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胶粘接胶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720854105.2
  • 20170714
  • CN207158196U
  • 20180330
  • 马专利
  • 马专利
  • B65G39/02
  • B65G39/02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南国中路55号逸峻闲庭6栋905
  • 广东(44)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程殿军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免胶粘接胶轮,包括弹性体,还包括有骨架和骨架空腔,在骨架圆弧表面上分别均匀分布设置有数个与骨架连为一体并可以容纳弹性体的骨架空腔,弹性体外部包覆在骨架上,弹性体内侧进入到骨架空腔中;通过本技术方案,在骨架表面设置有可以容纳弹性体的骨架空腔,一次性热模压或注射成型,将位于内侧的弹性体进入到骨架空腔中,通过骨架空腔的形状将弹性体与骨架牢固结合,进入到骨架中的弹性体与位于骨架外侧的弹性体连为一体,从而达到弹性体与骨架完好结合固定为一体的目的,从而省却了溶剂进行清洗,胶粘剂进行粘接的方式,不但大大提高了弹性体的结合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免胶粘接胶轮,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橡塑,聚氨酯,硅胶等材料制 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骨架和骨架空腔,所述骨架和骨架空腔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在骨架圆弧表面上分别均匀分布设置有数个与骨架连为一体并可以容纳弹性体的骨架空 腔,通过一次性热模压或注射成型,弹性体外部包覆在骨架上,弹性体内侧进入到骨架空腔 中,使骨架外侧的弹性体通过骨架空腔中的弹性体与骨架牢固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胶粘接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的骨架空腔是由竖直 凸绫和切线凸绫构成,每个竖直凸绫的下端固定在骨架圆弧面上,切线凸绫的一端与竖直 凸绫上端相连接,使切线凸绫下面同竖直凸绫内侧面共同构成骨架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胶粘接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的骨架空腔分为 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当切线凸绫按顺时针方向确定时,切线凸绫的后端与 竖直凸绫上端相连接时为顺时针骨架空腔;当切线凸绫按逆时针方向确定时,切线凸绫的 后端与竖直凸绫上端相连接时为逆时针骨架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胶粘接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圆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 设置有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胶粘接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圆弧面的中部设置有隔 离垫,所述隔离垫的两侧分别与所对应的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的内端面相连 接,所述隔离垫在骨架圆弧面凸起的高度小于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中竖直凸 绫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胶粘接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垫在骨架圆弧面凸起的 高度等于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中竖直凸绫高度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胶粘接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缓冲孔,所述缓冲孔沿骨 架中心均匀分布设置在弹性体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胶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免胶粘接胶轮。

在有技术中,以往的输送胶轮都是在塑料或金属为骨架的外侧粘接弹性体,在骨 架的外表面通过喷砂工艺或者打磨工艺使得塑料或者金属的表面粗糙,以便弹性体粘接更 牢固,在弹性体与骨架的粘接表面先要进行清洗,再喷涂胶粘剂,最后通过胶粘将一次性热 模压或注射成型的弹性体胶粘为一体。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下,1.弹性体胶粘在骨架上,传递功率低,易出现脱胶现象造成 骨架与弹性体脱离;2.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溶剂进行清洗,胶粘剂进行粘接,严重污染环 境;3.制作工艺复杂,手工作业多,制造成本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胶粘接胶轮,通过本技术方案, 在骨架表面设置有可以容纳弹性体的骨架空腔,通过一次性热模压或注射成型,将位于内 侧的弹性体进入到骨架空腔中,通过骨架空腔的形状将弹性体与骨架牢固结合,进入到骨 架中的弹性体与位于骨架外侧的弹生体连为一体,从而达到弹性体与骨架完好结合固定为 一体的目的,从而省却了溶剂进行清洗,胶粘剂进行粘接的方式,不但大大提高了弹性体的 结合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免胶粘接胶轮,包 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橡塑,聚氨酯,硅胶等材料制成,还包括有骨架和骨架空腔, 所述骨架和骨架空腔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在骨架圆弧表面上分别均匀分布设置有数个 与骨架连为一体并可以容纳弹性体的骨架空腔,通过一次性热模压或注射成型,弹性体外 部包覆在骨架上,弹性体内侧进入到骨架空腔中,使骨架外侧的弹性体通过骨架空腔中的 