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胶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
泡棉胶带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发展,智能电子产品屏幕不仅尺寸越来越大,屏幕的设计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屏幕作为人与电子产品交互的重要部件,如何能美观、安全、可靠的固定粘接并达到它的功能是电子产品设计、制造者和材料供应商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泡棉胶带凭借其拥有非常持久的黏性,有着超强的防水、耐高温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机械零部件、手机配件、电子电脑产品、家电产品等。
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泡棉胶带,可用于电子产品内部粘接,一般都具备良好的粘性,但并不能兼有高粘性和耐冲击抗反弹。
4.如此需要现有的胶带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高粘性、抗反弹的双面泡棉胶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泡棉胶带,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离型层、第一胶层、
基材层、第二胶层以及第二离型层;其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包括:
6.80-95重量份聚合物
胶水;
7.0.1-2重量份固化剂;
8.所述聚合物胶水包括:
[0009][0010][0011]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环氧类固化剂。
[0012]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还包括:
[0014]
5-20重量份一种或多种增粘树脂。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还包括:
[0016]
0.1-2重量份一种或多种交联剂。
[0017]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亚克力泡棉。
[0018]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型层和/或所述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50-75μm。
[0019]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层和/或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90-110μm。
[0020]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0-120μm。
[0021]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上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2]
s1:按重量份称取好各原料并混合,以形成胶层;
[0023]
s2:在离型膜上涂布胶层,并高温烘烤;
[0024]
s3:将高温烘烤后的胶层贴合在基材层的一面;
[0025]
s4:重复步骤s2,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所述基材层的另一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26]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泡棉胶带,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离型层、第一胶层、基材层、第二胶层以及第二离型层;其中,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包括:80-95重量份聚合物胶水;0.1-2重量份固化剂;聚合物胶水包括:85-90重量份一种或多种低tg
丙烯酸酯单体;1-10重量份一种或多种高tg丙烯酸酯单体;0.1-5重量份一种或多种功能性丙烯酸单体;0.2-0.5重量份引发剂。本发明还涉及该双面泡棉胶带的制备工艺。通过本发明制备的泡棉胶带实现了兼具高粘性和抗冲击抗反弹的特性,其高粘性源于多种增粘树脂的共同作用,而胶水中加入的高tg、高硬度、低收缩单体赋予了胶水高模量,使其具有不易形变的特性,同时搭配的小份量功能单体使胶水的粘性更高同时不影响胶水的本体力学强度。
[0027]
本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9]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泡棉胶带,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离型层、第一胶层、基材层、第二胶层以及第二离型层;其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包括:
[0030]
80-95重量份聚合物胶水;
[0031]
0.1-2重量份固化剂;
[0032]
所述聚合物胶水为丙烯酸类压敏胶,具体包括:
[0033][0034]
应当理解,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的组分可相同或不同,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的厚度可相同或不同。
[0035]
应当理解,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组分可相同或不同,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厚度可相同或不同。
[0036]
应当理解,聚合物胶水中各组分单体于反应釜中充分高速搅拌混合,且在60-85℃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形成聚合物,其具有一定粘度,以满足涂布机生产的要求。
[0037]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化剂为环氧类固化剂。
[0038]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
[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增加其黏性,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还包括:
[0040]
5-20重量份一种或多种增粘树脂。
[0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其抗冲击和抗反弹性能,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还包括:
[0042]
0.1-2重量份一种或多种交联剂;其经烘烤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反弹性能。
[0043]
基材层可为棉纸;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为亚克力泡棉,其具有超高的粘着性能,能进行高强度粘合,对高表面能和低表面能材料均具有出粘合力。
[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离型层和/或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50-75μm;优选为50μm,以保证最终泡棉胶带的综合性能。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的厚度为90-110μm;优选为95μm,以保证最终泡棉胶带的综合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的厚度为100-120μm;优选为110μm,以保证最终泡棉胶带的综合性能。
[0046]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面泡棉胶带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7]
s1:按重量份称取好各原料并混合,以形成胶层;
[0048]
s2:在离型膜上涂布胶层,并高温烘烤;
[0049]
s3:将高温烘烤后的胶层贴合在基材层的一面;
[0050]
s4:重复步骤s2,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所述基材层的另一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51]
实施例一
[0052]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7.4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7471mpa.s;重均分子量:573164。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53]
实施例二
[0054]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17204mpa.s;重均分子量:665263。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
(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55]
实施例三
[0056]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7.4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13682mpa.s;重均分子量:607371。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57]
实施例四
[0058]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7.4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7471mpa.s;重均分子量:573164。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59]
实施例五
