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机制炭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2.机制炭又名薪棒、人造炭、无烟炭、清洁炭,由于机制炭易燃、无烟、无味、无毒、不易爆炸等的诸多好处,已经被广泛用于家庭取暖,烧烤食品。相对比,一般工艺制备的木炭,燃烧时间短,热值低,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而机制炭的热值高、燃烧时间长、灰分低、无烟,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机制炭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传统的制备原料如木屑、竹粉供不应求,一方面使得制备机制炭的原料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以木屑、竹粉为主要原料,则需要相当的林木、竹林资源来满足机制炭产业的需要,必然会出现供求失衡,而且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禁止砍伐林木,使得机制炭原料上急需进行改革。
3.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大量的农业生产剩余物达几十亿吨,目前其利用率仅为20%,而且整个过程存在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处理不当还会引发环境污染等大量问题。现如今,已经有一些机制炭从业者开始进行对秸秆等进行利用,但是生产出来的机制炭的热值和燃烧时间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这些机制炭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不易成型,机制炭的得炭率很低,密度和机械强度也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机制炭成型且密度高的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
5.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
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s1、将重量份的高粱杆20-25份、刨花15-20份、竹子40-50份、玉米芯6-8份及大豆杆5-7份制备原料进行清洗筛选;
7.步骤s2、筛选清洗后,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作用,粉碎后通过干燥机构进行脱水;
8.步骤s3、干燥后加入粘合剂5-7份和助燃剂8-10份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入模具内,
9.通过按压机构进行按压;
10.步骤s4、按压完成后将模具放入炭化窑内进行炭化,炭化结束后,通过冷却机构进行冷却作用,实现机制炭的成型制作。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清洗筛选包括从左至右倾斜向下设置的u形座,所述u形座内设置有第一
传送带,所述u形座的后竖板内侧面右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轨槽,所述u形座的后竖板内侧面上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嵌设有第一
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后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槽相
配合的导块,且所述导块嵌入所述导轨槽内设置,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原料的滚筒刷,所述升降板内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滚筒刷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u形座的两竖板之间左端设置有第一龙门架,所述第一龙门架的横板内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表面等距离连接有喷淋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料口处设置有过滤导向板,所述过滤导向板的出口处与所述粉碎机连接设置,所述u形座的出料口处下方设置有上表面敞开的接水箱,所述接水箱内经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从左至右的储水池、过滤池和接水池,所述接水池设置于所述过滤导向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端均开设有溢出口,所述过滤池内底面铺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二隔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水刮蹭至所述接水池的橡胶刮板,所述储水池下表面左端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干燥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u形座的横板下表面左端,所述支撑杆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右端设置有所述粉碎机,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左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且所述粉碎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设置有出气主管,所述出气主管上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出气分管,所述出气分管与所述出气主管垂直设置,所述出气分管的出气口设置有喷气头,且所述喷气头的喷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正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下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置有打散辊,所述打散辊上以所述打散辊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有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原料打散的打散杆,且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和所述出气分管交错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按压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干燥机构下方,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传送所述模具,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后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龙门架,所述第二龙门架上左端嵌设有接料斗,且所述接料斗的进口与所述干燥机构的出口相对应,所述接料斗的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龙门架的横板内设置有第三伸缩气缸,所述第三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接料斗的开合板,所述接料斗内设置有便于下料的下料辊,所述第二龙门架的横板上嵌设有第四伸缩气缸,所述第四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第四伸缩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气缸右方,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等距离设置有与所述模具相配合的按压块,且所述按压块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冷却机构包括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的后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龙门架,所述第三龙门架的横板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左右两端的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进气管。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以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配合刨花和竹子进行机制炭的加工,使用合理的配方,减轻了林木资源保护的压力,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大大降低了成本,极大地扩大了机制炭原料的来源;本发明通过不同的结构特点实现了机制炭的成型,通过清洗筛选、粉碎、干燥脱水、挤压搅拌、炭化和冷却,通过一系列的制作过程,实现了机制炭的成型制作,且制作出来的机制炭密度高,燃烧效果好;本