弹性体与骨架牢固连接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架上的骨架空腔是由竖直凸绫和切线凸绫构成, 每个竖直凸绫的下端固定在骨架圆弧面上,切线凸绫的一端与竖直凸绫上端相连接,使切 线凸绫下面同竖直凸绫内侧面共同构成骨架空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架上的骨架空腔分为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 架空腔,当切线凸绫按顺时针方向确定时,切线凸绫的后端与竖直凸绫上端相连接时为顺 时针骨架空腔;当切线凸绫按逆时针方向确定时,切线凸绫的后端与竖直凸绫上端相连接 时为逆时针骨架空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架圆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顺时针骨架空腔 和逆时针骨架空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架圆弧面的中部设置有隔离垫,所述隔离垫的两 侧分别与所对应的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的内端面相连接,所述隔离垫在骨架 圆弧面凸起的高度小于顺时针骨架空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中竖直凸绫的高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垫在骨架圆弧面凸起的高度等于顺时针骨架空 腔和逆时针骨架空腔中竖直凸绫高度的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有缓冲孔,所述缓冲孔沿骨架中心均匀分布设置在 弹性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免胶粘接胶轮,通过本技术方案,在骨架 表面设置有可以容纳弹性体的骨架空腔,通过一次性热模压或注射成型,将位于内侧的弹 性体进入到骨架空腔中,通过骨架空腔的形状将弹性体与骨架牢固结合,进入到骨架中的 弹性体与位于骨架外侧的弹生体连为一体,从而达到弹性体与骨架完好结合固定为一体的 目的,从而省却了溶剂进行清洗,胶粘剂进行粘接的方式,不但大大提高了弹性体的结合强 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体、2骨架、3竖直凸绫、4切线凸绫、5顺时针骨架空腔、6逆时针骨架空 腔、7隔离垫、8缓冲孔。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免胶粘接胶轮,包括弹性体1,所述弹性体1由 橡胶材料制成,还包括有骨架2和骨架空腔,所述骨架2和骨架空腔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在骨架2圆弧表面上分别均匀分布设置有数个与骨架连为一体并可以容纳弹性体的骨架空 腔,通过一次性热模压或注射成型,弹性体外部包覆在骨架2上,弹性体1内侧进入到骨架空 腔中,使骨架2外侧的弹性体1通过骨架空腔中的弹性体1与骨架2牢固连接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骨架2上的骨架空腔是由竖直凸绫3和切线凸绫4构成, 每个竖直凸绫3的下端固定在骨架2圆弧面上,切线凸绫4的一端与竖直凸绫3上端相连接, 使切线凸绫4下面同竖直凸绫3内侧面共同构成骨架空腔。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骨架2上的骨架空腔分为顺时针骨架空腔5和逆时针骨 架空腔6,当切线凸绫4按顺时针方向确定时,切线凸绫4的后端与竖直凸绫3上端相连接时 为顺时针骨架空腔5;当切线凸绫4按逆时针方向确定时,切线凸绫4的后端与竖直凸绫3上 端相连接时为逆时针骨架空腔6。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骨架2圆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顺时针骨架空腔5 和逆时针骨架空腔6。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骨架2圆弧面的中部设置有隔离垫7,所述隔离垫7的两 侧分别与所对应的顺时针骨架空腔5和逆时针骨架空腔6中的竖直凸绫3的内端面相连接, 所述隔离垫7在骨架2圆弧面上凸起的高度小于顺时针骨架空腔5和逆时针骨架空腔6中竖 直凸绫3的高度。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隔离垫7在骨架2圆弧面凸起的高度等于顺时针骨架空 腔5和逆时针骨架空腔6中竖直凸绫3高度的1/2。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有缓冲孔8,所述缓冲孔8沿骨架2中心均匀分布设置 在弹性体1上。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适合单方向转动的应用,骨架上设置的顺时针骨架空腔5和逆 时针骨架空腔6,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采用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的骨架2、顺时针骨架空腔5和逆时针骨架空腔6采用塑料注塑或金 属压铸成型的方式一次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技术方案,在对弹性体1进行热模压或注射成型时,由于隔离垫 7的作用,进入到顺时针骨架空腔5和逆时针骨架空腔6底部的弹性体,不再受不断进入的弹 性体1的冲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弹性体1内侧与顺时针骨架空腔5和逆时针骨架空腔6的结 合,大大增加了弹性体1与骨加2的固定结合。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中,由于受到径向压力,通过缓冲孔8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整体 的弹性和缓冲效果,有效的降低了骨架2上弹性体1的变形,延长了轴承和胶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骨架空腔变换为多种形状,其作用就是包容住弹性材料,以达到 弹性体与骨架的完美结合,本实施例中的L型骨架空腔,制作方便,效果直观可靠,方向性 强,为本实施例的最佳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3:2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90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