齿牙对应的转动盘中,任意一组转动盘转动,即可带动其他的若干组转动盘
的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组压紧块同时将与之对应的线缆压紧或松开,而不需要将空心管一个一个的旋松或者旋紧,可以一次性实现多组空心管的旋松或旋紧,也就是同时将多组线缆压紧在与之对应的导电铜片表面,进而实现线缆与温控仪本体的电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的快捷,可以大大的节省安装和拆卸的时间,且由于线缆裸露的部分位于线缆连接孔的内部,橡胶环将线缆连接孔的端口密封,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灰尘进入线缆连接孔的内部,通过延缓线缆铜芯的锈蚀,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19.2、螺纹杆通过转动带动压紧块逐渐向导电铜片靠近的过程中,压杆将会首先与线缆的裸露端接触,并将线缆的裸露端压入弯折槽的内部,从而使得线缆的裸露端出现弯折,并通过压杆压紧在弯折槽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防止线缆从压紧块与导电铜片之间脱离,使得线缆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且抗拉扯性更强;
20.3、挡板起到对线缆进行限位的作用,当线缆的裸露端抵触到挡板的表面时,此时当压紧块下移时,压紧块上的压杆才能将线缆的裸露端压入弯折槽的内部,而同时挡板上设有将线缆连接孔内部灰尘向线缆连接孔的端口吹出的吹灰组件,吹灰组件可以将线缆连接孔内部的灰尘吹出,从而避免灰尘累积导致电阻增大,从而影响电力的传输,同时也防止灰尘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腐蚀线缆的铜芯;
21.4、旋转把手和插接杆可以起到将推动柱转动的作用,使用时,将旋转把手从嵌入槽内部取出,并将插接杆插入推动柱上的插接槽内,此时转动旋转把手即可将推动柱转动,进而将转动盘、空心管和螺纹杆转动,实现压紧块将线缆的压紧和松开,且不需要额外的使用钳子、扳手等工具,即可实现线缆的连接与拆卸,避免了寻拆装工具的麻烦,提高了线缆连接与拆卸的效率;
22.5、本发明可以通过将铰接板抬起,将线缆端头放在与切割刀片相对应的位置,进而可以将线缆进行切皮,不需要额外使用剪刀或者老虎钳上的剪刀,避免没有携带工具以及携带了错误的工具时无法进行线缆的连接与拆装。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图4中安装板在a-a处的剖视图。
28.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温控仪本体;2、安装板;3、线缆连接孔;4、转动盘;5、传输带;6、环形限位槽;7、推动柱;8、插接槽;10、旋转把手;11、插接杆;12、嵌入槽;13、铰接板;14、切割刀片;15、圆形凹槽;16、空心管;17、限位环;18、环形限位滑轨;19、橡胶环;20、导电铜片;21、弯折槽;22、挡板;23、螺纹杆;24、压紧块;25、连接杆;26、方形件;27、限位槽;28、抽气管;29、收纳槽;30、齿牙;31、限位板;32、固定环;33、活动杆;34、压杆;35、密封板;36、喷气口;37、喷气通道;38、弹簧压缩管;39、旋转槽;40、供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3.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包括温控仪本体1,所述温控仪本体1的后端固定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顶端设有上下贯穿的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连接孔3,所述线缆连接孔3的内壁设有与温控仪本体1内部电性连接的导电铜片20,线缆连接孔3的两端固定设有橡胶环19,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开设有与线缆连接孔3内部相互连通的旋转槽39,旋转槽39的内部设有将线缆端头压紧在导电铜片20表面的压紧块24,压紧块24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接有螺纹杆23,旋转槽39包括圆柱段和方形段,且旋转槽39上靠近线缆连接孔3的一段为方形段,压紧块24位于方形段的内部,圆柱段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同轴的空心管16,空心管16不可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空心管16与螺纹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管16远离螺纹杆23的一端伸出旋转槽39的外端口,所述空心管16设有多组,空心管16的端部设有驱动多组空心管16同步转动的转动组件;
34.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心管16外侧端的转动盘4以及经过转动盘4外周的传输带5,转动盘4与空心管16同轴设置,转动盘4的外周开设有环形限位槽6,传输带5经过每一组转动盘4上的环形限位槽6,所述环形限位槽6的底部开设有绕转动盘4的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的收纳槽29,收纳槽29的内部设有可向传输带5靠近或远离的齿牙30,且当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时,齿牙30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
