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油气井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压力计托筒。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油气生产中,压力计均是通过压力计托筒悬挂在油管上,且位于封隔器下边,以对油气井内的压力进行监测。采用这样的方式,在封隔器坐封后,在这种条件下,对压力计托筒没有承压要求。由于受井深、介质条件、地质环境及泥浆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存在在测试完成后封隔器无法解封导致工具被埋的风险。此时如果压力计位于封隔器下部,如果管柱埋卡,压力计也就无法去除出,导致整个测试作业完全失败。为确保此种情况下压力计仍可取出,降低管柱埋卡导致整个测试失败的风险,提出将压力计设置于封隔器上部的理念。当将压力计设置在封隔器上部时,现有技术中的的压力计托筒无法形成与油气井内相同的压力环境,导致压力计无法对油气井内的压力进行有效、准确地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计托筒,能够在将压力计置于封隔器上部时,形成与油气井内部相同的压力环境,进而保证压力计测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压力计托筒,用以将
所述压力计安装在油气井中,以对所述油气井中的流体压力进行检测,包括筒体、芯轴、第一连接
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6.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筒体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具有允许所述油气井中的流体进入所述筒体内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具有允许所述筒体内腔中的流体流出的第二通孔;
7.所述芯轴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腔中、并且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压力计位于所述芯轴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芯轴上,以对进入所述筒体内腔的流体压力进行监测。
8.较优地,所述芯轴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流通通道,以使从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筒体内部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流向所述第二通孔。
9.较优地,在所述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容纳
凹槽,所述压力计位于所述容纳凹槽之内。
10.较优地,所述容纳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容纳凹槽沿所述芯轴的周向间隔布设。
11.较优地,还包括连接螺母;
12.所述压力计上具有连接螺柱,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连接螺柱相匹配;
13.在所述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避位凹槽,在沿所述芯轴的周向上,所述避位凹槽与所述容纳凹槽间隔布设,以使所述避位凹槽和所述容纳凹槽之间形成分隔板,在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豁口;
14.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的所述压力计的所述连接螺柱能够穿过所述豁口伸入到所述避位凹槽之内,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柱上,以将所述压力计固定在所述分隔板上。
15.较优地,在所述压力计和所述容纳凹槽面对所述分隔板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16.较优地,所述筒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17.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内;
18.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内。
19.较优地,还包括第一定位螺钉,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筒体径向延伸的、并与所述第一定位螺钉相匹配的第一定位螺孔,所述第一定位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螺孔内,并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表面上;
20.和/或,还包括第二定位螺钉,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筒体径向延伸的、并与所述第二定位螺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孔,所述第二定位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螺孔内,并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表面上,。
21.较优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廓为轴线与所述筒体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筒体上时,所述第一密封段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廓为轴线与所述筒体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在所述第一密封段和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用以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段和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22.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密封段,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筒体上时,所述第二密封段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段的外廓为轴线与所述筒体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在所述第二密封段和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用以密封所述第二密封段和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23.较优地,在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之内;
24.和/或,在所述第二密封段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密封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之内。
25.本发明的压力计托筒通过采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筒体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具有允许所述油气井中的流体进入所述筒体内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具有允许所述筒体内腔中的流体流出的第二通孔。并且所述芯轴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腔中、并且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压力计位于所述芯轴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芯轴上,以对进入所述筒体内腔的流体压力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将压力计置于封隔器上部时,形成与油气井内部相同的压力环境,进而保证压力计测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压力计托筒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b
‑‑
b剖面示意图;
29.图4为图1中的芯轴示意图。