发明制得的机制炭密度大、体积小、可燃性好、燃烧时间长、固定碳含量高,成型率高,不易破碎;利用少量外加燃料及大量自身热分解物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炭烧过程的热量供应,节省成本;有效解决了缩短了机制炭的引燃时间,同等条件下,引燃时间缩短,避免了燃烧不充分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机制炭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a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20.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1.步骤s1、将重量份的高粱杆20-25份、刨花15-20份、竹子40-50份、玉米芯6-8份及大豆杆5-7份制备原料进行清洗筛选;
22.步骤s2、筛选清洗后,输送至粉碎机1内进行粉碎作用,粉碎后通过干燥机构2进行脱水;
23.步骤s3、干燥后加入粘合剂5-7份和助燃剂8-10份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入模具3内,
24.通过按压机构4进行按压;
25.步骤s4、按压完成后将模具3放入炭化窑9内进行炭化,炭化结束后,通过冷却机构8进行冷却作用,实现机制炭的成型制作。
26.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的清洗筛选包括从左至右倾斜向下设置的u形座5,所述u形座5内设置有第一传送带51,所述u形座5的后竖板内侧面右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轨槽52,所述u形座5的后竖板内侧面上端设置有支撑块53,所述支撑块53上嵌设有第一伸缩气缸54,所述第一伸缩气缸54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升降板55,所述升降板55后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槽52相配合的导块(未图示),且所述导块嵌入所述导轨槽52内设置,所述升降板55上设置有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第一传送带51上原料的滚筒刷56,所述升降板55内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滚筒刷56转动的驱动电机(未图示),所述u形座5的两竖板之间左端设置有第一龙门架57,所述第一龙门架57的横板内设置有出水管58,所述出水管58下表面等距离连接有喷淋头59,所述第一传送带51的出料口处设置有过滤导向板6,所述过滤导向板6的出口处与所述粉碎机1连接设置,所述u形座51的出料口处下方设置有上表面敞开的接水箱61,所述接水箱61内经第一隔板62和第二隔板63分隔成从左至右的储水池64、过滤池65和接水池66,所述接水池66设置于所述过滤导向板6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隔板62和所述第二隔板63上端均开设有溢出口,所述过滤池65内底面铺设有活性炭67,所述第二隔板63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51上的水刮蹭至所述接水池66的橡胶刮板68,所述储水池64下表面左端设置有抽水泵69,所述抽水泵69连接有抽水管60,所述抽水管60与所述出水管58连接设置。使得通过驱动电机能够带动滚筒刷56对第一传送带51上的机制炭原料进行刷洗,通过喷淋头59
将外部的清水输送至第一传送带51的机制炭原料表面,对其进行清洗,清洗过后机制炭原料经过滤导向板6进入粉碎机1,然后清洗后的水会被过滤导向板6进行过滤至接水池66中,第一传送带51上残留的水渍也会被橡胶刮板68刮蹭至接水池66内,当接水池66的水面升高溢出口时,接水池66的水会进入过滤池65内,通过活性炭67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然后当过滤池65内的水再次升高至溢出口时,过滤池65内的水经溢出口溢出至储水池64内,然后再经抽水泵69抽送至喷淋头59循环使用。
27.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的干燥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设置于所述u形座5的横板下表面左端,所述支撑杆21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2,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所述支撑杆2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上表面右端设置有所述粉碎机1,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上表面左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24,且所述粉碎机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4的进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22内设置有出气主管25,所述出气主管25上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出气分管26,所述出气分管26与所述出气主管25垂直设置,所述出气分管26的出气口设置有喷气头27,且所述喷气头27的喷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4正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下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二伸缩气缸28,所述第二伸缩气缸28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连接块29,所述连接块29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末端设置有打散辊7,所述打散辊7上以所述打散辊7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有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带24上原料打散的打散杆71,且所述第二伸缩气缸28和所述出气分管26交错设置。使得通过将粉碎机1粉碎后的原料输送至第二传送带24上,然后通过给出气主管25内输送热气,经喷气头27将热气喷洒至第二传送带24的原料上,对原料进行加热干燥,通过打散辊7和打散杆71的作用,能够将第二传送带24上的原料打散铺平,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干燥。
28.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的按压机构4包括第三传送带41,所述第三传送带41设置于所述干燥机构2下方,所述第三传送带41用于传送所述模具3,所述第三传送带41的后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龙门架42,所述第二龙门架42上左端嵌设有接料斗43,且所述接料斗43的进口与所述干燥机构2的出口相对应,所述接料斗43的出口与所述模具3的进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龙门架42的横板内设置有第三伸缩气缸44,所述第三伸缩气缸44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接料斗43的开合板45,所述接料斗43内设置有便于下料的下料辊46,所述第二龙门架42的横板上嵌设有第四伸缩气缸47,所述第四伸缩气缸47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固定板48,且所述第四伸缩气缸47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气缸44右方,所述固定板48下表面等距离设置有与所述模具3相配合的按压块49,且所述按压块49与所述固定板48垂直设置。使得通过第三伸缩气缸47能够带动固定板48上下升降,从而实现按压块49按压至模具3的槽内,从而将机制炭原料按压成棒状,再进行炭化。
