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属于
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简单说来,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为cmos和ccd两种),其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在机器视觉测试的过程中,需要适用于机器视觉测试场景的照明装置来作为机器视觉的光源,根据需求定位不同,机器视觉照明装置一般选用不同形状的led灯,如环形或条形led灯。
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在照明装置使用的过程中,照明装置内部由于通风不畅,或其他因素导致照明灯具的内部温度并不均衡,从而可能导致照明装置内部的局部温度过高,由于led灯的亮度稳定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当照明灯具局部温度过高时,该处的led灯的亮度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影响机器视觉测试的效果,且功耗会逐渐增大,并导致led灯的衰变,并导致led灯的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当照明灯具的局部温度过高时,能够通过膨胀的第一
气囊推动第一连接板与引导板发生转动,从而通过引导板将外界流动的空气引导至照明灯具温度较高的位置处,从而更加便于温度较高处的led灯散热,减小该处的led灯始终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概率,降低该处led灯发生衰变的概率,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7.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部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led灯珠,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散热槽,所述通风散热槽内部的顶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引导板,所述通风散热槽内部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引导板的外侧;
8.所述安装柱内部一侧靠近引导板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与引导板相接触,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阻尼插接有铜制导热芯,所述第一气囊的另一端与第一气囊相接触,所述铜制导热芯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板的下方。
9.所述导热片呈曲折状结构。
10.所述安装柱内部位于第一气囊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气囊相互适配的第二限
位管。
11.所述引导板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呈圆弧状结构。
12.所述安装板顶部与led灯珠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垫环,所述安装垫环的顶部与led灯珠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安装板的通孔。
13.所述安装垫环的两侧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内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防尘网。
14.所述安装垫环外侧的顶部与底部且与防尘网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安装垫环外侧与第二气囊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管,且第一限位管位于第二气囊的外侧,所述第二气囊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凸起环,所述防尘网外侧顶部与底部固定设置有弹片,两个所述弹片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第二气囊相接触。
15.所述第二气囊远离安装垫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套管,所述转动套管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一碰触齿,所述防尘网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抖动片,所述抖动片靠近转动套管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碰触齿,所述第二碰触齿与第一碰触齿相接触。
16.所述引导板的底部与通风散热槽内部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17.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当照明灯具的局部温度过高时,能够通过膨胀的第一气囊推动第一连接板与引导板发生转动,从而通过引导板将外界流动的空气引导至照明灯具温度较高的位置处,从而更加便于温度较高处的led灯散热,减小该处的led灯始终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概率,降低该处led灯发生衰变的概率,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19.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限位管可限制第一气囊发生形变的方向,从而使第一气囊在发生形变时,最大程度地向靠近引导板的方向发生纵向形变,进而使第一气囊最大程度推动引导板发生转动,提升引导板导流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在led灯珠在安装于安装板上后,led灯珠的底部与安装板之间存在间隙,防止led灯珠底部安装后紧贴在安装板,从而更加便于led灯珠底部的散热,减小led灯珠底部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衰变的概率,降低led灯珠由于温度过高而亮度变弱的概率,使机器视觉测试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光照强度,提升机器视觉测试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更加便于通过引导板引导流动的空气进入led灯珠的底部,从而提升led灯珠底部散热的效率。
2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气囊与弹片的配合使弹片带动防尘网发生一定程度的抖动,进而将防尘网上沾附的一定量的灰尘抖落,降低防尘网被灰尘堵死的概率,保障防尘网的畅通,从而保障led灯珠底部的正常散热。
2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气囊与抖动片的配合使抖动片带动防尘网发生抖动,进而进一步将防尘网上沾附的一定量的灰尘抖落,降低防尘网被灰尘堵死的概率,保障防尘网的畅通,从而保障led灯珠底部的散热。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引导板与安装柱的位置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热片与安装板的位置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led灯珠与安装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c处的放大图;