[0060]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10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2.5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27204mpa.s;重均分子量:765263。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61]
实施例六
[0062]
称取85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1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0.0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05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4869mpa.s;重均分子量:551693。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63]
对比例一
[0064]
称取92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4.9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3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15928mpa.s。重均分子量:648473。取92份胶水,8份tp-2040(增粘树脂),18份kb-120(增粘树脂),12份as-5100f(增粘树脂),1.2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4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65]
对比例二
[0066]
称取92.5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4.6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8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20701mpa.s。重均分子量:731996。取95份胶水,10份tp-2040(增粘树脂),20份kb-120(增粘树脂),15份as-5100f(增粘树脂),1.5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6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67]
对比例三
[0068]
称取93份丙烯酸丁酯单体(低tg丙烯酸酯单体)、4.9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0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
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14500mpa.s。重均分子量:625714。取95份胶水,15份tp-2040(增粘树脂),20份kb-120(增粘树脂),18份as-5100f(增粘树脂),1.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8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得到胶水。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水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69]
对比例四
[0070]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7.4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7471mpa.s;重均分子量:573164。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71]
对比例五
[0072]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7.4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过氧化物引发剂bpo,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过氧化物引发剂bpo,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10624mpa.s;重均分子量:591572。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73]
对比例六
[0074]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7.4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7471mpa.s;重均分子量:573164。取90份胶水,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
得到完整的样品。
[0075]
对比例七
[0076]
称取90份丙烯酸丁酯(低tg丙烯酸酯单体)、7.4份醋酸乙烯酯(高tg丙烯酸酯单体)、2.5份丙烯酸(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0.1份丙烯酸羟乙酯(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反应釜内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通过水浴加热使反应釜内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50℃时充入n2,n2充入30min后在65℃下加入0.2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65℃反应3.5h,升温至7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0.3份偶氮类引发剂aibn,在此温度下再反应3.5h以形成胶水。测试胶水,粘度:7471mpa.s;重均分子量:573164。取90份胶水,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77]
对比例八
[0078]
称取90份胶水,型号为eterac 77309,购买于长兴化学,6份tp-2040(增粘树脂),15份kb-120(增粘树脂),10份as-5100f(增粘树脂),0.8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tdi),0.2份环氧类固化剂混合后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以形成胶层。
①
:在50μm厚度的离型层上涂布95μm的胶层;
②
:胶层经高温烘烤后贴合在基材层如pet增强亚克力泡棉的pet增强面;
③
:重复步骤
①
,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基材层即亚克力泡棉的泡棉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0079]
分别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对比例一至对比例八制备得到的双面泡棉胶带进行测试,以获取如下表1所示的测试结果。
[0080]
测试方法:剥离强度:180
°
剥离;抗冲击反弹能力:华为铭牌抗反弹。
[0081]
表1不同实施例测试结果表
[0082][0083]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离型层、第一胶层、基材层、第二胶层以及第二离型层;其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包括:80-95重量份聚合物胶水;0.1-2重量份固化剂;所述聚合物胶水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环氧类固化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还包括:5-20重量份一种或多种增粘树脂。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还包括:0.11-2重量份一种或多种交联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亚克力泡棉。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和/或所述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50-75μ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或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90-110μ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0-120μm。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泡棉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称取好各原料并混合,以形成胶层;s2:在离型膜上涂布胶层,并高温烘烤;s3:将高温烘烤后的胶层贴合在基材层的一面;s4:重复步骤s2,将得到的样品贴合在所述基材层的另一面上,以得到完整的样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泡棉胶带,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离型层、第一胶层、基材层、第二胶层以及第二离型层;其中,第一胶层和/或第二胶层包括:80-95重量份聚合物胶水;0.1-2重量份固化剂;聚合物胶水包括:85-90重量份一种或多种低Tg丙烯酸酯单体;1-10重量份一种或多种高Tg丙烯酸酯单体;0.1-5重量份一种或多种功能性丙烯酸单体;0.22-0.5重量份引发剂。本发明还涉及该双面泡棉胶带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制备的泡棉胶带胶水中加入的高Tg、高硬度、低收缩单体赋予了胶水高模量,使其具有不易形变的特性,同时搭配的小份量功能单体使胶水的粘性更高同时不影响胶水的本体力学强度。同时不影响胶水的本体力学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
金闯 贺彦哲 黄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8
技术公布日:
20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