35.本发明在实际操作时,当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时,齿牙30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进而传输带5在传动时可以带动与齿牙30相对应的转动盘4的转动,进而带动空心管16和螺纹杆23的转动,也就是哪一组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并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时,此时传输带5的传动将会带动该组转动盘4的转动,进而当进行多组线缆的安装时,此时可以将相应安装位置处的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实现齿牙30与传输带5的啮合,然后再将线缆插入相对应的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内部,此时线缆连接孔3端口处的橡胶环19可以对线缆起到“预固定”的作用,从而防止线缆轻易从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处脱离,然后可以转动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传动的任意一组转动盘4,转动盘4将会通过传输带5同时带动多组与线缆对应的转动盘4的转动,转动盘4转动将会通过空心管16带动螺纹杆23的转动,由于旋转槽39上的方形段对压紧块24的限位,使得螺纹杆23转
动带动压紧块24沿螺纹杆23的轴向移动,转动盘4向不同的方向转动可带动压紧块24向导电铜片20远离或靠近,从而将线缆压紧或松开;
36.为了实现空心管16不可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且空心管16可以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可在空心管16的外周固定设有限位环17,限位环17与安装板2内部的环形限位滑轨18相互滑动连接,从而空心管16可实现上述的运动方式;
37.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以及传输带5,进而当需要哪一组转动盘4转动时,只需将该组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并与传输带5啮合即可,此时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的齿牙30对应的转动盘4中,任意一组转动盘4转动,即可带动其他的若干组转动盘4的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组压紧块24同时将与之对应的线缆压紧或松开,而不需要将空心管16一个一个的旋松或者旋紧,可以一次性实现多组空心管16的旋松或旋紧,也就是同时将多组线缆压紧在与之对应的导电铜片20表面,进而实现线缆与温控仪本体1的电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的快捷,可以大大的节省安装和拆卸的时间,且由于线缆裸露的部分位于线缆连接孔3的内部,橡胶环19将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密封,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灰尘进入线缆连接孔3的内部,通过延缓线缆铜芯的锈蚀,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38.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带5可以为链条、链板、齿轮皮带等等,不限于图中所示的一种,且齿牙30也可以为直齿牙、斜齿牙等等,传输带5与齿牙30相互匹配。
39.为了实现齿牙30的来回移动,所述转动盘4背离空心管16的一面开设有圆形凹槽15,收纳槽29与圆形凹槽15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收纳槽29的内部设有限位板31,齿牙30固定连接在限位板31面向传输带5的一面,所述限位板31背离齿牙30的一面与活动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33的另一端伸入圆形凹槽15的内部,所述收纳槽29靠近圆形凹槽15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环32,活动杆33穿设在固定环32的内部,所述固定环32与限位板31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凹槽15的内部设有将活动杆33向靠近环形限位槽6的方向挤压的推动组件。
40.在实际操作时,当推动组件挤压活动杆33位于圆形凹槽15内部的一端时,活动杆33的另一端将会带动齿牙30进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并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进而传输带5传动时将会带动与该组齿牙30对应的转动盘4的转动,而当推动组件将活动杆33位于圆形凹槽15内部的一端释放时,此时活动杆33将会在与限位板31固定连接的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圆形凹槽15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齿牙30在收纳槽29内部的来回移动,齿牙30向靠近环形限位槽6的方向移动时,齿牙30将会与传输带5的啮合,而当齿牙30收纳在收纳槽29的内部时,传输带5传动将不会带动与该组齿牙30对应的转动盘4的转动。
41.具体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动柱7,推动柱7的外侧端开设有插接槽8,推动柱7位于圆形凹槽15内部的一端为圆台状结构,且推动柱7靠近空心管16一端的直径小于推动柱7远离空心管16一端的直径,空心管16的内部设有阻止推动柱7沿其轴向转动的限位组件。