30.图中:1-压力计;11-连接螺柱;2-筒体;21-第一连接端;22-第二连接端;3-芯轴;31-流通通道;32-容纳凹槽;33-连接螺母;34-避位凹槽;35-分隔板;36-豁口;4-第一连接部件;41-第一通孔;42-第一固定部;43-第一密封段;44-第一定位凹槽;5-第二连接部件;51-第二通孔;52-第二固定部;53-第二密封段;54-第二定位凹槽;6-缓冲部件;71-第一定位螺钉;72-第二定位螺钉;81-第一密封部件;82-第二密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压力计托筒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2.如图1、2、3所示,一种压力计托筒,用以将压力计1安装在油气井中,以对油气井中的流体压力进行检测,包括筒体2、芯轴3、第一连接部件4和第二连接部件5。第一连接部件4和第二连接部件5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筒体2轴向的两端,第一连接部件4上具有允许油气井中的流体进入筒体2内腔的第一通孔41,第二连接部件5上具有允许筒体2内腔中的流体流出的第二通孔51。芯轴3设置在筒体2的内腔中、并且轴线与筒体2的轴线平行,压力计1位于芯轴3的外壁与筒体2的内壁之间、并固定连接在芯轴3上,以对进入筒体2内腔的流体压力进行监测。
33.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该压力计托筒将压力计1安装在油气井中封隔器的上方,以防止压力计1被埋的现象出现。由于第一连接部件4上具有允许油气井中的流体进入筒体2内腔的第一通孔41,第二连接部件5上具有允许筒体2内腔中的流体流出的第二通孔51,也就是说筒体2的内腔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件4上的第一通孔41与油气井中封隔器下方连通,以使油气井中封隔器下方的流体能够通过第一通孔41进入筒体2之内,并通过第二通孔51排出,这样就能够使筒体2的内腔与油气井中封隔器下方具有相同的压力环境,压力计1对筒体2的内腔的压力进行测量就等同于对油气井中封隔器下方的压力进行测量,因此实现了在将压力计置于封隔器上部时,对油气井中封隔器下方的压力进行精确有效到的测量。
34.进一步地,如图1、2、3所示,芯轴3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流通通道31,以使从第一通孔41进入筒体2内部的流体能够通过流通通道31流向第二通孔51。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小芯轴3对流经筒体2的流体形成的阻力,避免因流通不畅导致筒体2内的压力增大,进而保证压力机测量的精确性。
35.优选地,如图2、3、4所示,在芯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容纳凹槽32,压力计1位于容纳凹槽32之内。这样可以避免压力计1凸出与芯轴3的外壁而出现与筒体2的内壁出现干涉,同时还能使流通通道31的截面积尽可能增大,以使流体流通更加顺畅
36.更优地,如图2所示,容纳凹槽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凹槽32沿芯轴3的周向间隔布设。在实际工作中,压力计1的数量也为两个,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容纳凹槽32中。这
样两个压力计1均可以实现对油气井内的压力进行测量,当其中一个压力计1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另外一个压力计1进行测量。
37.具体地,压力计1与芯轴3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如图3所示,还包括连接螺母33,压力计1上具有连接螺柱11,连接螺母33与连接螺柱11相匹配。如图3、4所示,在芯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避位凹槽34,在沿芯轴3的周向上,避位凹槽34与容纳凹槽32间隔布设,以使避位凹槽34和容纳凹槽32之间形成分隔板35,在分隔板35上设置有豁口36;位于容纳凹槽32内的压力计1的连接螺柱11能够穿过豁口36伸入到避位凹槽34之内,连接螺母33螺纹连接在螺柱上,以将压力计1固定在分隔板35上。这样既便于对压力计1进行安装或拆卸,同时还能避免连接螺母33凸出与芯轴3的外壁之外而与筒体2的内壁产生干涉。进一步地,在压力计1和容纳凹槽32面对分隔板3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6。这样可以通过缓冲部件6的缓冲作用缓解工作中筒体2产生振动力对压力计1造成的影响,进而延长了压力计1的使用寿命。其中缓冲部件6可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作。
38.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筒体2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第一连接部件4包括第一固定部42,在第一固定部42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端2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部4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第一连接部件4通过第一固定部42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端21内。这样能够使第一连接部件4与筒体2之间的拆卸或安装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定位螺钉71,在第一连接端21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筒体2径向延伸的、并与第一定位螺钉71相匹配的第一定位螺孔(图未示出),第一定位螺钉71螺纹连接在第一定位螺孔内,并能够抵接在第一固定部42的表面上。这样实现了对第一固定部42和第一定位螺孔之间螺纹连接的预紧,进而保证第一连接部件4与筒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9.和/或,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部件5包括第二固定部52,在第二固定部52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端2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固定部5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第二连接部件5通过第二固定部52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端22内。这样能够使第二连接部件5与筒体2之间的拆卸或安装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定位螺钉72,在第二连接端22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筒体2径向延伸的、并与第二定位螺钉72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孔(图未示出),第二定位螺钉72螺纹连接在第二定位螺孔内,并能够抵接在第二固定部52的表面上。这样实现了对第二固定部52和第一定位螺孔之间螺纹连接的预紧,进而保证第二连接部件5与筒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4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部件4包括第一密封段43,第一密封段43的外廓为轴线与筒体2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当第一连接部件4连接在筒体2上时,第一密封段43位于筒体2的内部,第一密封段43的外廓为轴线与筒体2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在第一密封段43和筒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81,用以密封第一密封段43和筒体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这样能够避免筒体2内的流体从第一连接部件4和筒体2的连接部位渗出出现泄压,导致筒体1内压力值与油气井内的压力值出现差异。在实际制作中第一密封部件81可以是o形橡胶圈,并套设在第一密封段43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第一密封段43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凹槽44,第一密封部件8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定位凹槽44之内,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密封部件81安装的稳定性和安装位置的精确性,以保证密封效果。
41.和/或,第二连接部件5包括第二密封段53,当第二连接部件5连接在筒体2上时,第
