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均匀布料沥青洒布车。


背景技术:



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3.沥青洒布车是指将沥青喷洒到路面的道路施工设备,沥青洒布车大多包括车体、沥青罐体和喷洒系统,在工作时,根据控制设备的调控,将沥青罐体内的沥青通过喷洒系统喷出,从而实现对沥青的布料工作;
4.现有的沥青洒布车的喷洒系统大多数是通过压力泵提供压力从而将沥青从喷头均匀喷出,但是在喷洒沥青过程中沥青流经每个喷嘴都将存在较大的压力损耗,这种压力损耗带来的喷嘴系统整体喷洒压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洒布车的施工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沥青罐体内部沥青堆积也会影响布料效果,部分沥青洒布车虽然能够将沥青罐体内部沥青混合均匀的同时能够保证沥青洒布车的布料效果,但是由于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通过输出杆与连接杆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均匀布料的同时对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解决了因沥青罐体内部沥青堆积而影响布料效果的问题,结构简单,只需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包括车体和洒料机构;
7.车体:其上端的右侧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沥青罐体,沥青罐体外弧面上侧开设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
8.洒料机构:其设置于车体右端的下侧,进料管与沥青罐体之间通过输料管相连通,输料管的中部串联有输料闸,通过输出杆与连接杆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均匀布料的同时对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解决了因沥青罐体内部沥青堆积而影响布料效果的问题,结构简单,只需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
9.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位于车体的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对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调控。
10.进一步的,所述洒料机构包括安装柱、分料箱、输出杆、螺旋片和喷头,所述安装柱分别设置于车体右端的下侧,安装柱的下端均与分料箱的上端固定连接,分料箱与沥青罐体之间通过输料管相连通,分料箱前端设置的避让通孔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出
杆,输出杆的外弧面的后侧设置有螺旋片,喷头的上端分别与分料箱下端设置的喷口相连通,能够将分料箱内的沥青分摊均匀,便于后续的布料工作。
11.进一步的,所述洒料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分料箱的后端,电机的前端与输出杆的后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便于将分料箱内的沥青分摊均匀。
12.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柱和防护罩,所述连接柱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沥青罐体的内部,防护罩设置于沥青罐体的右端,连接柱的右端位于防护罩的内部,连接柱的外弧面分别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均位于沥青罐体的内部,防止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堆积。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杆,所述安装板设置于车体右端前侧开设的安装槽内,连接杆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板后端的上侧,输出杆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板后端的下侧,连接杆的后端穿过防护罩前端设置的安装口并延伸至防护罩的内部,能够通过连接柱对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
14.进一步的,还包括锥齿轮和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分别设置于连接杆和输出杆的前端,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锥齿轮分别设置于连接杆的后端与连接柱的右端,两个锥齿轮啮合连接,能够在均匀布料的同时对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具有以下好处:
16.通过控制开关的调控,电机开始运行,输出轴带动输出杆旋转,输出杆带动螺旋片旋转,将分料箱的沥青分摊均匀,之后通过喷头喷出,通过车体带动分料箱移动,从而实现沥青洒布车的均匀布料工作,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输出杆通过皮带轮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通过锥齿轮带动连接柱旋转,使连接柱带动搅拌杆对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输出杆与连接杆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均匀布料的同时对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解决了因沥青罐体内部沥青堆积而影响布料效果的问题,结构简单,只需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洒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车体、2控制开关、3安装座、4沥青罐体、5输料管、6输料闸、7洒料机构、71安装柱、72分料箱、73电机、74输出杆、75螺旋片、76喷头、8进料管、9盖板、10连接柱、11搅拌杆、12锥齿轮、13防护罩、14安装板、15皮带轮、1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包括车
体1和洒料机构7;
22.车体1:其上端的右侧设置有安装座3,安装座3的上端设置有沥青罐体4,沥青罐体4外弧面上侧开设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上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9,工作前,打开盖板9,将进料管8与外部管道对接,向沥青罐体4的内部补充沥青,补充完毕后,将进料管8与外部管道分离,重新关闭盖板9,通过洒料装置将沥青均匀洒出;
23.洒料机构7:其设置于车体1右端的下侧,进料管8与沥青罐体4之间通过输料管5相连通,输料管5的中部串联有输料闸6,洒料机构7包括安装柱71、分料箱72、输出杆74、螺旋片75和喷头76,安装柱71分别设置于车体1右端的下侧,安装柱71的下端均与分料箱72的上端固定连接,分料箱72与沥青罐体4之间通过输料管5相连通,分料箱72前端设置的避让通孔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出杆74,输出杆74的外弧面的后侧设置有螺旋片75,喷头76的上端分别与分料箱72下端设置的喷口相连通,洒料机构7还包括电机73,电机73设置于分料箱72的后端,电机73的前端与输出杆74的后端固定连接,电机73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控制开关2的调控,电机73开始运行,输出轴带动输出杆74旋转,输出杆74带动螺旋片75旋转,将分料箱72的沥青分摊均匀,之后通过喷头76喷出,通过车体1带动分料箱72移动,从而实现沥青洒布车的均匀布料工作,能够在均匀布料的同时对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解决了因沥青罐体4内部沥青堆积而影响布料效果的问题,结构简单,只需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