42.在实际操作时,当推动柱7向靠近安装板2的方向移动时,此时推动柱7的外周将会挤压活动杆33的一端,并使得活动杆33推动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与传输带5啮合,而当推动柱7向远离安装板2的方向移动时,推动柱7的外周逐渐解除对活动杆33端部的挤压,使得活动杆33在与限位板31固定连接的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圆形凹槽15的方向移动,齿牙30也将从传输带5上脱离并收纳在收纳槽29的内部;
43.限位组件可以阻止推动柱7沿其轴向转动,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推动柱7带动转动盘4的转动,进而带动空心管16和螺纹杆23的转动,以实现压紧块24将线缆压紧和脱离。
44.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杆25、方形件26和限位槽27,所述空心管16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27,限位槽27与方形件26相互滑动连接,方形件26面向推动柱7的一面通过连接杆25与推动柱7固定连接。
45.具体的,方形件26和限位槽27相互配合不仅可以防止推动柱7沿其轴向旋转,同时方形件26与限位槽27内壁的摩擦阻力可以进一步防止推动柱7在圆形凹槽15的内部沿其轴向来回移动,进而对齿牙30的定位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方形件26的外部可以包覆橡胶等弹力材质,进而使得方形件26在限位槽27内部的定位效果更好,也就使得推动柱7在圆形凹槽15内部的固定性更好,使得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内部时更加的稳定,防止外力误使齿牙30再次收纳在收纳槽29的内部。
46.所述压紧块24面向导电铜片20的一面设有压杆34,压杆34位于压紧块24上远离线缆连接孔3端口的位置,所述线缆连接孔3的内壁与压杆34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弯折槽21。
47.在实际操作时,螺纹杆23通过转动带动压紧块24逐渐向导电铜片20靠近的过程中,压杆34将会首先与线缆的裸露端接触,并将线缆的裸露端压入弯折槽21的内部,从而使得线缆的裸露端出现弯折,并通过压杆34压紧在弯折槽21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防止线缆从压紧块24与导电铜片20之间脱离,使得线缆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且抗拉扯性更强;
48.为了使得压杆34可以更轻易的将线缆的裸露端弯折,压杆34底端面向线缆的一面可以设计为曲面结构,如图7中所示。
49.所述线缆连接孔3的内部位于弯折槽21的内侧设有对线缆进行限位的挡板22,且挡板22上设有将线缆连接孔3内部灰尘向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吹出的吹灰组件。
50.在实际操作时,挡板22起到对线缆进行限位的作用,当线缆的裸露端抵触到挡板22的表面时,此时当压紧块24下移时,压紧块24上的压杆34才能将线缆的裸露端压入弯折槽21的内部,而同时挡板22上设有将线缆连接孔3内部灰尘向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吹出的吹灰组件,吹灰组件可以将线缆连接孔3内部的灰尘吹出,从而避免灰尘累积导致电阻增大,从而影响电力的传输,同时也防止灰尘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腐蚀线缆的铜芯。
51.具体的,所述吹灰组件包括喷气口36、喷气通道37、弹簧压缩管38和供气腔40,所述供气腔40位于挡板22的内部,弹簧压缩管38靠近导电铜片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供气腔40的一端,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可在供气腔40内部来回移动,且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处于密封状态,挡板2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抽气管28,抽气管28的一端与弹簧压缩管38靠近导电铜片20的一端相互连通,抽气管28的另一端伸出安装板2的外表面,所述挡板22面向压杆34的侧壁开设有喷气口36,喷气口36通过挡板22层结构中的喷气通道37与弹簧压缩管38靠近导电铜片20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抽气管28和喷气通道37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且喷气口36位于挡板22上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压杆34和压紧块24均与挡板22的表面接触,所述压紧块24的移动方向与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52.如图7中所示,当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向远离导电铜片20的方向移动时,弹簧压缩管38逐渐的伸展,此时外界的空气将会通过抽气管28进入弹簧压缩管38的内部,而当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向靠近导电铜片20的方向移动时,弹簧