二密封段53位于筒体2的内部,第二密封段53的外廓为轴线与筒体2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在第二密封段53和筒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82,用以密封第二密封段53和筒体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这样能够避免筒体2内的流体从第二连接部件5和筒体2的连接部位渗出出现泄压,导致筒体1内压力值与油气井内的压力值出现差异。在实际制作中第二密封部件82可以是o形橡胶圈,并套设在第二密封段53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第二密封段53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凹槽54,第二密封部件82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定位凹槽54之内。这样可以确保第二密封部件82安装的稳定性和安装位置的精确性,以保证密封效果。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计托筒,用以将所述压力计(1)安装在油气井中,以对所述油气井中的流体压力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2)、芯轴(3)、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5);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筒体(2)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具有允许所述油气井中的流体进入所述筒体(2)内腔的第一通孔(41),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上具有允许所述筒体(2)内腔中的流体流出的第二通孔(51);所述芯轴(3)设置在所述筒体(2)的内腔中、并且轴线与所述筒体(2)的轴线平行,所述压力计(1)位于所述芯轴(3)的外壁与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芯轴(3)上,以对进入所述筒体(2)内腔的流体压力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3)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流通通道(31),以使从所述第一通孔(41)进入所述筒体(2)内部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31)流向所述第二通孔(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计(1)托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容纳凹槽(32),所述压力计(1)位于所述容纳凹槽(32)之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槽(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容纳凹槽(32)沿所述芯轴(3)的周向间隔布设。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母(33);所述压力计(1)上具有连接螺柱(11),所述连接螺母(33)与所述连接螺柱(11)相匹配;在所述芯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避位凹槽(34),在沿所述芯轴(3)的周向上,所述避位凹槽(34)与所述容纳凹槽(32)间隔布设,以使所述避位凹槽(34)和所述容纳凹槽(32)之间形成分隔板(35),在所述分隔板(35)上设置有豁口(36);位于所述容纳凹槽(32)内的所述压力计(1)的所述连接螺柱(11)能够穿过所述豁口(36)伸入到所述避位凹槽(34)之内,所述连接螺母(33)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柱上,以将所述压力计(1)固定在所述分隔板(35)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计(1)和所述容纳凹槽(32)面对所述分隔板(3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6),所述缓冲部件(6)采用弹性材料制作。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42),在所述第一固定部(4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端(2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4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4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21)内;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包括第二固定部(52),在所述第二固定部(5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2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5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5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螺钉(71),在所述第一连接端(21)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筒体(2)径向延伸的、并与所述第一定位螺钉(71)相匹配的第一定位螺孔,所述第一定位螺钉(7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螺孔内,并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42)的表面上;和/或,还包括第二定位螺钉(72),在所述第二连接端(22)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筒体(2)径向延伸的、并与所述第二定位螺钉(72)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孔,所述第二定位螺钉(7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螺孔内,并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固定部(52)的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密封段(43),所述第一密封段(43)的外廓为轴线与所述筒体(2)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筒体(2)上时,所述第一密封段(43)位于所述筒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段(43)的外廓为轴线与所述筒体(2)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在所述第一密封段(43)和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81),用以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段(43)和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包括第二密封段(53),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连接在所述筒体(2)上时,所述第二密封段(53)位于所述筒体(2)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段(53)的外廓为轴线与所述筒体(2)轴线平行的柱状体,在所述第二密封段(53)和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82),用以密封所述第二密封段(53)和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计托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段(43)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凹槽(44),所述第一密封部件(8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4)之内;和/或,在所述第二密封段(53)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凹槽(54),所述第二密封部件(8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54)之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计托筒,包括筒体、芯轴、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筒体轴向的两端,第一连接部件上具有允许油气井中的流体进入筒体内腔的第一通孔,第二连接部件上具有允许筒体内腔中的流体流出的第二通孔;芯轴设置在筒体的内腔中、并且轴线与筒体的轴线平行,压力计位于芯轴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并固定连接在芯轴上。本发明具有能够在将压力计置于封隔器上部时,形成与油气井内部相同的压力环境,进而保证压力计测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优点。准确性的优点。准确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袁发勇 曹宗波 何国龙 郭知龙 张永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测试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9.07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