24.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2,控制开关2位于车体1的外部,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对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调控。
25.其中:还包括连接柱10和防护罩13,连接柱10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沥青罐体4的内部,防护罩13设置于沥青罐体4的右端,连接柱10的右端位于防护罩13的内部,连接柱10的外弧面分别设置有搅拌杆11,搅拌杆11均位于沥青罐体4的内部,连接柱10带动搅拌杆11对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防止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堆积。
26.其中:还包括安装板14和连接杆16,安装板14设置于车体1右端前侧开设的安装槽内,连接杆16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4后端的上侧,输出杆74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4后端的下侧,连接杆16的后端穿过防护罩13前端设置的安装口并延伸至防护罩13的内部,连接杆16通过锥齿轮12带动连接柱10旋转,使连接柱10带动搅拌杆11对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27.其中:还包括锥齿轮12和皮带轮15,皮带轮15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6和输出杆74的前端,皮带轮1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锥齿轮12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6的后端与连接柱10的右端,两个锥齿轮12啮合连接,在电机73运行的过程中,输出杆74通过皮带轮带动连接杆16旋转,连接杆16通过锥齿轮12带动连接柱10旋转,使连接柱10带动搅拌杆11对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能够使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混合的更加均匀。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前,打开盖板9,将进料管8与外部管道对接,向沥青罐体4的内部补充沥青,补充完毕后,将进料管8与外部管道分离,重新关闭盖板9,打开输料闸6,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经过输料管5进入分料箱72的内部,此时通过控制开关2的调控,电机73开始运行,输出轴带动输出杆74旋转,输出杆74带动螺旋片75旋转,将分料箱72的沥青分摊均匀,之后通过喷头76喷出,通过车体1带动分料箱72移动,从而实现沥青洒布车的均匀布料工作,在电机73运行的过程中,输出杆74
通过皮带轮带动连接杆16旋转,连接杆16通过锥齿轮12带动连接柱10旋转,使连接柱10带动搅拌杆11对沥青罐体4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使沥青混合的更加均匀,防止沥青堆积在沥青罐体4的底部而影响布料效果。
29.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机73可选用5i k200a-af,控制开关2上设有与电机73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的控制按钮。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洒料机构(7);车体(1):其上端的右侧设置有安装座(3),安装座(3)的上端设置有沥青罐体(4),沥青罐体(4)外弧面上侧开设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上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9);洒料机构(7):其设置于车体(1)右端的下侧,进料管(8)与沥青罐体(4)之间通过输料管(5)相连通,输料管(5)的中部串联有输料闸(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位于车体(1)的外部,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料机构(7)包括安装柱(71)、分料箱(72)、输出杆(74)、螺旋片(75)和喷头(76),所述安装柱(71)分别设置于车体(1)右端的下侧,安装柱(71)的下端均与分料箱(72)的上端固定连接,分料箱(72)与沥青罐体(4)之间通过输料管(5)相连通,分料箱(72)前端设置的避让通孔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出杆(74),输出杆(74)的外弧面的后侧设置有螺旋片(75),喷头(76)的上端分别与分料箱(72)下端设置的喷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料机构(7)还包括电机(73),所述电机(73)设置于分料箱(72)的后端,电机(73)的前端与输出杆(74)的后端固定连接,电机(73)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柱(10)和防护罩(13),所述连接柱(10)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沥青罐体(4)的内部,防护罩(13)设置于沥青罐体(4)的右端,连接柱(10)的右端位于防护罩(13)的内部,连接柱(10)的外弧面分别设置有搅拌杆(11),搅拌杆(11)均位于沥青罐体(4)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14)和连接杆(16),所述安装板(14)设置于车体(1)右端前侧开设的安装槽内,连接杆(16)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4)后端的上侧,输出杆(74)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4)后端的下侧,连接杆(16)的后端穿过防护罩(13)前端设置的安装口并延伸至防护罩(13)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齿轮(12)和皮带轮(15),所述皮带轮(15)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6)和输出杆(74)的前端,皮带轮(1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锥齿轮(12)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6)的后端与连接柱(10)的右端,两个锥齿轮(12)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包括车体和洒料机构;车体:其上端的右侧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沥青罐体,沥青罐体外弧面上侧开设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洒料机构:其设置于车体右端的下侧,进料管与沥青罐体之间通过输料管相连通,输料管的中部串联有输料闸,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位于车体的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均匀布料的沥青洒布车,能够在均匀布料的同时对沥青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搅拌混合,解决了因沥青罐体内部沥青堆积而影响布料效果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成本相对较低。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

詹志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恒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6

技术公布日:

2023/1/24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1:1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沥青   布料   罐体   均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