压缩管38将会逐渐的压缩,进而此时弹簧压缩管38内部的空气将会经过喷气通道37从喷气口36吹出,进而可以将线缆连接孔3内部的灰尘从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处吹出,且压紧块24的移动方向与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也就是,当压紧块24逐渐向靠近导电铜片20的方向移动,并将线缆压紧在导电铜片20的表面时,此时弹簧压缩管38逐渐的向远离导电铜片20的方向移动并伸展,此时外界气体通过抽气管28进入弹簧压缩管38的内部,而由于喷气口36被压紧块24的表面封堵,进而弹簧压缩管38内部的气体可以在弹簧压缩管38内部存储,而当需要将线缆从线缆连接孔3内部拆除时,此时压紧块24逐渐向远离导电铜片20的方向移动,当压杆34将要脱离喷气口36的端口时,此时先将线缆从线缆连接孔3的内部拔出,然后继续旋转转动盘4使得压杆34从喷气口36的端口脱离,此时弹簧压缩管38将会在自身弹力下收缩,弹簧压缩管38内部的气体将会通过喷气通道37、喷气口36喷出,从而将线缆连接孔3内部的灰尘从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处吹出;
53.本发明通过在线缆压紧在导电铜片20表面时将外界空气抽入弹簧压缩管38内部存储,而当需要将线缆从线缆连接孔3内部拆除时,此时弹簧压缩管38内部的气体可以从挡板22上的喷气口36喷出用于对线缆连接孔3内部进行清灰,且可以先将线缆从线缆连接孔3内部抽出后再将弹簧压缩管38内部气体泻出,使得弹簧压缩管38内部的全部气体均用于将线缆连接孔3内部的灰尘吹出,气体流量越大,吹灰效果更好,同时还可以对线缆和导电铜片20起到散热的效果;
5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压紧块24和压杆34对喷气口36的密封效果,可以压紧块24和压杆34面向挡板22的一面设置橡胶垫等密封件,且为了提高对线缆连接孔3内部的清灰效果,橡胶环19应设计成不会对线缆连接孔3端口造成较大阻挡的结构,如图1和图5中所示,橡胶环19上的孔洞可以处于偏心位置,以便于灰尘从线缆连接孔3喷出,且喷气口36的端口应倾斜朝向橡胶环19上的孔洞,以达到更好的吹灰效果;
55.同时,弹簧压缩管38的外周最好设置有弹簧件,使得弹簧压缩管38的恢复压缩状态的能力较强,从而将弹簧压缩管38内部气体挤出的风力更大,吹灰效果更好。
56.所述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固定设有密封板35,密封板35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面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伸出挡板22的端部并与空心管16的外周固定连接。
57.具体的,当空心管16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此时压紧块24逐渐向导电铜片20靠近,压杆34首先将喷气口36封堵,随后压紧块24始终将喷气口36封堵,同时空心管16将拉绳卷绕,拉绳带动密封板35向远离导电铜片20的方向移动,弹簧压缩管38逐渐伸展并通过抽气管28抽取外界的气体,反之,当空心管16向与原来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此时压紧块24逐渐向远离导电铜片20的方向移动,同时拉绳逐渐在空心管16的外部解开缠绕,当压杆34移动至从喷气口36端口脱离的位置时,弹簧压缩管38将会在自身的弹力下回弹,弹簧压缩管38内部的气体也将从喷气口36喷出用于线缆连接孔3内部的清灰;
58.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板35的质量较轻,弹簧压缩管38的弹力足以带动密封板35移动并使弹簧压缩管38收缩,且拉绳远离密封板35的一端可以连接在限位环17的外周,且为了避免拉绳与环形限位滑轨18内壁之间发生摩擦,可以在限位环17和环形限位滑轨18之间预留拉绳卷绕的间隙。
59.所述温控仪本体1的后侧端开设有嵌入槽12,嵌入槽12的内部嵌设有旋转把手10,
旋转把手10的表面固定设有与插接槽8相匹配的插接杆11。
60.旋转把手10和插接杆11可以起到将推动柱7转动的作用,使用时,将旋转把手10从嵌入槽12内部取出,并将插接杆11插入推动柱7上的插接槽8内,此时转动旋转把手10即可将推动柱7转动,进而将转动盘4、空心管16和螺纹杆23转动,实现压紧块24将线缆的压紧和松开,且不需要额外的使用钳子、扳手等工具,即可实现线缆的连接与拆卸,避免了寻拆装工具的麻烦,提高了线缆连接与拆卸的效率。
61.所述温控仪本体1的后侧端还设有铰接板13,铰接板13的一端活动铰接在温控仪本体1的表面,铰接板13面向温控仪本体1的一面固定设有切割刀片14。
62.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将铰接板13抬起,将线缆端头放在与切割刀片14相对应的位置,进而可以将线缆进行切皮,不需要额外使用剪刀或者老虎钳上的剪刀,避免没有携带工具以及携带了错误的工具时无法进行线缆的连接与拆装。
63.工作原理:本发明在实际操作时,当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时,齿牙30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进而传输带5在传动时可以带动与齿牙30相对应的转动盘4的转动,进而带动空心管16和螺纹杆23的转动,也就是哪一组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并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时,此时传输带5的传动将会带动该组转动盘4的转动,进而当进行多组线缆的安装时,此时可以将相应安装位置处的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实现齿牙30与传输带5的啮合,然后再将线缆插入相对应的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内部,此时线缆连接孔3端口处的橡胶环19可以对线缆起到“预固定”的作用,从而防止线缆轻易从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处脱离,然后可以转动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传动的任意一组转动盘4,转动盘4将会通过传输带5同时带动多组与线缆对应的转动盘4的转动,转动盘4转动将会通过空心管16带动螺纹杆23的转动,由于旋转槽39上的方形段对压紧块24的限位,使得螺纹杆23转动带动压紧块24沿螺纹杆23的轴向移动,转动盘4向不同的方向转动可带动压紧块24向导电铜片20远离或靠近,从而将线缆压紧或松开;
