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
乙炔气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
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湿法乙炔发生工艺是电石在乙炔发生器内,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过程,形成的电石渣浆溢流到电石渣浆槽。目前乙炔发生工序的损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电石和水反应产生大量电石渣,这种物质含有大量氢氧化钙,由于其吸附能力强,会截留大量乙炔气,随同未反应的水共同排放到渣浆池;其二,电石反应后产生的电石渣浆直接在溢流管排放,渣浆中的液体呈过饱和状态;其三,电石渣浆中还存在未完全反应的电石颗粒。
3.乙炔在常温状态下为无气体,工业乙炔中由于含有杂质,带有特殊气味。在湿法处理中电石和水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乙炔气,而乙炔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气体,与氧气混合容易爆炸。目前,国内普遍将电石渣浆引入浓缩池,让残存乙炔挥发流失,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电石渣浆中的乙炔气体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包括电石a、水b、乙炔气储罐c、乙炔发生器1、电石渣浆槽2、渣浆泵3、
负压脱附塔4、电石渣安全槽5、液位计6、水槽7、阀门i、阀门ii和阀门iii。
6.
所述电石a和水b与乙炔发生器1连接,所述乙炔发生器1与乙炔气储罐c和电石渣浆槽2连接,所述乙炔气储罐2与渣浆泵3连接。所述负压脱附塔4与渣浆泵3和乙炔气储罐2连接,所述阀门i连接着负压脱附塔4和电石渣安全槽5。所述电石渣安全槽5上安装有液位计6,连接阀门ii。阀门iii与水槽7和负压脱附塔4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脱附塔4中压力范围为-50-100 kpa。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阀门iii为反馈调节阀,若液位计6数值偏低,则启动控制系统,增加阀门iii的开度,使水槽7中的水进入负压脱附塔4中,以确保电石渣安全槽维持一定液位水平。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渣浆槽2可采用自然溢流出料或通过所述渣浆泵3强制出料。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阀门iii为气动刀阀或蝶阀中的一种或几种。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脱附塔4附近设置有水槽7,加入补充水的目的一方面使未反应的电石继续反应,另一方面增加电石渣浆的流动性。
12.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工作流程:电石a和水b输送至乙
炔发生器1内,反应产生的电石渣浆从乙炔发生器1排至电石渣浆槽2。电石渣浆输送至负压脱附塔4中有三个路径,一是通过自然溢出出料,二是通过渣浆泵3强制出料,三是自然溢出出料和强制出料并用。电石渣浆进入负压脱附塔4上部,在真空状态下,溶解、吸附的乙炔气在负压脱附塔4内被“闪蒸”出来,进入乙炔气储罐c,而分离出来的水和电石渣进入电石渣安全槽5。电石渣从电石渣安全槽5底部排出,而电石渣安全槽5中的水则根据液位计6的数值进行排放,若液位计6数值偏低,则启动控制系统,增加阀门iii的开度,使水槽7中水进入负压脱附塔4中。
13.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发明采用渣浆泵强制出料,可以减少渣浆在发生器底部沉积,同时可有效促使固体物料与液体水的接触,强化未反应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乙炔气。
15.2.本发明电石渣浆在脱附塔内负压下进行闪蒸脱析,将渣浆中溶解的乙炔气脱析出来进行回收,既降低了安全和环保风险,也降低了电石消耗。脱附塔还可根据需要选择蒸汽直接加热或外来热源间壁式换热,实现乙炔气的高效脱除。
