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燃气电厂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在机组稳定运行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中的污染物较少,经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但燃气电厂排烟温度较高,一般在90℃左右,排烟中含有大量水分,已有多项调研表明,燃气电厂排出的高温白烟不仅造成了污染,更是促成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进行燃气电厂消白烟及减排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目前,燃气电厂的烟气经余热锅炉处理后直接排放,一般不作降温处理,因此这方面的技术存在大量空白,相关专利如“一种小型燃气冷凝锅炉消白烟装置(cn 210267301 u)”,仅通过单管掠过介质实现气水换热,只适用于小型机组;相关专利又如“燃气锅炉双级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消白烟系统(cn 211575209 u)”,采用热泵进行两级换热,需要引用热网水,并且对锅炉和烟囱两处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充分利用了厂内现有冷源,深度净化烟气,回收烟气余热,解决环保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包括沿烟气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余热锅炉、烟气冷凝器、除雾器、烟囱,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泵、冷凝水循环泵、机力通风冷却塔,集水斗,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与冷却水循环泵、烟气冷凝器相连形成冷循环,烟气在所述余热锅炉中换热降温形成湿蒸汽,进入所述烟气冷凝器中与来自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冷却水换热降温后,经所述除雾器处理,最终通过所述烟囱排放,所述集水斗设置于烟气冷凝器、除雾器的下方,通过冷凝水循环泵将所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机力通风冷却塔。
6.作为优选,所述余热锅炉的上游还设有燃气轮机,所述燃气轮机通过燃气轮机出口烟道连接余热锅炉,经由所述燃气轮机排出烟气在余热锅炉中换热降温
7.作为优选,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介质入口通过冷凝水循环泵连接集水斗的出口,所述热交换器的介质出口连接机力通风冷却塔。
8.作为优选,所述余热锅炉的上游还设有燃气轮机,所述燃气轮机通过燃气轮机出口烟道连接余热锅炉,经由所述燃气轮机排出烟气在余热锅炉中换热降温,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燃气轮机的上游,所述集水斗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引至热交换器中,对接入燃气轮机的天然气进行预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
9.作为优选,所述余热锅炉的上游还设有凝汽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凝汽器的输出端与余热锅炉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凝汽器通过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管道连接热交换器,所
述集水斗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引至热交换器中,与凝汽器的出口凝结水进行换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
10.作为优选,所述冷凝水循环泵采用变频水泵。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冷凝降温的方法,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约为90℃,进入烟气冷凝器,与来自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换热,使烟气温度降低至45℃~50℃,析出冷凝水,并深度净化烟气,降低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冷凝后烟气进入除雾器,进一步除去雾滴,形成不饱和烟气,最终经烟囱排放。
1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实施例1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实施例2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实施例3的示意图。
16.图中:11-燃气轮机、12-凝汽器、2-余热锅炉、3-烟气冷凝器、41-冷却水循环泵、42-冷凝水循环泵、5-机力通风冷却塔、6-除雾器、7-集水斗、8-烟囱、9-热交换器;g11-燃气轮机出口烟道、g12-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管道、g2-余热锅炉出口烟道、g3-冷却水循环管道、g4-冷凝水管道、g5-排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1
18.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包括沿烟气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余热锅炉2、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6、烟囱8,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泵41、冷凝水循环泵42、机力通风冷却塔5,集水斗7,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与冷却水循环泵41、烟气冷凝器3相连形成冷循环,烟气在所述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形成湿蒸汽,进入所述烟气冷凝器3中与来自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的冷却水换热降温后,经所述除雾器6处理,最终通过所述烟囱8排放,所述集水斗7设置于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6的下方,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将所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机力通风冷却塔5。
19.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2的上游还设有燃气轮机11,所述燃气轮机11通过燃气轮机出口烟道g11连接余热锅炉2,经由所述燃气轮机11排出烟气在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
20.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1.s1.经由所述燃气轮机11排出高温烟气通过燃气轮机出口烟道g11进入余热锅炉2,在所述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后,经余热锅炉出口烟道g2送往所述烟气冷凝器3;
22.s2.逆流通过的冷却水与烟气在所述烟气冷凝器3内换热,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循环泵41、冷却水循环管道g3在所述烟气冷凝器3与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之间循环换热;
23.s3.由除雾器6将烟气除雾后,经排烟管道g5通往所述烟囱8后排放;
24.s4.由集水斗7收集冷凝除雾过程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冷凝水
管道g4排回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
25.所述余热锅炉2排出的烟气为88℃~92℃,进入烟气冷凝器3,与来自机力通风冷却塔5的冷却水进行换热,使烟气温度降低至45℃~50℃,析出冷凝水。
26.实施例2
27.参阅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热交换器9,具体的,所述热交换器9设置于燃气轮机11的上游,所述热交换器9的介质入口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连接集水斗7的出口,所述热交换器9的介质出口连接机力通风冷却塔5,所述集水斗7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引至热交换器9中,对接入燃气轮机11的天然气进行预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5。
28.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9.s1.经由所述燃气轮机11排出高温烟气通过燃气轮机出口烟道g11进入余热锅炉2,在所述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后,经余热锅炉出口烟道g2送往所述烟气冷凝器3;