64.为了实现空心管16不可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且空心管16可以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可在空心管16的外周固定设有限位环17,限位环17与安装板2内部的环形限位滑轨18相互滑动连接,从而空心管16可实现上述的运动方式;
65.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以及传输带5,进而当需要哪一组转动盘4转动时,只需将该组转动盘4上的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并与传输带5啮合即可,此时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的齿牙30对应的转动盘4中,任意一组转动盘4转动,即可带动其他的若干组转动盘4的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组压紧块24同时将与之对应的线缆压紧或松开,而不需要将空心管16一个一个的旋松或者旋紧,可以一次性实现多组空心管16的旋松或旋紧,也就是同时将多组线缆压紧在与之对应的导电铜片20表面,进而实现线缆与温控仪本体1的电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的快捷,可以大大的节省安装和拆卸的时间,且由于线缆裸露的部分位于线缆连接孔3的内部,橡胶环19将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密封,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灰尘进入线缆连接孔3的内部,通过延缓线缆铜芯的锈蚀,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66.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带5可以为链条、链板、齿轮皮带等等,不限于图中所示的一种,且齿牙30也可以为直齿牙、斜齿牙等等,传输带5与齿牙30相互匹配。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包括温控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本体(1)的后端固定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顶端设有上下贯穿的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连接孔(3),所述线缆连接孔(3)的内壁设有与温控仪本体(1)内部电性连接的导电铜片(20),线缆连接孔(3)的两端固定设有橡胶环(19),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开设有与线缆连接孔(3)内部相互连通的旋转槽(39),旋转槽(39)的内部设有将线缆端头压紧在导电铜片(20)表面的压紧块(24),压紧块(24)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接有螺纹杆(23),旋转槽(39)包括圆柱段和方形段,且旋转槽(39)上靠近线缆连接孔(3)的一段为方形段,压紧块(24)位于方形段的内部,圆柱段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同轴的空心管(16),空心管(16)不可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空心管(16)与螺纹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管(16)远离螺纹杆(23)的一端伸出旋转槽(39)的外端口,所述空心管(16)设有多组,空心管(16)的端部设有驱动多组空心管(16)同步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心管(16)外侧端的转动盘(4)以及经过转动盘(4)外周的传输带(5),转动盘(4)与空心管(16)同轴设置,转动盘(4)的外周开设有环形限位槽(6),传输带(5)经过每一组转动盘(4)上的环形限位槽(6),所述环形限位槽(6)的底部开设有绕转动盘(4)的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的收纳槽(29),收纳槽(29)的内部设有可向传输带(5)靠近或远离的齿牙(30),且当齿牙(30)伸入环形限位槽(6)的内部时,齿牙(30)与传输带(5)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24)面向导电铜片(20)的一面设有压杆(34),压杆(34)位于压紧块(24)上远离线缆连接孔(3)端口的位置,所述线缆连接孔(3)的内壁与压杆(34)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弯折槽(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孔(3)的内部位于弯折槽(21)的内侧设有对线缆进行限位的挡板(22),且挡板(22)上设有将线缆连接孔(3)内部灰尘向线缆连接孔(3)的端口吹出的吹灰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组件包括喷气口(36)、喷气通道(37)、弹簧压缩管(38)和供气腔(40),所述供气腔(40)位于挡板(22)的内部,弹簧压缩管(38)靠近导电铜片(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供气腔(40)的一端,