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挂车车斗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挂车车斗通常为可拆卸的连接,车斗本体,是大型货车后方用来承装物体的装置,其外型类似于顶部开口设置的纸箱,主要起到承装货物的作用,在车斗本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车斗本体和车体之间进行连接操作,在安装时大多采用螺栓固定在底盘上,容易松动,时间长了也容易生锈,在拆装过程中比较繁琐,无法完成快速便捷的拆装,所以急需设计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新能源挂车的自卸式车厢在使用过程中,采用螺栓进行固定十分不便、容易发生松动和生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使用伸缩杆带动夹板对车斗本体的两侧进行夹持,保证车斗本体固定在底盘上,解决了传统的螺栓固定拆装不方便和容易生锈或松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安装在车斗本体与底盘之间,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车斗本体顶部一体成型的吊耳,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直角折板,四个所述直角折板与车斗本体底部的四个拐角一一对应,所述底盘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底盘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车斗本体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板。
5.其中,所述夹板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卡槽,所述车斗本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凸条,所述凸条与卡槽相互卡合。
6.其中,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尖锥角,所述凸条的内部开设有尖锥槽,所述尖锥角与尖锥槽相互卡合。
7.其中,所述车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直角折板的高度。
8.其中,所述导向孔的顶部为扩口设置。
9.其中,所述定位柱和导向孔的数量为多个。
10.其中,所述吊耳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吊耳对称分布在车斗本体的上表面。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斗本体经过外部的吊装设备与吊耳放置在底盘上后,通过直角折板对车斗本体进行定位能够防止车斗本体在水平面发生晃动;伸缩杆带动夹板对车斗本体的两侧进行夹持,能够避免车斗本体晃动,从而对车斗本体进行稳固。
12.通过在车斗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凸条,在夹板上开设卡槽能够使得卡槽与凸条相互插合,进一步的避免车斗本体晃动。
13.通过在卡槽的内部设置尖锥角,在凸条的侧壁开设尖锥槽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凸条
与夹板之间的稳定。
14.在车斗本体的底部安装定位柱,在底盘上开设有导向孔,能够使得定位柱与导向孔相互插合,在吊装车斗本体的过程中,车斗本体下降时,使得定位柱与导向孔插合后,车斗本体能够恰好落在四个直角折板的内部,同时进一步的保证了车斗本体不会在水平面发生晃动。
15.通过将导向孔的顶部采用扩口设置,能够使得定位柱与导向孔之间的插合的过程更加的方便对准。
16.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多个导向孔和导向孔,进一步的确保车斗本体定位的准确。
17.四个吊耳能够使得车斗本体在吊装的过程更加的稳定。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a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等轴侧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b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车斗本体;2、底盘;3、吊耳;4、直角折板;5、固定板;6、伸缩杆;7、夹板;8、凸条;9、卡槽;10、尖锥角;11、尖锥槽;12、定位柱;13、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安装在车斗本体1与底盘2之间,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车斗本体1顶部一体成型的吊耳3,所述底盘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直角折板4,四个所述直角折板4与车斗本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一一对应,所述底盘2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沿底盘2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车斗本体1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板7。
27.本实施方案中:
28.所述夹板7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卡槽9,所述车斗本体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凸条8,所述凸条8与卡槽9相互卡合。
29.所述卡槽9的内部设置有尖锥角10,所述凸条8的内部开设有尖锥槽11,所述尖锥角10与尖锥槽11相互卡合。
30.所述车斗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底盘2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孔13,所述定位柱12的高度大于直角折板4的高度。
31.所述导向孔13的顶部为扩口设置。
32.所述定位柱12和导向孔13的数量为多个。
33.所述吊耳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吊耳3对称分布在车斗本体1的上表面。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安装车斗本体1的过程中,使用吊装设备与
车斗本体1上部的四个吊耳3进行连接,吊装设备对车斗本体1进行起吊,当车斗本体1处于底盘2的正上方时,控制起吊设备将车斗本体1下降,下降至快接近底盘2时,将定位柱12与导向孔13对准,即可使得车斗本体1在完全落到底盘2上后,车斗本体1处于四个直角折板4的内部,控制伸缩杆6带动夹板7运动,夹板7对车斗本体1上的凸条8进行夹持,凸条8完全处于卡槽9的内部,且尖锥角10与尖锥槽11相互的插合,能够保证夹板7与车斗本体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晃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安装在车斗本体(1)与底盘(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车斗本体(1)顶部一体成型的吊耳(3),所述底盘(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直角折板(4),四个所述直角折板(4)与车斗本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一一对应,所述底盘(2)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沿底盘(2)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车斗本体(1)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7)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卡槽(9),所述车斗本体(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凸条(8),所述凸条(8)与卡槽(9)相互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9)的内部设置有尖锥角(10),所述凸条(8)的内部开设有尖锥槽(11),所述尖锥角(10)与尖锥槽(11)相互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底盘(2)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孔(13),所述定位柱(12)的高度大于直角折板(4)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13)的顶部为扩口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2)和导向孔(13)的数量为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吊耳(3)对称分布在车斗本体(1)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挂车车斗安装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能源挂车车斗安装结构,其安装在车斗本体与底盘之间,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车斗本体顶部一体成型的吊耳,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直角折板,四个所述直角折板与车斗本体底部的四个拐角一一对应,所述底盘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底盘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车斗本体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板,本实用新型使用伸缩杆带动夹板对车斗本体的两侧进行夹持,保证车斗本体固定在底盘上,解决了传统的螺栓固定拆装不方便和容易生锈或松动的问题。不方便和容易生锈或松动的问题。不方便和容易生锈或松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祁鹏 崔玉国 于清顺 于奕航 孙杰 于清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9

技术公布日:

2023/1/16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1:5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8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本体   底盘   挂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