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中d处的放大图;
33.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5.1、壳体;2、通风散热槽;3、第一连接板;4、引导板;5、安装柱;6、铜制导热芯;7、第一气囊;8、安装腔;9、导热片;10、安装板;11、led灯珠;12、第二连接板;13、安装槽;14、安装垫环;15、通孔;16、防尘网;17、第二气囊;18、凸起环;19、第一限位管;20、弹片;21、安装杆;22、转动套管;23、第一碰触齿;24、抖动片;25、第二碰触齿;26、第二限位管;27、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37.如图1-7所示,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led灯珠11,壳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散热槽2,通风散热槽2内部的顶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引导板4,通风散热槽2内部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板3靠近安装板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柱5,安装柱5位于引导板4的外侧;
38.安装柱5内部一侧靠近引导板4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气囊7,第一气囊7的一端与引导板4相接触,安装柱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8,安装腔8的内部阻尼插接有铜制导热芯6,第一气囊7的另一端与第一气囊7相接触,铜制导热芯6靠近安装板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热片9,导热片9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板10的下方。
39.根据上述结构,当照明灯具内部某处的温度较高时,该处较高的温度通过导热片9与铜制导热芯6传递至第一气囊7上,使该侧的第一气囊7较另一侧发生明显膨胀,从而使该侧的第一气囊7通过该侧的引导板4推动第一连接板3发生转动,从而使两个引导板4的方向朝向照明灯具内部温度较高处,从而通过引导板4的引导将外界流动的空气引导至照明装置内部的温度较高处,更加便于照明装置温度较高处的散热,降低led灯珠11由于温度过高而亮度变弱的概率,使机器视觉测试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光照强度,提升机器视觉测试的准确性,减小该处的led灯始终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概率,降低该处led灯发生衰变的概率,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40.参照附图6,导热片9呈曲折状结构。
41.根据上述结构,可增大导热片9与壳体1内部温度较高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
导热片9传导热量的效率。
42.参照附图5,安装柱5内部位于第一气囊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气囊7相互适配的第二限位管26。
43.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二限位管26可限制第一气囊7发生形变的方向,从而使第一气囊7在发生形变时,最大程度地向靠近引导板4的方向发生纵向形变,进而使第一气囊7最大程度推动引导板4发生转动,提升引导板4导流的效果。
44.参照附图5,引导板4与第一连接板3的连接处呈圆弧状结构。
45.根据上述结构,使引导板4与第一连接板3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安装柱5之间存在足够大的间隙从而允许引导板4与第一连接板3的转动。
46.参照附图8与9,安装板10顶部与led灯珠1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垫环14,通过安装垫环14的作用使led灯珠11底部与安装槽13底部之间形成间隙,安装垫环14有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安装垫环14的顶部与led灯珠11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安装槽13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安装板10的通孔15。
47.根据上述结构,使led灯珠11在安装于安装板10上后,led灯珠11的底部与安装板10之间存在间隙,防止led灯珠11底部安装后紧贴在安装板10,从而更加便于led灯珠11底部的散热,减小led灯珠11底部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衰变的概率,降低led灯珠11由于温度过高而亮度变弱的概率,使机器视觉测试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光照强度,提升机器视觉测试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安装槽1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5,更加便于通过引导板4引导流动的空气进入led灯珠11的底部,从而提升led灯珠11底部散热的效率。
48.参照附图9与10,安装垫环14的两侧开设有通风槽27,通风槽27内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6。
49.根据上述结构,更加便于led灯珠11底部通过通风槽27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防尘网16的防护降低灰尘粘附于led灯珠11底部的概率,进一步提升led灯珠11底部散热的效率,降低led灯珠11由于温度过高而亮度变弱的概率,使机器视觉测试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光照强度,进一步提升机器视觉测试的准确性。
50.参照附图10与11,安装垫环14外侧的顶部与底部且与防尘网16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囊17,安装垫环14外侧与第二气囊17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管19,且第一限位管19位于第二气囊17的外侧,第二气囊17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凸起环18,防尘网16外侧顶部与底部固定设置有弹片20,两个弹片20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第二气囊17相接触。
51.根据上述结构,当led灯珠11底部的温度升高时,led灯珠11底部的高温通过安装垫环14传导至第二气囊17上,从而使第二气囊17发生形变而膨胀,由于第一限位管19的限制,第二气囊17最大程度发生横向形变,在第二气囊17发生形变膨胀时,第二气囊17外侧的凸起环18与弹片20的端部相碰触,从而使弹片20发生抖动,使弹片20带动防尘网16发生一定程度的抖动,进而将防尘网16上沾附的一定量的灰尘抖落,降低防尘网16被灰尘堵死的概率,保障防尘网16的畅通,从而保障led灯珠11底部的正常散热。
52.参照附图10与11,第二气囊17远离安装垫环1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杆21,安装杆2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套管22,转动套管22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一碰触齿23,防尘网16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抖动片24,抖动片24靠近转动套管22的一侧等间距