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可在供气腔(40)内部来回移动,且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处于密封状态,挡板(2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抽气管(28),抽气管(28)的一端与弹簧压缩管(38)靠近导电铜片(20)的一端相互连通,抽气管(28)的另一端伸出安装板(2)的外表面,所述挡板(22)面向压杆(34)的侧壁开设有喷气口(36),喷气口(36)通过挡板(22)层结构中的喷气通道(37)与弹簧压缩管(38)靠近导电铜片(20)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抽气管(28)和喷气通道(37)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且喷气口(36)位于挡板(22)上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压杆(34)和压紧块(24)均与挡板(22)的表面接触,所述压紧块(24)的移动方向与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压缩管(38)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端固定设有密封板(35),密封板(35)远离导电铜片(20)的一面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伸出挡板(22)的端部并与空心管(16)的外周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
背离空心管(16)的一面开设有圆形凹槽(15),收纳槽(29)与圆形凹槽(15)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收纳槽(29)的内部设有限位板(31),齿牙(30)固定连接在限位板(31)面向传输带(5)的一面,所述限位板(31)背离齿牙(30)的一面与活动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33)的另一端伸入圆形凹槽(15)的内部,所述收纳槽(29)靠近圆形凹槽(15)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环(32),活动杆(33)穿设在固定环(32)的内部,所述固定环(32)与限位板(31)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凹槽(15)的内部设有将活动杆(33)向靠近环形限位槽(6)的方向挤压的推动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动柱(7),推动柱(7)的外侧端开设有插接槽(8),推动柱(7)位于圆形凹槽(15)内部的一端为圆台状结构,且推动柱(7)靠近空心管(16)一端的直径小于推动柱(7)远离空心管(16)一端的直径,空心管(16)的内部设有阻止推动柱(7)沿其轴向转动的限位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杆(25)、方形件(26)和限位槽(27),所述空心管(16)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27),限位槽(27)与方形件(26)相互滑动连接,方形件(26)面向推动柱(7)的一面通过连接杆(25)与推动柱(7)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本体(1)的后侧端开设有嵌入槽(12),嵌入槽(12)的内部嵌设有旋转把手(10),旋转把手(10)的表面固定设有与插接槽(8)相匹配的插接杆(1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本体(1)的后侧端还设有铰接板(13),铰接板(13)的一端活动铰接在温控仪本体(1)的表面,铰接板(13)面向温控仪本体(1)的一面固定设有切割刀片(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物理温控仪,涉及到温控仪领域,包括温控仪本体,所述温控仪本体的后端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设有上下贯穿的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连接孔,所述线缆连接孔的内壁设有与温控仪本体内部电性连接的导电铜片,线缆连接孔的两端固定设有橡胶环。本发明可以一次性实现多组空心管的旋松或旋紧,进而实现多组线缆同时与温控仪本体的电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的快捷,可以大大的节省安装和拆卸的时间,且由于线缆裸露的部分位于线缆连接孔的内部,橡胶环将线缆连接孔的端口密封,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灰尘进入线缆连接孔的内部。和灰尘进入线缆连接孔的内部。和灰尘进入线缆连接孔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

戴启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龙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9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7:5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95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线缆   铜片   所述   弹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