30.s2.逆流通过的冷却水与烟气在所述烟气冷凝器3内换热,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循环泵41、冷却水循环管道g3在所述烟气冷凝器3与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之间循环换热;
31.s3.将烟气除雾后,经排烟管道g5通往所述烟囱8后排放;
32.s4.所述集水斗7收集冷凝除雾过程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冷凝水管道g4引至热交换器9中,对接入燃气轮机11的天然气进行预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5。
33.本实施例中,通过热交换器9对天然气进行预热,使进入燃气轮机11的天然气无凝结液析出,不仅能消除白烟、白雾,还有效利用了冷凝水的热量,减轻了机力通风冷却塔5的负荷,保证了燃气轮机11效率,但消白效果相当。
34.实施例3
35.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包括沿烟气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余热锅炉2、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6、烟囱8,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泵41、冷凝水循环泵42、机力通风冷却塔5,集水斗7,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与冷却水循环泵41、烟气冷凝器3相连形成冷循环,烟气在所述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形成湿蒸汽,进入所述烟气冷凝器3中与来自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的冷却水换热降温后,经所述除雾器6处理,最终通过所述烟囱8排放,所述集水斗7设置于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6的下方,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将所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机力通风冷却塔5。
36.进一步地,还包括热交换器9和凝汽器12,所述余热锅炉2的上游还设有凝汽器12,所述热交换器9设置于凝汽器12的输出端与余热锅炉2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凝汽器12通过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管道g12连接热交换器9,所述集水斗7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引至热交换器9中,与凝汽器12的出口凝结水进行换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5。当然,也可不设热交换器9,将冷凝水直接排入余热锅炉2。
37.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8.s1.高温烟气在所述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后,经余热锅炉出口烟道g2送往所述烟气冷凝器3;
39.s2.逆流通过的冷却水与烟气在所述烟气冷凝器3内换热,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循环泵41、冷却水循环管道g3在所述烟气冷凝器3与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之间循环换热;
40.s3.将烟气除雾后,经排烟管道g5通往所述烟囱8后排放;
41.s4.所述集水斗7收集冷凝除雾过程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冷凝
水管道g4引至热交换器9中,与凝汽器12的出口凝结水进行换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5。
42.本实施例中,通过热交换器9回收的热量,提高锅炉效率,但消白效果相当。
43.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余热锅炉(2)、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6)、烟囱(8),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泵(41)、冷凝水循环泵(42)、机力通风冷却塔(5),集水斗(7),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与冷却水循环泵(41)、烟气冷凝器(3)相连形成冷循环,烟气在所述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形成湿蒸汽,进入所述烟气冷凝器(3)中与来自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5)的冷却水换热降温后,经所述除雾器(6)处理,最终通过所述烟囱(8)排放,所述集水斗(7)设置于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6)的下方,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将所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机力通风冷却塔(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2)的上游还设有燃气轮机(11),所述燃气轮机(11)通过燃气轮机出口烟道连接余热锅炉(2),经由所述燃气轮机(11)排出烟气在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9),所述热交换器(9)的介质入口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连接集水斗(7)的出口,所述热交换器(9)的介质出口连接机力通风冷却塔(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2)的上游还设有燃气轮机(11),所述燃气轮机(11)通过燃气轮机出口烟道连接余热锅炉(2),经由所述燃气轮机(11)排出烟气在余热锅炉(2)中换热降温,所述热交换器(9)设置于燃气轮机(11)的上游,所述集水斗(7)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引至热交换器(9)中,对接入燃气轮机(11)的天然气进行预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5)。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2)的上游还设有凝汽器(12),所述热交换器(9)设置于凝汽器(12)与余热锅炉(2)之间,所述凝汽器(12)通过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管道连接热交换器(9),所述集水斗(7)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42)引至热交换器(9)中,与凝汽器(12)的出口凝结水进行换热后再回到机力通风冷却塔(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循环泵(42)采用变频水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燃气电厂节能、节水、消白的治理系统,包括沿烟气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余热锅炉、烟气冷凝器、除雾器、烟囱,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泵、冷凝水循环泵、机力通风冷却塔,集水斗,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与冷却水循环泵、烟气冷凝器相连形成冷循环,烟气在所述余热锅炉中换热降温形成湿蒸汽,进入所述烟气冷凝器中与来自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冷却水换热降温后,经所述除雾器处理,最终通过所述烟囱排放,所述集水斗设置于烟气冷凝器、除雾器的下方,通过冷凝水循环泵将所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机力通风冷却塔。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了厂内现有冷源,深度净化烟气,回收烟气余热,解决环保问题。解决环保问题。解决环保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何宁 郭峰 杜依倩 楼泽 吴神栋 章成伟 寿橹迪 陈铁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6.22

技术公布日:

2022/2/18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3:1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9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烟气   热交换器   余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