固定设置有第二碰触齿25,第二碰触齿25与第一碰触齿23相接触,安装杆21、转动套管22与第一碰触齿23均由密度较小的材料制成。
53.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气囊17发生横向膨胀的过程中,使第二气囊17带动安装杆21向远离防尘网16的方向移动,此时转动套管22随安装杆21移动,在转动套管22移动的过程中转动套管22外侧的第一碰触齿23与抖动片24上的第二碰触齿25相碰触,从而使抖动片24带动防尘网16发生抖动,进而进一步将防尘网16上沾附的一定量的灰尘抖落,降低防尘网16被灰尘堵死的概率,保障防尘网16的畅通,从而保障led灯珠11底部的散热。
54.参照附图2,引导板4的底部与通风散热槽2内部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55.根据上述结构,保障通风散热槽2的畅通,提升通风散热槽2的散热效果。
5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57.当照明灯具内部某处的温度较高时,该处较高的温度通过导热片9与铜制导热芯6传递至第一气囊7上,使该侧的第一气囊7较另一侧发生明显膨胀,从而使该侧的第一气囊7通过该侧的引导板4推动第一连接板3发生转动,从而使两个引导板4的方向朝向照明灯具内部温度较高处,进而通过引导板4的引导将外界流动的空气引导至照明装置内部的温度较高处,更加便于照明装置温度较高处的散热。
5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led灯珠(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散热槽(2),所述通风散热槽(2)内部的顶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引导板(4),所述通风散热槽(2)内部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板(3)靠近安装板(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二连接板(1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柱(5),所述安装柱(5)位于引导板(4)的外侧;所述安装柱(5)内部一侧靠近引导板(4)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气囊(7),所述第一气囊(7)的一端与引导板(4)相接触,所述安装柱(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8),所述安装腔(8)的内部阻尼插接有铜制导热芯(6),所述第一气囊(7)的另一端与第一气囊(7)相接触,所述铜制导热芯(6)靠近安装板(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热片(9),所述导热片(9)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板(10)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9)呈曲折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5)内部位于第一气囊(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气囊(7)相互适配的第二限位管(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4)与第一连接板(3)的连接处呈圆弧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顶部与led灯珠(1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垫环(14),所述安装垫环(14)的顶部与led灯珠(11)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13)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安装板(10)的通孔(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垫环(14)的两侧开设有通风槽(27),所述通风槽(27)内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6)。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垫环(14)外侧的顶部与底部且与防尘网(16)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囊(17),所述安装垫环(14)外侧与第二气囊(17)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管(19),且第一限位管(19)位于第二气囊(17)的外侧,所述第二气囊(17)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凸起环(18),所述防尘网(16)外侧顶部与底部固定设置有弹片(20),两个所述弹片(20)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第二气囊(17)相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17)远离安装垫环(1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杆(21),所述安装杆(2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套管(22),所述转动套管(22)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一碰触齿(23),所述防尘网(16)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抖动片(24),所述抖动片(24)靠近转动套管(22)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碰触齿(25),所述第二碰触齿(25)与第一碰触齿(23)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4)的底部与通风散热槽(2)内部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视觉照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LED灯珠,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散热槽,所述通风散热槽内部的顶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引导板。本实用新型当照明灯具的局部温度过高时,能够通过膨胀的第一气囊推动第一连接板与引导板发生转动,从而通过引导板将外界流动的空气引导至照明灯具温度较高的位置处,从而更加便于温度较高处的LED灯散热,减小该处的LED灯始终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概率,降低该处LED灯发生衰变的概率,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灯的使用寿命。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韩雨明 钟葵 李星星 张前领 白列霞 龚秀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鹏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8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