16.3.本发明实现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循环再利用,进一步完善了pvc产业链,既达到减污增效的目的,又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发明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所示,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装置,包括电石a、水b、乙炔气储罐c、乙炔发生器1、电石渣浆槽2、渣浆泵3、负压脱附塔4、电石渣安全槽5、液位计6、水槽7、阀门i、阀门ii和阀门iii。所述电石a和水b与乙炔发生器1连接,所述乙炔发生器1与乙炔气储罐c和电石渣浆槽2连接,所述乙炔气储罐2与渣浆泵3连接。所述负压脱附塔4与渣浆泵3和乙炔气储罐2连接,所述阀门i连接着负压脱附塔4和电石渣安全槽5。所述电石渣安全槽5上安装有液位计6,连接阀门ii。阀门iii与水槽7和负压脱附塔4连接。
20.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包括,电石a和水b输送至乙炔发生器1内,反应产生的电石渣浆从乙炔发生器1排至电石渣浆槽2。电石渣浆输送至负压脱附塔4中有三个路径,一是通过自然溢出出料,二是通过渣浆泵3强制出料,三是自然溢出出料和强制出料并用。电石渣浆进入负压脱附塔4上部,在真空状态下,溶解、吸附的乙炔气在负压脱附塔4内被“闪蒸”出来,进入乙炔气储罐c,而分离出来的水和电石渣进入电石渣安全槽5。电石渣从电石渣安全槽5底部排出,而电石渣安全槽5中的水则根据液位计6的数值进行补充和排放,若液位计6数值偏低,则启动控制系统,增加阀门iii的开度,使水槽7中水进入负压脱附塔4中。
21.实施例1
电石渣浆从电石发生器排出,进入电石渣浆槽后,通过自然溢出的方式进入负压脱附塔,其中电石渣浆的进料流量为500 m3/h,负压脱附塔内部压力为-50 kpa。此外,水槽中的水作为补充水,以10 m3/h的流速进入负压脱附塔。脱附1 h后,监测到此工艺装置约回收130 m3乙炔气。
22.实施例2电石渣浆从电石发生器排出,进入电石渣浆槽后,通过强制出料的方式进入负压脱附塔,其中电石渣浆的进料流量为600 m3/h,负压脱附塔内部压力为-65 kpa。此外,水槽中的水作为补充水,以12 m3/h的流速进入负压脱附塔。脱附1 h后,监测到此工艺装置约回收150 m3乙炔气。
23.实施例3电石渣浆从电石发生器排出,进入电石渣浆槽后,通过自然溢出和强制出料的两种出料方式进入负压脱附塔,其中电石渣浆的进料流量为700吨/小时,负压脱附塔内部压力为-80 kpa。此外,水槽中的水作为补充水,以20 m3/h的流速进入负压脱附塔。脱附1 h后,监测到此工艺装置约回收160 m3乙炔气。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包括电石(a)、水(b)、乙炔气储罐(c)、乙炔发生器(1)、电石渣浆槽(2)、渣浆泵(3)、负压脱附塔(4)、电石渣安全槽(5)、液位计(6)、水槽(7)、阀门(i)、阀门(ii)和阀门(iii),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石(a)和水(b)与乙炔发生器(1)连接,所述乙炔发生器(1)与乙炔气储罐(c)和电石渣浆槽(2)连接,所述乙炔气储罐(2)与渣浆泵(3)连接,所述负压脱附塔(4)与渣浆泵(3)和乙炔气储罐(2)连接,所述阀门(i)连接着负压脱附塔(4)和电石渣安全槽(5),所述电石渣安全槽(5)上安装有液位计(6),连接阀门(ii),所述液位计(6)与阀门(iii)连接,阀门(iii)连接着水槽(7)和负压脱附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脱附塔(4)中压力范围为-65-75 k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iii)为反馈调节阀,若液位计(6)数值偏低,则启动控制系统,增加阀门(iii)的开度,使水槽(7)中水进入负压脱附塔(4)中,反之则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浆槽(2)中电石渣浆出料方式为自然溢流出料或通过所述渣浆泵3强制出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总结
一种回收电石渣浆中乙炔气体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包括电石(A)、水(B)、乙炔气储罐(C)、乙炔发生器(1)、电石渣浆槽(2)、渣浆泵(3)、负压脱附塔(4)、电石渣安全槽(5)、液位计(6)、水槽(7)、阀门(I)、阀门(II)和阀门(III)。电石渣浆在脱析塔内负压下进行闪蒸脱析,将渣浆中溶解乙炔气脱析出来进行回收,既降低了安全和环保风险,也降低了电石消耗。本发明实现了电石渣浆中的乙炔气体循环再利用,进一步完善了PVC产业链,既达到减污增效的目的,又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
张忠华 杨晓勤 熊俊 杨华强 陈飞 方远勇 张彪 冯吉弟 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5
技术公布日:
20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