29.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的冷却机构8包括第四传送带81,所述第四传送带81的后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龙门架82,所述第三龙门架82的横板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83,左右两端的限位块83之间设置有出气管84,所述出气管84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出气口85,所述出气管84上连接有进气管86。使得通过将冷气输送至出气管84内,然后通过出气口85将冷气喷洒至第四传送带81的机制炭上,进行机制炭的冷却,从而更好的使机制炭硬化,在经过加热炭化后经冷气冷却,这样形成的机制炭硬度会更好,燃烧的更久。
30.本发明中传送带、伸缩气缸、抽水泵、喷气头、粉碎机和炭化窑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重量份的高粱杆20-25份、刨花15-20份、竹子40-50份、玉米芯6-8份及大豆杆5-7份制备原料进行清洗筛选;步骤s2、筛选清洗后,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作用,粉碎后通过干燥机构进行脱水;步骤s3、干燥后加入粘合剂5-7份和助燃剂8-10份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入模具内,通过按压机构进行按压;步骤s4、按压完成后将模具放入炭化窑内进行炭化,炭化结束后,通过冷却机构进行冷却作用,实现机制炭的成型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清洗筛选包括从左至右倾斜向下设置的u形座,所述u形座内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u形座的后竖板内侧面右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轨槽,所述u形座的后竖板内侧面上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嵌设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后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槽相配合的导块,且所述导块嵌入所述导轨槽内设置,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原料的滚筒刷,所述升降板内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滚筒刷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u形座的两竖板之间左端设置有第一龙门架,所述第一龙门架的横板内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表面等距离连接有喷淋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料口处设置有过滤导向板,所述过滤导向板的出口处与所述粉碎机连接设置,所述u形座的出料口处下方设置有上表面敞开的接水箱,所述接水箱内经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从左至右的储水池、过滤池和接水池,所述接水池设置于所述过滤导向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端均开设有溢出口,所述过滤池内底面铺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二隔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水刮蹭至所述接水池的橡胶刮板,所述储水池下表面左端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干燥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u形座的横板下表面左端,所述支撑杆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右端设置有所述粉碎机,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左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且所述粉碎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设置有出气主管,所述出气主管上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出气分管,所述出气分管与所述出气主管垂直设置,所述出气分管的出气口设置有喷气头,且所述喷气头的喷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正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下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置有打散辊,所述打散辊上以所述打散辊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有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原料打散的打散杆,且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和所述出气分管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按压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干燥机构下方,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传送所述模具,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后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龙门架,所述第二龙门架上左端嵌设有接料斗,且所述接料斗的进口与所述干燥机构的出口相对应,所述
接料斗的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龙门架的横板内设置有第三伸缩气缸,所述第三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接料斗的开合板,所述接料斗内设置有便于下料的下料辊,所述第二龙门架的横板上嵌设有第四伸缩气缸,所述第四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第四伸缩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气缸右方,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等距离设置有与所述模具相配合的按压块,且所述按压块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冷却机构包括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的后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龙门架,所述第三龙门架的横板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左右两端的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进气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农作物生产制造机制炭的成型工艺,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重量份的高粱杆20-25份、刨花15-20份、竹子40-50份、玉米芯6-8份及大豆杆5-7份制备原料进行清洗筛选;步骤S2、筛选清洗后,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作用,粉碎后通过干燥机构进行脱水;步骤S3、干燥后加入粘合剂5-7份和助燃剂8-10份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入模具内,通过按压机构进行按压;步骤S4、按压完成后将模具放入炭化窑内进行炭化,炭化结束后,通过冷却机构进行冷却作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机制炭的成型制作。型制作。型制作。
技术研发人员:
毛家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竹家女炭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9
技术公布日:
20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